中学一对一教育范文

时间:2023-12-05 16:49:31

中学一对一教育

中学一对一教育篇1

关键词:高中 体育 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现代人才必备的一项技能,高中时期学生面临着进一步深造与步入社会的选择,当前阶段的教学对于他们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意义,所以在教学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为他们学习发展的有效进行打好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主要有:

1、问题教学法

在传统的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都是“顺序”式的,往往都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认知,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这就造成学生学习方式的单调,同时由于对于知识缺乏相关的思考,也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效果不好。所以就需要我们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思维,比如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解决,让他们能够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来。爱因斯坦提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中,经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例如:体育锻炼的方法;提高成绩的途径;各种体育项目的战术、技术、规则、练习方法、场地器材等,教师要鼓励诱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提高―假设―推理―验证”五步思维法对问题反复地进行探索、实践,逐步形成勤思好问的良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情境教学法

体育知识是一项比较抽象的教学项目,比如对于长跑,怎么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怎么样才能够跑得更快?学生往往很难想象出来,也很难提升效率。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景,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通过多样化的情境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认知与学习。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创设各种体育单项比赛、球类比赛、野外训练等激励学生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体育教材,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例如在引导学生长跑的时候,有学生就说我们可以想象后面有一群恶狗在追,也有的同学说下大雨了,要赶紧跑回家,让大家能跑多快就跑多快,激发大家的体育潜能。

3、讨论法

讨论法就是不拘泥于教师“满堂灌”,学生“盲目练”,而是创设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着眼于各种不同结论的选择讨论。例如篮球教学比赛中,学生利用各种技术和小配合,然后分组讨论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再次练习,再讨论反复几次,逐步总结提高,在练习中掌握规律,并熟练运用。这种团体练习,使个体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在讨论中达到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开发。

4、体育游戏法

体育游戏是一种特殊的课堂活动和运动练习方法,体育游戏是由一定的情节、形式、规则和结果等几个部分组成的,具有特殊目的综合性活动。如“信任后倒”、“拦网捕鱼”、“老鹰抓小鸡”等游戏。学生在可行范围内可以自己摸索或小组讨论取胜对手的方法,充满公平竟争获胜的气氛,同时把可让学生自己和教师共同创编体育游戏。学生一旦参与积极性极高,可以有效地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利于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笔者认为,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增长,更需要关注学生的能力提升,特别是在体育教学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创新教学素材与契机,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相关的学习,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1、注重学生右脑潜力的开发培养

科学实验证明:人的创造力和右脑功能有着密切的关联,只有大脑左右脑的功能得到平衡发展,人的创造力才能得到高度发展。因此智力开发很大程度上是对大脑右半球机能的培育提高,并使之完善和达到高度。所以加强左侧身体练习就可以促进右脑机能的发育,从而使右脑潜在的智力得到开发,那么其创造力也就相应提高,这是智力开发的重要标志,所以在体育课中应加强学生的身体左侧部位的练习,如在篮球教学中引导学生使用左手投篮,在教学排球的的时候引导学生使用左手发球,在羽毛球教学中鼓励学生使用左手等等,通过教学中科学教学方法的运用来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做好教育引导。

2、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进步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我们往往是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跳远必须达到多少才能算及格,长跑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才能算过关……这就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较大的困扰。有些学生身体素质好,不需要锻炼轻轻松松就可过关,有的学生经过艰苦的锻炼之后还不能及格,同时也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就需要我们能够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进步。比如在教学中应将学生按性别、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不同,实行区别对待,因材实教。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切实的提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某一区域得到成功。这样素质好的、能力强的学生增加距离,提高要求,充分锻炼;体质稍差的学生缩短距离,降低要求,使他们也能与素质好的学生一起完成练习,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体育课才是名副其实的现代体育课,也能够更好的实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3、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课堂学习环境

俗话说“环境塑造人才”,优美的课堂环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因此教师在设计一堂课时,要适当从美学的角度考虑,如场地是否整洁、器材是否有序、队形是否均衡等,教师要贯彻教学审美化的原则做到语言美、教法美、动作示范美、形体美等,创造美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环境中进行学习,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邓征军 新课改视角下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思维初探-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

中学一对一教育篇2

1.1 中学生是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由家长的供给。中学生不是生产者。因此,对中学生的理财教育,我认为还是要把重点放在如何让他们学会合理消费上。让他们学会“节流”。

1.2 中学生毕业时,绝大部分就已经成人。即便在上大学,也将是国家、社会未来的主人翁。理财能力是当代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理财能力越发显得重要和突出。中学生处在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重要时期,是否具备初步的理财能力对他们以后走上社会的独立生存和发展,对国家的经济建设,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如果在步入社会时尚不具备初步的理财能力,一切还得从头学起,这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因此,我认为,对中学生的理财教育,不能忽视让他们如何进行简单的投资学习。让他们学会“开源”。

2 “中学生理财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2.1 有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观点。价值观是人们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是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享乐主义人生观在目前的学生中还大有市场,至于怎样活着才有意义,很多中学生受父母和社会的影响,把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标准。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摒弃盲目攀比、奢侈浪费的不良习气,树立“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 理财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理财教育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付出与收获”之间的关系,珍惜父母和他人的劳动成果,从而逐步树立孝敬父母、回报社会的意识。

2.3 理财教育有助于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理财理念及责任意识与诚信意识的形成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用。

2.4 理财教育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学生经济行为中主要存在这么几种心理:消费中的攀比和从众心理、生活追求上的求异心理、两极分化趋势下的自卑心理。学生盲目消费的背后是他们虚荣心驱使下的攀比和从众心理。不顾家庭经济情况,盲目攀比的消费行为既给家庭增加了经济负担,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理财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明晰现在的学习任务。

3 对“中学生理财教育”的几点实施意见

3.1 注重学生的“节流意识”培养。据一项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理财能力普遍低下,近70%的中学生买东西不会 “货比三家”,80%的中学生买东西没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许多中学生在吃穿用方面片面追求时髦,讲究档次,攀比之风尤盛。还有八成中学生对家中收支情况“一问三不知”。同时,也有这样的一部分学生:觉得理财跟自己比较遥远,平时买东西都是父母支配,平时很少独立花钱,基本没有金钱概念。

上述两种情况,在当前中学生中较为普遍。针对这种现状,结合中学教材,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第一,让学生学会消费,懂得必要的消费规矩,有的放矢、正确合理地花钱,要有算账的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二,让学生懂得钱来之不易。要正确认识钱的作用和地位,懂得钱是劳动成果,珍惜父母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第三,让学生找机会参加储蓄存款,增加金融知识,自己计划管理,体验理财的滋味。第四,教会学生合理利用好零用钱,用于购买学习用品,支付交通费等,以及为社会的小额募捐等。第五,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储蓄知识,学会选择合适的存款方案,感受到储蓄增值的快乐,养成储蓄的习惯。第六,让学生课余可以向家长请教一些常用的财务账目的常识,养成精打细算、有计划、有理性、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第八,形成记账的习惯,记录每天的收支,定期检查。经常进行比较、总结会增强我们的理财意识的,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

3.2 加强学生的“开源意识”培养。据了解,会借钱,会投资,是美国人理财的主要观念。中国人常教育孩子怎么攒钱,美国人则教育孩子怎么借钱。当然,两个国家的国情、文化背景、思维习惯等大不相同。我们不赞同我们的中学生完全向美国学习,不过也要看到别人的合理之处。了解投资、学会投资,也应该是中学生理财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3.2.1 要使学生获得一些投资理财知识。可以通过课堂的学习和举办各种理财知识讲座:如中学生是否适合炒股、我集的邮品何时会升值、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存款方式,如何争当一名光荣的纳税人,如何提升个人信用级别等等,来丰富学生的理财意识。

3.2.2 组织学生开展理财活动。比如:每年组织一次跳蚤市场,让学生把自己不用的物品带到学校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易,在交易中锻炼学生的交往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还可以尝试让学生体验赚钱的过程,比如去卖报纸、做超市小售货员等。让他们体会到钱来之不易,懂得节约钱。

3.2.3 引导学生建立“分享”的理财观,平日可以和学生一同关怀社会重要的议题,例如看到有受虐儿童事件报导时,可随机教育,让学生明白社会上仍有许多需要帮助的儿童,并引导学生可把零用钱的一部分用于和帮助别人。

中学一对一教育篇3

关键词:体育;心理健康;思考;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023-01

如今的社会高度发展,竞争越来越强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压力随之越来越大,其次父母对他们过高的希望和要求也会让他们产生巨大的来自家庭的压力。在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下,处于成长期的学生不免就会出现很多心理问题,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将引起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我对如何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在体育教学中,我会发现很多学生在完成某项动作时,会感到很不自信,在没有进行尝试之前已经把自己否定了,胆怯的躲在队伍后面,试图逃避完成学习任务。譬如,在跳山羊课中,很多学生表现出害怕的情绪不敢去完成动作,看到这种情况我并没有去批评他们,而是对他们说:“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行,在老师心里你们都是最勇敢的勇士,最优秀的学生,这么一点困难是不会吓倒你们的,大胆的去尝试让老师看到你们自信勇敢的一面!”在我的鼓励下,原先不敢去完成动作的学生都增强了信心,在我的保护和鼓励下,那一堂课所有的学生都完成了我所布置的学习任务。通过那堂课,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在教学中,适当的鼓励和肯定对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是多么的重要。

二、培养学生敢于表现,敢于挑战的优良品质

现代的体育教学提倡让学生做真正的课堂小主人。每一次课,我都让学生自己站出来当“小老师”,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学习,去组织他们喜欢的体育活动,我则站在一旁对他们进行指导。我大胆的尝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上课,其目的就是想让他们充分的去表现自我,克服紧张情绪,勇敢的站在人群前面去展示自己的才华。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我让很多以前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的学生都能积极的去表现自己,即使在室内上别的课也能大胆的站在讲台上发言了。

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他们以自己为中心,不愿意去帮助别人,缺乏团体精神。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课时,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每一组都让他们自己选出小组长,小组长的主要任务就是带动本组成员共同进步。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我看到了以前不愿意帮助别人的学生,渐渐的也改掉了坏习惯,他们也融入到小组中去帮助别的同学,因为这样的教学方式让他们明白了只有融入到集体中,大家互相协助才能共同进步。在教学中我也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游戏,这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了他们团体合作的好品质。比如,我在一次游戏课里安排了一个接力游戏,在做完游戏的时候,我让学生们思考,一个怎样的队伍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学生们各抒己见,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只有靠团体的力量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我听了学生们的回答我非常的开心,我觉得一节课不仅仅是单纯的给学生上课,而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更为重要。

四、和学生打成一片,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

一个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不但能让学生有较高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在体育课自由活动时间,我经常和学生谈话,去了解他们,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最好的朋友,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老师就是他们最值得信赖的朋友,我跟学生一起做游戏,带领每一个学生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以自己的乐观向上给他们做一个最好的榜样,在这样的一个气氛中,每一个学生都表现了愉快乐观的学习态度,这在培养学生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上有很大的帮助。

中学一对一教育篇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9-0072-02

【关键词】中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按照教育部发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指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时展的需要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学校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的过程。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尚处于启动阶段、还不太系统和完善,存在诸多问题,必须引起注意并认真研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患于未然,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健康发展。本文拟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一些思考,以期待引起更深入的研究。

1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现状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以上海等地为代表大致可分为“自发探索”、“积累成果”和“推广普及”三个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期的“自发探索”阶段:经文献检索发现,1979年下半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心理学研究会的寇清云等就在市三中和十三中尝试开办心理学讲座。80年代初、中期,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在对大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表了一系列报告。它使教育工作者和教育行政机关开始意识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这为以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初步的思想基础。

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积累成果”阶段:一些地区和学校的教师从青春期教育入手,对部分学生中存在的青春期心理适应、挫折、人际交往、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困扰进行辅导。几年间,出现一些初露心理健康教育雏形的学校,如上海的曲阳四小、风华中学,江苏的金陵中学等,在当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中小学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90年代以来的“推广普及”阶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经过十年以上的实践之后,逐步得到了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而蓬勃发展起来。许多省、市相继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学校设有心理辅导(咨询)室,开展地区和校际交流,一些地区(如上海)还出台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规划。陆续出版了一系列有影响的读物,如班华主编的《心育论》、郑日昌主编的《学生心理健康文库》、邱章乐、程新国编著的《中学生心态调节》和期刊《大众心理学》等。中科院心理所、华东、华南师大等编制了大量心理量表和计算机辅助测量软件,以及中小学生心理档案等技术性工具。其间,我国的一些学者相继开展了一系列课程实验,为1998年秋季,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开设初中心理常识课奠定了基础。

2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从研究到实践已经逐步开展起来,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

首先从全国范围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城市快于农村,沿海快于内地,有的地区至今仍未有学校开展这项活动。即使是在一个地区,也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导致盲目发展,各校发展失衡且没有应有地位和时间保障。

其次是理论研究薄弱,学校的教育实践得不到应有的理论指导。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研究大大滞后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一些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既未看清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必然联系,也没有弄清二者的区别,实践中常把二者割裂或等同起来。

再次,科学化水平不高,缺乏规范。科学的评估技术的应用不足,滥用不规范的量表,忽视测试信度与效度,仅凭测试结论来断定学生心理。另外,教师的培训尚未正规化。90年代以来,北师学、中科院心理所成功地举办了多次心理教育教师培训班,但由于数量有限,仍很难满足实际需要。

总之,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迅速,形势喜人。但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尚未能形成一个有机运作的系统,也未能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成为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本身的运行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的运作都有待进一步规范。

3 对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如要获得新的质的发展,需要把它纳入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之中,需要提高它的规范化程度。因此,有几个问题需要进行讨论。

3.1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界定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从总体来把握,在内容上无非包括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健康发展;发掘潜能,增强耐挫力;解决心理困扰,及时治疗。方式上主要包括课堂授课(作为学科课程,以自然班形式进行)、团体辅导(分类组合,具体辅导)和个别咨询辅导。长期以来,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叫法比较多,如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指导、心理教育和心理治疗等。很显然,以上各种提法的侧重点是有所差异的,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则全面涵盖了整个范畴。

3.2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有了十多年的经验积累,现在已到了提出全面规划发展要求的时候了。在这方面,上海市有着很好的经验。进入90年代以来,上海相继成立了“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和“上海市高校心理咨询研究会”,近年来,上海市教育行政部门对此给予了大力的支持。1997年起,除各高校以外,重点中学和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设立心理辅导室,并配备一名专职辅导员。1998年1月,上海市教委召开“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此后,又对全市的幼儿园到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师资、设施等)进行调查。是年暑假,制定出上海市中小学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案,12月,出台《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规划(1999~2001年)》以及《上海市中小学心理教育大纲》,并明确:凡是建立心理辅导机构的学校,都应保证必须的活动经费,且能逐年增长。

日前,教育部发出《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从2000年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城镇及农村的中小学也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此,教育部还将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委托部分省、市和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与实验,并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这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整体规划,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3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显而易见,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包括德育在内的所有教育过程,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也是不完备的。其实,从发展的眼光来看,目前阶段多思索和传播一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联性,更有助于二者的共同发展。另外,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已经普及到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如果充分强调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联系,也比较容易使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各方面的重视,获得更多的支持。

很显然,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相互代替。一个心理素质良好的人并不一定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就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来看,它并不能解决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问题。同样,德育不能把一切都推给心理教育,而是要改变传统的模式,注重学生心理活动规律,使德育工作科学化;心理教育也应有明确的目的,它不仅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和治疗心理疾病,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教育使学生包括“德”在内的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是密不可分的,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

就学校德育而言,一旦能够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将有助于增强德育的科学根基,使学校德育有可能跃上一个新的层面以获得进一步发展。我们知道,学校德育主要是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负责,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天然目的,是要对学生个体的发展与终身幸福负责;学校德育的主要方法还是倚重于先人为主的科学灌输,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则是调动起学生内在的心理能量,来发展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如果学校德育能够合理吸收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理论与技术的话,那就如国家教委有位领导同志所称:势必带来中国学校德育的一场革命。

3.4 关于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有一种偏颇的认识,即把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等同于心理咨询,以为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就是重视和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其实,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毫无疑问要包括心理咨询,而心理咨询只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绝不是一个“心理咨询”就可替代的了的,要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就不只是心理咨询所能完成的,这需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应该看到,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咨询刚刚起步,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心理咨询队伍,是搞好咨询工作的关键。但目前就中小学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为非“专业人员”,一般由分管德育的领导、老师、班主任、校医等组成。兼职心理咨询教师存在一个多重角色的问题。作为咨询人员,面对服务对象采取的是倾听,所提建议、指导一般是非强制性的,而要让一名班主任这样做就会与其习惯了的角色行为模式产生冲突。另外,面对多重角色的心理老师,又会影响学生对这些老师的信任。兼职心理咨询教师固有的角色冲突,不仅妨碍他们涉及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即使在学生一般性心理问题的解决疏导方面,也带来一定困难。

3.5 关于心理测量 心理测量是通过由专家编制和实验检验的量表和问卷来测定被试,以发现被试的心理问题,并为其提供必要心理辅导和咨询依据。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常常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心理测量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使用者的资格有一定的要求。测验工具的选用、使用以及对测验结果的解释必须采取规范、科学、慎重的态度。由于心理测量与测量者、测量环境、测量时间、被试心境等因素有关,为了保证心理测量的客观、正确,量表和问卷常模必须是科学的,必须考虑其适用范围,并且当被试和被试地区发生变化时测量常模必须作适当修改。因此,当我们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量时,就必须认真选择合适的量表和问卷,尽可能减小外因对心理测量的干扰,遵循量表规定的使用范围和要求,严格测量。

中学一对一教育篇5

新《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的启蒙教育,我们应以科学素质早期培养为宗旨,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因此,教师要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进行科学教育契机的捕捉。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更有效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关键词】

幼儿科学教育;物质环境;一日生活

幼儿科学教育在幼儿教育中逐渐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机科学教育是教育者根据当时的情景,灵机、机动、及时地对幼儿进行随时随地且可繁可简的教育活动。它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的限制,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有效的感知周围物质世界的科学现象,掌握一些科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随机科学教育能强化正规科学教育的成果,并为幼儿接受正规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怎样去把握幼儿随机科学教育呢?

一、注意引导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幼儿日常活动中,教师摇善于利用一些自然的或人为的因素,因势利导的对幼儿进行随机科学教育。

例如,区角活动中,你若发现一名幼儿将小草画成黄色,你可以问他是不是因为小草被什么东西遮盖住了,没有见到太阳。确定他是无意用错了颜色,你可见一他在上面盖上一层蓝色等他动手做过之后,在让他说说发现了什么变化。他会很高兴的告诉你,黄色上面覆盖一层蓝色变成了绿色。你走后,他很可能立即就玩起颜色的魔术。

通过游戏进行幼儿科学教育。游戏是幼儿期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可获得科学知识,并有机会自由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

例如,在娃娃家中,“妈妈”将餐具(勺、碗、筷子等)――发给“孩子们”。在这个简单的游戏中,幼儿发展了一一对应的概念。

二、利用自然景物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教给幼儿学科学的方法

大自然就是一部内容极为丰富的教科书,其中奥秒无穷。散步、外出游玩使幼儿身临其境,教师若善于随情随景对幼儿进行随机科学教育,会使幼儿轻而易举的学到很多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

例如,散步中,你可用启发性语言引导幼儿用目测来比较各棵树的粗细、高矮、让幼儿懂得粗和细、高和矮都是相对的,是相互比较而言的;还可以引导幼儿用双臂合抱较准确的测树木的粗细。

三、通过各种让幼儿了解科学知识,培养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科学概念的内化合语言技能的发展是幼儿智力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生动、简洁、正确的语言表达,同时也给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科学的理解的机会。

例如,当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配合具体的事物让幼儿知道什么是三角形以后,启发幼儿用“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这样的语言来表达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幼儿学习的方式和各自的爱好是不同的,教师应设计各种活动,提供不同选择的机会,以满足不同儿童的探索需要。

例如:在进行分类的活动时,教师可提供不同颜色小型积塑片、各种不同的积木、各种学习用具、各种餐具……,以满足不同儿童的需要。

四、利用一日生活中身边的科学活动进行随即学习

科学探索活动不仅仅是在正规上课时对幼儿进行的科学教育,它也随时随地发生于晨间活动、游戏、户外活动等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它所涉及的内容也相当广泛,既有对常见的小动物、小虫、花草、树木的探索活动,也有对生活中电器、物品等的探索活动。遇到这种情况孩子们常常三五成群的就地研究起来,虽然教师事先没有对此既没有活动计划,也没有为活动提供设备和材料,但幼儿对这类身边的科学活动的兴趣、主动性、积极性、探索的迫切性都要强于有计划的科学活动。这时,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对活动的反映对幼儿的探索活动起着不容易的促进作用。例如早点时间后我班幼儿要经过操场回到班级上课,而操场边的小花坛就是我及时捕捉谈话的好时机。

春天正悄悄到来,我引导孩子围绕气温、植物发芽等展开了相关的观察,孩子们在观察中发现怎么草、树枝、柳条、红旗都在动呢?是谁让它动的?原来是风来了,它来时你能从哪里知道它的到来?……这样的提问一步步引导幼儿去积极探求问题的解答,调动了幼儿的感官参与到科学活动中,满足幼儿好奇好动的特性。

当幼儿在入厕、洗手、喝水时我也会利用随意的一问:“瞧,你的水怎么和别人不一样呢?”引导幼儿观察水的特点、围绕人为什么要喝水、为什么要大小便等问题进行探讨,并且进一步引伸“在我们身边你还见过哪里出现过水?”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区角继续进行资料的查找,用科学的话语正确回答;餐前引导幼儿探索菜是从哪里来的、饭又是从哪里来的、各种菜的营养价值;餐后引导幼儿思考吃进去的东西到哪里去了;离园的时候引导孩子听十万个为什么,从而提出问题,让幼儿对当天还没有答案的问题,能回家收集找到资料、尝试实验,第二天把自己的探索结果与小朋友一起分享、探讨,最终寻找到最佳答案。一段时间下来,孩子明显对科学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只要我们真的能用渗透的观点来理解幼儿科学教育,我们就会发现,科学其实拥有丰富的含义,而且无处不在。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学科的教学,我们都会和科学不期而遇:“原来你也在这里!”

中学一对一教育篇6

关键词:陶行知 教育思想 语文教学

陶行知是我国20世纪初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的一系列教育主张,在后来的晓庄师范和育才学校办学实践中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且对今天的中学语文教学仍然不乏现实指导意义。如何利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推进当下中学语文教学,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重要课题。

笔者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自己多年的教学心得,认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对当下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大致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树立教学做合一的思想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论思想,是其教育理论的核心部分。他认为:“最好的教育,要想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最坏的训练,要想它有效,也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最有效力的法子”。“教学做合一”的中心就是要把理论与实践融为一炉而行之。在他看来,学的方法就是生活的方法,生活需要做,学习同样如此。“事怎么样做就怎么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2006.82)。“教学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语文教材注重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注重突出交际性。因此,当前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即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这与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学生学是息息相通的。过去的教学中我们把对语文的教学方法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放在同一层次上,把语文教学当成一种知识培训,而不是当成技巧培训,从而培养了很多小“书呆子”。

陶行知反对只以课本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极力推荐把理论放到实际当中去,把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做”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扩大教育的内涵,使得学生体验到学习的真谛和趣味。

二、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陶行知先生追求一种“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人”的理想境界,他的实践路径就是“六大解放”,即“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想;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四是解放学生的嘴,使他们能谈;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在当下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必须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陶行知先生曾经幽默地说道:“热心的先生,固然想将他所有的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然能把天地间的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那他所能给学生的,也是有限的,其余还是要学生自己去找出来的。”

那么,如何去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呢?关于这一点,陶行知先生认为“如果要大量开发创造力,大量开发人矿中之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要在班级中创造一个良好的民主的范围,要注意结合中学生好动、爱说、爱唱,善于模仿等特点,通过说唱、游戏,使学生主动、大胆、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其次,在阅读教学中,应当经常对材料的主旨大意、作者的意图与态度、人物的性格、文中暗含的意义等巧设问题,以培养学生通过已有知识进行创造思维。第三,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以解决学习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为前提,用新颖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新观点、新知识、新方法等心理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改变以往发展学生聚合思维的做法,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以发散思维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在语文教学中注重结合现实生活,提高语文学习的实用性

陶行知认为“生活里起了变化,才算是起了教育的变化”。生活是不断变化的,教育也必须相应地变化。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说法,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与大众的生活相适应。因而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陶行知先生便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与此相关的,“社会即学校……它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这一教学思想对于今天的中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陶行知先生不止一次强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可见生活教育有多么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更要结合现实生活,增添语文教学中的生活气息,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善于创设教学场景。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与好奇心。其次,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使他们深切认识到语文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培养其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语文知识的习惯,最终调动他们主动学习语文、创造性运用语文的积极性。总之,让语文的运用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久而久之,学生语文水平肯定会有飞跃和突破。

陶行知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体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只有把语文当作一种交际工具来教、来学,在教学中将语言内容和生活中的情景紧密结合,努力让语言教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用”,用生活的理念构建语文教学的课堂,才能真正让学生学到活的语文,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和学生的情感交流

中学一对一教育篇7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4C-0076-04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是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1]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虽然“需要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各教育教学要素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方能奏效”,但是更“需要侧重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主探究和自我体验,更多地依靠学生自身在读写实践中的摸索、积累和体悟,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和自我升华的过程。”[2]

为此,培育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就涉及两大需要解决的问题: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自我超越和自我升华”,以达到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以何“自主探究和自我体验”的路径,才能够促进自身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发展?

任何教学活动“就是为达到某个特定目标而设计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活动。”[3.]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过程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知识、能力“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以及学生学习的评价者,面对以上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中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必须调整其语文教学理念及方法策略。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对我们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中调整教学理念及方法策略给了启示。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包含两种涵义:一是他主张,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即“事是怎样做的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么样做”。二是他认为,“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学。教和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可见,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中,“做”是核心,做中教、做中学,强调的是“做便是教”,“做便是学”。

“做”即实践,学生的语文学习及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离不开自身的体验实践。可见,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为我们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确定方法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支撑:以“教”导“做”,指导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做”语文;以“做”促“学”,促进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学”语文。

一、转变理念,以“教”导“做”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的学习过程是内部动力作用下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目标转化为自身需要的过程。内因决定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学习的目标、性质、过程和结果。但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同样离不开发展变化的外部条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关注的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解决真实(或创设接近“真实”)的专业领域和现实生活问题所需要的语文学科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学生的任何能力不可能直接通过教师的教而获得;学生的能力只有在自身运用知识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逐渐形成。同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关注的学生所需要具备的解决真实(或创设接近“真实”)的专业领域和现实生活问题所需要的语文学科关键能力,也不可能通过教师的直接教得到培养,只有在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即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不断地经过自身的语言运用的实践活动过程,才能得到培养与发展。为此,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自身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树立“教”是为了“做”的理念,从重视自身的“教”向重视学生的“学”转变,从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向重视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培养转变,从重视语文的学习结果向重视语文的学习过程转变,从重视继承向既重视继承又重视创新转变,以学生语文知识学习和语文能力培养的指导者、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身份,借有效方法、途径,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自觉的语文学习“做”的实践活动,摸索、积累和体悟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则,逐渐形成能力,最终促进自身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发展。

以“教”导“学”,重点不是“教”,而是以“教”作为“‘导’做”的一种行为方法,“做”才是“‘教’导”的目标指向;“导”本身也不是目的,而是随宜点拨,为了更有效地引导、促进学生的“做”。

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过程中,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应该“导”学生“做”什么?导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导学生的语文认识规律,导学生的语文思维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是指导和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能力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的过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与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础能力具有密切相联性,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础能力的关注,也应该是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内容之一。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导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则是教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原理和方法,通过引导、检查、评价等活动,科学地指导和引导学生课堂预习、听课、作业、复习等语文学习活动,调控学生语文学习行为的过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经过自身的预习、听课、作业、复习等学习实践行为,学会预习、学会听课、学会作业、学会复习,掌握语文知识经验,形成语文运用技能技巧,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素养。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是指导和引导学生不断吸引外部信息,增强主体力量的过程。究其本质是一个指导和引导学生的认识活动。人的认识活动必须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基本过程。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导学生的语文认识规律,即指导和引导学生掌握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规律,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体验实践过程中,学会自觉运用由浅入深的客观规律指导自己的语文学习;学会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较大范围内迁移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利用具有共性的一般规律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学会在分析归纳中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概括出本质的语文学习规律,提高解决语文学习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二者构成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活动的复合共同体,并以各自的思维方式贯穿于培育活动的始终。这就是说,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相对独立的“教”的思维和“学”的思维存在于两个截然不同的培育活动主体之中。但是思维具有可引导性,人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易受外界因素的暗示和感染,在外力作用下,人的思维的发展方向、速度和效果都可能随之发生改变。成功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活动实施过程,教师“教”的思维轨迹和学生“学”的思维轨迹应该是相互渗透、有机交织在一起的。为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导学生语文思维发展,就是教师依据思维的可引导性,在对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行审视、判断的基础上,导学生的思维兴趣、思维方法、思维品质。较为具体地讲,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发现语文学习困惑、调节语文学习情绪、强化语文学习意志,激发思维兴趣;就是指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体验实践中,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求同思维和存异思维,学会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学会再造思维和创造思维,形成思维能力,逐渐培养自身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和批评性的思维品质。

二、开辟路径,以“做”促“学”

情境教学理论表明,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际活动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背景下,为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而进行的。也就是说,任何语言交际活动都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情境是语言交际活动赖以发生和进行的前提条件。“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面对具体的现实生活情境,分析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4]这就说明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发展,离不开在具体的现实生活情境中,经历“分析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一系列的学习实践活动。

从语文学科教学规律来讲,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着眼于语文学科的独有特点,并要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基本学习属性,要坚守语言学习是语文学科学习的核心。为此,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所追求的最终目标,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能从学习语言,到理解、研究语言,最后形成能根据具体的真实情境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一过程既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主发现语文知识的过程,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整体发展与提升的过程。虽然经历这一实践过程的主体是学生,但是要让具有特殊“生情”“学情”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经历这一实践过程时,始终能够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并最终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构建者,使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发展与提升,就需要作为学生语文学习和语文知识意义建构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以“做”促“学”的绿色通道的路径,即创设利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语言运用情境。

以“做”促“学”,“做”是手段、方法,“‘促’学”才是“做”要达到的目的。说明了,以“做”促“学”就是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语文学习、运用的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语文学习经验产生的过程,从而在良好的循环实践体验中,促进语文学习经验的积累,促进语文学习“意义”的建构。

为达到以“做”促“学”的目的,利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语言运用的情境创设,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要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任务。学习目标、任务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基本前提,学习目标、任务既是学习活动的依据,又是学习决定行为的指南,只有学生明白了学习活动的目标、任务及其努力的方向,才有可能产生追求目标、完成任务的欲望与内驱动力,才有可能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依据目标、任务,矫正和调整自己学习行为的方向,确保自己的学习活动始终保持正确的目标取向。其次,要考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殊的“生情”“学情”。“人类的实践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实践就是知识参与下的实践,实践的程度和范围是受人类知识状况制约的。”[5]同时,“语文教学需要重视构建共同知识和能力基础,并且实现学生个体化发展的目的”[6]。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群体所具有的特殊“生情”,个体间形成了语文学习起点明显差异的“学情”。所以,只有当我们在情境中展示的语文学习内容,吻合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学习的智能准备,才有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努力通过自身的“分析情境、l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智力动作”的学习体验实践活动,形成语文综合学习能力;也只有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通过“交流结果”的实践,积点成线、积线成面、积面成体,形成智能合力,才能逐渐改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个体间存在的语文知识、能力差异,最终达到帮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群体重新形成接近统一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基础,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再次,要考虑给予学生“做”的方法及其“做”的条件。有人曾将教学情境比喻为“渔场”,要让学生在这个“渔场”捕获到“鱼”,就得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捕鱼”方法,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捕鱼”工具。由此推论,作为培育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核心素养载体的情境,要让学生能去有效地为达成某一目标去实践、去“做”,就要为其提供运用语言的方法和进行语言学习的技巧,用以形成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实践的条件。所以,利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语言运用情境,需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明确的学习目标、任务;适宜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生情”“学情”的语言学习材料;必要的语言运用原理和听说读写的方法;语言运用的条件。只有这样的“情境”,才能充分发挥“情境”在培育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过程中的作用: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语言运用的探求、积累和体悟“做”的实践经历,得到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得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语文学习、运用综合能力的提升,真正体验到语文核心素养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获得学习经验,逐渐建构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宁.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特质[J].中学语文教学,2016(11).

[2]顾之川.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J].中学语文教学:2016(3).

[3][美]Paul D.Eggen、Donald P.KauchaK.学习与教学策略[M].伍新春,朱瑾,夏令,秦宪刚,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吴欣歆.探索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可操作性表达[J].中国教师,2016(5上).

[5]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中学一对一教育篇8

国家制定的幼儿园、小学及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是对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标准”的制定无疑是系统、科学、合情合理的。但其中也有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就是谁来对教师施行“标准”?施行者要不要履行“标准”如何监督?还有。“标准”主要是针对教师层次的,我姑且把它看成是规定了教师履行的“义务”,所谓有义务,必定也有相应的权利,否则不合常理。那么,教师能享受到同等的权利吗?如果仅向教师“推销”义务,而不给予相应的权利回报,想来没有哪个“顾客”会买账的。

“标准”的具体内容一目了然,在《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条款中有部分涉及,其中的不少条款教师早已知晓,但为什么许多教师仍然没有按其执行呢?主要问题不在于教师,而在于相关的教育体制与监督机制甚至社会体制还有待于完善,至少我们的评价机制仍然不够健全,起不到激励教师工作与成长的作用,反而使不少教师消极怠教、心游业外。如果教育上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激发不了,此“标准”一出,只能增添一纸空文,而收不到规范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成效。

事实上,对教师的规范与完善机制已然不少,只是看不见、摸不着罢了。比如社会及民众对教师的认识观与期望值,认为教师应该“为人师表”“行为世范”,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这些标准无形中构筑起对教师舆论监督的文化氛围。教师在社会上“如履薄冰”,生怕触及师德问题,无形的标准俨然内化成教师对自我的监督与定位。实际上,仍有不少教师迷失了方向。其中存在诸多原因,教师成长的制度环境应当是重要的方面。如今“标准”出台,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尴尬的现状,还会有许多教师无所适从,或不屑遵从,因为它并没有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没有从教师职业幸福的层面衡量,反而平添了一些新的矛盾。

为什么无论是无形的“标准”,还是明文“标准”,往往都不能从实际上激励与规范教师的工作与成长呢?是标准出了问题吗?当然不是。而是评价机制没有紧随“标准”的脚步。那么如何完善评价机制呢?我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尝试:第一,取消校长负责制,采取民主集中制。因为由某人或某个班子裁定,无疑仍是“人治”,难免有失公允,假如校长一人说了算,还要“标准“何用?第二,规范以学评教机制。产品好坏与否,得客户说了算,所以教师是否“达标”,主要得引导学生和家长评价。第三,奖罚分明,优胜劣汰。这是激励教师进步与成长的有效方法,如能科学实施,合理利用,定会收到积极成效。

因此,我认为,出台“标准”理应是好事,让广大教师有了方向感,但如何让教师拥有动力、充满信心地循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前进,还应营造适宜的教育环境,出台较科学的评价机制,一定要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操作,否则教师只能“望‘标准’兴叹”。能让教师获得专业成长和职业幸福感的“标准”将是公认的科学标准。我们将在“标准”之外期待合理的评价机制。

对《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几点建议 张阿龙

幼儿园、小学及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是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指导教育教学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欣喜之余,我们不难看到,它还不是十分完善。为此,我们有必要去思考如何改进。下面,我以《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为例,谈谈我的想法。

一、标准的目标

该标准中主要强调了两点: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我认为这不够全面,在该标准中的基本理念部分已经提出了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可见,我们的目的并不是以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最终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在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不能因为标准是教师专业标准而缺乏对学生的关注。目标具有导向性的作用,如果目标或者方向偏颇、失当,那么很容易出现实施过程中的浅尝辄止。我们不妨加上一点,就是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二、标准的内容

我们的标准主要由四大理念和三大基本内容构成,系统地勾勒出了未来教师的专业形象,明确了未来教师的专业追求和取向,但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它比较宏观、模糊、笼统,可能对于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教龄教师的评价与考核存在一定难度。通过我们这个标准,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全局性、统一性、综合性,而缺乏针对性。参考国外教师专业标准,我们应该进一步细化标准的类别和层次。比如美国的教师专业标准有30多套,其中22套已经成文。他们的专业标准非常详细,充分兼顾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澳大利亚的教师专业标准规定了教师教学专业技能达到的层级水平,为教师的自身规划和自我评价提供了依据。

三、标准的语言

作为国家的教师专业标准应该严密而系统,用词必须精练扼要,而在审视此套标准的过程中,我还是发现些许问题。

(一)产生歧义比如“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这一句,此句想表达的意思是要学习先进的中学教育方面的理论,但不仔细考量,很容易理解为学习先进中学的教育理论。

(二)用词不当比如“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这一句,尊重一般是对人而言,而对于规律我们不仅要尊重,而且要按规律办事,所以改为“遵循”较好。

(三)笼统烦琐比如“勤于学习,不断进取”这一句,这与一些中小学校的学风何其相似,但出现在专业标准中却让人感觉一头雾水,学习什么内容是否有必要交代一下?再比如“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这确实体现了发展中的螺旋上升规律,但出现在专业标准中却显烦琐,不如改为“坚持不断实践与反思”。

(四)标点失当比如“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这一句,渗透应用并不是一个词组,或渗透或应用。所以应该在两词之间加个顿号,意思就出来了。

我国的出台是具有开创意义的。这里我只是提出一己之见,期望我们的“标准”能够给教师专业化带来更多的契机。

教师标准,定位需要更明晰 张德仁

教师专业标准作为一种从业规范,我认为,首先应定位它的目标标准,因为我们的教育是有目标的,而且这个目标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其次才是过程标准。目标标准应该明确,这是全体教师坚定不移的追求:过程标准应该是宽泛的,这样有利于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结合具体实际,充分发挥地域、经济、社会及学校教师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使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调动各方面资源,形成教育发展的内驱力。

就教师专业标准而言,它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

习“的目标,这是科学完善的。其又提到该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使人想到是不是帽子扣得有些太大了?教师职业有其准入的目标方法和标准,培训和考核应结合实际各有侧重。在社会发展如此迅速、地区发展还不是很平衡的中国,如果想找到一种一劳永逸或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则,我想这无异于自欺欺人。

文中强调”生本”。我想,这应该从考核上强调。其实,于教育发展而言,还是要“师本”。因为,没有好的老师引导,就不能更大限度、更大范围地发展学生的能力,这是最基本的常识。没有教师的高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只能是一个想象而已。所以,既然是教师从业标准。就应该把它从课程标准和学生评价标准中区分开来,分别对待。要明确它们的目标、方法以及作用,使它们互相衔接,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促进教育发展的合力。就如我们教师给学生上课一样。目标要明确,过程要留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的余地。切入点越是细小,形成的效果越是深远。这就又重新回到了刚才提的因各种差异而允许有目标层次的差异,从而形成有针对性的不同。依据目标,制定相应的前瞻性、发展性评价标准,这应该是我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有效的准则。

总之,标准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教育和教师的重视、希望与要求。要把国家的这种需要同具体操作结合起来,需要科学缜密地制定目标,需要科学有效地实施,更需要连续不断的目标跟进,不断在更高目标的指引下科学向前。适应时代、地区以及教育本身发展的要求,使教育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教师专业标准可增设等级制 刘进春

制定教师专业标准,能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改善教师资源配置,完善教师管理机制,能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从而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如今,我国新制定的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不能只是单纯追求一致的标准尺度,而要考虑教师专业标准的普遍性与教师个人素质、地区教育状况的差异性的辩证统一。因此。教师专业标准可增设等级制。

制定的教师专业标准,一方面。内容要详细,层次要清晰:另一方面,要有较强的操作性与适用性,要考虑教师、学校与地区的差异等情况,能真正适合各个地方学生的成长需求。我们要充分考虑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的差异、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差异、先进学校与薄弱学校的差异。只有在充分考虑上述差异的基础上,才能使标准具有更强的适用性。也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推进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

如今公布的“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有四个,即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该理念先进。要求明确,导向鲜明;而基本内容和实施建议部分概括性过强,表述不够明确,在具体操作上会有一些困难,如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阐释过于细致,可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的行为上,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的等级。等级规定要具有实践意义,其规定要简约、明确,突出重点。当然,也不能把评定等级的标准定得过细。

制定合理的“教师专业标准”,会有利于教师时时对照自己的教育教学言行,是否符合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达到了哪一级标准,从而正确地认清自我,逐步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如新教师对照专业标准。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就会学习身边的优秀教师,在对照借鉴中不断完善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发展自己,在反思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在不断学习教育理论的过程中武装自己。如果有不同的标准等级,教师就可以在等级的上升中增强自信心,汲取不断前进的力量。在此,笔者建议把“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相关内容与要求加入“教师标准”,充实不同等级的内容,使之更有可操作性,更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增设教师专业标准的等级体系,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各个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划分等级的教师专业标准,能明确教师专业素质要求,更好地健全教师管理制度,会促进我国教师专业水平的逐步提高。

提升师德水平要以“师”为本 范肖朋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把“师德为先”当做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在基本内容中还对师德的行为作出了具体的规范,例如”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等。“师德”在专业标准中成了一个重要的关键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基本代表了我国传统的师德观念,教师这一职业历来都要求德才兼备。尊师重教这一良好的社会氛围。正是由于古往今来无数“春蚕……“蜡烛”默默地奉献所营造出来的。然而在今天,像“绿领巾””补习班”“红校服”等教育中出现的诸多不和谐的现象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道德的标准,这都让一个个本来不是话题的话题最终于又成为了话题。

“师德”成为关键词的原因。从大的方面来看,是经济社会转型期的阵痛,在这个过程中,过于追求效率与功利,让师德落在了后面。现在重提师德,无疑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的。然而在实际操作层面如何评价,以及如何在培训中使教师适应新标准中提出的师德要求,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首先,如何评价师德就是一件难事。所谓“修台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老师们干的是良心活,大多数老师对师德都是高度遵守与自觉追求的,但也不乏有害群之马。但是,谁有资格作出评价,用什么方法作出客观的评价是需要探索的。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评价师德的过程中简单粗暴,唯领导的好恶是从,说你好你就好,说你不好你就不好。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价,很难让师德水平真正得到提升。要想真正提升师德水平,就要从改革评价方式上入手,把评价权下放到老师自己手中和学生手中,通过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让学生、家长、同事和自己都参与评价,真正做到客观公正,让老师在评价中得到反思,在反思中实践,从而提升自身的师德水平。

新的教师专业标准的提出,对于广大普通教师来说,必然意味着新的认识高度与更清晰的行为目标,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开展培训,组织教师学习。在师德的宣传与学习中,我们也得更新观念,创新做法。在传统的师德教育中,往往过多宣讲“安贫……“奉献”,一说起师德,一定要讲教师带病工作啦。顾学生不顾家啦,甚至还有离开高烧的孩子而上课的典型,不能说这不是师德。但这样的师德过于工具化、枯燥化。让人望而生畏,不是我们理想中的师德。事实上,高尚的师德并不仅仅存在于悲剧性的“春蚕”“蜡烛”形象之中,教育事业也不仅仅是只成就被教育者的事业。也可以是教育者自我成就的事业:教育者在奉献,也在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在照亮别人,也在照亮自己;能温暖别人。也能温暖自己。这样的师德才是真实的、阳光的,具有吸引力的。

提升师德水平,就要做到以“师”为本,既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增强教师的师德判断能力、师德选择能力以及与不良师德做斗争的能力,走一条健康、快乐的师德建设之路。

上一篇:法制安全活动总结范文 下一篇:土木工程的技术创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