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之我见

时间:2022-08-24 01:28:59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之我见

内容摘要:

多媒体技术为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语文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正 文: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特点决定语文教学内容的多元性、丰富性特点,同时加之语文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使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更具有独特的优势。语文教学能够借助多媒体技术提供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把文体知识延伸向广阔的生活天地,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将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应该是语文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技能。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认知的过程,学生只在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对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才能有效的进行。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在于学生有兴趣去探索,有欲望去获得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教学的一项要求。

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才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使教学过程情景交融、声形并茂,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图片、声音、图像等的材料,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给语文课堂带来新的活力。比如:我在教学八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时,我将自己去北京故宫参观的照片进行精选并制作成CAI课件进行播放,这样上课之初学生就对北京故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可以在课文阅读的过程中找到我所提供的照片中建筑物的位置,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积极的研读文本内容,这对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以及对说明文知识的掌握有较大的帮助。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照片以及教师的讲解来了解一些关于故宫的知识,激发学生对故宫、对中国的历史探知兴趣,为今后的学生奠定基础。又比如:学习《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八特勒上尉的信》一课时,作为教师本人对课文中涉及到的巴特农神庙、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金字塔、额尔金父子等知识了解的也不是十分全面。于是,我通过网络、各种资料、旅游书籍等对这些知识有了深入的理解,也为我的教学活动做好了准备。对于学生来讲,由于农村学生知识面不广,问起巴特农神庙、额尔金等知识竟无人知晓,学生只在历史教科书中知道一点关于金字塔、罗马斗兽场的知识,但也是知之甚少。同样,我也是借助图片、视频、音频等素材制作了课件来激发学生对远离实际生活、年代久远的历史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上见到这些精选的视频、音频、图片等材料赞叹不已,课堂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心理学定义想象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初中学生想象力丰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结合多媒体手段充分挖掘教材因素,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想象力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比如:教学七年级《黄河颂》一文时,学生对诗歌所体现的地域特色、丰富情感理解起来非常的困难。作为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由于生活区域以及阅历的关系,在讲授本课时,全班学生没有一个看到过黄河,在未对所描写事物形成感性认识的情况下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不可能完成的。于是,在课前我通过互联网络搜集关于黄河的典故、成语、俗语、传说等信息,精心的分类、处理,以导学案的形式让学生对《黄河颂》一课所涉及的黄河知识有所了解,为学生理解课文主旨提供帮助。然后,又将图片、音频歌曲、视频简介编辑成课件,通过“请你根据图片以及歌曲来展开想象描写一幅你认为最壮美的黄河景象”、“如果你现在站在黄河岸边,你此时的心情如何呢?”等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来感知黄河作为母亲河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性。这样运用画面、音乐等媒介把课文中抽象的文字变得具体可感,把作者是语言转化为风景、感受,在学生的头脑中活动起来,让学生能够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最终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境界。这样使无限的网络知识与语文学科教学、多媒体技术得以整合,在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达到了传统教学中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所难以企及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是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流动的画面、悦耳的背景音乐等能将学生带入到美的学习情境中去,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动发现美、感受美。在讲八年级上册《三峡》时,开始学生觉得郦道元的这篇散文很平淡,“三峡”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同样通过多媒体技术我制作这样的一个课件:首先在大屏幕上出现三峡的一些静止的风光图片,让学生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文章语句,然后展开想象的翅膀,来描述他们所“看”到的三峡景象。然后节选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三峡》中的片段,让学生感知流动的三峡风光,并与自己描述的三峡景色相比较,感受长江三峡山水画廊气象万千,感受三峡如诗画般纯美的自然风光,感受长江三峡美丽动人的传说……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又如:我在讲《春》时,就用视频朗读录像来再现课文中的画面,表现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人迎春的美好景象。教学这篇课文时,北方正值秋天,学生无法去仔细观察大自然中春天的美责景色。那在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学生从屏幕上见到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地、绿绿地;风吹杨柳,柳条摆动;桃树、杏树、梨树竞相开放花朵;连绵的细雨滋润着农田,农民披蓑戴笠在辛勤地劳作;快乐的孩子使手中的风筝在天空中尽情地飞……学生全神贯注地看着屏幕,尽情地品味“春回大地”“流水淙淙”“万物复苏”的美丽内涵,书面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活生生的画面,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春的美景,体会出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

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多样的特点,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审美情趣。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也应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不能忽略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技术来辅助语文教学,使学生达到乐学、会学的最佳状态。

上一篇:河南省中小学英语教师暑期培训特色研究 下一篇:浅析职业中专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