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历史综合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8-24 10:41:36

对高中历史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归纳综合能力对高中生的重要性探析

历史知识由于其时间跨度长。这是学生学习历史感觉难度较大的原因之一。无论再多的历史知识,只要考试需要了,就必须记住。对于学生而言,如果没有切合自己个性或习惯的学习方法,记往如此多的历史知识的确是一件难事。归纳综合能力,使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在教师的指导下,用主动探索与总结的方式,把自己应该学习的历史知识加以整理,并形成独具特色的知识体系,便于掌握,更有利于深化运用。因而,归纳综合能力对于高中生而言是基础学习能力。

二、归纳综合能力对学好高中历史的必要性研究

一是记忆知识的需要。历史知识再多,无论是为了高考,还是为了研究,都需要记忆。被学生自己动手归纳综合的历史知识,通过学生的主动认知过程,更有利于学生记忆掌握。二是个性化学习习惯培养的需要。对于学生而言,每个人都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或方法。通过这种能让自己感兴趣、学习效果好,且饱含个性的学习习惯与方式的养成,能让他们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保持持久力,而且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形成积极的影响,他们会把这种归纳综合的习惯推广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上。三是提升学习能力的需要。不管是什么样的学习能力,都需要有对基础知识的处理的能力,也就是归纳综合能力。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去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任何相对高级的能力,都需要基础知识做积淀,同样需要基础能力来完成基础知识的积淀。

三、培养学生历史知识归纳综合能力的方法探析

不管运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论,只有让学生在针对性的实战训练中,才能通过不断的教训与经验总结,去巩固与强化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而去提升学习该知识所必备的能力,也即把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统一起来。因而,需要从训练的方法上入手,把学科学习、能力培养以及应对高考有机结合,既要照顾到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按照任务的难度梯级去给学生布置训练任务,实现一举多得。首先,按学生兴趣度训练。学生归纳综合能力的训练过程本身是枯燥的,再加上学生开始时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对他们来说难度较大,因而,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第一,要在学生中深入调研,了解学生对哪一类的事件感兴趣,这样可确保训练的针对性。教学不能是教师个人一厢情愿的行为,最起码应立足于大部分或者多数学生的兴趣点。第二,要把学生感兴趣的历史知识进行分类。不是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就适合作为训练内容的,如在事件的焦点时期,所有的学生都感兴趣,却不能作为一个训练的内容展开。因而,要注意分类,如哪些是一般性的知识,哪些是教学中的难点或重点等,做到心中有数。第三,要密切与学习进度结合。任何训练都要与学科教学相关,在确保训练拓展弹性的基础上,也要保证不会干扰正常的教学,如超越教学进度、打乱整个教学计划等。其次,按知识在高考中的重要性要求训练。虽然是能力训练,但还是要注意与高考结合起来。作为高中历史教学,任何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在高考中有所体现。因而,在训练中也要注意三结合。其一,把历史知识的归纳综合训练与高考类型题目练习相结合。教师在训练时,要提前把训练形式做好,尽量与高考模式贴近。虽然是能力的训练,但也要与高考的任务结合起来,实现双赢。其二,与教材难点和高考难点突破相结合。这些难点,虽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采用多种可能的形式领着学生去突破,然而由于如此被动的学习,学生们还是会有夹生现象。在这种能力训练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去按照自己的思路寻求突破,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可以达到知识的强化,也可以实现内驱能力的提升。其三,与重点强化相结合。无论是教材中的重点,还是教师根据经验总结出的重点,学生除了死记硬背外,一般很少有其他的方法。因此,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将能力训练与重点的理解与掌握相结合。通过它们的整理,可以把一个单元,或者一个历史时期的重点知识归纳在一起,更直观,线索更清晰。

本文作者:李金花工作单位:江西省信丰中学

上一篇:班级管理在小学的实施探讨 下一篇:物理学中的审视班级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