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善于设计梯度、降低难度

时间:2022-08-22 03:20:24

教学中善于设计梯度、降低难度

暑期培训听了黄恕伯教授的课,深受启发,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与授,更是启与导的作用.教学中的练习不在多而在精,有一道母题便可举一反三,掌握好相应的知识点.这就要求老师要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高度与深度.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我在教学中按照这种教学思路去思考和探究,现把我教学中的一节课呈现给大家,希望能得到批评指正.

高三物理教学中有探究滑动摩擦因数的实验,高三教学资料给我们介绍了三种探究方法,分别是;一、将动摩擦因素的测量转化成加速度的测量.二、将动摩擦因素的测量转化成角度的测量.三、将研究运动物体转化成研究静止物体.接着从一道2012年江苏高考题改编作为例题开始分析.

直接将该题作为探究动摩擦因数的例题,对我们这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阶梯太高,难度偏大,学生会很难接受,针对我们学生的具体情况,我把难度先降到最低,再慢慢抬高让学生进行讨论.

提问:把木块A放在水平桌面上,只用一种器材,能不能测出它们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能,用弹簧测力计,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拉动木块A,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再用测力计竖直悬挂测出物体的重力mg.F=μmg.

问:手拉木块A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很难控制好力度,能否让木块A不动,也能测出动摩擦因数?

答:木块A放在水平木板上,用测力计水平拉A保持不动,拉动下面的木板,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图5),F=μmg即可.

总结1:这是将研究运动物体转化成研究静止物体.

问:如果下面的桌面,不便拉动,又难于控制木块A匀速,A要做加速运动,用什么器材,如何操作去探究动摩擦因数?(前面刚复习了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实验)

问:用手拉测力计使木块A做加速运动,能控制好恒力吗?怎样克服?(利用牛顿定律实验知识)

答:通过悬挂重物去拉动木块A(图7).

问:要测出木块A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答:重物B竖直方向加速下落,木块A水平方向做匀加,整体列式

问:如果没有打点计时器,以上的实验还能继续吗?

答:用刻度尺,出h、s.

问:这样只通过一次测量计算得到μ,误差较大,如何减小误差?

答:改变h多次测量.

问:如果把水平面改成斜面,只给你一把量角器,怎样测出μ?.

问:如果斜面倾角不能改变,木块A加速下滑(图11),用量角器怎样测出μ?

一细线从P到Q拉直与水平面成α.量出角度α即可.

总结4:将动摩擦因数的测量转化成角度的测量.

整节课在我的引导提问下,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总结、思考、探究得到新的知识和方法.在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掌控整个课堂的主动权,要做好主导作用,我们必须研究好教材,研究好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台阶要放低,难度要减小.让学生有跳一跳,够得着的平台.学生才听得懂,有兴趣跟着我们的教学走.教学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高中物理难度偏大,新课程标准尽管把考纲的知识点减少了,但难度并没有减小,教材是死的,我们必须研究让它变活了.这才是教师的任务.希望有更多的老师参与探究讨论,让我们可以共享教育体验,享受教学的乐趣.

上一篇: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若干见解 下一篇:浅谈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