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应该关注的几个细节

时间:2022-08-21 06:43:30

语文课应该关注的几个细节

课堂教学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师生双边活动时空。这里面,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设计的得当与否,直接决定着一堂课中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我觉得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迫切需要关注的不是学习哪种流行的、受追捧的课堂模式、追随哪种大而化之牵强附会的教育理论,而是一些看似很容易操作、看似谁都能操作、看似谁都能操作的得心应手的小问题。

一、要明确教学目标

(一)目标确定力求准确

学习目标,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课堂的教学环节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效果。所以,目标的确立要根据不同文体、不同文章内容、所在的不同单元环境、不同的学生实际,去因地制宜。它至少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以及学生学习的效果。说白了,就是学生在这节课上要学习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

(二)目标的表述要明白

我们在确定目标的时候,通常会设置这样一个目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个目标就是极其不准确的。对于一篇文章的“整体感知”实际上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感知文章的文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感知作者的写作思路、感知作者的感情、感知作者的写作目的。

如果定教学目标时,我们用“整体感知”这个教学术语,那么,这个目标肯定是不准确的,或者说是相当宽泛的,学生也不易于理解和操作――怎么感知,感知些什么呢?所以就泛泛地读文,读后拉倒了。

所以,确定目标应详细、具体、让它具备可操作性。

如:

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领会作者情感。

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熟读课文,用一两句话概括文义等等。

目标变得细致、明确、可感,学生读文后就知道下一步做什么,能依据目标去操作学习。

(三)教学目标数量要恰切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目标确立过多,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学习都会被目标影响,容易造成为了达到目标而浮光掠影,华而不实。面面俱到,则面面难到。

达到目标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真正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①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投入、多融入学习。

②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尽量减少直接用自己的感受代替学生感悟。

③目光炯炯,用眼神控制学生,看其他学生是否在倾听,组织所有学生关注目标、关注文本、关注正在思考的问题。

④注重方法指导。

⑤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表达的时候我们不要急于提示学生,尽量不替学生说出他没表达出来的东西。

⑥不要过分授课时、完整的课堂形式限制。

⑦要让学生充分读文。

二、有梯度地设计读文

读熟、读懂课文,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环节。对于一篇文章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基本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如果文章得的一知半解,去梳理思路、分析写法、品味语言,必然使一节课的学习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读文是贯穿整个语文课学习始终的:预习课读、课堂学习中要读、文本理解中要读。所以对读文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计梯度。

预习课:初读,了解内容。(默读)

扫清字词障碍后,再读,领会文义。(小声读)

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情感,大声读。

朗读――读出抑扬顿挫、情绪变化,字里行间蕴含着的言外之意。

展示读――在品析语言等各个环节中,局部读。每个读的环节有不同的要求,达到不同的效果。

要求学生读文要专注、心无旁骛。读文时教师可布置给学生一个思考的问题,带着问题去读,但尽量不边读边勾画,否则破坏读文的整体感受。读完后回顾文章,再解决思考的问题。

三、淡化课堂教学流程

一堂课要训练的目标多,教与学的环节就多。时间是有限的,事一多,忙不过来,每项内容都只能浮光掠影走马观花,难以做实。最后,学生也只能跟着转了一圈,什么也没学到。

一篇文章、一堂课,你再有能耐也教不了多少东西。所以精准地确定目标后明确了这节课究竟要训练学生哪方面的能力,锻炼学生哪方面的思维,据此练透,练会,足矣。

一节课的流程,一般不超过五个。针对学生是学、议、展、理、练;针对教师是引、查、导,结。

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追问,由控课的人转化为导课的人,为学生画的龙点睛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作用依据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需要转变了功能,由以往控制课堂的行为方式转化为引导课堂走向、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学习。这一点,在师生双边活动时,教师进行课堂追问的过程中有深刻的体现。教师不再是传统课堂上的讲课人,而是导课的人,用自己的思想和备课时的思路设计去引领学生有效学习,并在学生学习出现瓶颈的时候,进行追问、点拨和指导,从而促进学习的深化。

五、使用小组,事半功倍(下转76页)

(上接40页)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学记》中就倡导过学习者应彼此交换学习经验,以增强学习效果,即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

我们通常的分组方式是8个人一组,我觉得,我们可以在这8个人的小组内,再分成两个小组,每组4人。这种分组方式容纳了竞争与合作的理念,每个组之间既有学习和管理的竞争关系,又是紧密相连的合作与互助关系。便于老师上课时依据课堂教学的实际协调使用,减小了小组内学生活动的周期,增加了课堂上同学们参与机会,使课堂更接近于属于学生自己,比如语文课,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如果大组内论轮流读,8个人轮流,多数时间多数孩子在听,读的时间就少了;如果4人小组轮流读,参与的孩子和参与机会一下子就上升了两倍。

小组合作学习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的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能够改善班内的学习心理气氛,促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学习技能,能够使学生学习成为短时、高效、低耗、愉快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淡化教师的讲授和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互相协作,实现整体互动,以获取知识信息,掌握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所以小组的互助学习是使学生的学习和班级管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的捷径。

六、适当运用评价,不要喧宾夺主

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积极投入的学习情趣,如果一堂课老师学生始终盯着评价的分数,算、写、计较,弄得乌烟瘴气,这评价就成了为了评价而评价,不会有生命力。所以要正确看待课堂评价恰当运用,避免弄得喧宾夺主。

上一篇:巧设情境 培养语感 下一篇:浅议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