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时间:2022-08-20 01:35:53

探究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教学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的危险。”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生物教师共同面对的挑战和在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其有效性特征或表现的核心是: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及怎么学、会不会学。本文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生物新课程标准,谈几点体会。

一、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1.牢固树立科学教育教学理念。当前,生物教师主要应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三为主”教学思想和民主教育观念等三种教学观念。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三全”,培养志存高远,人格健全,主动学习,富有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三为主”的教学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民主教学思想主要包含“三要素”:一是师生要相互尊重,教师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二是要与学生共商学习难题,讨论解决有关问题;三是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到应该掌握的知识。

2.辩证处理能力与应试的关系。高中生物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应指向学生素养的提高,还应有助于有效提高学生应试的能力。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诸如实验设计与分析,信息的获取、处理、转换与表达等以科学素养考查为主要目标的试题,已成为高考的主要题型。因此,既要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又要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二、精心准备教学设计

精心准备教学设计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备课时,一定要做到眼中有学生,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了解学情。为了充分了解学情,课前让学生自学,摸准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的重难点。真正做到讲学生之所难,解学生之所疑,有的放矢。

2.巧妙过渡、精心设问。精心设计“问题串”,使教学环节过渡自然,提高实效性。例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学生回顾生长素产生、运输和分布的特点,说明植物发生向光性的原因;老师展示植物根向地性,茎背地性的简图;学生尝试解释原因,学生的思维火花产生了碰撞并对生长素的促进生长提出质疑;老师展示“问题探讨”中的“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关系”曲线图,讨论其中蕴含的信息;师生共同小结: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三、灵活采用教学方法

1.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与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的个性特点以及具体的教学环境相适应。例如,对于伴性遗传的学习,可以选择两种基本方法:一是采用分析归纳的思路,先给出学生伴性遗传的具体实例,让学生结合学过的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揭示其本质;二是采用演绎推理的思路,首先给出性染色体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然后要求学生分析这些基因可能怎样传递,基因的这种传递可能使后代的性状遗传表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和规律。两种方法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各有侧重。

2.有效的教学方法应有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应该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并以思维的参与为核心标准。例如教学“光合作用”时,教师对“光合作用发现过程实验的设计思想”这一重难点,可以运用探究法进行教学启发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深入掌握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又如,在生态保护内容教学中,可针对学生“先发展再保护环境”和“边发展边保护环境”这样两种观点进行引导,教师因势利导,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观点与理念的交织与碰撞之中,运用正反方辩论的方式,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提升了生物素养。

四、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永远充满着变数。无论教师课堂设计得如何充分完美,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总会发生一些与事先设计不一致的情景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课后进行反思,再设计。例如:在讲减数分裂时,按大纲要求该节需两个课时,先讲的形成,再讲卵细胞的形成,因为过程相似学生易出现厌烦的情绪。课后反思设计了第二课时:先让学生甲到黑板上写出形成的过程,再让全体学生自学课本,找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与的异同点,然后让学生乙在第一位学生的板书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使第一课时的板书变成了第二课时的板书,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既把第一课时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复习,又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避免了机械的重复,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归宿。只有心中有学生,致力于发展学生的能力,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中才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学生会学得更好,老师的辛勤付出也才会有更多更大的回报。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县陈家中学)

上一篇:《科学》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教学模式简析 下一篇:优化物理教学 培养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