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制度须变革

时间:2022-08-20 01:27:09

人民币汇率制度须变革

随着美元对欧元和其他主要工业国家货币的汇率持续下跌,由于人民币与美元挂钩,其汇率再一次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世界上许多经济学家和政府决策者纷纷呼吁中国对人民币重估使其升值。

然而,中国对这种呼声似乎充耳不闻。中国政府坚持维系现行汇率政策的立场在国内外也不乏支持者。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纳德・麦肯龙就警告说:如果允许人民币汇率升值,中国就会步日本之后尘陷入通货紧缩的泥潭。

令人遗憾的是:这两种观点都存在着缺陷。认为人民币需要被重新估值的意见误读了中国出口竞争力强劲的原因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而维持目前人民币汇率不变之政策则忽视了固定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自及资本账户渐进自由化之间的内在矛盾。

重新估值?

中国目前的出口表现的确非常强劲。其原因要归结于中国实施了长达10余年之久的贸易改革,富有活力的私人企业,丰富的劳动力市场以及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虽然人民币汇率水平时高时低,但中国的出口额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包括日元在内的绝大多数亚洲货币纷纷贬值,大多数经济学家和评论家声称中国的出口竞争力严重削弱,人民币非贬不可。当然,事实上人民币最终保持了稳定,而中国赢得了世界各国对其在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为稳定汇率所作出的贡献所给予的高度评价。有趣的是,当外界普遍认为人民币过强(价值被高估)时,日本正面临着历史上最严重的通货紧缩。

转折点来自于美元的逆转。自从2002年2月美元从其汇率的最高点贬值以来,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已经下降了11%。这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如何呢?时间系列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出口的汇率弹性系数为0.2。如果以贸易额加权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下降(贬值)1%的话,中国的出口额可望增长0.2%。所以实际上,汇率的浮动给中国的外贸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廉价商品大量涌入世界市场,拉低了国际商品价格,减少了边际利润率,但并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中国是全球通货紧缩的始作俑者。

外界对中国自身通货紧缩现象的担心也有过分之嫌。通货紧缩不应当成为长期将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理由。目前,国内的一年期固定存款的名义利率仅为1.98%,为历史最低点。但中国并没有出现像日本一样的流动性陷阱。中国并没有对外汇储备增长采取“冲销(steril-ization)”措施。2002年国内信贷额增长了17%,广义货币M2的增长率高达19%。同时中国一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国的名义及实质产出都在不断地强劲增长,这一情况同日本疲弱不堪的经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中国陷入螺旋式通货紧缩泥潭的风险性非常小。

我们说,人民币并非是解决当前全球经济问题的关键。中国经济虽然增长迅猛,但其国民生产总值仅占全球总GDP的3.5%。中国的对外贸易额虽然在迅速扩大,但依然只占全球贸易总额的5%。并且,如果将中国吸引的年度外国直接投资额与其国民生产总值相比的话,中国吸引外资的成就也并非空前绝后。对跨国公司进行的调查表明: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在于其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和高速增长的基本面经济要素而非价值被低估的货币。

制度改革

事实上,中国和世界必须要面对的真正问题不是人民币应当重估与否,而是这个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究竟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汇率制度。

首先,作为一个大陆型的经济体,中国应当享有货币政策高度自,也就是说中国要有独立地制定国内利率水平的能力。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国内投资需求会超过国内储蓄资金供应量,这样中国就极有可能由目前的经常项目顺差转为逆差。此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关税税率的大幅度降低,配额的取消和贸易自由化政策的实施给中国长期受保护的国有工业以及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同时,中国必须也已经开始采取措施逐步开放资本账户。如开始实施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人)计划,允许境外投资者有限度地进入中国境内的资本市场;不久的将来还将实施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人)机制――允许内地居民投资于境外的股票和债券。为了促进结构改革并保持金融稳定,中国应当实行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不可能持久应对来自贸易和资本账户自由化的双重压力。

作为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中国必须成为世界经济调整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如果中国对国际货币政策的辩论采取冷淡态度,或全然漠视外界对人民币汇率的关注,将有可能导致贸易伙伴国不满,为潜在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提供借口。只有实行一种可以更好地反映多变的市场状况和经济基础的灵活的汇率制度才最符合中国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这在短期来说是如此,在中长期更是如此。因此说,中国真正需要的是进行制度改革――允许人民币自由浮动。中国越早实行灵活的汇率制度,自己和贸易伙伴就会越早受益。

上一篇:《物业管理条例》出台9月1日施行等 下一篇:让人口流动更加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