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模式再探讨

时间:2022-08-19 07:39:41

中国改革模式再探讨

编者的话:人民论坛杂志2008年第24期推出了《关于“中国模式”》专题,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100余家媒体纷纷予以转载,引发了广泛的反响。

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我们既不能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作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也不能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看成完美无缺的模式。”“我们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新期待……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本期我们结合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就“中国模式”的相关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人们早已认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模式是“渐进型”改革,但这样来定位中国的改革模式是不完善的。因为“渐进型”改革除了表明中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速度和节奏以外,不能表明其它任何特征,所以应该再探讨,给中国改革模式一个准确的定位。

我认为,中国改革的模式至少有以下四个特征:

从发动和调控的主体来看,中国的改革是一种“政府主导型”改革。改革的需求虽然首先是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但是改革的提出、发动、组织和调控都是政府。

从改革的目标来看,中国的改革是为了解放社会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争取公平与效率兼得。社会主义不能只讲公平、甚至把平均主义当作公平而不讲效率,更不能为了追求效率而放弃公平,以致社会出现两极分化。这都是不能允许的。

从体制模式来看,中国通过改革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等同于西方的市场经济体制。它是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资源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体制。就其运用市场配置经济资源而言,和西方的市场经济体制是相似的、没有原则区别的,但它出于维护社会共同利益的需要和满足经济健康运行的要求,政府实施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这一特征使它能够保持经济无危机的平稳较快发展。

从改革的节奏来看,中国的改革是渐进型的,这样的改革节奏有以下几点优越性:第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加上几千年传统的集权制观念,使得旧体制在中国根深蒂固,因而决不会在短期内靠几项改革举措就能成功转型的。第二,渐进型改革便于走一步、看一步,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明方向,减少盲目运作,少走弯路,避免加大改革成本。第三,渐进型改革便于干部和群众逐步转变观念,逐步认同市场经济体制,避免“急转弯”造成社会不稳定。第四,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别大,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区位条件也不同,而渐近式改革比较适合中国的国情。

总的来说,中国的改革模式是由政府主导的、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构建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型的改革模式。这种改革模式是由改革的任务和中国的国情共同决定的。中国的改革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组成部分,是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上一篇:防止出现“盲目流动” 下一篇:中国已进入消费经济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