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时间:2022-08-17 10:28:36

精细化管理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近几年是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迎新街小学加快教育内涵发展,也是构建先进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重要时期。期间,太原市基础教育课程“123全全教科研行动计划”的出台就是针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旨在促进校本教研能有效开展,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能进一步真正落实。为响应该计划,实现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我校开展了一系列扎实的教学行动,成效显著。

一、精抓细引,组织发动达共识明要求

学校领导的重视、支持是“123全全教科研行动计划”,落实开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研主任、教导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机构,并结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备课达标意识不强,上课达标效果不好,校本教研效果不理想”的现状,制订了我校“123全全教科研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确立了“123全全校本教研制度”和“123全全教科研行动计划教学工作制度”,并召开动员大会,使全校教师明确了努力目标及方向。

二、精抓细管,基于课标的教师备课

为改进教学,提高质量,达到教师备课“常备常新,常教常新,常研常深”的目的,学校要求教师在备课前做好“两研”,即研读课标(明确课标对本科目、本学段、本年级的基本要求);研读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全册的特点,明确编者的意图和各单元教材的衔接以及训练重点)。在备每一个内容时,要做到“三吃透”,即“吃透课标”、“吃透教材”、“吃透学生”,设计出符合学科特点的个性化的教案,并做到学期初三梳理:册总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学期中三落实:目标统领、系统编制、作业设计;学期末三反思:学生提高、成绩优劣、个人发展。

具体讲,就是每位教师均对课程目标点(内容标准点)精确梳理,并注明要实现的、须巩固的重点课程目标;每个学段的各个学科于第一学期开学前一周,完成《学年总教学任务、目标与计划》,并研制出与总教学计划构成总一分关系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再制定单元、章节、课时教学,制定教学目标必须以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任务、学情分析为依据,并把握落实“对象是学生、具体可检测”的规范。精心设计利于学生达标和让学生乐于达标的主要环节、步骤、方法,并结合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力求每一教学环节均有明确、强烈、具体的达标意图。

三、精抓细究,基于课标的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有实效的课堂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把力量放在课内,保证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

我们提出课堂教学三到位、三讲、三不讲。三到位:课时三维目标设计到位,当堂训练练习题设计到位,学生乐于达标环节、步骤、方法到位;三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三不讲: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

我校还围绕“三讲三不讲”开展了多种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如“两备、三讲、三评、一模式”精品课展示、“尝试探究学案导学,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等课堂展示活动,改变了原来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式的教学方式。

我校教师也逐步形成了四环节结构的开放性模式,即:创设情境(铺垫导人,明确目标,激发学习兴趣)。这是教学起始环节,是学习活动的定向阶段。教师可通过童话故事、游戏等方式,将疑问呈现在学生面前,激起兴趣,明确探究的目标。

探究发现(自学指导,评价质疑,经历学习过程)。这是模式的中心环节。教师在提供素材(或文本)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同时要组织好师生间、生生间的多边共同研讨活动。这一环节重中之重,采用自主合作、小组交流等形式进行。

讨论归纳(疑难疏导,落实目标,掌握学习方法)。此环节主要是教师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归纳总结,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并实现知识的内化。以小组展示为主,教师的引导贯穿其中。

创造应用(规律寻导,深化目标,形成学习能力)。此环节教师要组织学生将探索归纳出的新知识、新方法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教师要设计好练习题,使之具有层次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由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课型等的不同,同一种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中操作程序也会有差异。尤其是不同的学科,教学模式也有不同的特点。

四、精抓细研,基于课标的观课议课

为切实增强教师备课达标意识,提高上课达标效果,我们狠抓了基于课标的观课议课,积极推行常态课、推广课的研究,采用“2+2”的形式进行评价,提出“四关注”的要求:关注教师激发兴趣、达标意识、引导体验、评价反馈、讲授指导;关注学生的参与状参与广度、有效思维、合作效果、目标达成;关注师生民主、和谐、愉悦的关系;关注学生当堂检测训练内容完成效度。

为了提高观课议课的效果,我们通过常态校本教研和集体备课,坚持“议课就是议效果”的原则。例如:我们制定实施了学校教师“互助成长”活动。每个教研组教师每周在同组内至少听一节课,根据教学进度制定听课计划,教导处不定期听课。之后在教研组内研讨交流,并以“2+2”形式书面交流。在实践中,我们逐步认识到“观课议课”要集中焦点,并在课前商定。这样“观”和“议”就可以预先研究和确定要有一定的普遍性主题,就能有所选择。如此,教师之间建立了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研究文化,建构了一种教学中互助、生活中彼此关照的人际氛围,并不断发现自己,改造自己,成就自己。

五、精抓细查,全面反馈科学指导

课程改革重在课堂,难在课程,关键在教师。教师教学离不开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等常项工作。只有有效抓好这些常项工作,才能使教学有序开展。我校开展基于学校的教师“123教科研行动”常规工作检查指导活动,一月一自查,一月一共查,以校中层领导、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检查小组,进行听课评课、检查教学设计、学生作业批改、业务学习本、课题夹全面检查,为学校每一位教师建立了“123全全教科研行动个人档案夹”,将教师的教学计划、总目标、分目标、组内“2+2”评课过程都记录在内。并将共性的问题、个性的优点在全体教师大会上进行反馈,学校中层以上领导蹲点包学科,对所有学科教师业务进行督导。

同时,我们开展了“一查一纠一落实”行动。即针对“123全全教科研行动计划”落实制度要求,经常性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随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跟踪处理,直至问题的完全解决。

每学期、每学年、每一轮“123全全行动”落实中,我们将所有教师的工作用“2+2评价法”向教师做出客观反馈,教师针对学校的反馈内容做出反思和下一步的改进意见。

通过实施“123全全行动计划”,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转变,备课达标意识、上课达标意识、校本教研意识等方面大大增强。通过实施“123全全行动计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完成作业良好率达到95%以上,学困生人数与日递减,达优人数呈上升趋势,在去年区组织的三、六年级调研测试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通过实施“123全全行动计划”,学校荣获省教科研先进集体、市语言文字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教师有多人次获各级各类论文奖项以及区市教学能手的荣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落实学校“123全全教科研行动计划”,紧紧围绕“123全全教科研行动”内容,再发现、再研究、再探讨,使基于课标的备课、上课质量和观课、议课水平进一步提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和谐、个性化、可持续地发展与综合素质的切实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的精细化管理。

作者系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迎新街小学校长

上一篇:办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 下一篇:强化政府职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