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湿性坏疽24例治疗护理体会

时间:2022-08-17 09:47:17

糖尿病湿性坏疽24例治疗护理体会

糖尿病湿性坏疽是糖尿病晚期致残性并发症之一,肢端神经病变及血管狭窄是发病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足坏疽,病人面临截肢截趾的可能,努力降低糖尿病足坏疽的截肢率,保留病人肢体功能是内科医师面临的重要任务。我们科自2001~2006年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口服中药用清热利湿益气化瘀通络法,静滴扩血管西药,局部用胰岛素加654-2混合液湿敷)治疗24例糖尿病湿性坏疽,结果创面完全愈合17例,转好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3%。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4例足坏疽病人均为我科的住院病人,其中2型糖病尿21例,1型糖尿病3例,男16例,女8例,年龄21~80岁,平均为45.80±12.4岁,60岁以上者18例(75%),病程8年以上者16/24。

糖尿病治疗及控制情况:24例中大多数长期缺乏系统的糖尿病监测及治疗,很少进行专科门诊就治。

发病诱因:24例中糖尿病性大疱引起者6例,使用热水袋或洗脚烫伤4例,做热力产生理疗烫伤2例,轻微外伤(包括鞋挤压伤、蚊叮咬后抓破引起者)4例,皲裂感染2例,脚癣感染2例,无明显诱因4例。

局部临床表现:大多数患者在发生足坏疽前的早期表现为足端麻木,足温不升,足痛(自觉痛、活动痛、夜间痛)。同时有麻木冷痛占11/24。其中为肢体沉重酸胀,小腿腓肠紧箍感等。湿性坏疽多于干性坏疽。

治疗方法:通过内治法与外治法结合取得较好的疗效。

基础治疗:所有的病人住院后停用口服降糖药均给予胰岛素注射治疗。力求达到良好控制,尤其感染的明显者给予足量广谱联合抗生素治疗10~15天,多达20天。

口服中药:用清热解毒兼以益气养血化瘀通络法。药用:黄芪50g,忍冬藤30g,丹皮20g,连翘15g,元参20g,花粉15g,黄柏15g,桂枝10g,鸡血藤30g。水煎,日1剂口服。

以654-2为主促进循环治疗,给予病人静滴为日量20~30mg/日,疗程为10~15天,60岁以上男病人应用后多在1~4天内出现排尿不畅,可适当减量用药,排尿不畅,明显减轻,甚至完全消失(不耐受者可用碟脉灵注射液30ml加入静滴,每日1次)。观察发现,静滴此药后表现为:①足部冷痛感觉消失或改善;②皮肤及微循环不良情况改善较快。

坏疽局部用3%H2O2清洗,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用组织剪子除去坏死组织,以促进新生肉芽组织生长,局部大剂量654-2加胰岛素。根据脓液性质选用抗生素湿敷,如果有窦道或深层溃疡者,用3种药物浸入的纱条塞入窦道内,一般为每天或隔日1次换药,严重感染者上下午换药,当肉芽组织生长旺盛时,每隔2~3天换药1次,以利于新肉芽生长。病灶周围皮肤用碘酒、酒精棉球消毒,方法由创缘向外,防止酒精滴入伤口。湿敷液一般100ml溶液中654-2为30mg,胰岛素20U加适量的抗生素比例。有加强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肉芽生长效果。

疗效与转归:经胰岛素控制血糖,中药的清利湿热,解毒化瘀,局部采用清创引流,积极抗感染等方法,创面完全愈合17例,3例好转,2例转外科截肢(截趾),2例因并发肾功能不全,死于多脏器衰竭,总有效率为83%。

治疗护理体会

糖尿病湿性坏疽,及时有效的内科的综合治疗护理,可减少致残发生。糖代谢紊乱,肢端神经病变,及血管狭窄为其病主要原因,通过我们对24例病人的治疗,体会如下:年龄关系密切,60岁以上糖尿病人足疽及病危险因素明显增加,但年轻人长期缺乏系统治疗也可发生本病。

糖尿病足坏疽病人,多数血糖(空腹、餐后)控制不佳,而定期专科门诊就医,病情控制较好者,发病较少。

因诱因继发感染溃疡坏死者,在起病初期,局部创面较轻,因未能引起重视延误治疗而致严重后果,因此早期预防至关重要。加强糖尿病足坏疽的宣传教育,使其能进行精心的自我护理,加强对足的检查和保护,使病人及早就治可能会减少严重后果发生,并嘱病人穿合适的鞋袜,避免轻微的挤压伤。

本病临床表现:患肢剧痛,局部红肿、溃破。中医辨证,脉象多弦滑数,其病机消渴日久,肾阴亏虚,不能抑火,火毒内蕴,壮火食气,气虚运血无力,瘀血阻络而致。通过用忍冬藤、丹皮、连翘、花粉、元参、黄柏,以达清热解毒利湿功效,控制细菌感染。丹参、水蛭、乳香、没药可活血化瘀,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黄芪、当归益气养血,黄芪使气旺津生,帅血而行,并能生肌长肉,还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鸡血藤、桂枝,温通经络,改善循环,可促进局部血运,有利于局部新生肉芽组织生长。

654-2有肯定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作用,在糖尿病湿性坏疽治疗中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糖尿病湿性坏疽的治疗,胰岛素强化疗法,中药对症内服。局部外用湿敷至关重要,缺一不可,可大大降低糖尿病足坏疽的致残率,值得进一步应用及探讨。

上一篇:磷霉素治疗肠道感染246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微创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60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