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的材料运用策略

时间:2022-08-16 08:52:56

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的材料运用策略

自主性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地去做某件事情,幼儿期的自主性是将来其发展的“星星之火”,应创造条件去发展它。而区域游戏给予幼儿的自主空间又比较大,是发挥幼儿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提高幼儿智力的重要游戏。在区域游戏中材料的有效运用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本文将就此进行初步的策略探究。

一、有效材料在区域活动中的价值

有效的游戏材料对幼儿发展的过程凸显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有效材料可以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不仅可以丰富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还可以激发出幼儿的游戏动机和游戏构思,让幼儿在不知不觉的操作材料中学习发展;2.有效材料可以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因为材料的多变、多样等特性,能激发幼儿的各种探索行为。区域活动的功能正是通过材料来实现的,活动材料的提供直接影响着幼儿活动的质量,关系到幼儿发展的速度和方向。

二、区域材料运用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我们的区域游戏中没有很好地设计和投放有效材料,会导致幼儿对游戏不感兴趣,不能激起幼儿自主探究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本身的问题:(1)玩法单一。游戏材料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教师只给幼儿准备了一样或相同的游戏材料,一种材料只有一种玩法,限制幼儿的思路,通常幼儿玩一两次就不想玩了,不能让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出现对材料操作盲目、不自由的现象。(2)缺乏趣味性。游戏材料单纯地以操作为主,没有情境性,幼儿对材料没有想法,不感兴趣,因此会出现冷门区。(3)缺乏层次性。存在“有探究但无法持续下去”的现象。比如,幼儿一开始对材料感兴趣,但是孩子在玩中不断提升,没有一定挑战性的材料,幼儿也会觉得无趣。

2.材料投放的问题:(1)更新不及时。一学期差不多都是同样的内容,也不切合主题,不及时添加材料,层次性不够。(2)投放时没有关注幼儿的游戏水平。一个游戏内容都是一成不变的游戏材料,阻止幼儿深入开展游戏。对于不同年龄和能力的幼儿或是太难又或是太简单,除了这一样材料以外,别无其他材料可供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允许幼儿自由选择,实际上也没有可选择的实际可能性。

三、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的材料运用策略

(一)有效材料的设置

1.好玩多变,富有情境性

(1)同一游戏主题,多维度游戏材料的创设

充足的游戏材料不仅可以给幼儿较多的选择机会,而且还可以避免幼儿出现无所事事和争抢冲突的情况。在磁铁游戏中,我为幼儿提供了“接连不断大挑战”“糖葫芦”“拼花乐”“钓鱼”“瓶中取宝”“挂窗帘”等多种不同的游戏内容,让幼儿通过这些游戏感知磁铁的磁力作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隔阂吸物等各种磁铁现象。每种游戏材料都有足够的数量,这样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在对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各种现象。

(2)不同游戏主题,互通游戏材料的创设

区域活动中的各种材料,有些是可以多用的,利用它的简单特性创设多种游戏玩法,使不同的游戏主题,可以互通游戏材料。例如扑克牌的运用,益智区可以按照扑克牌的花型及花型颜色进行分类摆放;建构区中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建构材料进行建构活动。像这样可以在不同游戏主题中使用的材料还有很多,只要运用这些材料的简单特性,发挥我们教师的才能,也可以让幼儿参与思考,同一种材料就可以创设出在不同区域活动中好玩且有趣的游戏。

2.低结构,引发探究思路

(1)运用百宝箱,创设探究机会

通常百宝箱的材料是一些各种各样废旧的材料。比如各种管子、盒子、瓶子、塑料泡沫等。百宝箱材料的运用有助于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在区域游戏中,由于游戏中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在游戏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问题,这就促发幼儿自发地进行探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百宝箱中的材料起到了替代的作用,这实际上是一个孩子的思维过程,孩子们通过比较分析替代用品和被替代用品之间的异同关系,感知物体的特征,从而建立联系。

(2)一物多玩,拓展探究思路

一物多用,富于变化的玩具或材料,往往会使幼儿百玩不厌,能促进幼儿动手、动脑,多方面的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发展幼儿创造力,使幼儿在玩中得到发展。如积木、多米诺骨牌、积塑、皮球、洋娃娃、黏土、纸张等,这些玩具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所喜爱,供不同年龄幼儿使用。这些材料虽然很普通多见,构成也简单且价格较便宜,但因为它们多变,又可一物多用,因此耐玩,有启发性,充分实现了孩子在区域活动中的自主性。

3.可拆装,凸显自主探究

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复杂一些,活动性强,能组合的各种大小玩具,特别是含智力活动成分较多的。如:结构玩具、智力玩具、电动玩具,各种拼合、装配玩具,像拼板、插板、拼图、镶嵌板、大型的图片接龙等。这些玩具不仅发展幼儿思维能力,也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和探索创造的意识。

例如:在“电珠亮了”的区域游戏中,为幼儿提供材料(5号、7号电池若干;电线若干;垫片、电珠若干;冲关乐记录单),让幼儿通过拼、接,自己动手、动脑探究电池亮的原因。“自制陀螺”游戏中,在幼儿玩过成型玩具陀螺的经验基础上,先通过拆陀螺,了解陀螺的组成零件,再通过师幼共同收集材料来制作出能转起来的陀螺。

(二)有效材料的投放

材料投放的时机与幼儿的发展情况是密切相关的。有效材料的投放时机是指教师需要抓住幼儿的兴趣,来满足幼儿的需要,让幼儿能够继续探究,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游戏水平的一个过程。教师一定要细心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思考游戏材料投放的时机,投放的时机不恰当会影响教师前期投放材料的教育目标的达成,不能充分挖掘游戏材料的教育功能,也可能会错过幼儿的兴趣点,不能及时抓住宝贵的教育契机。区域活动中有两个有效材料的投放时机:暗示性材料的投放――一般在游戏初期投放,把握幼儿游戏的兴趣和探究的点。关键性材料的投放――当幼儿游戏达到一定水平时,需要引发新的探究方向,并适时地投放新材料。

针对以上两个有效材料的投放时机,教师应以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指导区域活动中有效材料的投放行为,熟练掌握游戏材料投放的适宜策略。

1. 暗示性材料的投放策略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及时观察幼儿的需要,以此作为投放材料的出发点。暗示性材料投放的首要前提是要观察幼儿对所投放材料的反应,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对材料的实际操作情况,以此判断幼儿的需求,投放符合幼儿需要的暗示性的材料。这一点直接影响到幼儿对区域材料的兴趣以及游戏材料价值是否能得以体现,是幼儿成功与材料互动进行建构学习的基础。

例如:在“我的图钉能浮起来了”这个探究活动中,教师先激发幼儿的兴趣,给幼儿看了一张图钉在水里能浮起来的照片,然后设疑,图钉到底能不能浮起来,之后为幼儿提供了塑料盒、图钉和抹布,塑料盒有大小。幼儿们马上试了起来,在盒子里装满了水,然后放图钉,尝试让图钉浮起来。试了好几次孩子们都失败了,这时幼儿们讨论着:可能要轻轻放才行,还不能让图钉里装着水的吧。想到这里幼儿们马上用抹布把图钉擦擦干,之后又试了起来,两名幼儿成功了,他们互相分享经验:要把图钉擦干不能让图钉装满水,图钉贴着容器的边上放下去,这样更容易浮起来。大家按照这个方法互相试了起来,成功的幼儿越来越多了,只有一名幼儿叫高高,这样试了好几次还是失败了,但他并不着急,通过观察发现自己的容器比同伴的大,水也太少了,因此高高马上换了一个小一点的容器装满了水,又试了起来,这次真的成功了,他非常激动。在这里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暗示性材料分别是不同大小的盒子和抹布,通过提供暗示性的材料,从而对幼儿的需要和游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不然幼儿们屡试不能成功,需要不能满足,兴趣就如昙花一现,最终不能达到继续探究的目的。

2. 关键性材料的投放

关键性材料的投放就如一位随时出现在孩子身边的教师,既可以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索,又对他们的探索过程起到及时推动的作用。 一般来说,当幼儿的游戏行为不够积极时或是对游戏内容不感兴趣时,教师就应反思材料所存在的问题:是否投放时间过长造成厌倦感;是否太难,偏离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是否太容易,对幼儿缺乏挑战;是否游戏指向太单一,缺乏选择性等问题。例如:在“我的图钉能浮起来了”这个探究活动中,当孩子们已经掌握图钉能够浮起来的窍门时,可以从高高的发现中引出不同大小的容器对图钉浮起来的影响会不会有差异。此时,教师要在百宝箱里提供不同大小的容器,如一次性杯子、胶卷盒、月饼塑料盒、果冻盒,让幼儿们大胆地去尝试。在一次次操作中,幼儿们又惊奇地发现:容器越小越容易成功。这里是将单一的操作变成多选择的操作,更加具有挑战性,更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使兴趣持续下去。

教师对这种关键性材料的投放,一方面是对幼儿自发的创造的肯定及鼓励,更是尊重幼儿的一种表现,同时也起着推动幼儿游戏不断进展的作用。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康桥幼儿园)

上一篇:从“家访”到“佳访” 下一篇:幼儿园教师来家访,家长不要“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