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后援 第5期

时间:2022-08-16 08:42:05

情感后援 第5期

我们怀念的不是那些具体的凹凸的日子,实在是那些日子里的凹凸。

每年的四月,是母亲期待的日子,很早就开始念叨了,春暖花开自然是情理之中,期待的是初中老同学一年一度的聚会。聚会已经持续几年了,见面的人一年年头发更白,疾患更多,有的人已经走了,可是聚会还是每年早春的定规。母亲也早早寻思着穿哪件羊毛衫啊,呢子外套是不是够暖啊,头发要不要去烫一烫啊,有时也自言自语:算了算了,反正都老头老太的,就一道吃顿饭,就随便穿穿了。孙女存心开玩笑:奶奶,不能随便的哦,要穿得好看一点的啦。

物理空间而言,就是当年的青春年少现在的老头老太一起AA制吃顿饭罢了,只是这顿饭不只是饭,是念想,是期待,是老年人生里的亮点,这顿饭就是一顿给生活添色,给心理加油的饭。

母亲那一代是比较习惯熟人社会的,工作生活在一个郊区小城,或多或少总有不少同学朋友邻居,医院超市商店等也都能遇见熟人,虽然现在已非全然本地人的环境,终究还是比在市区人流汹涌的大城市生活来得安心妥帖,少些隔膜和陌生,多些人情与温暖。所以,家父去世后,想着让母亲能少些家务操劳,倒不如找个条件比较好的养老院去享享清福,母亲不愿意去虽然料想之中,劳碌命的她还要为孙女操心呢,她的理由是:养老院里饭来张口好是好,不过也很寂寞的,能动得动还是自己动动的好。每天打个电话给她,时常听见今天有老同学来串门在聊天呢;有老同事来看她,一起吃馄饨呢;隔了几天又有信教的老朋友来,正说着做善事的事呢。有时也会有老同学陪她一起去医院配药。听着,让我放心不少。甚至觉得自己还不如母亲呢,整天宅着,独自面对书本和电脑,除去学校上课,如此长年累月的,伤心神损健康。母亲有自己的老友天地,她的情感生活不只是牵挂子女家庭,她有她的情感后援呢。

老友,老地方,熟悉的环境,是情感后援的源头。

以前小区的一位忘年交,年轻时去了“小三线”贵州一家工厂,退休回到上海,因早年离异,独自生活,好在时有老同学们交流来往,日子过得也快。后来一场大病,身体状况不如以前了。前年下决心卖了房子去了一家硬件软件都不错的家居式养老院,从一开始的犹豫,到住进去后的快乐,乃至现在在养老院里结交了新朋友,参加老年活动兴趣班,电话里的声音越来越松脆。独居的忘年交在养老院里找到了她的情感后援,舒适的环境,同龄的朋友,不必事必躬亲的日常琐碎,生活变得简单明朗愉悦。

我跟母亲说忘年交阿姨的事情,本来也希望母亲能与这位阿姨那样享受到晚年生活的轻松。但俩人各自的生活环境不同,选择自然无法相同,不过,她们都拥有各自的情感后援,这样她们的身体虽因年老而疾患频生,但心灵情感却是有支点的。这样就好。

其实,生活在一个地方久了,哪怕几张熟悉的面孔,几间熟悉的店铺,都是一个人的情感后援。何以住到新式小区居住空间改善的人要怀念那年月的弄堂生活,邻居间为了灶披间天井走廊的一点公共面积龃龉的不堪往事仿佛都月朦胧鸟朦胧了,距离产生美是其一,窃以为无论那时如何磕磕碰碰,若非苦大仇深,终究还是熟悉的身边人,回到家,就是熟悉的气场,心灵熟悉了,身体也熟悉了的,也非要情投意合,或者一定要倾诉心声,但就是一种妥帖之感,那棵树是看久的,那簇花是春华秋实的,那家人家虽无深交,但多年来知道他们家一直喜欢晒被子……我们怀念的不是那些具体的凹凸的日子,实在是那些日子里的凹凸。

这些其实也是一种情感后援。

如今的小区,居住人员比之以往岁月纷杂百倍,本埠外来的,每个人每家家庭的前缘如分岔小径,通往到了一个小区后,却是仿佛相交实际分道,小区成了驿站,自然难以产生熟稔亲切之感。当然,现在有物业这样一个公共平台,日常琐事可以解决,但人心的温暖自然难以倚靠,毕竟人居人居,还得有情感的冷暖。

冷暖情感不会从天而降。网络上的积极灌水也得在现实中践行而非事不关己,早上一缕车烟,晚上尾气扑扑,见人冷脸遇事沉默,其实,哪怕关心那些树的修剪,那些垃圾桶的清洁与否,物业的工作成效,见到邻居的主动一声招呼,对占公共绿地为自家菜园的行为发声,其实都是为自己烘焙能称为家园的环境。当然,其间太蕴藉,关乎公共伦理等等,不单只是为后花园点灯之意味。同理推至更广大的领域,其实亦然。权且打住。

原载:《现代家庭》2012/05

上一篇:白癜风“杰克逊”做模仿达人,更情达人 下一篇:周迅热衷黑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