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图的课例解读与应用

时间:2022-08-16 06:38:12

情境图的课例解读与应用

拥有色彩鲜明、生动活泼的教材情境图是小学英语教材的特色之一。教材中的主题情境图给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给学生提供了支架性的语言学习空间。情境图富有童趣,生动直接地展现了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背景信息,给学生习得、理解和运用语言提供了支架性的素材空间,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多样化、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十分有利于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地应用教材情境图要建立在充分解读和领会教材文本的编写意图和内涵基础上。下面,笔者以一节小学英语课的课堂流程为例,阐述开发和拓展教材情境图的应用策略。

一、 新授呈现阶段(Presentation)的初步认知和信息提取

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些基于教材情境图的教学活动,是语言学习性思维的前提,强化了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从而让学生形成有效的语言技能、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扩展与语言知识及训练相应的学习技巧。在新知呈现阶段(Presentation),着重于对学生的读图、识图及图文转换能力进行培养。学生观察教材情境图,通过师生互动式问答,激活学生认知图式的兴趣,调动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教材情境图能就文本提供直观的线索,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推测或判断,通过阅读调控策略,预先铺垫一些语言的信息,自然地导入文本的教学。以《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4 It’s Warm Today B部分的读写教学为例,在本课中,教师首先借助课本上的插图(图1),让学生看图说话,了解文本人物:

Look and say

T: Look! Who are they?

S1: That is Mr. Elephant.

S2: That is Mr. Monkey.

S3: That is Mr. Dog.

S4: They are Zoom and Zip.

在学生表达的同时,教师用简笔画板书一座山,并且一步步地添加名字首字母:E, M, D, Z(如图2)。这个简笔画的板书其实是基于教材情境图的延伸和拓展,从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爬山”这个情境并且初次感知“一山有四季”的科学知识。

二、 语言实践阶段(Practice)的理解内化和情境表达

用教材情境图激活学生的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促进学生对新语言的理解、内化和运用;能培养学生的推测能力,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假设、建构意义等)。在组织教学时,教师需要解读其中的情境内涵,从中找出最佳的图文结合点,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学习和感受重点词句及语言功能,为接下来的文本学习做好铺垫。

所以,在语言实践(Practice)阶段,语言训练要有层次性,铺垫由图到文,在图文结合的活动中,要求学生看图后再进行读、说等表达活动,把看、想、读、说等过程结合起来,协调训练,让“图”动起来,将“画”说出来。学生需要根据情境图中的人物、活动的相互关系作为口语表达的脉络,抓住中心要点进行口语交流,促进流畅表达。

Look and say(图3)

T:Look at the sun with sunglasses. It looks so...

Ss: cool (教师自己戴上太阳镜)

T: How do I look?

Ss: You look so cool!

板书You look so cool!在It’s cool.边上(图4)。邀请学生也戴上太阳镜,做出很酷的样子。全班学生学说句子。通过对话交流和板书,让学生充分感知cool这个单词的两层含义。

Look and guess

T: It’s good to know the weather when you are climbing mountains.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here?

T: Hi, Mr. Dog/ Mr. Monkey/Zoom.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here?

Ss: It’s cold/warm/sunny/...

T: Is it cold/warm/sunny/...?

在熟悉人物和背景之后,请学生看图(图5)猜测当地的天气,教师并不判断猜测的对错,而是用疑问句来复述学生的猜测,以此引出重点句型Is it cold?的教学。教师同时板书单词和句子,加补问号成句。然后,在朗读中通过升降语调表达不同句型的语音语调。

利用“教材情境图”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输出,学生理解新的语言点后,教师利用提问或其他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通过学生的表达及时捕捉学生的兴趣点,顺势过渡到下一环节。经过这样的引导能生动、形象地展现文本情节内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热情,达到理解内化、流畅表达的效果。

三、 语言输出阶段(Production)的运用展示和总结拓展

尽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信息,但“教材情境图”总是一成不变。首先,对于一些有好的预习习惯的孩子,“教材情境图”已经十分熟悉,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拿着这张图“说事”,会给学生带来“审美疲劳”,所以情境图的应用不宜过多重复。其次,并非所有的教材情境图都很合适、贴切。那么怎样使“死”图变“活”,这就需要对教材情境图进行再次开发。

1. 多样化图片的补充和改良

小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很大程度上要借助图片信息。在本课例中,教师在备课时就发现,课本主题图呈现的是一个个单独的场景,表现的是同一时间出现的四个不同场景中的天气情况。从认识能力的角度来说,“一山有四季”的自然现象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在第一次上课后,就有学生提出质疑:图片场景差不多,并没有看到太阳。Monkey和Dog穿的衣服也差不多,都是短袖短裤。为什么一个说cool,另一个说warm?这些问题证明,其实孩子们比大人们更会读图,更具观察力。所以,在课堂结束之前的Summary(总结)中,教师启用了一张富士山的图片(图6),以Good to know的方式,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总结文本内容,帮助学生更加具体地理解文本内容。

在本课中,借用富士山的图片,通过看图说话,让学生完全能够轻松地理解文本和天气单词的多元化运用——山脚warm,山腰cool,山顶cold,理解“一山有四季”的自然现象。

Good to know

T: You see. It’s fun to climb mountain. Look at this mountain! It’s very high and ... (Ss) beautiful.

T: Yes. I think so.(指板书,图6)On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it’s ... It’s ... on the mountainside. And it’s ... 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

Ss:It’s warm / cool / snowy and cold.

T:Yes, and it’s good to know that.

小学阶段的词汇教学要求将新词放入具体的语境和情境中,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和感性认识,从而使学生获得生动具体的语言认知。在本课中,主人公Zoom因为太冷而求助的语言表达“Help!”与已学语言“Can I help you?”的意思还是不完全重叠的。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语言含义,流畅地说出语言情感,教师借用了相关图片,创设小情境(图7)来直接演示“Help!”的含义。

Let’s learn

T: Zoom wants some help. Why? What’s the matter?

Ss: It’s cold and snowy (here).

T: Look at the woman / the little mouse / the little rabbit. What’s the matter?

学生看图说话,有可能的语言表达:

The woman: Help, help! My hair!

The little mouse: Help, help! Let me go!

The little rabbit: Help, help! My bag!

T: Who can help the little rabbit?

Ss: The policeman. / Me.

T: Who can help Zoom?

Ss: Zip.

T: I think so. You see! They are good friends.

实践证明,以图为载体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输出多样性,使学生拥有自己的个性表达和想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图可以调动学生的表达情感,达到训练听说的目的。

2. 借用简笔画的拓展和深化

基于文本主题和情境图图意的简笔画,突出教学内容,增删灵活;只取其精华,不计细节;旨在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教师可以化文为图,图文结合,这样既能充分表达文本重点词句,又能弥补教学情境图的不足,辅助原图化解重难点。最重要的是,简笔画易画易用,随用随现,方便师生互动交流。

Summary of the board

衍生于教材情境图的板书(图8)是课堂总结的最好载体。教师可凭借板书中的简笔画和单词,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总结文本内容、理解主题。正是有了形象直观的教材情境图的牵引和教学板书的支架,学生才能做到自主总结一节课所学的全部重点词句,把所学的内容通过简笔画进行梳理和回顾。

小学英语学习内容本身就很具有图画性和情境性,教材情境图不是唯一的支架性教学素材。一些图画性很强的文字语言可能就不需要图的帮助了。我们需要多途径地完成教材的文本解读和学习。教材情境图的应用也需要更加科学、严谨的设计和考量。

(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小学 314000)

上一篇:浅析学生英语文化意识培养 下一篇:若回望你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