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文化视野下的现代编辑活动特征

时间:2022-08-14 03:59:34

审美文化视野下的现代编辑活动特征

编辑活动的表层体现是文化产品中可感知、可体会、可回味的形态,例如:一定的文字状态、表现方式和表征体系,它们是编辑活动的外在部分,是编辑行为的载体要素。编辑活动的深层是时代文化特征规律的体现,它制约和支配着表层结构,是编辑活动的核心部分。时代文化特征是编辑行为中无法直接感知的,但是可以通过编辑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来传达和显示,它是编辑活动的内涵。

一、审美文化视野的意义

用审美文化的视角去研究编辑活动,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就审美文化的特点而言,“它体现着文化积累与量变的过程,是人类文化与文明的较高形态”。[1]审美文化突破了传统美学的研究范畴,更加关注于普通人的感性生命形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审美文化为研究的理论视域,能够从感性层面审视现代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对编辑活动的影响,探索编辑活动应该具有的基本规律,梳理编辑活动的精神生态。“审美是一种文化实践方式和文化想象方式,源于人类生存的文化活动:对世界的认知和对自我的建构。所以,美学必须与人们的现实情况和根本思索相关。”[2]

审美文化为编辑活动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策略,同时也为编辑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两者的融合从一个新的视野透视了编辑对于人的生活的重塑意义。

对编辑活动进行美的关照和阐释,可以克服编辑活动深层的矛盾性。一方面,编辑活动是人的实践性活动,是人的活动的物化形式,编辑活动肯定了编辑工作人员的精神价值;另一方面,编辑活动具有强烈的理性和规范性,限制了人的精神的更自由的活动,成为了与人的主观意愿相对立的异化面。从编辑活动的行为方式来看,编辑活动联系着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凸显着作者与读者的行为方式,但是现代社会急剧的物质膨胀刺激着人的欲望,欲望逻辑超越了其他的社会逻辑,在欲望的冲击下,个人的需求被畸形放大,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走向私欲异化的歧途。而从美学的视野出发,可以使主体的感性与理性整合统一,克服感性对理性的吞噬,也可以避免理性对感性的压制,从而达到一种完满的状态。

编辑活动的表层形态是可以直接感知的部分,它是以物化形态表现出来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编辑活动得以显现的方式。人们认识编辑活动,就是通过这些表层形态来接触与感知的。

(一)商品价值

现代社会中的编辑产品都具有商品的属性,而商品的审美特性则是其获取文化意义的过程,即消费价值符号化的过程。现代社会对于商品新奇性、意义性、话题性、传播性的需求,使得编辑活动将其产品商品化成为一种可能。

编辑活动服务于文化传媒,现代社会中的文化传媒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实践中强大的整合力量,它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信息传播,而成为了一种通过所推销的商品进而影响人们欲望和趣味的行为。编辑以其独有的方式,成为人与人之间、人与商品之间的中介性存在。编辑审美活动强调高尚的情感与美好的生活方式,它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文化作品介入到人们的心理和欲望中,并形成具有符号性的价值意义,从而引导接受者满怀期待地走进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中。“在我们的文化形态里,光是物品本身不能算数,还要把他们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而这些意义在不同文化形态里比较容易让人感受到。”[3]

现代社会中的编辑活动具有明显的推销价值,它针对读者的心理感受,依靠文化传媒的强大影响,赋予编辑产品文化意义和艺术品位形象,并使读者接受它,从而悄然影响着读者的心理和生活。

(二)感官冲击

现代社会以符号的规模生产和消费为特性,而这些符号都是通过美好的视觉形象来体现的。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编辑活动都在不遗余力地为自己创造完美的外观形象,以求引起更多的注意。“影像、记号和符号商品,他们体现着梦想、欲望和离奇的幻想,它暗示着,在自恋式的让自我而不是他人感到满足时,表现得是那份罗曼蒂克式的纯真和感情现实。”[4]大量的形象构成了读者无法突破的选择困局,其多样性丰富到令人惊讶,读者只能选择这一个或那一个,无法选择接受或是离开。

现代编辑活动视觉形象的突出特征是吸引,它以完美的商品形象出现,令读者喜爱,进而着迷,而这种喜爱成就了编辑产品的意义价值。极大丰富的形象改变了人们的关注方式,人们原本持久的热情变成了破碎的短暂狂欢,编辑产品的符号意义正在通过华丽的感官外壳引发人们强烈的认同欲望。凝神细察的距离审美被寻求刺激的即时审美取代。

在编辑活动所提供的极其丰富的产品中,每个读者都可以通过对感官形象的享用来参与、交流和表现,每个人的感性力量和要求都可以得到满足,这正是现代社会审美特性的一个表现。

(三)心理需求

作为实践活动,编辑活动的内涵实际上有两层:一层是本质性能,也就是编辑作品的展现并满足读者的需求;二层是延伸性能,即由此所带来的心理满足。当作者的作品经由编辑之手得以再现的时候,实际上就体现了作者与编辑人员的个人价值,这种价值是一种超越于基本功能性的体现,它需要编辑实践活动的成果能够成为一种带来心理满足和社会认同的符号体。在这个过程中,编辑活动的延伸意义凌驾于它的本义之上,即它的价值性远大于它的实用性。编辑活动的成果不仅仅要对它的读者有用,而且要取悦于读者,并可以产生积极的反馈,以满足作者和编辑人员的心理需求。在这里,编辑活动所对应的是一种完全与编辑对象无关的东西,可能是社会逻辑,也可能是欲望逻辑。编辑行为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物质行为,由于编辑活动的实际参与者价值欲望需求的极度膨胀,编辑活动行为成为了一种现代生活方式,成为了一种具有装饰性的文化行为。

编辑活动所反映的审美问题实际上就是人对自身真实生活的体验问题和回应基本功能性之外的其他需求的问题。

深层结构支配和调节着表层结构,这是编辑活动载体要素的组合规律。深层结构是表层结构的幕后导演,在现代社会中这个导演规则突出的表现为审美化,社会审美需求将编辑活动以审美的形态呈现出来,并将其笼罩在这个审美的光环之下。

(一)大众生活审美化

现代社会正在经历着一种美学膨胀,从个体的风格、城市的设计一直延续到理论的探究。“越来越多的现实因素正笼罩在审美之中,作为一个整体的现实逐渐被看成一种审美的建构物。”[5]这种内在的转变使得现代社会经历了一场更深层次的审美化:大众生活的审美呈现。这种审美呈现不仅是外在表层的感性现象,它更是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文化的变迁,体现着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生活化。

在强调物质消费的现代社会中,文化也成为一种商品,类似于流水生产线上的产品。服务于文化的编辑活动,也因此而转变成了商品的制造行为。审美的生活化提高了普通民众的生活品位,审美进入了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艺术铭刻进了日常事务和平庸的现实,编辑活动也在这样的情境下,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审美特性。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文化消费并不仅仅是对象的使用价值,而是把文化产品当做表现和凸显自己的符号,通过对这种符号的认同来区分不同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编辑活动的审美趋势就是把编辑产品的审美内涵推向大众审美的中心,使得读者通过对编辑产品的消费获得某种认同感的满足和生活形态的体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编辑活动逐渐转变为一种追求大众认知的审美建构,读者的生活实践态度和认知方式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编辑活动审美导向的位移。作为文化的服务者,编辑活动越来越被训练成大众生活审美化的维护手段,成为“商业和文化的浪漫史”的见证者。

现代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是最突出的特点。在文化市场上,同样充斥着各类名目繁多的文化商品。编辑作为文化商品的制造者,联系着作者、读者和市场,必然要考虑如何使自己的产品脱颖而出,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成为读者的首选目标,因此,形式美感成为编辑活动的强力需求。

编辑为自己的编辑产品尽可能地设计最漂亮最吸引人的审美外观,针对读者的潜在需求规划出一系列的外在形象,吸引着消费者感受其中美好的感觉或者美好的生活。现代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压缩了空间传播的范围,任何形象的出现和普及都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以美的形象为策划的叙事语言编织成巨大的网络,刺激着读者的欲望,激发着读者的体验需求。

现代社会的消费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使用价值的消费,审美化的趋势使得现代商品不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同样的,现代编辑活动也不再仅仅是完成编辑产品的使用价值,编辑活动寻求的是通过编辑产品本身,使读者得到更为广泛的美好感受。这种需求促进了编辑活动审美化趋势的增强,同时这种审美追求也渗透到编辑活动的内核,引发更深层的审美化反应,从而使编辑活动成为一种审美化呈现。

参考文献

[1] 李西建.审美文化与美学学科的当代转型[J].浙江学刊,1998(1):12-17.

[2] 梁海刚.浅谈大众文化的兴起对经典美学的挑战[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0(6):27-29.

[3] (法)博德利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

[5] (德)维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山东轻工业学院)

上一篇:从格语法角度全新解读卡明斯诗歌“Meupatdoes... 下一篇:Playing Chic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