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编辑审美的接近性特征

时间:2022-04-14 05:14:54

论析编辑审美的接近性特征

【论文关键词】审美按近性;传统美学特征;时代美学特征;个性美学特征

【论文摘要】编辑的过程也是审美的过程,编辑审美的按近性具有三个特征:传统美学特征、时代美学特征和个性美学特征。审美的接近性使编辑产品更贴近受众,引起受众共鸣,从而更好地实现编辑传播的价值。

编辑是策划审理作品使之适应流传的再创造活动,其以有效传播为最终目的。为达到目的,获得最大的传播价值,编辑活动必须最大程度地贴近受众,力使编辑的产品从内在的文化传承到外在的形式包装和风格品味,均能引起受众的审美共鸣。

编辑的过程也是审美的过程。要想实现接近性传播,编辑必须要注重审美的接近性。编辑审美的接近性具有三个主要特征:传统美学特征、时代美学特征和个性美学特征。

编辑的审美活动,主要以本民族受众为服务对象。欲得到受众的认可,引起共鸣,必须在文化层面与受众相通,或说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核。这种文化内核是民族的审美共性,是几千年形成并在骨子里流传的美学观念。如果编辑的审美活动浸润着这些美学观念,受众就能从编辑产品中感受到一种无言的亲切和接近;反之,受众在接受信息时便感到陌生,甚至无法理喻,从而拒绝这些信息。

传统的美学思想十分丰富,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审美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许多传统美学观点,总能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并在不同时代,表现出不同的内涵。

1、曲中见奇

“文章贵曲不喜平。”古人写文章,讲究一波三折。即使开门见山.也是先见天,后见地,然后,才点出“山”来。至于“托物起兴”,更是惯用手法,往往兴之所至,才人主题。行文更讲章法,起、承、转、合井然有致。文章如此,绘画亦同。宋朝郭熙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雾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以“曲折”、“含蓄”为美。曲中见奇,曲中见巧,这一传统美学思想,在编辑工作中表现出丰富的内涵。

编辑审美中的“曲”,是通过松紧相连、难易相宜、强弱得当、粗细呼应、深浅搭配、藏露结合等艺术手段的和谐处理来实现的。轻松时,如春暖花开,人其中似闲庭信步;紧凑处,似战鼓声急,面对时正立马横刀。简易如飘鸿毛;繁难如扛泰山。弱小如春燕掠水;强大如鲍鹏凌霄。细致时描龙画凤;粗犷如泼墨流沙。浅淡时如雾如月;深沉时如夜如潭。欲藏时,龙人云端,尚露一鳞半爪;欲露处,如虎踞石上,还藏一尾雄风。

编辑通过节奏的把握,在优劣的取舍编排、封面、版式的设计、标题的制作、画面的处理、图文的互配中,实现“曲中见奇”的美学效果,引起受众的审美兴趣,心底产生共鸣。

2、形神兼备

传统美学讲究形神兼备,以形写神,以形传神。有形无神,谓之死也;有神无形,谓之虚也。只有形神兼备,才能达到形真而圆、神和而全的艺术境界。

在编辑工作中,如何体现形神兼备的美学思想呢?

首先,要造好“形”这个基础。神靠形传,有形才有神。编辑工作依靠文、图、线等元素来造“形”,因此,一定要注意文字的准确、图片的清晰和编排版式的恰当、新颖、美观。编辑产品要有相对稳定的外观风格和成熟的艺术形象,不能因求变而造成审美混乱,无法保证“形”的完美和稳定。

其次,要有“点睛之笔”,做到以“目”传神。相传顾恺之画人物,或数年不点目睛,人们间其缘故,他说:“四体妍蛋,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编辑工作与书法、绘画、文学在美学层面是统一的,它也要求在完美的“形”中,精心设置点睛之笔,一点带活全身,化平淡为神奇,显示出神采的魅力。如“文眼”、“报眼”、“刊眼”、“书眼”的设置,莫不源于此。实际上,任何编辑活动,不可能处处出采,能有一目传神足矣。正如文章因一语精妙而传天下,版面因一图醒目而扣人心,媒体因一个栏目出色而成为强势媒体,书刊因一篇佳作动人而流传于世,这都是“点睛之笔”带来的审美效应。

第三,要形神兼备,形成整体风格。世间万物,有形皆有神,只看这“神”是散还是聚,聚,又聚于何处。编辑过程中,面对成千上万之文图,若无法聚其神,则形不成风格;神聚于不同之处,则其风格又各异。编辑要善于结合刊物的特点,选择、编排稿件,聚其神而形成自己的风格:或厚重,或清雅,或古朴,或清秀,或严肃,或活泼……只有形神兼备,才能让受众既赏其形状,又品其神韵,从而产生审美的愉悦感。

3、追求意境

王昌龄在《诗格》中指出:“诗有三境:一日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日情境。娱乐愁怒,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而驰思,深得其情。三日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古之意境说,虽与今不大一致,但其强调审美主体的作用,颇类司空图“象外之象,境外之境”说法。意境的美学特征在于意与境的浑然融合,或说主观与客观的交融统一。

编辑活动不是简单的文本垒砌或装修,而是一个渗透着编辑主体能动性的再创造的过程,贯穿其中的编辑主体的思想感情和主观意图要得到充分而具体的表达和体现。编辑的主观与产品的客观相统一,使编辑之情与产品之境相融合,就产生了编辑的意境。

境中含意。编辑无法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倾向和思想感情时,可借用各种编辑手段,把观点、感情隐含在编辑语言之中。这种隐含不是一般的隐蔽,而是使主观与客观水融,浑然一体,达到一种全新的艺术效果,如利用线条、图片、字体、字号、位置、版式等对文章的特别强调处理。

意与境会。稿件之境拨动了编辑的审美之趣,唤起了“不尽之意”,这“不尽之意”又对稿件之境施加影响,通过编辑设计,使境中有意,意中有境,达到意与境会,产生意境之美,使读者欣赏时为之感动。就拿版式设计来说吧,编辑只有通读稿件,并被稿件所感染,才能对稿件进行巧妙恰当的安排:每一篇文章放在什么位置?配什么图片?标题如何摆放?用什么字体字号?文章区如何穿插?线条粗细如何选择?怎样留白?颜色如何搭配等等。唯如此,读者才能欣赏到版面形式与文章内容浑然天成的意境之美。

4,虚实相生

虚与实是一对古老的审美范畴,不仅在艺术创作和艺术评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这种审美习惯已根植于国人的潜意识之中。如绘画讲究“画留三分白,气韵自然生”;书法讲究“计白当黑”;戏曲以虚拟模仿真实;园林建筑注意留空等等。从哲学层面论之,老庄哲学中的虚实、有无思想,影响着几千年的东方审美史,至于在文学创作中,虚与实更是最基本的美学原理,从诗词歌赋到散文、戏曲、小说,无处不闪耀着虚实相生的美的光芒。

“虚和实”体现于编辑活动中,首先表现为对空间美的营造,即对冲击视觉的“无”和“有”的灵巧揉合上。编辑在版式设计、标题制作、图片设置上,都应注意“无”和“有”的整合。其次,“虚和实”表现为对节奏美的追求,即对刺激审美的“强”和“弱”的准确把握上。有了主次之间的停顿和强弱变化,也就有了节奏美;有了相对的“虚”和“实”,受众接受信息时顿生一种似曾相识的美感,并愉悦地参与到信息的传播之中。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们的审美观也是千变万化的。每一个时代,总有其审美的共性,即时代的美学特征。审美的时代性十分明显。且不说历史长河中,审美观是如何的千变万化,就是近三十年来,人们对美的认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三十年前的衣食住行、家居建筑,今天看来已经有些“老土”。当年的“美女”,还不及当今大街上擦肩而过的行人亮丽。特别是在所谓的信息社会中,日益现代化的信息交流手段,使人们的生活在日新月异中趋于多变,趋于浮躁。世界缺少沉淀与持久,人们的审美观在多元中陷人混乱,甚至许多传统的审美思想,被迫改头换面,涂上时代的流行色彩。这种现象的出现,可以说有某种历史必然性,因而也便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应当正视,不可回避。

编辑的审美活动,要想体现接近性,只有捕捉、紧跟时代的美学特征,积极进人有效的流通环节,才能体现自己的审美价值。

美的形式承载着美的内容,美的内容制约着美的形式。下面我们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探讨编辑审美的时代美学特征。

1、形式上的时代美学特征

首先,编辑产品通过富于时代美学特征的形式吸引读者。随着时代的发展,编辑产品中美的形式变化明显,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编辑产品形式上通过简单的元素组合表现单一的时代特征:颜色以黑、白、灰、红、绿为主;图像和画面严肃、平稳中显出呆板,整洁、干净中露出单调。受众极易出现审美疲劳。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形式美得到了编辑的强调,并呈现出多元化的审美特征。丰富的色彩,活泼、大胆的图像画画,优美动听的音乐等多层次的表现手段,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力;人性化的和谐设计,信息化的速度追求,表现出多元的时代美学特色。形式的美,成了吸引受众参与审美的亮丽风景线。

其次,编辑产品通过富于时代美学特征的形式传达信息。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时代,编辑产品无法从时效性上取得突破,因此只能追求内容的详尽完整,以满足受众饥渴的信息阅读心理。那时,编辑的形式不承载太多的信息。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世界瞬息万变,信息稍纵即逝,与信息传播有关的审美活动多在快节奏、高速度中完成。编辑的产品,必须从形式上适应这种节奏和速度,以简洁、方便为美学特征。图片提倡幅大量多,画面追求直观直播,篇幅变得短小精致,装帧适于携带阅读。如美国甘尼特报团 1982年9月15日创办的综合日报《今日美国》,便从形式上打破了传统报纸的局限,充满时代的美感。它常用引人注目的标题新闻或图片新闻;报道十分简短,颇似全国性的新闻简编;常将冗长深奥的内容化为生动形象的图表;不注重深度报道和专栏评论;字体醒目,字号较大。它能保证受众在最短时间里,充分了解国内外的重要新闻信息。

在信息社会里,编辑的产品之间功能不再固守各自领域,形式正在实现交融互补,报纸电视化,报纸杂志化,电视报纸化。特别是网络媒体,它综合了其它媒体形式上的优势,加之本身的技术优势,一跃成为主流传媒。它能使编辑赋予产品的时代美学特征,从形式上得到完美的体现。

2、内容上的时代美学特征

编辑属于精神文化传播,是实现文化积累文化贮存和文化延续的基本机制。编辑作为文化的传承活动除了保留了传统的美学特征,还必须从内容上突出时代的美学特征,以吸引受众,达到传播的目的。我们从内容上把时代的美学特征概括为真与新、雅与俗、硬与软三对范畴。

a.真与新

在编辑的产品中,有注重艺术真实的文学作品,有强调生活真实的传媒作品,后者是本文的研究对象。

真实是信息传播的生命。传播的真实,有别于荒诞虚拟,有别于文学合成,有别于道听途说,它必须是实在的、具体的、确凿的信息。这种真实不仅仅是现象真实、本质真实,而且还表现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信息包含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第二个层次是信息中对事实的概括必须真实;第三个层次是信息包含的事实和这类事实的总体要一致。信息社会中,传媒通过信息传播为受众构建出一个“虚拟社会”,“虚拟社会”与“真实社会”的差距,使受众变得困惑、迷茫。人们总是在变动中追求稳定,在虚拟中渴求真实,求真,是受众普遍具有的接受审美心态,因此,真实是信息社会的至美,编辑以真实为美,定能引起受众的共鸣。

如果说“真”是编辑产品的生命,“新”则是编辑产品的灵魂。内容的创新及新鲜,既是编辑审美的追求,也是受众的审美期待。在“信息就是财富”的时代,人们通过对新信息的掌握、分析、利用,使之转变为物质生产和经济交流活动,带来基本的生活需求。同时,新信息也是受众审美的需要。信息时代是一个极易产生审美疲劳的时代,人们只有在新信息中才能把握时代的美学特点,充实、完善自己的审美观,使自己的生活与时代同步,成为一个融人时代的人。编辑的审美活动一定要贯穿“求新”的美学思想,特别是在编辑的内容上,要善于在信息海洋中发现独家信息,在平常信息中寻求独特角度,在同题信息中争取时效。就象一朵最美的花,她一定是与众不同的,同时,她还必须是在最为娇美的时刻,最快地与喜爱、期待她的人们见面。

b.雅与俗

“雅与俗”作为一对审美范畴,是民族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审美层面对文化产品的模糊区分。任何时候,它们都辩证存在着,无法明确区分。雅中有俗,俗中有雅。雅来源于俗,俗孕育了雅。随着时空变换,雅可以成为俗,俗可以成为雅。雅得过分,也就俗了;俗得天然,也就雅了。

古人以“阳春白雪”为雅,以“下里巴人”为俗。如果从文化层面来区分,官方文化(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知识分子文化)为雅,大众文化为俗。

不同时代,文化传播中的雅与俗是有所侧重的。有时以雅为主流,有时以俗为主流。信息闭塞的封建社会,统治者控制着文化主体,宣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有意把官方文化和知识分子文化混为一谈,使知识分子以“学而优则仕”为人生追求,为统治者服务,从而把文化沦落为统治者手中的工具。那时,信息传播十分有限,且侧重于“雅”,忽视了民间俗文化的交流。二十世纪以来,各种文化思潮兴起,特别是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对普通个体的生命价值进行重新审视,对传统的“雅”文化产生怀疑。人们开始追求个体的自由和价值实现方式,开始触摸现实生活中近距离的美。这时,大众文化(俗文化)成为时尚,“俗”成了时代的美学特征。编辑的产品开始体现大众文化的特点。电视、广播揭开神秘的面纱,各种与受众互动的娱乐节目纷纷涌现,黄金时段也开始记录、讲述着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书籍、杂志走下说教的神坛,注重对普通人的关怀,贴近受众的生活,走进受众的心灵。报业的发展,由雅而俗的变化更为明显。单从功能上说,原来报业是以宣传功能、舆论功能、教育功能为主要功能,如今却以传播信息功能、娱乐功能、服务功能为主要功能。内容愈来愈俗,但离受众越来越近了。这种以“俗”为美的变化,其实质是以“真”为美、以“善”为美的体现。

编辑的审美只有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受众,才能避免在“雅”的追求中,限人曲高和寡的境地,避免在俗的变化中,落人庸俗、粗俗的泥潭。许多媒体为了开发市场,常有迎合某些低级趣味的需求之举,这与许多靠身体写作的美女作家、性描写泛滥的三流作品、胡编乱造的“戏说”、“水煮”,炒作式的人体彩绘、摄影一样,都是“丑”的译释,与“俗”无关,更与美无关。

c.硬与软

在新闻报道中,有“硬新闻”与“软新闻”之说,前者指政治性强、宣传色彩浓厚的新闻,新闻价值表现为重要性,多涉及理论、政策、思想等较“虚”的问题,文章以说理为主;后者指侧重于事实、实践报道的新呵,有意把政策宣传、作者观点隐含在新闻事实的描述、介绍之中,富有趣味性、人情味,可读性强,因此常有“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软”比“硬”更能让受众接受,从而达到宣传效果。同志曾说过:“我们的宣传报道,要软些,软些,再软些。”过去,我们的传播以“硬”为主,这是由当时的时代背景决定的。在当今信息时代,我们仍然要通过“硬”的作品,旗帜鲜明地表达观点,深刻严密地阐述理论,全面详细地宣传政策。但这些“硬”的主题,我们可以通过“软”的内容来表现,做到“软”中有“硬”,“硬”中有“软,以“软”化“硬”,以“硬”带“软”,从而“软”“硬”兼施。总的来说,当今的信息传播中,“软”的比重大一些,编辑产品也以“软”为美。这是因为:一、以“软”为主的作品,或由事及理,以理服人,或借景抒情,以情感人,更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二、以“软”为主的作品,更注重细节处的人文关怀,因此更能触及受众心灵深处,易产生强烈的震撼力;三、以“软”为主的作品,传递的信息更真实,因而更有力量;四、以“软”为主的作品,更具有接近性,易使受众产生亲切感。

编辑在选择、编发稿件时,一定要认真体会“软些,软些,再软些”的美学内涵。

即使接受相同的传统文化熏陶,生活于同一时代,不同的编辑,其产品也会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这种产品个性之美,取决于编辑的审美个性和编辑部的策划水平及目的。

人的审美过程,是一个运用已知解读未知的过程。人脑在认识、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不同的知识水平,不同的认识能力,甚至不同的性格、兴趣、爱好都会影响人的审美层次、角度和侧重点,从而在审美共性之中形成千差万别的个性审美特征。

编辑的审美个性,影响着产品的风格。不同的编辑,其作品或朴实通俗,带着泥土、青草的芳香;或精巧雅致,如细瓷、韶乐般曼妙;或热辣新潮,如红椒人舌,夏日满怀;或清新高远,如明月松间、清泉石上;或博大厚重,如海纳百川;或灵秀隽永,如风行水上。正是因为有了编辑的审美个性,我们的信息传播才会春色满园,百花齐放。

2、策划应追求个性之美

编辑产品的个性美,除了编辑审美个性的主观影响因素之外,更多的是在对传播市场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之后,在充分考虑受众的地域、职业、性别、年龄、心理等因素的基础上,有目的地策划和定位的结果。在以市场作依托的编辑传播过程中,脱离受众的审美需求是盲目的,这样的个性美是致命的狭隘。只有钊汉寸某一特定群体的审美需求,有意识地打造出与之相适应的充满个性美的产品,才能达到传播的目的。

风格迥异的编辑产品,为什么在受众中总能引起共鸣呢?首先,这是编辑有针对性地策划的结果。其次,编辑产品虽然表现出个性之美,但其本质中仍然包含着传统的、时代的审美共性。再次,时代的审美观由趋同转向求异。曾经,我们的审美观趋向同一:穿同样颜色的衣服,唱同样的歌,看同样的电影,翻同样的书。美被不断复制,变得枯燥无味。编辑的审美必须与政治需要保持一致的时候,虽然产品和受众重复接触,但离美却越来越远。当今时代是一个多元、开放的时代,人们的审美趋向“求异”。人们反感“全面”的假大空和肤浅,喜欢在局限性的深刻中寻求美的真谛,从物质生活到精神领域,寻找适合自己的美。在这种背景下,编辑的审美个性得到支持,造成了编辑产品万紫千红的局面。风格多样化的编辑产品,为各种类型的受众提供了一个自由广阔的选择空间;审美个性化的受众群体,为不同风格的编辑产品提供了市场,两个集合之间形成了对应关系。

编辑产品在追求个性美的同时,有必要考虑受众的需求。如果闭门造车,标新立异,有可能得不到受众的认同。但若是为了迎合一小部分受众的审美需求,使自己的产品陷人审美的“死胡同”,也必将影响产品的广泛传播。编辑产品的个性,必定是共性中的个性,这种个性之美,一定是唯真、唯新、唯用的。

总而言之,在编辑的审美过程中,传统的审美特征、时代的审美特征和个性的审美特征,都是为了使作品更接近于社会,更接近于时代,更接近于受众,一句话,即作品更具有审美接近性,从而在传播过程中,因为美的力量,而使作品更快更好地为广大受众服务。

上一篇:谈出土钱币在考古学研究中的作用 下一篇:近年西方学者对文明问题的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