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灯具――追寻光明的记忆

时间:2022-08-13 05:25:07

古代灯具――追寻光明的记忆

灯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照明用具,又是室内外环境必需的装饰艺术品。每个时代的灯具,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标志。因此,灯具的发展史,是文化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据考古资料,最迟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成型的灯具出现,《周礼》中亦有专司取火或照明的官职。

灯作为照明的工具,实际上只要有盛燃料的盘形物,加上油和灯芯就能实现最原始的功用。而具有一定形制的灯的出现,则是人类将实用和审美结合的成果。

中国古代灯具作为手工业的经典,以其精巧的工艺和绚丽的色彩令人瞩目,在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实用性和观赏性相结合方面,均取得辉煌的成就。本刊选取几件国宝级古代灯具,为您详细解析它们的精妙设计。

两千年前的环保灯

――错银铜牛灯(东汉)

动物形灯即将灯具做成各种飞禽走兽形状,它流行于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其中以牛、羊和狮子造型者居多。其中名气最大的要数1980年出土于江苏扬州邗江东汉墓的错银铜牛灯。此灯高64.2厘米,长37.6厘米,整件器物作牛驮灯盏的造型。灯座为伫立状的黄牛,好像是一头神牛驮着光明来到了人间。牛俯首站立,两角上翘,整体雄浑厚重。牛腹中空,背负圆形灯盘,灯盘一侧设置扁平把手,便于转动灯盘,盘上饰两片可以灵活转动的灯罩,其中的一片刻镂空菱形斜方格形纹,起到散热、挡风和调光的作用。灯罩上紧扣穹顶形罩盖,盖顶之上均匀弯曲的烟管与牛头顶上方凸出的短管紧密套接。当灯火点燃时,所产生的烟尘通过烟管导入灯座腹腔中的清水被溶解,从而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新。

整个牛灯的牛身、灯座和顶盖三部分均可拆卸,使用和擦洗相当方便。此件铜牛灯是铜灯中的精华,为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曾出现在众多文物图录和明信片上。该灯不但设计精美,而且在制作时巧用铜银两种不同材质的色泽,形成颜色的完美搭配。铜牛灯通体光滑,工艺精湛,整体纹饰运用流云纹、三角纹、螺旋纹图案为地,饰以龙、凤、虎、鹿以及各种 神禽异兽等图案,线条流畅,飘逸潇洒,是汉代众多青铜灯具中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上乘之作。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在青铜灯具的设计上就已具备了环保意识,如长信宫灯宫女的袖筒、云纹牛灯的双角,它们既是造型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发挥着烟尘导管的作用,匠心独运,令人叹服。这项发明在世界灯具史上处于领先地位,如15世纪意大利科学家达・芬奇发明铁皮导烟灯罩,与我国相比晚了1500年,到了18世纪,法国人肯开和瑞士人阿干德才改用玻璃罩代替了铁皮灯罩。

扬州古称广陵,西汉设广陵国,东汉改为广陵郡,与错银铜牛灯同出土的还有“广陵王玺”龟钮金印、虎钮玛瑙印、以及镌刻“山阳邸”、“建武二十八年造”等铭文的雁足灯等,这足以证明错银铜牛灯应属于王室器物。

美观与实用的典范

――长信宫灯(西汉)

长信宫灯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陵山,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的墓葬,现藏于河北省博物馆。灯通高48厘米,人高44.5厘米。灯的形象为跪地执灯的年轻宫女,宫女头上梳髻,戴头巾,身穿长衣,衣袖宽大。她面目端庄清秀,目光十分专注,头略向前倾斜,神情恭谨、小心翼翼,表现出一个下层年轻宫女所特有的神态。宫女左手持灯盘,右臂上举,袖口下垂成灯罩。灯盘、灯座及执灯宫女的右臂处可拆卸;灯盘中心有一钎可插蜡烛,灯盘可以转动,灯盘上的两片弧形屏板可以推动开合,以调节灯光的亮度和照射方向。宫女右臂为烟道,烟经底层水盘过滤后,便有烟而无尘,可减少室内的烟尘以保持清洁。灯上有九处刻铭,计65字,其中有“长信”二字,为汉文帝皇后窦氏所居宫名。

长信宫灯造型优美,构造精巧,为汉代灯具中的杰作,体现了古代匠师的创造才能以及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汉代青铜灯具的装饰纹样多样化,装饰手法则采用了当时铜器上比较普遍运用的漆彩绘、错银、鎏金、透雕等。而长信宫灯运用以上纹饰却并不多,线条极其简单,朴素典雅的宫女形象,通过通体鎏金(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的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则附着于器表上)的青铜灯体表现出来,神态悠然,朴实无华的神态附着在富丽豪华的鎏金铜灯上,金光灿灿,显得和谐而统一。

汉代的建筑,尤其是宫殿建筑、贵族府邸,由于追求宏伟的气魄,外形庞大,室内空间就显得十分空旷。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个时期的人还保留着席地而坐的习俗。所谓坐,实如今日之跪,曲其足向后,以膝抵地抵席,臀部依托在脚后跟上。下降了,所以一些常用的器物,如几、案、床等都比较低矮。为了充分发挥灯具的照明功能,青铜灯具的尺度一般都偏小而适宜人的视觉空间。长信宫灯高为48厘米,在精致的灯座上面置有灯罩,灯光从一侧照出,与人们跪坐时眼睛的视线基本适宜。而现代立灯的高度,一般为1.46-1.80米,这是由现代人垂足而坐的生活方式决定的。

长久以来,长信宫灯一直被认为是我国工艺美术品中的巅峰之作和民族工艺的重要代表而广受赞誉。这不仅在于其独一无二、稀有珍贵,更在于它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和巧妙独特的艺术构思。它曾多次赴国外展出,成为传播中华文明的使者。

奢华的落地灯

――十五连盏灯(战国)

公元前303年,来自北方草原的白狄族, 在中原建立了自己的王国,这就是中山国。从此这个少数民族政权在中原活跃了数个世纪。中山国是战国中期仅次于“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当时的五个“千乘之国”之一。由于历史短暂,史书上关于中山国的记载非常简略零散,所以两千多年来战国中山国一直被称为“神秘王国”。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发掘了位于今平山县三汲村的中山国古都城和中山王陵,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揭开了千百年来笼罩在这一王国上的神秘面纱,并以大量孤品、珍品的出土震惊中外。其中刻铭铁足铜鼎、中山侯钺、山字形器等为研究中山王世系和中山国的政治、军事及文字书法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史料。铜错金银龙凤方案、十五连盏灯、银首人俑灯、双翼铜神兽等,则以精巧的做工,独特的造型,反映了中山国手工业在铸造冶炼及工艺加工等方面的高超技术。

连盏灯又称连枝灯,或树形灯,出现于战国中晚期至东汉,连盏灯的造型犹如在树干上有规律的分层对生而伸出的枝条,枝头上托灯盏;树干(灯柱)顶端亦置灯盏,下有灯座。连盏灯上的灯盘有多有少,少则三个,多则上百。中山王陵出土的十五连盏灯确为连盏灯中的佳作,是目前发现的高度最高的战国灯具,考证认为其并非是放置在桌台上的案灯,应为置于房中的落地座灯,由灯座、灯柱和灯盏三部分组成。

此连盏灯通高84.5厘米,全树由大小八节连缀而成,每节皆有榫卯,榫卯各异,拆装非常方便。从主干上生长出来的树枝都各顶一灯盘,看起来如同盛开的花朵,错落有致。树形灯的灯体承落在一圆形灯座上,灯座上面满饰镂空的蟠螭纹。灯座有3只双身虎承托,虎口衔穿索用环,座上镂雕菱龙纹。整个造型流畅、挺拔、生动,富有浓厚的生活趣味。灯柱上端有一螭龙盘绕,灯枝上群猴嬉戏,有鸟鸣呼应;树下有两人上身,仰天向上,一手托食物,一手向上抛食戏猴。灯柱下端也有两只小猴,一臂拉灯枝, 一臂下伸乞食,全身悬空俯视抛食人。一呼一应的布局,使静的造型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动感。在这样一棵“大树”上,人、猿、鸟和龙都被刻画得很小,然而,他们与树之间的悬殊比例恰恰造成了一种结天联地、浩渺无际的空间感。

邢窑白瓷之精品

――白釉莲瓣座灯台(唐)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白瓷最早出现在北齐,由于烧制白瓷的釉料很纯洁,不能含有杂质,所以烧制难度相对来说较高。到唐朝,邢窑烧制的白瓷,胎、釉都很白净,表明唐朝烧制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唐代陆羽在其《茶经》中赞美邢窑白瓷“类银类雪”极其精美。其实邢窑不仅产如陆羽所赞美的精细白瓷,而且产粗糙白瓷,因能满足社会各阶层的需要,所以唐代李肇在《国史补》中指出邢窑白瓷“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精细白瓷,瓷胎体轻薄,洁白纯正,细腻坚致,造型工整,釉色白中闪青,既有玉质感,又有银质感,断面平滑,扣之如金石声。造型多为日用器皿,大都不见装饰。

而1956年河南陕县刘家渠出土的白瓷莲瓣座灯台为唐代瓷灯具的精美之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灯高30.4厘米,口径6.5厘米。灯台由灯盘、台柱和承座组成。灯盘中心的圆筒用于插烛,烛泪流于杯盘后可回收,即诗中所说“泪滴杯盘何所恨”。用于执握的台柱细长挺拔,有多圈的瓦棱旋纹,既可打破柱子的单调,执握时也不易滑动。束腰饰瓦棱纹,线条清晰明朗。器座凸雕莲瓣纹,底有墨书一“永”字,可能与烛台主人姓名有关。胎质细密坚硬,通体施白釉,釉色白润,釉厚处呈淡青色。整体造型庄重、挺拔、精美别致,是唐代邢窑的代表作。该灯台设计精巧,美观且实用。这件灯台的出土印证了唐诗中“莲花烛”的存在,皮日休在《夜会问答十》中写道:“莲花烛,亭亭嫩蕊生红玉。”

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已十分盛行,作为佛教标志的莲花更是经常作为装饰出现在器物上,同样,灯具的制作也受到佛教的影响,邢窑白瓷莲瓣座灯台从这个角度来看,更是将这一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白瓷灯是隋唐时代陶灯中的新品种。隋唐时代的陶灯,有类陶,釉陶和三彩陶灯等几种。釉陶灯和三彩陶灯的流行,同三彩器的流行有关。隋唐时期灯品灯具的代表作有青瓷盘座莲花盏灯、釉陶葫芦形柄灯、青瓷五莲烛台,白瓷蟠龙灯台、蓝褐彩羊形烛台、木雕人俑灯、三彩持灯俑、三彩高柄灯、邢窑白瓷莲瓣座灯台等。

上一篇:美国投资移民深度剖析 下一篇:中国将成为21世纪最大私人飞机消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