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成为21世纪最大私人飞机消费国

时间:2022-05-23 09:25:48

中国将成为21世纪最大私人飞机消费国

21世纪最大私人飞机消费国

看好中国私人飞机市场的波音商务喷气机(BBJ)公司总裁史蒂文・希尔透露,来自中国的订单使波音的总销售量接近100架,“我们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实现这一目标”。据了解,包括这份订单,波音公务机从1996年项目启动到现在,接到的订单数已经达到98架,其中39%为私人用户。

有研究报告称,中国包括私人飞机在内的通用航空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将形成人民币1万亿元以上的市场容量。

3个月前,亚洲公务机展在上海举行,世界顶级私人飞机生产厂家都曾登陆中国。“当时世界知名的公务机制造商,比如赛斯纳、雷神、达索、湾流以及庞巴迪等,都带了最新型的公务机参展。虽然会展现场并没有获得一份订单,”杨笑侬说,“但这些制造商都乐观地认为,中国将成为21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飞机消费国。”

未来低调与热潮

尽管制造商信心十足,但如今中国能与私人飞机联系起来的名字还不多。事实上,制约国内私人飞机发展的,除了经济实力因素,很大程度还由于人们长期以来把私人飞机想象成顶级财富的一个符号。作为国内第一位私人飞机飞行的成功完成者――李林海认为:“舆论动不动就是老板烧钱玩飞机,很容易给扣上为富不仁的帽子。”李林海表示,最能体现自由的就是开飞机,“自由得跟鸟一样,这种感觉只有自己体验了才知道。”而且在他看来,飞机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我们上次去天目湖开会,全程206公里,我飞了一个小时就到,而我的同事在路上颠簸了三四个小时,还在途中被堵了一小时。”

曾任远大空调集团航空部的经理,当时替远大总裁张跃买进了中国第一架私人飞机的杨笑侬表示:“现在,私人飞机被看做是奢侈品也很正常,毕竟拥有的还是少数富人。”让他最近感觉特别强烈的是,有意购买飞机的人明显多了。

“每天我们要接数不清的咨询电话。”杨笑侬现在经营的通用航空网,主要就是提供购机咨询及帮助办理申请文件等。在刚过去的6天里,就有两个身家过亿的老板向杨笑依详细咨询了购机事宜。“在与他们的接触中,我发现确实是因为客户有实在需求。其中有个老板公司在石家庄,投资业务在长沙,从石家庄到长沙的航班要经过上海,而且对方投资的发电站往往都在郊区,来回折腾很累人,又耽搁时间,他觉得能花个几千万元解决这样的麻烦也是值得的。”

半个月前,沪上台商旺旺集团也以人民币2.02亿元大手笔购进美国湾流G200型行政机。旺旺董事兼副总经理林凤仪表示,由于旺旺在大陆25个省有80家工厂,最远的还包括新疆,“有了自己的飞机不但让出差更方便,节省交通费用,还可以提高办事效率”。

从2000年的营业收入3.25亿美元到2004年的5.24亿美元,对于88%的业务在中国大陆的旺旺来说。“如果不是市场的迅速发展,我们也不会考虑马上买飞机。”林风仪说。

而同样在大陆经营食品业的统一集团总裁高清愿博士表示,购买飞机要考虑诸多的维修及停机问题,时下很多的租赁飞机使用起来也还不错。

2020年我国私人飞机拥有量将达到2000架

由于极为苛刻的飞行条件,目前符合中国法律法规飞行的私人飞机其实非常有限,而不少中国老百姓现在又特别想上天飞行、享受航空的乐趣,因而近年来中国竟出现了一股“黑飞”的热潮。

这些“黑飞”的人,大多数是狂热的飞机“发烧友”,他们往往不经中国空域管理部门的同意,私自驾驶买来的飞机就上天了。一些胆子更大的人甚至自己找材料造“土飞机”私下飞行。如浙江衢州农民徐斌,2006年就曾驾驶着自制“土飞机”在当地飞了20多分钟。据了解,这架“土飞机”的发动机是他从网上购得的,驾驶椅用的是汽车上拆下来的座椅,机翼、机身及旋叶都是自己做的,总共花了3万元人民币。

这种不符合中国法律法规的“黑飞”有很大的飞行安全风险,目前已出现了好几次“黑飞”飞机坠落的事件,中国政府现已加大了对这方面的监督管理。

中国要迎来真正的私人飞机时代,最终还得靠突破现有的私人飞机政策壁垒来实现。从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当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时,私人飞机就会开始普及。据中国通用航空专家委员会预测,如果未来10-15年,中国能改革现有的私人飞机政策壁垒,国内经济又能保持持续健康发展,中国私人飞机的拥有量就将有可能从2006年底的11架激增到2020年的2000架。届时,私人飞机将会成为继目前的汽车之后、中国老百姓又一个可选择的现实交通工具。

上一篇:古代灯具――追寻光明的记忆 下一篇:全球金融危机下的“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