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参股对我国商业银行运营效率影响研究

时间:2022-08-12 03:50:06

外资参股对我国商业银行运营效率影响研究

【摘 要】 文章基于我国27家外资参股的商业银行2005―2012年面板数据,从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技术效率四个角度选取描述银行效率的变量来研究外资参股对商业银行运营效率的影响,并以实证研究结论为基础初步提出相应的效率提升建议。

【关键词】 外资参股; 商业银行; 效率; 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4-0035-05

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能否为其带来积极效应一直是金融界争论不休的话题。部分学者认为外资参股中国商业银行能够为中资银行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市场竞争效应”、“金融稳定效应”、“技术示范效应”等提高其综合实力。但2008年金融危机表明,由于境外战略投资者在风险控制和管理上的漏洞,外资参股也可能会增加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导致中资银行引发财务和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当然,不能因为这次危机而全盘否定外资参股的积极作用,但也提醒我们不要过分迷信或者过度放大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优势。截至2012年末,已有32家中资银行业金额机构先后引入41家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总额超过330亿美元。正是基于此背景,本文以数据较为完善的27家引入外资的中资银行为分析对象,构建面板模型实证研究外资参股对我国商银行运行效率的影响,希冀为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提升及商业银行下一步改革路径的选择提供依据和决策参考。

一、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依据研究结论,国外研究文献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研究认为外资参股可以通过技术示范效应、金融稳定效应、市场竞争效应提高东道国银行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促进东道国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金融发展。Claessens、Demirg―kunt(2001)基于80个国家1988―1995年的截面数据,实证研究了外资参股对东道国银行管理费用、利差、利润的影响,发现尽管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提升市场竞争程度而导致东道国银行的份额和利润降低,但其能够通过竞争和示范导向作用提高东道国银行自身素质,打破其原有的垄断市场结构,从而增进整个金融行业的效率。Terrel(1986),Cho(1990),Denizer(2000),Kraft(2002)和Hasan等(2003)也得到类似的结论。另外,Mathieson and Roldos(2001)研究认为境外战略投资者进入不仅通过竞争效应而且还通过外溢效应对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产生正面影响。第二类研究结论正好和第一类相反,认为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不利于东道国银行与金融业的发展。Detragiache,Lehner.M and Schnitzer.M(2006),Clarke et al (1999)研究表明,境外战略投资者存在显著的“摘樱桃”效应,从而使东道国的利益受损。第三类研究重点就外资参股对东道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银行自身各方面因素对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进效应有重要影响。Lensink(2000),Geld(1990)研究认为,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及金融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境外战略投资者和东道国银行自身利益,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其引进境外战略投资产生的效应也不同。在欠发达国家,东道国银行为了竞争而需要购置新设备和先进技术,从而增加开支和成本,使得效率降低,而发达国家情况反之。Hermes(2003)以世界上48个国家的990家银行1990―1996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境外战略投资者与东道国银行的高开支费用与高利润存在相关性,而在发达国家则相关性不显著。

(二)国内研究述评

受中国银行金融机构引入外资进程的影响,国内实证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于2000年之后,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主要集中于外资参股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方面的研究。王韵亭、林可全(2008)研究认为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进入程度与东道国银行稳定性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而林亮亮、刘开林(2007)以我国外资参股银行为对象,研究表明境外战略投资者所占的资产份额和贷款份额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无显著影响。第二类研究则主要就外资参股对东道国银行盈利性、成本的影响进行分析。郑鸣、冯凯(2007)以我国14家银行1996―2005年的财务数据为面板数据样本研究表明,经营成本和盈利同外资参股比例的增加正相关,说明我国银行业市场符合行为――绩效范式。马慧敏(2007)基于我国14家商业银行1998―2004年的数据研究发现,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进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利差、税前利润率上升,但这种效应总体上并不明显。第三类主要围绕“外资参股对东道国银行竞争和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李伟、韩立岩(2008)研究表明,外资参股的程度与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呈现倒“U”型关系。边绪奎、张秋菊(2002)和郭妍、张立光(2005)研究表明,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可以加剧金融行业的竞争,提高其经营效率,进而加快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有利于整体经济增长。王璐(2007)通过横向对比参股银行和无参股银行在盈利能力、经营风险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参股银行在参股前后经营效率的纵向变化,发现外资参股对我国商业银行运营效率有积极的改善作用。陈奉先、涂万春(2008)以我国24家银行1999―2006年数据实证研究表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进入会在短期内导致银行利润水平下降和日常支出的增加,但长远来看,持股比重上升会提高银行的效率,改善整个金融行业的竞争状况。第四类主要围绕外资参股对我国商业银行控制权和治理结构的改善展开讨论。占硕(2005)认为,当控股风险与股权交易成本可以由控制权租金完全补偿时,境外战略投资者为了利益需要倾向于将分散的股权结构变为集中股权结构,高瑜(2005)研究结论也证实了这一论点。

综合国外研究成果,由于研究样本、研究视角等差异,实证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区别。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着重从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技术效率四个方面结合我国27家外资参股的商业银行2005―2012年财务数据构建面板模型就外资参股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营效率进行实证分析,为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提升策略的设计及商业银行下一步改革路径的选择提供参考。

二、研究样本和数据描述

(一)研究样本

本文主要以27家外资参股银行2005―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构建面板模型就外资参股对商业银行运营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变量数据来源于各个银行公开年报及2005―2013年《中国金融年鉴》。主要选取27家①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如表1所示)。其中包括:5家国有商业银行、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0家城市商业银行、2家农村商业银行。考虑到外资参股的农村商业银行较少,故将样本银行分为三类: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农村)商业银行(如表1所示)②。

(二)变量的选择和数据描述性统计

为全面反映外资参股对我国商业银行运营效率的影响,着重从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及技术效率四个方面,分别选取资本充足率(CAR)、存贷比(DLR)、资产收益率(ROA)、技术效率(TE)来衡量相应的效率指标。除外资参股比例(FOR)之外,模型控制变量包括总资产(TA)、国有持股比例(AOR)、不良贷款率(NPL)三个指标(如表2所示)。变量描述性统计如表3所示。

三、模型的设计

Yit表示i银行在第t年的效率值,选择资本充足率、存贷比、资产收益率、技术效率四个指标来度量;FORit表示境外战略投资者t年对银行i持股比例总和;Xit表示控制变量向量,包括总资产、国有持股比例、不良贷款率三个指标;?浊it表示银行特定效应,?淄it表示时期特定效应,?着it表示随机扰动项。具体来讲,模型可以演化成如下四个模型:

为降低模型的异方差,对变量TA和DLR取对数。考虑到其他变量数值最小值较小甚至为负数,不采用对数的形式。

四、回归结果分析

鉴于本研究模型为面板模型,首先在选择OLS、FE、RE三种方法对模型(2)―模型(5)进行估计的基础上,通过LR test和Hausman test两种方法确定最佳的回归方法。为了简化,除了对相对最佳回归方法的回归结果进行报告外,本文不再报告其他方法回归结果。同时,本文将研究样本分为样本银行总体、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⑦、城市(农村)商业银行三组分别进行回归,以使本文分析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深入性(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一)外资参股与银行安全性

从样本银行总体和国有(股份)商业银行两组来看,变量外资参股比例的回归系数分别在10%和1%的水平显著为正,说明外资参股比例和银行资本充足率在10%显著性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但对于城市(农村)商业银行来讲,外资参股与银行资本充足率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结论与Berger(2009)研究一致,外资参股会减少参股银行的成本,改善其公司治理,提高其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外资参股对城市(农村)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影响不显著原因可能在于区域经营的限制,城市与农村商业银行大股东往往拥有政府背景,因此市场化的程度可能更低,外资机构难以在短期内改善其经营能力和业绩。

同时,模型回归结果表明,银行总资产与资本充足率在1%显著性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新巴塞尔协议内容规定:对于规模巨大、声誉良好的银行,监管局可以考虑降低其监管力度。因此,银行总资产的增加意味着银行竞争力的提升。不良贷款率与资本充足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和王晓枫(2003)研究结论一致,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会提高银行经营风险,从而促使银行通过资本或当期盈利来冲销不良资产,进而引起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下降。

(二)外资参股与银行流动性

表4回归结果表明,无论是对于样本银行总体来讲,还是国有(股份)商业银行及城市(农村)商业银行来说,变量外资参股与银行流动性之间均在1%显著性水平(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为10%)呈正相关关系。即外资参股比例的提高,有利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提升。随着外资机构的不断加入,由于其为商业银行经营提供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银行经营范围逐步扩大,为公众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产品,从而不仅使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增加,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而且也为银行流动性供给提供了更多渠道。另外,出售资产是满足银行流动性的渠道之一,而外资参股是通过购买商业银行股份形式进入的。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银行流动性的提升。

另外,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对于样本银行总体、城市(农村)商业银行来讲,国有持股的比例与银行的流动性在1%显著性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但对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讲,两者相关关系并不显著。这说明样本银行总体层面两者之所以呈负相关关系,主要是由于城市(农村)商业银行层面两者呈负相关关系所致。政府作为我国城市(农村)商业银行的大股东,银行业务经营时常会受到行政的干预,往往需要贷款支持一些期限较长、现金流回收较慢的公益性和准公益性项目,而非完全按照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等原则选择项目,导致银行流动性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外资参股与银行盈利性

就银行盈利性指标来看,对于样本银行总体、国有与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讲,外资参股比例与银行盈利性分别在5%和1%的显著性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即外资参股比例的增加有利于银行盈利水平的提升。外资银行在中间业务、高端业务等金融业务领域市场开发方面具有极大优势,其参股商业银行能够改善其薄弱环节,有利于其经营管理水平的改善,从而提高其盈利能力。

(四)外资参股与银行技术效率

回归结果表明,无论是样本银行总体,还是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农村)商业银行,外资参股与银行技术效率均在1%显著性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说明较高的外资银行参股比例有利于银行技术效率的提升。境外战略投资者入股我国商业银行后,不仅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改善,而且在风险管理、财务管理、零售业务等方面与我国商业银行领域展开合作,为其业务水平的提升提供切实的技术支持,从而有效提升其经营的技术效率。

从控制变量来看,就样本银行总体,银行总资产与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技术效率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国有持股比例与银行(主要是城市(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银行安全性、盈利性、技术效率相关关系并不显著;不良贷款率与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及技术效率均呈负相关关系。这可能也是商业银行不断扩大资产、努力降低不良贷款率的原因吧。

因此,总体来说,外资参股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及技术效率的提升。这是我国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机构投资者的初衷,也证明了我国商业银行引入外资参股决策的正确性。但不良贷款率与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及技术效率呈负相关关系的结论为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提出了警示:在引入外资参股提高银行盈利能力与经营效率的同时,尽量减少本身的潜在不良资产和降低贷款业务的不良贷款率。另外,国有持股比例与城市(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呈负相关关系,表明地方政府对城市(农村)商业银行的行政干预是影响城市(农村)商业银行运营效率的一个因素。因而,降低地方政府对城市(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的行政干预和控制,促进城市(农村)商业银行市场化经营机制的建立,已是我国城市(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Claessens, S., Demirguc-kunt, A., Huizinga, H.How Does Foreign Entry Affect DomesticBanking Markets?[J]. 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2001(25):891-911.

[2] Kim Hyun E., Byung-Yoon Lee.The Effects of Foreign Bank Entry on the Performance of Private Domestic Banks in Korea. Bank of Korea. Working Paper, March,2004.

[3] Hermes,N. and R.Lensink.Foreign bank presence,domestic bank performance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J].Journal of Emerging Market Finance,2004(3):207-229.

[4] Bayraktar, N. and Yan Wang. Foreign Bank Entry,Performance of Domestic Banks,and Sequence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No.3416,2004.

[5] Uiboupin J. Short-term Effects of Foreign Bank Entry on Bank Performance in Selected CEE Countries. Working Papers of Estonia Bank,No.4,2005.

[6] Unite,A.,Sullivan,M.The Effect of Foreign Entry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on the Philippine Domestic Banking Market[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3(27):2323-2345.

[7] 冯伟,刘开林,刘强.银行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对提升绩效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2).

[8] 李伟,韩立岩.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市场竞争度的影响:基于Panzar―Rosse模型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8(5).

[9] 郑鸣,冯凯.外资银行进入与中国银行业绩效、市场集中度的变化[J].金融论坛,2007(4).

上一篇:高校涉税风险管控探析 下一篇:中小投资者保护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