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金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17 23:38:41

外资金管理

外资金管理篇1

一、预算外资金管理缺位的具体表现

(一)预算外资金收支管理粗放,部门利益格局尚未完全打破。根据《预算外资金管理实施办法》,各预算单位应按照规定编制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财政部门按照经费定额和开支标准对该计划进行审批后,汇总编制年度总计划。但实际的执行情况是,有些单位没有收支计划,财政部门也很难形成规范的汇总预算,只是粗略地按基数加增长的办法编制并下达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收入时,有的单位只是将专户资金一缴了之,而没有具体的资金项目名称,造成收入来源不清;支出时,由于没有明确的定额标准,资金使用“以收定支”。预算外资金管理粗放,使用款单位挤占挪用资金有了可乘之机。

(二)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仍作为预算外资金管理,使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减弱。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一些欠发达省份长期处于财政困难状况,严重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财政的资金管理看,一方面,预算内资金短缺,收支矛盾突出,另一方面,一些应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游离于财政预算管理之外。究其原因:一是收费单位原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一旦将其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就要理顺各方面的关系,这不仅要加大各部门的管理成本,而且会突破各自的管理范围;二是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收入不能抵顶其正常支出,有些单位甚至还有巨额贷款,改变财政管理方式,就要增加财政负担加;三是执收单位作为征收主体在认识上存在偏差,担心纳入预算管理后其经费没有保障,还有一些单位错误地认为预算外资金“谁收谁用”,不愿意把专户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三)监督机制不健全,约束软化,财政监督流于形式。目前,预算外资金的管理监督普遍存在重收入轻支出现象,一味强调纳入财政专户资金的管理和缴存比例,忽视了支出上存在的问题。虽然财政部门拨付资金时,根据用款单位上报的用款计划进行了核定,但财政资金划出后,用款单位如何使用资金却不能掌握。同时,由于收费经费化,使部门间存在分配不公、苦乐不均现象。从更深层次看,它还造成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降低了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率。

(四)资金征缴模式陈旧、征缴程序不科学,导致部分资金逃避财政监督,形成体外循环。尽管近几年来各地都积极推行预算外资金“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征管体制,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区仍处于自存自缴状态。而预算外资金收入过渡户的存在,给个别单位截留预算内外收入、坐收坐支预算内外资金提供了可能。另外,由于征缴程序不严密、不科学,也容易形成资金体外循环。如一些地方出台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属于省、地(州、市)、县(市、区)三级预算收入,应按比例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但具体的征管模式却是:由地县基层单位负责收缴资金,由省级部门归集资金、报批手续,待审批后,再由省级部门按比例逐级返还原单位,然后各自缴入国库。这种方法虽有利于资金到位,但按级次入库的资金由于征缴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又没有采取一定的监督手段,容易形成既不解缴当地国库,又不纳入专户储存的体外循环资金。

(五)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缺位,影响了国家财经法规的贯彻落实。《预算外资金管理实施办法》规定,行政主管机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从所属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集中一部分管理费。但该办法对管理费的收取方式、标准、票据使用、支出范围及资金管理都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致使一些单位超标准收费、使用不合法票据以及白条收费,进而逃避专户管理、违规投资,甚至隐瞒收入、私设小金库等问题时有发生。此外,一些取消的收费项目,但由于没有及时理顺和解决相关单位的经费,致使一些旨在建立政府与民间良性关系、规范行政行为、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无法落到实处。

二、加强与完善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措施

第一,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积极推进综合财政预算。建立公共财政收入征管体系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首先要将明确规定应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不折不扣地全部纳入预管管理,相应支出通过预算予以安排。其次对有预算外资金收入的单位必须自下而上地编制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并将其纳入单位的财务收支计划和财政综合预算;预算外收入要全部纳入专户管理,相应支出由财政统筹安排,逐步改变按收入比例提取经费的做法,比照部门预算的统一要求核定经费支出,实行“预算制”,进而促进执收执罚部门依法行政。同时,各级财政部门要改变重分配轻管理、重审批轻监督、重微观轻宏观、重预算内轻预算外的理财观念,充分认识宏观调控和财政监管的重要性,克服本位主义和小团体意识,切实加强综合财政预算编制,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能力。

第二,借助科技手段以及高效、智能的网络管理系统,彻底改革预算外资金收缴制度。规范预算外资金管理,就要堵塞收入漏洞,做到应收尽收。以收费票据为资金监管源头,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赋予财政票据的信息功能,借助收费单位、代收银行、财政部门之间强大的网络管理系统,建立起一个“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预算外资金征管体系。所有收费通过银行代收,不仅便于财政性资金集中纳入财政管理,增强财政部门的调控能力,使财政专户发挥“准国库”功能,而且通过银行代收,还可构建财政部门与执收单位间高效的收费票据领购、核销管理模式,大大提高财政部门对执收单位收取预算外资金的监控力度,有力地遏止自立收费项目、自定收费标准等乱收费行为。

外资金管理篇2

外经贸资金管理办法完整版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完善外经贸促进政策,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是指中央财政安排的用于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促进对外投资合作、改善外经贸公共服务等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 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应当遵循突出重点、科学论证、公平公正、规范有效的原则,并符合以下要求:

(一)落实国家对外开放和宏观经济政策,有利于稳定和拓展外需,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

(二)履行中国在国际贸易投资协定中的义务,有利于建立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合作机制。

(三)坚持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有利于推动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

(四)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促进扩大对外投资合作,有利于国际国内资源要素有序流动、优化配置。

第四条 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由财政部、商务部共同管理,财政部和商务部分别履行下列管理职责:

(一)财政部会同商务部制定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制定具体业务管理制度。

(二)商务部根据外经贸事业发展需要,建立有关重点项目库,提出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重点和年度预算建议;财政部负责审核资金支持重点,编制年度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预算。

(三)商务部会同财政部组织项目申报和评审,提出资金支持方案,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和监督,并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为项目库建设、项目申报、信息反馈、监督管理、绩效评价等工作提供技术手段;财政部负责审核资金支持方案并拨付资金,会同商务部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

第五条 中央有关部门(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部门(以下简称省级财政部门)和同级商务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商务部门)负责组织本部门(机构)或本地区所属企业、单位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的项目库建设、项目申报、审核、资金拨付、监督及绩效评价等工作。

第二章 资金使用方向及分配方式

第六条 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以下方向:

(一)支持欠发达地区等外经贸发展薄弱领域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促进外经贸协调发展。

(二)促进优化贸易结构,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等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新优势。

(三)引导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等对外投资合作业务。

(四)鼓励扩大先进设备和技术、关键零部件、国内紧缺的资源性产品进口。

(五)完善贸易投资合作促进、公共商务信息等服务体系,促进优化贸易投资合作环境。

(六)其他有利于促进我国外经贸发展事项。

第七条 对于本办法第六条所规定子项,分别采取以下方式分配资金:

(一)本办法第六条(一)所规定使用方向,采取因素法分配资金。

(二)本办法第六条(二)所规定使用方向,其中: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技术出口等处于探索阶段的使用方向,采取项目法和因素法(地方改善有关公共服务)相结合方式分配资金;其他使用方向采取因素法分配资金。

(三)本办法第六条(三)所规定使用方向,其中: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等处于探索阶段的使用方向,采取项目法分配资金;中央企业和单位开展的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业务,采取项目法分配资金;其他使用方向采取因素法分配资金。

(四)本办法第六条(四)所规定使用方向,采取项目法分配资金。

(五)本办法第六条(五)、(六)所规定使用方向,对中央企业和单位承担事项及处于探索阶段的使用方向,采取项目法分配资金;其他使用方向采取因素法分配资金。

第八条 因素法分配资金主要依据当年预算规模、各地区均衡性因素、相关工作开展情况、项目库、以前年度资金使用情况、欠发达地区倾斜因素等,结合年度工作重点确定相关因素权重,进行测算及安排资金。

第九条 项目法分配资金主要采取贷款贴息、保费补助、资本投入、事后奖补、先预拨后清算等方式,对通过合规性审核的开展相关业务的企业、单位,或通过竞争性谈判、招标等开展约定业务的受托单位、合作单位等予以支持。

第三章 资金申请、审核及下达

第十条 财政部、商务部根据本办法规定,结合年度外经贸工作重点、项目库及预算安排等,制定印发有关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年度工作文件,明确年度资金支持重点、方向及有关具体要求。

第十一条 申请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的企业、单位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其中按本办法第六条(三)所规定的使用方向在境外开展业务的,还应当已在项目所在国(地区)依法注册或办理合法手续,项目合同或合作协议已生效。

(二)按照有关规定已取得开展相关业务资格或已进行核准或备案。

(三)按照本办法第六条规定使用方向,已开展相关业务。

(四)近五年来无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未拖欠应缴还的财政性资金。

(五)按国家有关规定报送统计资料。

(六)其他按规定应满足的条件。

第十二条 符合规定条件的各类企业、单位,均可按规定程序通过中央有关部门(机构)或省级商务部门和省级财政部门提出申请。其中,中央企业、单位由集团公司汇总后提出申请。申请时应当提供本办法第十一条中规定条件的合法证明材料。

第十三条 采取项目法分配的资金按以下程序审核和下达:

(一)中央有关部门(机构)或省级商务部门和省级财政部门将所属企业、单位报送的申请材料按照年度工作文件明确的时间汇总上报商务部、财政部,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可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评审。

(二)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对审核合格项目,通过互联网等媒介向社会进行公示(依照国家保密法律法规不适合公开的事项除外),并提出资金支持方案。财政部根据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对经公示无异议项目审核拨付资金。

(三)对由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上划中央本级执行的资金,应当符合部门预算管理工作规程有关规定,并按照中央部门预算编制的时间要求,分解细化到具体企业、单位和具体项目,直接上划列入中央本级当年预算。

(四)中央有关部门(机构)和省级财政部门收到资金(或拨款文件)后,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将资金拨付至实施企业、单位。

第十四条 采取因素法分配的资金按以下程序下达:

(一)由商务部会同财政部提出资金分配方案。财政部审核后根据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将资金拨付至省级财政部门。

(二) 省级财政部门、省级商务部门根据本办法及年度工作文件规定,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开展所属企业、单位项目申报、审核、公示及资金拨付等工作。

第十五条 省级财政部门不得采取因素法将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分配至下级财政部门。

第十六条 对由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上划中央本级执行的资金,除特殊规定事项外不能用于中央部门自身工作经费。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中央有关部门(机构),省级财政部门和省级商务部门按照财政部和商务部的要求,对本单位、本地区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和绩效评价,形成总结报告,于每年3月底前将上年度总结报告,包括资金到位情况、支持项目明细、资金使用效果、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等,上报财政部、商务部。

第十八条 财政部、商务部对各中央有关部门(机构)、各地区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并对实施效果开展绩效评价。

第十九条 获得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的企业、单位收到资金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严格按照规定使用资金,并自觉接受财政、商务、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 相关企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妥善保管申请和审核材料,以备核查。

第二十一条 对违反规定使用、骗取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的行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商务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省级财政部门会同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本办法规定并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实施细则,报财政部、商务部备案。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财政部 商务部关于印发〈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企〔20xx〕114号)、《财政部 商务部关于印发〈外经贸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企〔20xx〕118号)、《商务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商财发〔20xx〕211号)、《财政部 商务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企〔20xx〕87号)、《财政部 商务部关于印发〈进口贴息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企〔20xx〕142号)及《财政部 商务部关于印发〈对外投资合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企〔20xx〕124号),同时废止。

关于印发《外经贸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央有关部门(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商务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商务局:

为加强和规范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完善外经贸促进政策,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财政部、商务部在清理和整合外经贸相关资金政策的基础上,对20xx年印发的《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企〔20xx〕114号)及有关具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原办法)进行了修改完善,制定了新的《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外资金管理篇3

(一)外汇监管部门无法监测和统计境外承包工程资金情况

按照《境外外汇账户管理规定》要求,境外承包企业可以经外汇局批准在境外开立外汇账户,并按季度向外汇局提供开户银行对账单,按年度向外汇局提供资金使用情况书面说明,但实际上境外工程使用的外汇账户一般不是以境内机构的名义开立,大部分是承包商在境外成立临时办事机构或外派机构后,以境外机构名义开立外汇账户,上述情况在外汇管理框架内无任何明确规定。同时,大部分工程项目回款由资金调剂中心调剂,外汇局无法掌握收汇频率及境外项目资金总量,出于节省费用和便利的考虑,将境外承包工程收汇款循环利用,或在境外用于境外直接投资或境外直接采购,或以收抵支等,外汇局无法延伸监管,同时境外资金若在一段时期内大量进出,还会形成对外汇收支的冲击。

(二)承包工程外汇收支真实性审核难度较大

由于对外承包工程都在境外,无法实地考察,对真实性判别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对服务贸易外汇收入法规中没有明确所审核的单证类型,且因部分工程款由境外收入直接支付,承包合同中可对外支付金额明显虚增,企业可操作空间巨大。

二、相关建议

(一)协调统一境外承包工程的外汇管理政策口径

建议总局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管理部门加强沟通,协调统一境外承包工程的外汇管理政策口径,以增强境外承包工程外汇管理政策的统一性和可操作性。具体有以下两种模式可供选择:一是统一按照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对境外承包工程按期限划分的标准进行管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规定不变,即一年以下的承包工程,申报在贸易及服务项下,收付汇的管理纳入经常项目货物进出口核查、核销及服务贸易收支真实性审核管理范畴。一年以上的承包工程,无论是否在境外工程地成立企业,除申报为对外承包工程货物出口收入(101050)、利润汇回(302011)的收入纳入经常项目管理外,其他申报在资本项目的收付汇均纳入资本项目管理,由资本项目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二是统一按照资本项目对境外直接投资的划分标准进行管理。资本项目管理规定不变,即只有在工程地成立企业的承包工程业务才视同境外直接投资行为,才纳入资本项目监管范畴。在申报与管理相一致的原则下,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管理规定作相应调整,未在工程地设立企业的境外承包工程业务,统一申报在经常项目下,并执行货物及服务贸易外汇管理相关规定;而对于在工程地设立企业的境外承包工程业务,则统一申报在资本项目下,执行资本项目境外直接投资相关管理规定。

(二)完善对境外承包工程的监测统计制度

对境外承包工程的收支情况纳入统计监管,建立与其他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目前商务局对各境外承包工程企业的经营情况有统计,通过将外汇部门与商务部门的相关数据比对,结合企业上报的资金留存境外和境外资金使用情况,建立对境外承包工程外汇收支的监测指标,实现对境外承包工程的非现场监管体系。

(三)增强真实性审核的可信度和关联性

一是规范单证,联合监管,提高单证的可信度。根据承包工程的特点,明确企业服务贸易收支提交的单证,特殊业务除提供基本单证外,还需要提交税务凭证、真实性承诺书等材料。二是分类管理,关联印证,强化真实性和一致性管理。依据与承包工程相关的其他数据进行相互印证,强化交易真实性和收汇与交易一致性的管理。

外资金管理篇4

中国投资体制改革以来,外商投资项目实行了核准制度,对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强宏观调控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一些地方仍存在着未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对外商投资项目管理失当的问题。有的外商投资项目未经核准即已开工建设,有的未严格按照核准内容进行建设,有的投资者借国际资本市场波动、中国汇率政策调整之机,采取虚假合资、虚报总投资、设立空壳公司等方式,以外商直接投资的名义调入资金,并将资本金结汇挪作他用,谋取不正当利益。

根据通知,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从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投资准入、资本项目管理等方面,对外商投资项目进行核准。要坚持外商投资先核准项目,再设立企业的原则,防止设立空壳公司。各类外商投资项目,包括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项目、外商购并境内企业项目、外商投资企业(含通过境外上市而转制的外商投资企业)增资项目和再投资项目等,均要实行核准制。

在核准项目时,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根据项目建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等核定项目总投资,必要时可委托有资质的咨询机构进行评估;注意把握并监控境外资金的流向,严格外商投资项目总投资与资本金的差额管理,落实融资方案,需要对外举债的,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外债管理的规定;加强对境外投资者背景和资信情况的审查,对背景不明、资信达不到要求或材料不完整的,要严格审查,防止无真实投资背景的外汇资金流入。

按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总投资(包括增资额,下同)1亿美元及以上的鼓励类、允许类项目和总投资5000万美元及以上的限制类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项目申请报告;总投资1亿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允许类项目和总投资5000万美元以下的限制类项目由地方发展改革部门核准,其中限制类项目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核准,此类项目的核准权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下放。

通知强调,对于未经合规核准的外商投资项目,或以化整为零、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核准文件的项目,或不按项目核准文件要求进行建设,已调入境内的资金不用于建设项目的,应及时纠正,严重违规的,可依法撤销项目核准文件并责令其停止建设。存有上述问题的项目,一经发现,不得享受采购设备税收减免等相关优惠政策,对其上市或发债的申请不予支持。

外资金管理篇5

关键词: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外贸集团

一、目前外贸集团资金管理的现状

资金管理是外贸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外贸集团式的企业,其资金链加长,资金管理难度和风险都加大,因此传统的分散式的资金管理不能满足外贸集团资金管理的需要。同时,由于目前我国的外贸集团资金集中管理起步较晚,经历了集团内成员单位各自为政、财权分散、资产流失的教训,尤其在资金管理方面,多头开户、资金分散,甚至资金账外循环,再加上外贸集团总部对资金监管不力,不能发挥外贸集团资源配置及管理协同优势,从而致使外贸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低、成本高、风险大,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外贸集团的持续发展。

二、外贸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资金集中管理的基本目标必然是实现外贸集团的价值最大化。一般来说,资金集中管理的具体目标体现为以下两点:一是确保资金在集团内部均衡有序安全地流动,二是提高集团资金总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原则必须服从于资金集中管理行为的目标,主要有预算控制原则、成本效益原则、集权与分权适度结合原则。

三、国内外贸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几种模式

目前流行的外贸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主要有五种:统收统支、拨付备用金、内部银行、资金结算中心和财务公司模式。

(一)统收统支模式

该模式适用范围较窄,主要适用于企业集团下属的非独立分支机构,主要以分公司居多,它是将下属子公司的资金收入和使用均集中在集团层面,有集团的财务部门来控制下属机构的资金支出。这一方式资金的集中度最大,可以最大幅度的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影响下属机构的积极性。

(二)拨付备用金模式

该模式是集团公司根据年初的预算按一定的期限统拨给所属分公司或者子公司核定数额的现金,各分公司或子公司在发生资金支出后,再行到集团财务部门报账并补充资金。这种方式通常对各集团公司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要求较高,需严格按照预算来执行,但其灵活性较差。

(三)内部银行模式

该模式是将集团内部日常的往来结算和资金调拨、运筹都通过内部银行进行办理。其主要作用主要一是进行内部结算,二是内部筹资和投资。内部银行可以在集团公司授权下,根据企业的缺口情况,向外部银行筹集资金。它只适用于单一法人企业集团,而我国企业集团目前一般是核心企业与各成员单位的二级法人或多级法人结构。

(四)资金结算中心模式

该模式通常是由集团财务部门内部设立的一个相对独立的下属资金管理机构。资金结算中心核心业务是办理成员单位往来结算和资金收付,成员单位所需要的资金支出也都由结算中心拨付,并接受资金结算中心的监督。资金结算中心统一办理集团对外融资业务,各成员单位不再对外办理融资业务。结算中心根据各成员资金流入或流出的净额计算内部利息收入或利息支出。

(五)财务公司模式

财务公司是目前进行资金集中管理的一种高级形式,其设立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它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财务公司可以以自己公司的名义独立运作资金,在资金的管理,使用、拆借、在专业性管理方面等都要优于其他几种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同时,通过财务公司可以向集团的子企业提供担保等增强子公司获取银行授信资源的能力,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内部资金的整合和企业外部银行资源的整合,从而成为集团实现产融结合的重要载体。

四、对外贸企业集团实行资金集中管理的若干建议

(1)外贸企业集团要加强企业集团总部建设,提高集团总部的管理水平与能力。集团财务部门是集团资金管理的直接实施部门,其资金管理、运作、筹资的能力与水平直接关系到资金集中管理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

(2)与外部金融机构需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外贸集团的发展与壮大离不开银行的支持,国际知名的外商对国内开证银行的资信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外贸集团在要选择规模大、实力强、服务好的银行与其合作,并与之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从而提高集团自身对外筹资的能力与水平,保障集团发展的资金需求。

(3)建立利益分享机制,提高成员企业的积极性。外贸集团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后,也必须充发重视下属单位或子公司的利益需求,按照市场化运作集中管理的资金,对集中管理的资金按子企业拆入方、拆出方分别用市场化的利率来核算资金收益与成本支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资金集团管理产生的收益在贴补一部分给相关子企业,更好调动成员企业的积极性。

(4)运用网络技术,特别是ERP软件等,建立外贸集团统一的资金管理信息平台,实现资金网络化管理,确保资金信息传递渠道畅。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端口还可以跟协作紧密的银行对接,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

(5)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要建章立制,建立严格的集团资金结算制度,保障资金集中管理的正常有序开展,促使各子企业统一认识,遵守结算纪律,防范资金风险。

参考文献:

[1]杜亚斌.大型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选择[J],集团经济研究,2004

[2]吴瑜.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相关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3]杨雄胜,陈丽花.集团公司财务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潘荣良.中国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外资金管理篇6

摘要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而财务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对于资金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而言,强化海外资金管理,构建起集约化的财务管理系统能够促进企业财务和业务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企业的财务监管能力,降低国有企业的海外经营风险。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海外资金管理 管理模式 资金安全

一、前言

持续好转的经济形势和不断深入的对外开放使得我国的国有企业在不断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也逐渐具备了国际视野,开展跨国经营的国有企业数量也是越来越多。国有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有利于拓展中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影响力,有利于促进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的经济和技术交流,有利于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更加有利于国有企业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但是值得我们警惕的是,由于我国的国有企业缺乏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相关经验,在资金的经营管理方面出现了不少的失误,造成了一定的资金损失。为了能够让我国的国有企业在进行国外经营时有效避免因为资金管理不善而出现的“交学费”问题,本文就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海外资金管理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国有企业海外资金管理的风险因素分析

我国的国有企业在海外经营的过程中,会面对各种各样的资金管理风险,这些风险因素成为了制约资金管理的重要挑战。归纳起来,其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和习俗方面。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均有着富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和习俗,也早就了当地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他们在思考和处理某些问题的时候往往会不同于国人,增加了资金管理的难度。第二,专业人才方面。国有企业的海外资金管理需要重用既熟悉当地风俗、文化、法律等知识、又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成为了我国国有企业进行海外资金管理的风险因素之一。第三,汇率变动方面。国有企业海外资金管理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外汇问题,以有利于不同币种的管理,而汇率变动则会增加国有企业进行海外资金管理时的不确定性。第四,税制方面。纳税水平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本,所以如果企业所在国的税率繁重则非常有可能会大幅度削弱企业现金的管理效率。第五,当地法律方面。能够影响企业资金管理的法律主要体现在外汇管制领域,某些国家和地区对于资金进出通常会制定并颁布一些限制性条款,甚至是一些更为严格的管控条款,所以我国国有企业的海外资金管理一定要非常重视当地法律的相关规定。

三、国有企业做好海外资金管理的策略

(一)在境外设立区域管理中心

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开拓海外业务的初期或者在海外业务规模较小的时候,国有企业的海外资金管理则可以直接借助国内的总部机构完成,但是当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的时候,在境外设立区域管理中心则能够更加便捷地完成海外资金管理工作。境外的区域管理中心往往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数量众多的高素质人才、完善透明的金融监管政策和外汇政策、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和金融处理能力等等,这些能够为我国国有企业的海外资金管理提供可靠的保障。综合考虑地理位置、文化语言因素之后,笔者建议建议将香港作为国有企业的海外资金管理中心。当然,新加坡也是优秀的选择之一。香港不仅是国际知名的国际金融中心,而且香港也是人民币贸易结算的境外试点,相比其他金融中心具有一定优势。

(二)完善企业的资金内部控制度

国有企业为了确保海外资金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非常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有效的资金内部控制度,严格海外的资金授权、资金批准、资金审验等程序和机制,对资金实行严格的集中归口管理,对于资金管理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察和评价,科学划分岗位,明确资金结算中每一个环节的职责和责任追查机制,等等。

资金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是通过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等控制措施,使货币资金业务建立在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基础上,从根本上杜绝贪污、舞弊行为的发生。建立反舞弊机制,规范反舞弊调查处理程序,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及时防范因舞弊而导致内部控制措施失效、影响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风险。

(三)实现海外资金管理的高度信息化

随着业务的扩展,很多企业都把信息化建设作为重点,以财务系统为突破口,逐渐拓宽到更丰富的企业资源规划(ERP)。现在已经有银行可以做到将银行系统与企业财务系统对接,在企业未来的管理中,业务系统、财务系统、银行系统将会互相连接,使不同领域之间的沟通和信息共享变得更加便捷。

四、结束语

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不可或缺的资源,贯穿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由于国际经济环境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在世界复苏期要学会向管理要“现金”,全面强化资金管理,建立适合的海外资金管理模式,是有效应对眼前困难着眼未来的道路。海外国有企业应当充分研究所在国的理财环境 ,合理和有效地管理资金,从源头和制度上保证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金的安全完整

参考文献:

[1]王大雄.企业集团资金集中化管理的实践与策略.交通财会.2005(06):215-216.

[2]刘秀春.企业集团资金集约管理的战略选择与创新.经济导刊.2007(09):154-156.

[3]左嘉.中国企业的境外资金管理.中国外汇.2009(14):85-86.

外资金管理篇7

关键词:境外工程 项目工程 工程资金 资金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和关注工程项目资金管理工作,项目资金管理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着工程资金使用效率,影响着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境外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对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一些要求。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越来越多,境外建设市场在不断扩大,如我国与东南亚、中亚以及南美等国家的合作,逐渐形成境外建筑市场。而境外工程项目资金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研究和探讨境外工程项目资金管理重点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相关人员重视和思考。笔者根据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个方面,下面将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一、加强境外工程项目资金收支管理

(一)收支管理的对象

加强境外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是确保工程顺利开工的重要途径和保障,项目资金是工程的“血液”,而资金管理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收支管理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加强资金收支管理就是要对资金收入、支出进行控制,这方面涉及很多方面的工作人员,如建筑承包单位、施工单位以及工程总承包单位等,这些都是项目资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加强资金收支管理,就要从这些业主和承包商着手,找准工作对象,再采取措施。

(二)措施

作为工程项目资金管理人员,要想加强境外工程项目资金管理,首先,承包商与业主应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只有加强两个部门的沟通和合作,才能更好的按照合同程序和规定过程,顺利完成工程资金收款工作。承包商和业主都是工程启动资金重要的提供者,资金管理人员应该主动与各部门沟通交流,在愉快合作的基础之上,能积极按照合同上的规定顺利从承包商和业主手中获取资金。其次,做好现金流分析,工程项目资金使用一定要重视过程分析,任何一笔项目资金的支出都应该经过审核。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避免资金的大量支出,及时编制资金计划,并且把资金收支情况公开化和透明化,实施动态监控。

二、学习和掌握境外纳税法律和法规

(一)学习和掌握境外法律和法规的重要性

我国在境外工程企业中,不仅要按照国内纳税征管相关法律和犯规申报缴纳税款之外,还要按照国际上的相关法律和法规再次申报并缴纳税款。因此,学习和掌握境外纳税法律法规是开展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管理工作人员只有学习和掌握专业的法律和法规,才能在实践工作中,更好的应用相关知识去解决问题,掌握和学习境外法律和法规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措施

首先,项目资金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掌握我国与一些国家签订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内容,学习、掌握其中非常重要的条款。掌握专业知识是境外项目纳税管理的重要方面,学习知识是基础。其次,应该利用已经建立的相关法律和法规解决实际问题,在工程项目资金管理中,工程建设企业应该了解项目所在国和我国是否签订协定,然后根据税收协定适应范围和税种,合理征收税率。最后,应该建立和制定科学的税收标准,利用法律和法规保障自身的经济利益,避免不必要的支出,尽量节约工程项目投入资金。

三、提升风险评估和控制意识

(一)风险意识

境外工程是一种投资方式,投资必定存在风险,因此,管理人员应该具有风险评估和控制的意识和能力。管理人员只有具备风险意识,才能更好的监督自身的行为。境外工程担保存在风险,在这个方面,管理人员一定要控制和尽量提高工程的担保的安全性,避免后期的纠纷和问题。风险控制意识要求管理人员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和工作技能,能随机应变,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二)方法

市场风险意识的培养需要开展工作人员培训工作,通过学习和工作经验总结,逐渐帮助工作人员树立一种风险意识,只有不断的总结和分析,工作人员明白管理的风险性,才能真正树立风险意识。其次,应该定期开展实践活动,要求管理人员深入市场,调查和掌握相关信息,为决策的制定和资金的支出使用,提供非常重要和可靠的市场情报。通过市场调查的情报,其可靠性和精确性非常高,是锻炼工作人员风险控制能力的重要方法。上述都是境外工程项目资金管理的重点内容,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值得深入研究和分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境外工程项目资金管理与一般施工工程资金管理不同,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外汇工作,这是各国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确保多方的共同利益,才能更好的达成共识。其次,应该加强项目资金收支管理,项目资金来源是工程启动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还应该要加强资金使用过程的分析。再者,资金管理工作人员要学习境外资金管理的相关法律和法规,这样才能确保在管理和协商中,不会出现纠纷和问题。最后,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意识,管理人员应该树立一种风险意识,项目资金投资和使用都需要认真考虑。

参考文献:

[1]毛颖.加强境外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2)

[2]高海.公路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新模式探讨[J].交通财会,2009(04)

外资金管理篇8

关键词:乡镇预算;预算外资金;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财税机制的改革,乡镇财力较之于以往有了较大的增长,预算外资金也在不断增长之中,这一方面给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上的滞后,预算外收支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导致了经济秩序的混乱,使预算外资金成为违法乱纪、滋生腐败的温床。

1当前乡镇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1乡镇预算外资金收支管理缺乏约束监督机制

(1)乡镇预算外资金收入管理权分散。乡镇预算外资金收入管理权分散在乡镇政府的主要领导手中及乡镇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现状没有多大改观。从整体上讲乡镇预算外资金还没有纳入有序管理的轨道。部门分散管理和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助长了部门利益,带来了收取上的随意性,从部门变相收费发展到部门内部竞相收费。乡镇预算外资金收费票据管理乏力。①对乡镇预算外资金收费票据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收费单位认为,只要能够收到预算外资金,用什么样的收费票据都可以,有的甚至出据白条收费。②收费票据使用不规范。③收费票据管理流于形式,收费票据在登记、发放、管理上不甚严密。(2)乡镇预算外资金支出管理失控。乡镇预算外资金在使用过程中违纪违规现象严重。分散在各部门管理的乡镇预算外资金使用上存在随意性、无序性和分散性,大量被挪用于消费性支出,这种现象严重地扰乱了财经秩序,违犯了财政法规制度。

1.2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管理权限分散

乡镇财政所实行预算外资金专户存储时,各站所不积极配合,乡镇财政所的管理受阻,监督乏力,大量预算外资金仍然由主管部门掌握,造成一些站所的预算外收入无法按规定纳入乡镇财政统管,出现多头管理的现象。从目前的情况看,一些乡镇存在着将所收取的统筹资金不上交财政专户管理的作法,严重削弱了财政管理的职能。

1.3乡镇预算外资金管理弱化,助长了腐败现象

现行的乡镇预算外资金管理政策,刺激了单位局部利益欲念日益膨胀。在不规范的管理状态下,各种违法违纪现象不断发生。主要表现在:超越权限,擅自审批或自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利用职权强行提供服务,强买强卖,把权力商品化,凭借垄断地位,经营业务中搞乱收费、乱提价,从中牟利,部门职能交叉,重复收费。这不仅加重了企业和群众负担,扰乱了经济秩序,而且也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利益,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影响了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

1.4乡镇财务管理混乱,缺乏自我约束机制

部分乡镇的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较差有的甚至不懂财务;有的财务管理人员受领导支配,不按财经法规办事,规范性不强;一些财务人员利用预算外资金乱发补贴、福利、奖金的情况屡屡可见;很多乡镇不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专用票据,随意使用白条和自制收据,有的站所虽然使用财政收费票据,但根本不到财政所核销。由于财务人员的素质低下、责任心不强,加之单位财务管理混乱,缺乏自我约束机制,致使这部分预算外资金游离于财政监督管理之外,造成预算外资金的体外循环。

1.5部分乡镇领导对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缺乏重视,态度不积极

由于部分乡镇领导对预算外资金是财政性资金的认识不清,仍然将这部分资金作为部门单位的自有资金来看待,他们往往受部门利益的驱动,认为如果将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乡镇财政专户储存会触及到分管领导的利益,分管财经的自就小了,不能随便支配资金,因此在乡镇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工作中缺乏主动性,态度不积极,也给这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阻力和难度。由此一些乡镇坐收坐支、挪用预算外资金收入,逃避财政监管的现象屡见不鲜。

2加强乡镇财政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建议

2.1做好宣传工作,形成加强乡镇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大气候

建立规范的乡镇预算外资金管理体制,对乡镇领导和财政部门来说,存在一个转变理顺观念,树立大财政、大分配思想的问题;对乡镇各部门、各单位来说,其部门利益受到触及,需要一个理解和适应的过程。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才能奏效。为了使政策宣传有实效,乡镇领导除了学习、转变理财观念外,还要把综合财政预算改革作为缓解当前财政困难的一项重点工作,亲自抓这项工作,使各方面都认识到加强乡镇预算外资金管理,推行综合财政,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财政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改革发展的政治问题。通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改革大局,为加强乡镇预算外资金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2强化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在当前形势下要建立规范合理的乡镇预算外资金管理体系,财政部门必须结合各乡镇的实际情况,深入到各乡镇站所中去,在摸清乡镇预算外资金底数的基础上进行立案造册,同时要掌握各单位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收费范围,做到底数清楚。同时,财政部门要狠抓制度建设,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着手制定和完善适合乡镇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要建立健全乡镇预算外资金会计制度及决算编报制度,在乡镇执收单位中建立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对执行乡镇财政专户中态度不积极,措施不得力,工作无成效的领导或个人,要追究其责任。

2.3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乡镇财政干部的业务素质

要完成好新形势下的乡镇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需要一批业务精、政治合格的乡镇财政干部队伍。乡镇财政所人员的业务素质高低是做好财务管理的关键。要抓好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开展旨在增强业务素质的学习,不断提高财会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财政工作的实际,抓好乡镇财政干部的廉洁自律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增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遵纪守法的乡镇财政干部队伍,以适应乡镇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的需要。

2.4建立健全约束、监督机制,强化监督

确保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管理要使预算外资金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建立健全约束、监督机制,强化监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建立监督检查、监督审核制度,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和《安徽省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对预算外资金管理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处罚。使预算外资金管理坚持统一收费立项管理、统一票据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财政专户管理,理顺收、管、用运行渠道,真正达到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管理标准,使预算外资金在地方各项事业发展中发挥效益。

2.5完善县乡财政体制,为乡镇政府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

分税制财政体制实施以后,中央集中了一部分财力,地方各级集中财力的现象也较为普遍。从整体上说,乡镇财政还比较困难,如果再从乡镇集中财力,势必加剧其困难,不仅使其基本的政府职能难以履行,也使得预算外资金管理改革难以深入下去。特别是在将乡镇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管理以后,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要本着“简政放权”和“富县先富乡”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取消一些对乡镇不切实际的硬性政策规定,为乡镇自主理财创造宽松环境。同时,把适合乡镇管理的收支下划给乡镇,区别不同情况,最大限度地调动乡镇的积极性,为深化乡镇预算外资金管理改革提供财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运喜.乡镇预算外资金管理浅析[J].乡镇经济,1999,(4).

上一篇:无线局域网技术范文 下一篇:体育产业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