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拉斯克奖”

时间:2022-08-11 05:50:13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拉斯克奖”

中国学家呦呦获“拉斯克奖”

外界评价屠呦呦是

“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

[新闻回放]

2011年9月23日,屠呦呦在美国纽约举行的拉斯克奖颁奖仪式上领奖。当日,美国拉斯克奖将其2011年临床研究奖授予81岁的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拉斯克奖,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据了解,屠呦呦1930年12月生于浙江宁波,现为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最早提出用乙醚提取青蒿,对研发青蒿素起到关键作用,从而创制新型抗疟药。

屠呦呦获奖也引发了科学界的讨论。不少学者认为,屠呦呦现今81岁高龄,其履历除了发现青蒿素之外,关于她的介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可就是这位“无博士学位、无海外留学背景、无两院院士头衔”的“三无”科学家,她的成就与袁隆平的水稻一样获得世界承认。

“拉斯克奖”被看作是诺贝尔奖的“风向标”,素有“美国的诺贝尔奖”之誉。1997年以来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近一半也是拉斯克奖得主。无怪乎外界评价屠呦呦是“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

关键词1:寂寞与坚持

屠呦呦是个典型的科学家,不善交际,几乎从不曝光于聚光灯和公众视野,更不会成为电视访谈中的明星;不像有些科学家什么时髦就搞什么,而是持之以恒地坚守自己的目标,对青蒿素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虽然已是81岁高龄,仍思维清晰,至今仍承担了很多课题,还带研究生,也经常参加学术活动。

她是一个执着的人,当时做青蒿素的时候她自己也没有把握,但非要攻下来不可,亲自到海南岛疟区恶劣的环境里搞实验,仅对青蒿素的试验就经历了190多次失败……最终淘尽黄沙始得金。

屠呦呦也经常感慨,说现在很多人做科研不踏实,不愿坐冷板凳。她不仅批评科技界追求功利的浮躁之风,对学术造假等不端行为更是深恶痛绝。如果拉斯克大奖不颁给她,她在中国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科学工作者,中华民族之所以在百般磨难中坚持至今,就是因为有屠呦呦这样伟大而平凡的一员。

[观点解读]

没有半点浮躁,不怕失败,发现青蒿素40年,尽管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荣誉,但仍是“默默无闻地工作”、“持之以恒”,这是一个科学家的美德。而在当下,被利益牢牢攫住、被势力和物质绑架、将科学的理性与天性强行扭曲的专家、学人并不少见,如果真要问上天何以格外垂青屠呦呦,正因为她展现出一种脚踏实地、老老实实的科研作风。这是一个科学家有所建树的必然前提。

关键词2:冷静与沉淀

多年来,我们总是在钦羡的目光中,看着人家一次次将诺贝尔奖项席卷一空,国人的诺奖情结,已是挥之不去。这恰恰是怀抱诺奖情结者陷入的误区,真正有志于科学探索的科学家,往往不以诺奖为目标。但诺奖得主却有一个显著的共性,就是几乎都执着于科学的探索,并潜心献身于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如果没有这样的动机,又怎么可能有使命感和献身精神,更难耐得住寂寞,而这对于科学道路的探索,实在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米勒和苏新专推荐屠呦呦参评时,屠呦呦已经非常坦然:“得不得上没关系,我用平常心对待。”

[观点解读]

对此,我们不妨深思,为什么诺贝尔科学奖对于我们来说一直是黄粱大梦?为什么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2年来8次空缺?或许,从屠呦呦身上能反衬出一些原因――比如浮躁盛行、原创匮乏。屠呦呦的获奖成果,出自上个世纪70年代,距今已近40年。这漫长的获奖过程提醒我们,学术研究是需要时间沉淀的。而很多大学领导、学术机构负责人希望在自己的1到2个任期内(5-10年),就看到自己的政令结出硕果,将欲速而不达。

关键词3:情结与反思

近些年来,我国的科学界正呈现出一种浮躁的心态,有的心态不端、学术造假,有的热衷追求名利、贪图虚荣。在科研管理方面,也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倾向,鼓励多出成果、快出成果,结果,在这种导向之下,所出的成果泡沫多、有价值的少。如此浮躁的学术土壤之下,有多少人能像屠呦呦那样甘于“三无”,勇于忍受寂寞、克服浮躁专心研究?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获此殊荣的屠呦呦仅有大学本科学位,无海外留学背景,头顶上更无两院院士头衔。不用手机和电子邮件。屠呦呦也曾经一次申请中科院院士,三次申请工程院院士,均未获通过。距离诺贝尔奖仅一步之遥的“三无”教授屠呦呦,竟然不是中国科技界认可的顶尖人物,大爆了一次冷门。近年来,国人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诺奖情结。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成员、瑞典科学家哈里特・沃尔伯格・亨利森女士认为这很自然,“诺贝尔奖是世界科学事业的最高荣誉,自然广受关注,有诺奖情结,对科研发展有益。”她表示,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工作,需要长期坚持努力才能前进。因此,科学界需要英雄来激励年轻人。而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是这样的“英雄”。 在亨利森眼中,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加入国际尖端的科研合作,中国人获诺奖的日子,其实并不遥远。

[观点解读]

真正的困惑还在于,“三无”教授屠呦呦不为公众熟知的同时,仿佛也并不为国内的评价体制所认可。由此至少引出了三个评价体制值得审视:其一是学术评价体制;其二是院士评选规则;其三是科技奖励评价体制。就像中国人并非不能出体育奇才,但中国足球一直就是上不去一样,屠呦呦荣获“拉斯克奖”,是反思中国学术体制的最佳样本。有关方面应该以此为切口,勇敢地切开学术环境的弊病,让中国出现更多的屠呦呦。这样,“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才会真正找到答案。

屠呦呦虽然没能获得2011年诺贝尔奖,但也不用遗憾。相比于诺奖,中国目前可能更需要类似于发现和推崇屠呦呦的饶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此前“落选院士”)。一个人的伟大,除了他自身伟大以外,还在于能够看到并赞赏别人的伟大。在一个相互赏识的国度里,想不产生诺贝尔奖都难。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一定要得诺奖,但我们一定要有饶毅。

适用话题:当世界向你微笑、中国榜样、科学之光、“三无”的价值、失败与成功、寂寞与坚持、冷静与沉淀、平凡与卓越、低调与高调、科学的反思、透视冷与热、谁来回答“钱学森之问”、中国离诺贝尔奖有多远……

上一篇:《新闻联播》两位新主播欧阳夏丹和郎永淳亮相 下一篇: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