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桥梁史”会否变成“塌桥史”?

时间:2022-08-11 09:39:11

当代“桥梁史”会否变成“塌桥史”?

8月25日,哈尔滨市政府召开塌桥事故的第二次新闻会。市政府秘书长黄玉生称,事故大桥是三环路群力高架桥,与阳明滩大桥分属两个工程建设项目。“不存在找不到施工单位的情况。”对于桥梁工程质量是否存在问题,哈尔滨市建委主任吴向阳称,要等专家组调查结果。

从广东九江大桥到福建武夷山大桥,从杭州钱塘江大桥到哈尔滨阳明滩跨江大桥,一时间,塌桥事故居然也你方唱罢我登场,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塌桥的确可能有很多客观因素,但事故如此频繁发生,还是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和心理承受程度。

诚然,既然时代不同,技术迥异,非要用赵州桥的“千年不塌”来要求当下的新建桥梁,的确有些“不合时宜”。连当代房子都只需管用70年就万事大吉,似乎也不能苛求桥梁非要个个成“桥坚强”。然而,即便如此,面对屡屡“英年早塌”的桥梁,恐怕也不能总是得出“塌之有理”的结论来。

事实上,无论是甫一“胜利通车”便曝出质量问题,还是通车不足一年便垮塌,当代桥梁的建筑质量问题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早在2003年,便有14名工程院院士向有关部门提交咨询报告称,“我国结构设计在安全设置水准上的低要求,在世界上是非常突出的。”报告中指出,我国规范规定的车辆荷载安全系数为1.40,低于美国的1.75和英国的1.73;另一方面,在估计桥梁构件本身的承载能力时,我国规范规定的材料设计强度又定得较高,因而对车辆荷载来说,我国桥梁的设计承载能力仅为美英的68%和60%。而按照交通部的桥涵设计规范,室外受雨淋(干湿交替环境)的混凝土构件,钢筋保护层最小设计厚度尚不到国际通用规范规定的一半。可见,桥梁的短寿与英年早塌,确实与设计规范的低标准与先天不足有关。

当年的院士们曾经提醒,今后二三十年内,中国土建工程由于耐久性设计标准过低,施工质量较差,将会陷入永无休止的大建、大修、大拆的怪圈中。哈尔滨塌桥事故,让院士们的预测变成了现实。

作为松花江上的交通动脉,原定3年工期,竟然18个月便超速完工。早产的“大桥”,其实早已埋藏下“塌桥”的隐患。从断桥混凝土中露出的木棍和编织袋,以及工程监理的回避,似乎又在告诉人们,超载绝非塌桥的惟一原因。

一位桥梁专家曾说,“当代桥梁必定会被记入中国桥梁史”,但愿这段桥梁史,不要被“塌桥史”所改写。

上一篇:地方财政收入的未来趋势分析 下一篇:黑树林:神山脚下当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