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技能培训问题分析

时间:2022-08-11 08:44:55

我国绿色技能培训问题分析

摘 要:绿色经济浪潮中,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绿色产业需要大量的拥有绿色技能的人才,但是从现实条件来看,我国面临绿色技能人才匮乏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绿色技能培训现状,文章首先对绿色技能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分析国外绿色技能培训的现状,结合绿色产业发展和我国绿色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从社会、学校和企业三个维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绿色技能;培训体系;问题;建议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1-143 -03

一、绿色技能的界定

目前绿色经济的浪潮席卷全球,针对绿色经济、绿色产业和绿色技能的研究也是很多,针对绿色技能的定义国内外不同机构和学者也有不同的认识,从目前文献资料阅读中,本文发现最贴近的是国外的一个词―“绿领”,国内很多学者对于绿色技能的表述和绿领的内涵有很多相似之处。

最早出现“绿领”一词是在2007年的时候,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出版的全球环境报告之中,其中有一部分关于“绿领”的阐述,这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概念内涵,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就业人群、工作内容和目的。从就业人群来看,绿领是和农业、生态环境和环保相关领域的制造、管理服务和研究开发活动的就业者;从工作内容来看,绿领的工作内容既包含传统产业领域的生产加工和制造等相关工作内容,同时还有一部分很重要的是能够保护和改善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最后从目的的角度来看,通过绿领的工作内容能够减少生产废弃物和污染物体的排放,能够高效利用能源,减少资源浪费,能够最终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终极目标。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于绿领的阐述之后,美国紧随其后,在2009年《韦氏大辞典》收录了“绿领”一词,针对这一词,在《韦氏大辞典》中的定义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有所区别,它是指工作或研究领域在生态环境、农林行业以及环境卫生领域的专业从业者,同时也将喜欢户外运动等人,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美国《韦氏大辞典》收录的关于绿领的定义明显内涵和外延都进行了扩展。

很多国内外学者仅仅将绿色技能定义为从事绿色行业人员身上所具有的技能。绿色技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绿色产业中的绿色生产环节、具有绿色性质的工作内容以及在科学研究中能够带来绿色科技创新的知识,这以上三个部分的技术和能力的综合。

随着绿色经济在海内外获得极高的关注度,国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绿色技能的越来越多,结合国外的研究成果,他们对于绿色技能是如下的阐述:劳动力所应需要有的技术性技能、知识、价值观和态度,从而促进商业、工业和公共事业领域的发展与支撑可持续型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成果。

后来世界经合组织在给出它的定义中,指出绿色技能是一种特定的技能,这种技能是能够调整企业的产品、服务或业务,这种调整是为了适应符合适应进一步的气候变化或适应它的影响的相关绿色法律法规。

与国外研究不同的是,我国对于绿色技能的研究相对比较滞后,很多学者的研究往往是从国外借鉴,例如赵东初、胡杨等学者的观点是绿色技能是劳动者身上所具备的综合的素质和能力,这种就业者要具备生态环保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能够深刻领会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的内涵。还有的学者将其仅仅与林业挂钩,提出的绿色技能是能够产生价值的一种专业性的知识,是指在生产制造或者管理活动中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污染物最小化的排放,同时高效利用产能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文献阅读、整理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对于绿色技能的并不是太全面,有的仅仅局限于林业,有的仅仅局限于从技能的角度分析。

我们在整理和分析前人的基础上,我们定义的绿色技能应该是全面的,而且是在绿色经济下,现代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所以绿色技能应该是一个综合全面的技术、能力和思维的综合。

概括来说,绿色技能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生态环保和绿色生产的管理技能,这是人才冰山模型浮在海面上可见的部分,更多的强调技能知识的运用,另一部分是价值观的部分,这是在人才冰山模型下面的部分,这包含每个个体的思想品质、精神境界、价值观去向和伦理观念等。

二、国外关于绿色技能培训的现状

国外关于绿色技能的培训由来已久,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可以看出,在2007年,《绿色就业法案》就在美国众议院获得通过,其中根据该法案的内容和条款,为了更好地促进国家和州地方政府的绿色就业工作,联邦政府计划拨款1.25亿美元用来提供就业培训计划。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时提出,联邦政府要提供数百万美元的资金用于“绿领”工人的培训。其中在《绿色就业法案》中,政府主动招募失业人士,提供适当的训练课程,使其具有装置绿色建筑的设备与其他绿化房屋的知识与技术。在纽约市目前开设最热门的十大绿色训练课程是:建筑物外墙分析师,建筑物能源使用绩效分析师,太阳能板设计与装置设计师等设计班,太阳能板基本设计与装置技术训练班,太阳能专业人士训练班,再人力资本与就业生能源系统训练班,河岸维护与维修训练班,有害废物处理训练班,污水处理训练班,建筑物废料处理及废料回收训练班,园艺及屋顶设计、外墙装饰、公园花草树木维护工作、大型园林及森林养护培训。大型企业自己有能力从事大楼绿化的工作,小型企业没有,因此他们也可以申请与家庭住宅类似的政府协助,以减低其企业能源的使用与电费,并达成环保及减少失业人数的目的。

美国加利福尼亚地方政府的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办公室进行了一项研究调查,通过调查发现绿色就业岗位不仅出现在资本密集型产业,而且也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也需要很高的综合素质,包括学历背景,知识体系和操作技能等。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充分看出绿色就业岗位需要比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因而如果想将传统产业搬过来可能是比较难,而最新的岗位需要专门的知识体系和专业的操作技能,然而这些知识和技能对现在的高校来说,从人才供给来看,目前很多高等院校存在培养体系不健全,课程落后等等问题,因此也很有必要加强对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和能力培训工作。英国现有的环境部门的工作者有40万人,在未来20年内,英国将有超过100万人服务于绿色产业。而欧盟包括英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通过法案来鼓励劳动者提高绿色技能,并在社会上实施一系列的培训项目。

三、我国绿色技能培训存在的不足

(一)绿色技能人才供给不足,难以满足绿色产业发展需要

麦可思教育咨询服务公司的数据分析发现,39个与绿色经济相关的本科专业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薪为2295 元,55个与绿色经济相关的高职专业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薪为1677元,明显高于同期毕业生的总体平均月薪,从薪酬水平方面可以看到目前对于绿色技能人才的需求程度,而根据我国最新的“十三五规划”的内容,为了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机构优化,必然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这里仅仅以风电行业为例,根据国家电网的数据统计,截止到2020年,我国至少需要150万名专业风电相关领域的人才,而目前远远达不到。

(二)绿色人才结构不合理

调查数据显示,39个与绿色经济相关的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平均为61.4%,根据智联招聘和中华英才网的对于用人单位调查研究显示,目前绿色人才结构存在严重不合理,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新手较多,而熟练人才少;基础工种较多,而专业人才缺少;生产类型的人才多,而生态类、工艺类和环境服务类的少;技术型的多,而管理型的较少。由于许多相关绿色专业是近些年才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的,相对于其他发展已久的专业,这些专业教育才刚刚起步,一方面是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缺乏市场针对性,另一方面环保就业市场人才需求条件模糊,这也是一部分绿色专业人才结构不合理的原因。

(三)绿色人才教育培养和培训上尚存在认识的误区

首先从理念上就存在误区,很多人将绿色产业等同于环保产业,将绿色人才等同于环保人才,这是很片面狭义的理解,环保产业是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能够厘清其中的关系。第二是过于重视和强调绿色技能人才培养,当然,如果过分强调技术人才的培养而忽略了经营管理人才,懂法律、外交和财务等方面的绿色人才培养,也会限制我国绿色人才培养体系的全面发展。第三,片面注重高层次人才绿色人才培养。目前,我国绿色人才的培养还存在着重高等教育、轻职业教育,重视科技研究人才、轻视职业技能人才的认识误区,这是人才结构不甚合理的重要原因。同时,偏重本科、研究生教育,忽略职业技术教育,偏重培养从事科技开发的领军研究人才,忽略培养产业急需的实用技能人才,也是绿色人才数量缺口产生的重要原因。第四,把绿色教育片面理解为自然环境教育。

(四)绿色技能培养体系不完善,缺少系统全面的规划

虽然我国比较早地从国外引进EPD项目的课程,目前已经由超过一千所高校参与EPD项目,但是从现实情况和实际走访来看,我国的农林高校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针对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形成自己的体系,教育观念和思维比较落后,其中很多课程的内容往往还是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缺少很多实际运用的技能课程,更有甚者还缺少类似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核心课程,除此之外,很多高校没有系统地对绿色技能培养体系进行规划设计,往往是照搬照抄或者是单纯各个院系开设各个院系的课程,没有系统地规划和协调。

(五)高校学生绿色素质评价体系有待加强和完善

绿色素质评价体系对于学生参与绿色技能培训有着重要导向和激励作用,针对研究数据来看,全国仅有12.3%的高校建立有学生绿色素质评价体系,暂且不论绿色素质评价体系的优劣之处,学生绿色素质的建立需要有一定的正向激励措施和指引,实践证明,缺少正向的激励和引导会让绿色技能教育成为空谈,会停留在表面,很难落实到实际当中。

四、对策和建议

通过以上对于我国绿色技能的分析,从中看到很多绿色技能培训现状的问题和不足,笔者在阅读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发现绿色技能培训是一个全方位的多层次的系统化的培训体系,不仅仅包括高等教育机构,还包括其他干系人,综合以上的各种举措和建议,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和维度尝试性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主要从社会、企业和学校三个层面。

第一,社会是一个大环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无法避免社会的影响,从社会这个维度来讲,应该为绿色技能培养体系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主要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加强绿色技能重要性的宣传和普及,同时社会应该完善对于绿色技能体系内容的构建指导和支持,而从目前的文献阅读分析来看,社会上对于绿色技能培训的社会组织少之又少而且培训质量不是很好。

第二,从企业层面来看,要加强对员工的激励,提高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要能够为“绿色技能”支付合理的薪酬,因此企业应该设计合理的绿色薪酬体系。应该因地制宜地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体系,能够发挥薪酬体系的激励作用,更好地留住本应该留下的企业需要的人才,同时应该积极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包括对外的培训内容,在征求员工意愿的基础上,能够结合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合理的培训内容和体系。

第三,从学校层面来看,一方面应该将高等教育与中高职教育相结合,构建多层次、全面的绿色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不同的学校的性质和要求,应该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应的分工建设,同时突出重点,协同配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应该重点加强学术型人才的能力培养和建设,而普通高校和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应该更多地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能够做到协同创新的能力。第二个方面是针对目前我国绿色技能人才培养和绿色产业人才需求不匹配的现象,学校应该能够积极加强社会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课程做到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并根据该专业的相关职业对毕业生的能力和知识等要求,以及该专业的目标产业、企业类型的要求,提出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培养的建议,保证培养人才质量符合产业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健.论绿色人力资源管理[J].企业管理,2009,(04):51-53.

[2]沈灏,魏泽龙,苏中锋.绿色管理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32(11):18-25.

[3]魏锦秀,李岫.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一种新的管理理念[J].甘肃科技纵横,2006,(02):113-114.

[4]杨光.绿色人力资源管理[J].管理评论,2003,15(10):8-10.

上一篇:大多数中国老板不懂“人” 下一篇:博物馆在舟山新区旅游业发展中的价值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