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对学生人文精神观的培育

时间:2022-08-10 03:15:39

高职教育对学生人文精神观的培育

摘要:高职教育是培养职业或行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目前,国内大多数高职教育为片面追求就业率,造成在教学过程中过重强调技能学习,而忽视人文精神观的培育。在此形势下,要培养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仅靠技能知识训练是不够的,需不断探索有效对策,加强人文精神知识的教育与培育力度,正确引导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观,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以贵州某职业院校为例,浅析了高职学生人文精神观培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生;人文精神观;反思;培育

人文精神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个性的主要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是否文明的重要尺度。高职学生人文修养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职院校对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力度。

一、高职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缺乏的原因

高职院校是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地方,由于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出现严重偏离,盲目追求办学特色,一味以“地方经济特色”岗位、“校企合作”双赢等为目标培养人才,忽视人文精神的价值。这种单一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企业,弱化人文精神教育的培养方式,是高职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缺乏的主要原因。1.19世纪末科学主义教育观思想是高职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缺乏的根源科学主义教育观思想认为,社会要科学地发展,在不脱离社会现实的情况下应把培养科技人才放在首要位置。这种把教育培养以人为本转移到以科学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高职教育中还占着重要地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失去了对人文精神教育的关怀,不利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2.重科学技术轻人文教育是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缺乏的客观原因1842年,魏源在《海国图志》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开启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的理论源头。高等教育方面主要表现为科学教育逐步压制人文教育;新中国成立后,为建设社会主义,尽快实现超英赶美的奋斗目标,重科学轻人文思想占据了高职教育的主要地位;“”期间,大量的人文古迹、典藏真迹被毁,大批的人文大师被批倒,造成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粹继承断层。如今,“学好一技之长,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更是道出了高职学生的心声,同时也暴露了高职教育的弊端。笔者认为,只有重新构建当前高职教育培养模式,更多地融入人文精神教育的内容,用人文精神的智慧和力量去陶冶人才的情操、提高人才的道德精神修养,才能让人才真正实现为地方经济服务,达到校企合作双赢局面。

二、高职学生人文精神教育培育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力度的加大,全国高职院校发展势头如雨后春笋般迅猛,至今,全国已有1300多所高职院校。由于受到高职教育传统理念的影响,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其或多或少存在着重专业、轻人文,重技能训练、轻德育教育,重硬件条件、轻软件环境的现象。以贵州某高职院校人文精神培育现状为例,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重视专业课程设置,人文精神课程设置偏于形式主义

尽管国家提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在重技能轻人文的大环境之下,虽然开设了诸如大学语文、近现代史纲要、演讲与口才等人文精神类课程,但总体来说,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设置比例严重失调,每周人文精神类课程数量不足专业课程数量的一半。有时为满足专业课需要,人文精神类课程往往采用大班制上课,少则100多人,多则近千人,讲授效果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加之学生人数太多无法约束纪律,致使逃课的学生越来越多,久而久之该课程将会处于形式主义状态。同时课程设置对教师和学生要求都不高,从而为形式主义课程埋下隐患。

2.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人文知识积累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国现阶段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人才。纵观我国高职院校招生生源,大多为与本科院校失之交臂的学生,最终无赖之下选择读高职。相对来说,这类学生文化综合素质普遍偏低,特别缺乏人文精神知识。高职学生群体在原有的人文知识沉淀上有更高层次的诉求,更多地偏向于动手能力的培育,在人文精神知识的累积上有很大的欠缺。这使高等职业类学生原有的知识诉求的缺失有待加强。

3.师生交流断层,人文精神教育方式单一

人文精神的树立和人格精神的展现,不能只靠上课时间“言传”,更要长期交流的“身教”,教师只有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在校园里,教师与学生交流时间太有限,仅仅靠课堂上的交流是完全不够的,有的教师甚至长期不与学生交流,上课时见见面,课后形同路人,不利于教师的躬身示范和人格精神的树立。除此之外,学生唯有与辅导员(班主任)进行沟通,辅导员(班主任)成为学生大学期间主要的道德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的传播者。在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下,校园人文精神知识的培育有了新的途径,但大多高职类学校在此方面缺少人文精神知识的传播途径。

三、高职学生人文精神观的培育

在“重技能、轻人文”这一大环境之下,高职院校要实现人文精神教育建设的良性发展,必须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力度,教会学生如何为人、处事,注重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培育,为社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1.调整培育观念,学会做人比学技能更重要

近年来,随着全国兴起学习“传统文化”热,越来越多的企业、公司在招聘员工时,首先考核的是“是否会做人”,其次才是“是否会做事”。诚如一位高职院校教授思修的老师在第一节课上所说:“同学们,老师上这门课的最终目的是先教你们学会做人,其次才是传授知识。”要将学生塑造和培育成适应社会需求,同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既要有良好的个人道德品质,又要有适应社会参与实践能力;既要有敢于创新理念、追求真理,又要勇于承担责任。诚然,要培育这样的人才是很困难的,不仅需要科学的技能训练教育,还需要人文精神教育齐头并进。加大高职院校人文精神教育力度,才能使所培育的学生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最大化地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高职院校文化软件设施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精神氛围环境

校园文化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和灵魂,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和渗透力。因此,高职院校应更多地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与大多数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图书馆人文社科类藏书方面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人文发展需求,大多收藏图书仅与专业设置、技能知识培训有关,缺乏与人文元素有关的藏书,有的高职院校甚至仅靠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及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不加强校园文化软件设施建设,如扩充学校图书馆人文社科类藏书,学生的人文知识学习源头就会断层,不利于其人文视野的开拓。

3.在课程设置以专业课程为主,人文课程为辅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课程设置体系

人文知识的积累是人文精神观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习人文知识是高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高职院校在人文精神培育落后的情况下,应以当前传统文化学习热潮为切入点,达到人文教育与高职教育的相互结合。要达到二者的有机结合,特别是高职院校领导应重视专业课程设置,增加人文教育类课程比例,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突破现有的单一模式,逐步向人文课程与技能专业课程紧密结合方向转变,构建合理的课程设置体系,使不同学科的学生共同形成正确的人文观和价值观,从而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4.改革职称体制,让教师专一教学

在我国高校里,职称的高低往往与其头衔、工资待遇挂钩,而论文数量及其他科研成果是职称晋升最主要的考核方式。大家似乎都明白,教学再好,没有论文及科研项目,根本无法评上副教授、教授。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大多数老师不是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教学上,而是用在如何完成论文数量,如何申报课题或其他科研项目上。在高职院校,人文社科类教师要晋升职称,道路更加艰难。艰难的过程迫使他(她)们牺牲充足的备课时间而“专心致志”搞科研创造。因此,只有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创新职称评价机制,鼓励教师教好学、好教学,才能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水平又好又快地发展。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人文精神素养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民心工程,如何提高实用型人才的人文精神素养,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合理地建设一支精干的、高水平的人文教师队伍。(1)科学合理的引进人文类高层次人才。很多高职院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只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引进,把大量的人文类专业的高层次人才拒之门外。这种片面的、失均衡的引进方式,将不利于学校的教师队伍整体结构优化建设,更不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因此,避免片面、单一渠道地引进教师,从学校长期发展全局为起点,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地引进一批人文类高层次人才,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2)采用“帮扶”模式构建合理的教师梯队。高职院校各二级学院(系)应做好老教师带新教师的“帮扶”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带动新教师迅速成长。这种以老带新互补共进的“帮扶”模式,是高职院校构建合理教师梯队的有效途径。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背景下,只有重拾人文精神培育,将人文精神教育始终贯穿于职业教育之中,全面调整高职院校培育观念,加强学校文化软件设施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合理的课程设置,同时加大提高人文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的人文素养,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高职院校的品质,实现高职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0-93.

[2]高彦.教育场域视野下高职院校人文精神培养的障碍性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4(01).

作者:刘勇

上一篇:“诗经”人文精神分析 下一篇:中文商业广告语的双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