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困境及出路探讨

时间:2022-08-09 01:45:16

农村养老困境及出路探讨

一.我国农村养老形势严峻:

人口老龄化是2l世纪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亿人,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亿人,占8.87%(国家统计局.2011)。老龄人口以年均3%的速度快速递增(新华网.2011)。与城市相比,农村养老问题的形势更为严峻。一方面,农村人口的老龄化、高龄化程度更为严重,农村老年人口已超过1亿.其规模是城市的1.69倍.其中农村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已增加到1100万人.占农村老年人总数的11.3%。与此同时,受计划生育政策、大规模年轻劳动力乡城迁移等因素影响,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中.平均每户家庭为3.1人,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另一方面,农村老人的收入普遍低于城市老人.“未富先老”的情况在农村地区更为显著,加之老龄人口数量庞大、社会经济水平不高、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由此带来的养老问题愈发突出。能否处理好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 造成农村养老困境的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发展,我国农村的经济人口结构产生巨大变化,农村养老问题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综合各种文献资料,我认为造成农村养老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三:

1. 农村原有的家庭养老保障基础,难以承担起农村老人全部生活风险的能力。家庭保障的经济基础主要是财富、储蓄和土地①,但是从现状来看,无论是财富、储蓄还是土地都难以承担起农村社会保障的责任。农村土地保障情节的变迁,农村家庭的无土地现象和土地的集中规模经营和土地所得经济效益有限,都弱化了家庭土地的保障作用。而农村收入较低,农民投资能力低下,储蓄金少等状况都使传统家庭养老面临挑战。

2. 城镇化的发展,使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我国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的二三产业,农村“空巢老人”不断增加,家庭成员时空距离上的间隔使老年人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而农民传统文化观转变,加之不良现代文化影响,使得新一代人的孝文化有所转变,而老年人由于丧失劳动生产能力,家庭地位下降,孝敬老人意识出现淡化;城镇化带来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人口流动,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推行,农村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寿命不断延长,加剧了农村家庭成员的养老负担。

3.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法律不健全,缺乏统一的管理。传统的二元结构中,农村的社会保障一直未被足够重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完善,农民参与社会保障的意识淡薄,养老设施和服务不完善,加之对养老起重要作用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刚刚起步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使得农村养老困难重重。

三. 农村养老出路分析:

综上,笔者认为我国农村要实行多层次、多形式、综合性的养老方法,强化政府责任,推动社会化养老进程,减轻家庭养老负担。农村养老问题要解决好三个问题:

1.坚持因地制宜,因群体、时间而异。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结构、老年人需求等因素采取不同的养老方式。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文化状况存在差异,在养老模式的选择上要根据各地区的特点选择适合本地区状况的方式。不同群体,如独生子女父母、空巢老人、困难群体有一定优惠政策,而不同时期达到的目标、采取的措施不同。

2.强化政府责任,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促进社会化养老的发展,逐步减轻家庭养老的负担

首先,目前我国社会化养老面临服务资金困境,主要表现为投入与资源不足,供给和需求矛盾尖锐。乡镇养老院床位不足,现有养老设施覆盖率和利用率不高,功能不完善养老护理人员供给数量严重缺乏,服务整体水平较低等都制约着我国社会化养老的发展。②

对此,政府应承担起社会保障中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工作的资金投入规模和比例,为农村养老提供资金支持,在提高农民养老保险待遇,为老年人生活提高经济保障,满足老年人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农村老年人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是,生活来源不能自给,没有或很少生活积蓄,使得老年人只能依靠子女养老。而当老年人养老保险待遇提高后,既可以解决老年人生活主要依靠子女,增大了家庭成员的经济负担问题,又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安全感和自尊感,实现“有尊严”的活着。

其次,充分发挥农村社区自身优势,推动农村养老的社会化发展。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孝道文化对我国养老模式的选择起着重要作用,重视家庭和血缘关系的文化传统是社会化养老推行的重要阻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血缘为纽带的关系使农村社会形成“差序格局”。农民的人际交往结构和社会结构越是圈内人的交往频率越大,交换内容越丰富,交往中投入的感情越多,社会交换发生的社会信任基础越是深厚④因此,在农村养老服务人员的建设和组成上,充分发挥熟人社会的优势,以村社居家养老服务为网点,服务人员主要由本村的富余劳动力组成。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养老制度和医疗制度的综合联动发展

老年人的医疗健康状况对于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和养老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在养老的资金和服务投入中占重要地位。如果能解决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将对农村养老问题的改善起到很大的改善作用。对此,应该努力实现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农村医疗制度的统筹发展,完善农村医疗制度法律,为老年人的生病就医提供坚实的保障,减轻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负担。治病的同时,要注意提高老年人防病意识和能力,通过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精神面貌。

四. 结论:

不断完善和健全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和法律,根据农村社区发展状况和程度的不同,对于各个地区的养老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用不同方式促进养老模式的改进和发展。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强化政府的责任,推动各种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为农村养老提供资金、服务等支持,实现家庭养老承担相应责任的同时,负担不断减轻,发挥农村社区自身优势和潜力,推动养老社会化的发展。

注解

①吴晓东 中国农村的养老困境与出路 《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1月

②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农村养老服务资金保障的困境与出路

③汪沅,汪继福 制约农村养老社会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人口学刊 2008年3月

④汪沅,汪继福 制约农村养老社会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人口学刊 2008年3月

上一篇:也谈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 下一篇:图书馆建设相关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