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在线购买参照点形成机制分析

时间:2022-08-08 02:40:33

消费者在线购买参照点形成机制分析

内容提要:本文从网络商家和消费者自身方面分析影响消费者在线购买决策参照点形成的各项因素,并根据访谈和实证研究的结果将消费者在线购买决策参照点分为显性参照点和隐性参照点,显性参照点包括价格参照点、框架效应参照点、产品品牌属性参照点和产品评论参照点四个方面,隐性参照点包括目标参照点和消费者偏好参照点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有利于前景理论在网络营销领域的实际应用,对于扩大在线营销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消费者;在线购买;参照点;形成机制

中图分类号:F0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48X(2017)02-0026-07

收稿日期:2016-11-03

作者简介:任杰(1976-),女,宁夏中卫人,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副教授,北京交通大学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项目管理、项目评价,电子商务。

基金项目:宁夏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ZR15036。

人们的消费决策是按照一定的准则和经验进行的,Kahneman和Tversky(1979)根据期望效用理论在解释个体行为决策存在不足的基础上,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前景理论直接将人们的决策行为以及个体的心理感知等因素纳入到决策行为的分析,主要是从价值的变化量,也就是收益和损失的角度来研究消费者的购买趋向,并提出决策者在进行未来的风险选择时是通过价值函数来进行价值评估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关于效用的测度是建立在参照点基础上的价值判断,价值载体感知到的收益和损失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价值函数的衡量主要依据与参照点的偏离程度,消费者各种可能的决策结果不是期望效用理论中最终财富的多少,而是相对于参照点的收益和损失。消费者如果发现市场出售产品的价格高于自己的价格参照点,便会会将其视为损失;与此相反,消费者如果发现市场出售产品的价格低于自己的价格参照点,则会将其视为一种收益。因此,消费者中意的产品涨价给消费者带来的痛苦要大于等幅降价带来的喜悦,而且参照价格对消费者的影响是持续存在的。

消费者依据参照点对产品的购买决策过程如图1所示,当感知的结果大于参照点时,消费者将其视为收益,从而选择购买;当感知的结果小于参照点时,消费者将其视为损失,但如果该损失处于承受范围之内,消费者会继续选择购买,如果无法忍受,则拒绝购买。如果消费者的决策结果高于一个参照点而低于另一个参照点,消费者就会形成矛盾的情感体验,有可能导致结果偏差反转(Boles和Messick,1995)。由于信息的获得在网络市场环境下更为便利,消费者的损失避免效应造成消费者对线上产品的参照价格更加敏感(邹燕和郭菊娥,2007)。因此,产品的“价值”不仅仅依赖于其绝对水平,更多的是依赖于该产品给予参照水平形成的收益和损失的大小。消费者对产品的收益和损失的感知主要取决于他们的参照点(Connolly和Coughlin,2000),消费者在线购买参照点的形成涉及多维度和多因素,本文从前景理论方面分析消费者在线购买参照点的形成机制,并采用访谈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我国消费者在购买决策参照点的形成机制,以期为前景理论在网络营销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一、 影响在线购买参照点形成的各种因素

参照点在市场营销领域是消费者对网络市场不确定性认知的一种衡量指标,是消费者在线购买过程中所形成的主观心理状态的反映。消费者在线购买决策一般会产生高兴、失望或者后悔等不同的心理,这些会影响消费者以后类似的购买决策行为。参照点不仅与消费者的个性特征和决策情境有关,而且与消费者的认知、心理活动以及社会性有关,面临相同决策情境形成的购买参照点也可能不同,表1为中外学者设定的参照点。

我国消费者在线购买的参照点分为隐性参照点和显性参照点:显性参照点是从商家角度出发,包括价格参照点、框架效应参照点、产品品牌属性参照点、产品促销参照点、产品评论参照点;隐性参照点主要从消费者自身的角度出发,包括目标参照点、时间参照点和个体偏好参照点。本文构建的消费者在线购买决策参照点形成机制的探索性模型如图2所示。

(一)消费者在线购买感受访谈实录

为了解我国消费者在线购买决策参照点的形成机理,考察影响消费者在线购买决策的不同因素,本文访谈了有过在线购买经历的消费者共15人,并根据访谈目的构建了访谈提纲(见表2)。访谈者采取单独访谈方式,在正式访谈开始之前向受访者介绍访谈的程序和目的,告知受访者参照点主要反映了消费者对购买预期,以及将现实与预期相比较所产生的心理感受。框架效应是决策主体在对结果相同而表述不同的两个方案进行决策时所表现出来的偏好反转现象,本文侧重于产品属性框架的研究,亦即对网络产品的某些关键属性采用正面或负面不同的描述方式进行表达,以衡量消费者对同种产品在不同的表达方式下是否采取不同的购买决策行为,请受访者针对这些问题畅所欲言,交流自己在线购物过程中关注的重点。

通过对15位受访消费者谈话记录的整理,访谈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价格参照点。15位受访者中有12位会考虑以前购买过该产品的价格,3位并不考虑以前购买过同类产品的价格;在对不同网站同种产品的价格比较时有8位会进行比较,5位不会比较,其中1位受访者说如果购买价格较高的产品时才会比较;对产品是否具有期望价格中,有4位存在对所要购买产品的期望价格,11位并没有期望价格,他们认为产品价格合适即可,也就是达到他们的心理承受预期即可。

2.框架效应参照点。对受访者详细描述了框架效应的特点后,有6位受访者认为会考虑产品的描述,而且认为产品的正面描述更容易使他们接受产品,有9位受访者不会仔细查看网络产品中的标签描述,其中1位给出的解释是从网络中购买经常使用的产品时,多是通过查看网络产品图片的方式。

3.网络促销方式参照点。我国网络促销方式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一年一次的“双十一”、“双十二”,另一种是经常会出现的“聚划算”、“Z秒杀”等网络促销方式。当访谈者提出这两种促销方式时,有14位受访者回答不会考虑这些促销方式,给出的解释是他们在需要某产品的时候才会购买,并不会为了特别的低价而盲目消费,还有些受访者认为这些网络促销方式或许存在一些购物陷阱,如产品的保质期很短、产品的质量不能保证等。因此,网络促销参照点不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本文将网络促销参照点剔除。

4.网络产品评价参照点。15位受访者均认为会考虑已购产品消费者的评价,并且认为负面评价对自己的影响更大。

5.网络产品属性参照点。访谈者列举了电子数码类的相机产品,包括产品的品牌和功能两个方面的属性,有13位受访者会首先考虑产品的品牌,其次才是产品的功能,2位认为产品的功能比产品的品牌重要。

6.时间参照点的形成。网络促销时间对消费者参照点的形成影响并不大,只有1位受访者考虑网络的促销时间;关于网络产品的配送时间,有13位受访者会考虑配送时间,并认为京东商城、1号店是配送时间非常快的网店,如果有着急要用的产品会从这两家网店购买;2位受访者表示从网络购买的产品一般是不着急用的,并不在意产品的配送时间。因此,本文取消了对时间参照点的研究。

7.目标参照点的形成。15位受访者认为自己在线网购主要是根据自己明确的购买目标而定,但在网络市场中会不会存在冲动性购买,也就是会不会产生在浏览过程中购买的冲动,需要在下一步大范围的调研中考察。

8.消费者偏好参照点的形成。 1位访谈者明确表示考虑到网络产品的真伪和安全性而不会在网络购买化妆品、食品;1位访谈者表示如果本次购买的产品不合适,下次就不会再从该网站购买了;2位认为通过网络可以买到实体店买不到的东西;1位认为网站如果退换货机制不健全就不会购买。

(二)购买参照点形成影响因素模型的修正

关于消费者在线购买参照点的形成原因,访谈结果说明我国消费者在线购买参照点的形成主要受价格、框架效应、产品属性、产品评论、消费者目标和个体偏好的影响,但是这样的规律是否在大规模的调研中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证明。在我国的网络市场环境下,框架效应对消费者参照点的形成有待于进一步地分析,但网络促销并不会影响我国消费者购买决策参照点的形成。因此,本文删除了产品促销这一项的研究,修正后的参照点形成机制模型见图3。

二、 消费者在线购买参照点形成的实证分析

(一) 量表的开发及初测定量

针对我国消费者在线购买参照点形成机制的维度模型,在参考中外学者针对参照点形成原因而设计的测量量表基础上,本文开发了一个15个测项的我国消费者在线购买参照点形成原因测量量表(见表3)。本文在调研对象的选取上以网络出售的产品和购买过网络产品的消费者作为调研对象,主要通过线上(问卷星调研网站)和线下(发放纸质问卷)两种方式进行问卷调研,最终选取有效样本共计227份,然后进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并通过AMOS方法对调研结果进行优化。

(二)正式定量研究

1.信度分析。信度是指各指标的可靠性,用于评价量表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一般使用信度系数Cronbach’s Alpha表示信度的大小,信度系数越大表示测量的可信程度越大。DeVellis(1991)的研究发现信度系数值在060-065之间最好不要,在065-070之间为最小可接受值,在070-080之间表示相当好,在080-090之间表示非常好。所以,一份信度系数好的量表或问卷,系数最好在080以上,070至080之间还算在可以接受的范围。本文采用PASW Statistics180进行信度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本部分得到总量表的Cronbach’s Alpha为0862,表明此量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2.效度分析。效度分析是指测量的有效程度或测量的正确性,主要是衡量问卷的有效性,数据结果反映了样本真实情况的程度。本部分主要进行了KMO球形检验和Bartlett球面检验,通过PASW Statistics18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得出表6的效度分析结果。从表6可以看出本文整体问卷的KMO的统计量为0862,P值为0000;在小维度的KMO统计量中,产品价格效度的KMO统计量为0675,框架效应的KMO统计量为0488,产品属性、产品评价、消费者目标和个体偏好的KMO统计量均为0500, P值均小于005,这些数据表明可以对问卷进行下一步因子分析。

3.因子分析。因子分析中的因子荷载表示某个因子与某个原变量的相关系数,主要反映了公因子对相应原变量贡献力的大小。表7为各维度的因子荷载量,从中可以看出本部分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并不是很好,只有3个题目的因子荷载量在070以上。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

表8为非标准化估计结果,从中可以看出本文的P值均小于001,所有路径系数通过了检验。非标准化和标准化的主要区别在于参数估计值的不同,结构方程为了能够使模型识别需要先指定一个测量尺度,此时估计出来的结果是非标准化的,但最终要参考的结果是标准化的。因此,本文得出的标准化估计结果见表9。

消费者参照点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拟合指标见表10,从绝对拟合指标看出χ2/df=1465,表明研究的测量模型协方差矩阵与实证数据中的协方差矩阵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Steiger(1990)发现RMSEA值低于01表明模型是可以接受的范围,如果值低于005,表示模型具有非常好的拟合度;如果值低于001,表明模型具有非常出色的拟合度。大部分学者在实际的研究中选择RMSEA

三、 结论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在对做出决策可能的损益作主观估价时会把决策结果理解为实际损益量与心理参照点的偏离方向和程度进行对比,参照点会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备选方案感知价值的评估。根据前景理论以及实证研究,本文将我国在线消费者的购买参照点分为隐性参照点和显性参照点。其中,显性参照点是从商家角度出发,包括价格参照点、框架效应参照点、产品品牌属性参照点、产品评论参照点;隐性参照点则主要从消费者自身的角度出发,包括目标参照点和个体偏好参照点。这种划分丰富了前景理论在我国网络购物方面的应用,为分析消费者在购买参照点的基础上对收益和损失感知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任杰.在线消费者购买参照点对其决策的影响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5.

[2] San Mantin S, Camarero C.A cross-national study on online consumer perceptions, trust, and loylaty[J].Jouranl of Organizational Computing and Electronic Commerce,2012,22(1):64-86.

[3] 卜祥智,S垒,赵泉午.考虑货主价格参照效应的海运运力合同定价策略[J].管理科学学报,2012,2(15):28-36.

[4] 李荣喜.基于参考点的消费者选择行为及应用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5] 冯颖.参照点依赖的轨道交通票价弹性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onsumers′

Online Purchase Reference Points

REN Jie1,2

(1.College of Civil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 Ningxia University,Yinchuan 750021,China;

2. Postdoctoral Research Station of Industrial Safety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China)

Abstract:The paper explor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formation of consumers′ online purchase decision reference points from the aspects of online merchants and consumers themselves. Based on the interviews and empirical research, the online reference points of decision-making is divided into explicit reference point and implicit reference point. The explicit reference point includes four aspects: price reference point, frame effect reference point, product brand attribute reference point and product review reference point, and the implicit reference point includes the target reference point and consumer preference reference point. This division is conducive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prospect theory in the field of network marketing and to the expansion of online marketing.

Key words:consumer;online purchase; reference points; formation mechanism

上一篇:动真心·重实效·真实践 下一篇:趣味导入 灵活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