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卫生费用增长的实证分析

时间:2022-08-05 02:05:24

中国医疗卫生费用增长的实证分析

[摘 要]采用一阶广义差分法和岭回归法,使用SAS9.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分别建立医疗卫生费用的供给和需求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医疗卫生费用的增长速度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但弹性相对较小;医疗卫生需求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医疗保健价格指数、人口调整数和卫生事业费同方向变化,而与医疗机构的数目反方向变化;医疗卫生服务供不应求,进一步加重了居民的医疗负担。对此应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医疗卫生服务市场职责范围,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体系。

[关键词]医疗卫生费用;广义差分法;岭回归法;补偿机制;垄断性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09-0013-04

目前,医疗卫生费用的增长是一个热点问题,影响其增长的因素很多。国民经济研究社认为,设计卫生总费用模型需要从卫生资金的供给和卫生保健服务的需求两个方面进行。笔者采纳这一建议,根据中国医疗卫生中的实际相关数据,分别建立医疗卫生总费用的供给和医疗卫生需求模型,进行医疗卫生费用增长的实证分析,从而找到影响居民医疗消费的定量关系。

一、医疗卫生总费用供给实证分析

(一)指标的选取和模型的建立

影响卫生费用增长的因素很多,而国民收入是卫生费用最重要的因素。笔者选取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自变量参数,对自变量与因变量进行对数变换,以消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模型如下:

LnHCEt=a0+a11nGDPt+ut (1)

在(1)式中:HCEt是指t年的卫生总费用;GDPt是指t年的国内生产总值;ut是指随机残差项;Ln是指自然对数;a0常数项,a1是自变量的系数,其实际意义是GDPt增长弹性。

(二)实证分析

笔者选取1978~2003年的数据,具体见《中国统计年鉴》(2004)和(2004年中国卫生统计摘要),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用sas9.0统计软件对方程(1)模拟,由于存在自相关性,所以模拟了3次,得估计结果如表1:(1)第1次回归:参数都通过了F,t检验,且拟合优度较高。但由于dL=1.302,du=1.461,DW取值在(0,dL)之间,故ut存在一阶正自相关。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的参数不准确,所以要消除自相关性。(2)第2次回归(第一次差分):参数也通过了F,t检验,

且拟合优度较高。但dL=1.288,du=1.454,DW取值在(0,dL)之间,依据判别规则,仍没消除自相关。(3)第3次回归(第二次差分):参数经济意义合理,通过了F,t检验,拟合优度较高。而且,dL=1.273,du=1.446,DW取值在(du,4-du)之间,依据判别规则,误差项已消除自相关。

从供给模型方程(2)可以看出:一方面,中国的卫生资金弹性大于1,即卫生资金费用的增长速度大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中国的卫生资金供给弹性较小,为1.09209,表明中国的卫生资金供给总体上不足。

二、医疗卫生需求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的选取和模型的建立

首先,有效需求的前提是必须有支付能力,测算医疗需求必须引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医疗服务的相对价格等经济变量。其次,在影响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因素中,人口因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人口总数、人口年龄结构、教育程度等方面。第三,考虑到制度因素,财政卫生事业费支出和卫生机构数目(大部分为公立医院)等也应进入测算模型。因此,笔者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主要选取以下自变量:城镇居民医疗保健价格指数CIt、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Yt,(元)、人口调整数①DEMt(亿人)、财政卫生事业费支出Et(亿元)以及卫生机构数目Nt(个)。考虑影响医疗保健的上述因素,建立因变量人均医疗保健支出Mt(元)的线性方程:

在(4)式中:第一排括号内数字为t统计量,第二排括号内数字为实际显著水平p值。在5%甚至10%的显著性水平下,所有参数都没有通过t检验。因为多元线性回归经常存在相关性,使得回归方程变得不稳定,某些自变量影响的显著性被隐藏起来。消除自变量的共线性,须找到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关系。采用岭回归方法对多元线性方程重新回归,得到图1。由图1的岭回归图可以看出,当k≥0.02时,岭回归线趋于稳定。取k=O.02的岭回归估计建立岭回归方程,得到岭回归方程式为:

在(5)式中:括号内的数字为方差膨胀因子。显然,岭回归方程回归系数的符号都有意义,且各个回归系数的方差膨胀因子均小于10。岭回归方程的均方根误差为15.5132,虽比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方程的均方根误差15.34056有所增大,但增加不多。所以,模型有效。

三、结论与成因分析

1.医疗卫生费用的增长速度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但其弹性相对较小③。在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下,卫生费用的增长速度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但其弹性相对较小仅为1.01988,这表明中国的医疗卫生供给从总体上来说比较缺乏,即供给不足是中国医疗价格相对水平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由于医疗卫生供给机构的垄断性,尤其是公立医院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一变化。统计部门2003年的统计表明,全国公立医院占医院总数的96%,社会办医院仅占4%。

2.从需求模型方程(5)可以看出:医疗机构的数目与需求支出反方向变化,表明机构数目越多,支出越少。而其他自变量与需求支出同方向增长,表明随着城镇医疗保健价格指数、人口调整数、卫生事业费的增加,需求支出也增加。(1)城镇居民医疗保健价格指数与需求支出同方向变化。当价格上升1元时,需求支出增加0.4504元。这表明医疗保健品不是一般的商品,具有垄断性。从生命的价值衡量上来说,其价格变化越大,支出也越多,这也是为什么药价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与需求支出同方向变化。当收入增加1元时,需求支出增加0.023元,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医疗保健支出的影响不大。其原因可能

有二:一方面,由于对于生命价值预期使得人们不管其收入的高低都会保证基本医疗卫生支出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医疗卫生需求具有不可预测性,收入的高低并不是其需求的一个必然因素。(3)人口调整数与需求支出同方向变化。当人口增加1亿时,需求支出增加69.0601元,表明人口数量对医疗保健支出的增加影响很大,尤其中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使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成倍地增长。(4)卫生事业费与需求支出同方向变化。当卫生事业费增加1元时,需求支出增加0.4239元,表明卫生事业费对需求支出有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在监管不力的情况下,带来巨大的浪费。(5)医疗机构的数目与需求支出反方向变化。当医疗机构数目增加一个时,需求支出减少0.00015元。由于存在医生诱导需求和创造需求的可能,医疗服务供给的变化一般不会引起价格的变动。也由于消费者缺少医疗知识,与医生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需求方难以对供给方服务价格进行评价。

3.医疗卫生服务供不应求,进一步加重了居民的医疗负担。卫生资金供给不足对需求过旺形成鲜明的对比,这进一步加大了居民的医疗卫生费用的支出。随着疾病谱、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等多元化需求因素的改变(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及癌症、SAPS等传染病发病率的上升),这种矛盾变得更为尖锐。

四、建议

(一)明确政府在医疗卫生服务市场职责范围

1.公共卫生、防疫、初级医疗保健等人类生存所需要物品。公共卫生、防疫、初级医疗保健等带有鲜明的公益性和福利性,应由政府投资为主筹集资金,以国家投资为主体负担费用,这个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基本上属于公共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2.加快经济的发展,增加卫生资金的供给,尤其是政府卫生支出。目前中国的卫生资金供给弹性较小,资金供给受到约束,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大差距。如,美国1960~1990年的弹性系数为1.99;瑞典1960~1983年为2.07⑤。加快经济发展,加大卫生资金的供给,尤其是加大政府投入,是解决中国当前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重要途径。

3.加强对医疗及相关行业的指导、规范和监管。政府必须加大对医疗及相关行业的指导、规范和监管,从而保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如,严格药品审评审批,从源头上整顿规范药品申报程序、按照《药品管理法》的要求,加大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实施GMP和GSP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行为,严格药品广告的审批,严厉查处违法药品广告以及积极推进药品流通体制的改革等。

(二)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体系

医疗保健价格上升自然引起居民医疗支出增加,但这只是表面现象,而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问题的实质在于中国不合理的收入补偿机制导致了医疗卫生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目前,医院的补偿渠道有三种:财政补偿、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收入。显然,在财政补偿不足的情况下,医疗机构(医生)凭着天然的优势,多进多用高价药品、分解收费、开大处方以及诱导服务需求成为一种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现象。所以,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增加医疗机构的供给,增加医疗服务信息的透明度

目前,中国的医疗机构呈下降趋势,医疗机构的下降使得医疗机构在服务和价格上更有主动权,而且医疗机构(医生)本身就处于主动地位,这无疑使消费者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所以,加大医疗机构的供给,增强竞争性,配合政府的严格监管,增加医疗服务信息的透明度,有利于缓解这一局面。

(四)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对于老年人来说,社区卫生服务可以提供很多的便利条件。而且,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居民80%以上的健康问题可以在基层得到解决。而中国目前的情况恰好相反,居民往往喜欢去大医院,不仅花费了很多医疗费用,而且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除了负责治病外,还为居民提供及时的咨询和健康宣传,提高农民的疾病风险意识和互助共济意识,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突发事件下个体抢购物品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下一篇: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重建及相关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