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2-08-05 04:30:44

提高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提高依赖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其中,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提供合作保证;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合作前提;尊重个体差异,提供合作基础;注重交流方式,提供合作途径。

关键词:合作学习;实效性;问题情境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经不需要再论证。在众多的合作学习的案例中不乏成功的经验与案例,但问题依然很多。任何一种形式、方法都是由内容决定的,小组合作学习依赖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如果教师仍沿用以前习以为常、得心应手的一套教学程序,而不为学生更好地合作创造条件,那形式再变也是徒劳。教学中只有摸索出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获得成功。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供合作保证

(一)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

比如:教学“圆的认识”时,由画圆引入,学生画圆十次以上,在画图的过程中掌握并深刻领会圆的相关知识。第一次画圆,要求学生画三个圆,一个画得比教师的小一点,一个画得比教师的小得多,一个画得比教师的大得多。开始时,有的学生画的是圆,有的学生画的就不是圆,教师就请画得圆的学生讲一讲画圆的体会,再重新画圆,然后小组交流画圆的心得。学生在比较画圆的方法中知道了:圆规的两脚之间的长度决定圆的大小,而且这个长度不能变。通过十几次的画圆后,学生掌握了圆的有关知识。

(二)提供丰富的数学活动机会

例如:教学“面积单位的认识”,第一步教师提供了两张格子纸(格子不一样大,形状也不相同),让学生比较大小,学生没法进行比较,这样就引出了1平方分米。然后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测量桌子、椅子的大小,让学生谈一谈有什么收获或体会。第二步,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测量教室的大小,全班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去测量,过了几分钟,有两个学生回来了,神秘地对教师说:“带点大东西来了吗?”这样,就自然地引出了平方米这个比较大的面积单位。

(三)真诚地走进学生中间

如数学活动课,教师受中央电视台大型娱乐节目《幸运五十二》的启发,设计了“幸运二十二”大比武。做法是:先将学生分成两队,分别取队名为“华罗庚队”和“数学风暴队”。比赛规则中设三条求助热线:第一求助同学,第二降低难度(小组讨论),第三求助教师。这样在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中完成了另眼看数学――猜数学名词、与众不同――找不同的数字、火眼金睛――记数绝窍等较难的数学习题。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体会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理解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感化、指导与建议,形成了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合作前提

师生合作学习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创设客观探索情境,包括问题情境、直观情境、智力情境等,把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方法,转变为教师引导下的师生互教互学式的合作学习方式。如教学“平均数的应用题”这节课,一开始教师就创设了拍球比赛的生活情境。首先将全班学生分成两队,分别取队名为“雄鹰队”和“八哥队”,然后两队拍球比赛,并请学生自己出个“招”,怎样比赛好?有的说:“每人拍一回,把每人拍的次数加起来。”有的说:“推选4人当代表,每人拍的次数加起来。”学生都认为第二种方法好。比赛开始,学生数数,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结果雄鹰队4人共拍93次,八哥队4人共拍107次,八哥队获胜。笔者说:“我支持弱者雄鹰队,再拍30次,加上原来的93次,雄鹰队共123次,雄鹰队获胜。”八哥队大声喊:“老师,你偏心,这样比不公平?”笔者接着说:“你们有什么好办法使比赛公平合理呢?”有的说:“两队人数同样多,才能比较。”有的说:“算出平均数,再比较公平一些。”笔者就问:“平均数是什么意思呢?”这样不仅为教学的导入创设了良好的开端,而且将学生带入了轻松的环境中。学生在这种情境探索中感受到了数学之美妙,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尊重个体差异,提供合作基础

师生合作学习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学情感和精神氛围。它首先表现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上,如教学“分数的认识”这节课,教师先让学生用自己心中的方法表示“一半”,即1/2,很多学生用手中的学习用具表示出了“1/2”。其中有一个学生折出了1/4,其他学生大声喊叫:“折错了。”教师没有批评他,而是亲切地对他说:“你真能干,别人对折一下是1/2,你对折了两下成为1/4,你不仅知道了1/2,还认识了1/4。”在教师的鼓励下,全班同学争先恐后地说:“有什么了不起,我还会折1/8,1/6,1/3,1/20呢。”说着便举起了手中的分数。就这样,由于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由一个1/4引发出了更多的分数,满足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愿望。

四、注重交流方式,提供合作途径

师生合作学习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达到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时间和空间的目的,使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在“解放”中得到实现。如在“简单的平均数应用题”的教学中,笔者分成了以下几步:

第一步,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人手中若干小正方形图片。第二步,让学生动手摆正方形图片,使每个小组学生手中的图片同样多,怎样摆?自己手中的图片是增加(下转第185页)(上接第118页)了,还是减少了?现在每人手中都有几张图片?是怎样摆的?

第三步,选择其中一个4人小组(甲12张、乙13张、丙17张、丁18张小正方形),汇报摆图形的过程,得出结论:

板书: 甲 乙 丙 丁 不相等――相等

12 13 17 18

+3 +2 -2 -3 移多补少

15 15 15 15

第四步,其他小组汇报,方法同上。有的小组3人,有的小组4人,有的小组5人。

第五步,小组讨论。由不相等到相等的过程中,什么数没有变?什么数发生变化?平均数与哪些数有关?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议一议”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手段。教师只有不断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良好有趣的教学情境,才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上一篇:谈影响古筝演奏音色的因素 下一篇:地方医学院校贯彻“高教质量三十条”的思考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