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改中的语文课堂教学

时间:2022-08-04 11:01:20

探究新课改中的语文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素质教育的必然,大势所趋。而“问题教学法”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接受并掌握知识,全面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运用“问题教学法”使学生依据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研究,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这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以学生的质疑提问为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以创新思维为突破口,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新课程改革中心要点就是主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并提高能力。

“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的基点,把学习的主动权回归到学生手中,完全让学生自我激发或萌生其学习的兴趣和智慧的潜能,全面培养其强有力的自主探究动机与欲望,把学生本质的创新、创造精神引发出来。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出疑点,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国语的字、词、句、篇及语法、逻辑、修辞等一系列的知识,而且要培养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健康思想教育和情感陶冶。目前,客观现实并不乐观,教学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课堂效益、学习质量不理想,陈旧的程式化套路还在束缚着施教者的手脚,大胆、开放的创新教学模式依然没有正常运行,如何突破问题教学法依旧没有合适框架,难以实施,有待于我们共同商榷。

一、夯实“问题教学法”的基础

“问题教学法”并不是在新课程改革中才提出来的新概念,而是早先有之,并已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如今我们既然对传统教育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书本知识、教学过程与学生脱节的教学模式和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独立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单一过程有所异议,那么我们就得重新建立或形成一种新型观念和认识,抓住某种环节开始积极探究。我们所要探索的新问题,让学生广泛地遐思、遇想,无拘无束地质疑提问,充分发挥“问题教学法”的长足优势,以正面的提出、以反方的设问、以个体角色设疑、以群体性发问,以至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以种种手段逐步夯实基础,务必要借助一定的有关背景或情景。“问题教学法”最好是在学生所参与的活动中受挫,自身感觉到困难,那么如何使活动继续下去,问题就产生了,思索自然也多了。一旦他们感觉到是个问题,并明白地确定了问题,在调整、分析了情境之后,学生明确怎样使自己的活动继续下去,学生可以假设、遐思、多议,以便最终达到目的并付诸实践。这些过程其实就是在逐步探索方法,夯实基础。

二、大胆推行“问题教学法”

何谓问题教学?问题教学就是发展性教学的高级类型,也是促进素质教育的教学手段。“问题教学法”是充分地体现了施教者所主张的“做中学”的活问题教学方法,看重的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只有把教学和学生天生的活动倾向联系起来,学生才会有内在的自发兴趣和质疑问难的动机。

教师系统地创建一些问题情境,组织学生把独立探索活动与掌握正确的科学结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让学生明确“问题教学法”的含义,在具体实施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务必科学地设计问题,使学生发挥智力因素,以带动他们的创造型思维。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培养都是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引导下,积极倡导,全面铺开,让学生在学习操作活动中勤于想问题,勇于提问题,乐于答问题。我们采用“问题教学法”时,开始由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想象途径和质疑目标,让学生紧密围绕问题的范畴,多渠道地思索问题,摸索方法,寻求规律、辩论总结。这样有利于培养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呢?

首先,我们教师要思想解放,观念转变,充分发挥师生互动的双边作用。营造轻松愉快的探究平台,建立师生平等的民主气氛,尊重每个学生,善待每个孩子,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倾心尽力地为学生服务,将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为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创造环境,提供方便,使他们敢于质疑,勇于争论,从而也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和表现欲望。

其次,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和自主探究的空间。教师切忌包办代替,应把时间、任务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自主思考,互相分析,共同探究,想尽方法,找出捷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酌情考虑、认真对待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寻求最佳解决途径。教师首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门归类。对能打开学生思路的问题要珍惜,特别对提问的学生要用婉转的语言告知,并加以鼓励、表扬、赞赏。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起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而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最基本的能力。不仅在学生学习时期能发生迁移,而且能迁移到学生走向社会的实践中。

事实证明,新课改环境下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是当务之急,值得推行。它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思维,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协助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和能力,养成勤学、好问、善思的好习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创新、创造精神。

上一篇:特殊教育面临的困境 下一篇: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