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时间:2022-08-03 11:30:25

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摘要】当代媒介融合的变革给传媒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对广播电视新闻教育也带来了新问题。目前,广播电视新闻教育存在着教育模式单一不能满足人才新需求,专业数量膨胀,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实践技能不强,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师资短缺等困境与问题。为此,广播电视新闻教育必须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找准办学定位,强化办学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时调整教学内容,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界与传媒业界密切专业合作,从而拓宽广播电视新闻教育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媒介融合;广播电视新闻;新闻教育;困境;出路

近几年来,数字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与网络传播的飞速发展,使得多种传播媒体正在进行着一场新的变革与融合。特别是“三网融合”作为国家工程步入实施阶段,媒介融合真正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并成为当今媒介发展的主流趋势和重要表现,一个崭新的媒介融合传播时代已经来临。媒介融合不仅是传播技术的融合即两种或多种技术融合后形成某种新传播技术,而且是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深层次的融合。这种融合不仅给传媒业带来新机遇与新挑战,而且给广播电视新闻教育也带来了新的境况和新的问题。因此,广播电视新闻教育必须改变观念,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的思路,改革与创新广播电视新闻教育模式,以顺应媒介融合时代对广播电视新闻教育的切实需求。

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存在的问题

广电传媒对人才多样化的新需求与相对单一教育模式的矛盾。就广播电视媒体与网络等媒介融合而言,由于数字化的信息技术使网络传输系统兼容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传统媒体传播符号,其网络技术超强的加载能力又使新旧媒体之间的融合成为新的互动媒介传播形态。广播电视媒体与互联网相互融合的过程,既可以说是一种跨媒介的扩张,也可以说是行业间联手的必然。经过媒介融合,不仅传播信息采集渠道和传播通道实现了多元化,而且广播电视传媒记者与编辑可以将多种媒体汇集的素材进行整理、综合与编辑加工,再根据不同媒介传播渠道特点,快速地传播信息,从而力求客观、全面、真实地还原新闻的事实,增强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

当然,媒介融合改变了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技术平台、组织结构与运营管理方式,势必要对广播电视新闻人才有着新的要求。就是由原来相对单一的采、编、播为主,转向熟悉多种工序并在必要时能进行兼顾的综合传播运作为主。广播电视媒体迫切需要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媒体”型新闻传播人才,需要能在多种媒体环境下进行整合营销传播的高层次管理经营人才,需要具有复合知识结构并有较强信息分析力的整合传播人才。可是,就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教育的总体情况而言,教学模式基本上秉承了传统新闻学专业的单一模式,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构架也大体是建立在传统媒介的人才需求基础之上,主要是为广播电视等传播机构培养记者、编辑、编导等人才,其专业课开设主要是新闻学原理、中外新闻史、新闻采访与写作、传播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新闻评论及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等,仅有少数大学开设了诸如网络传播、新媒体概论、媒介经营管理等课程,但也大多是作为专业选修开设的,造成课堂教学偏重于理论讲授,研讨和实践教学只占总学时数的较少部分的情况。可是,随着广电媒体的数字化变革,以及新兴媒体(网络、手机等)的飞速发展,传媒间的传播介质差异逐步缩小或趋于同化,原有的培养方向和课程教学体系,已难以适应媒介融合变革的实际需求。相对单一的教育模式很难培养出媒介融合所需要的高水平的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人才。

专业、学科点膨胀与社会对广电人才需求总量下降的矛盾。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十多年间,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及学科发展最快的时期。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得益于90年代末,广播影视系统掀起的较大力度的新闻改革促进了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较大发展,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638座,其中广播电台227座,电视台247座,教育电视台44座,广播电视台2120座。全年共开办4053套广播电视节目,其中广播节目2726套,电视节目1327套”[1]。此外,国内陆续建立的近3000家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机构,也增加了对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因为90年代末教育部相关部门对新闻学专业申报的限制,而对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审批的放宽。据统计,“到2008年,全国高校共有135个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点,而近10年增加了110多个,形成了广播电视新闻教育办学热”[2]。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不仅在综合类和文科类院校开设,而且还在理工类、师范类、政法类、财经类、体育类院校普遍开花,在校学生数高达3万余人。但是,随着我国广播影视事业与信息产业政策的调整,四级办台改为二级办台,传媒集团化整合,制播分离与制片人制的实施,特别是面对媒体融合新的环境,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办学模式的相对滞后,这就形成了一方面媒体对广电人才需求总量在减少,而另一方面又急需真正能适应媒体融合新环境的新闻传播人才。

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新闻教育观念与传媒发展现实的矛盾。从专业分类角度看,广播电视新闻学是一个偏重应用类型的专业。但从过去办学实际状况看,该专业教育基本上是依赖大学课堂教学完成的,实践性较差和传媒业界参与度较低。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在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教育中有较长时间的传统,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往往脱节,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弱,即使参与社会实践,其质与量也不高。有学者问卷调查北京、上海、江苏等地高校广电新闻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有80%的学生认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与目前电视传媒发展现实对从业人员知识结构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实践教学的薄弱导致了对电视传媒手段和技能的掌握上的不足”[3]。还有这种情况:虽然部分学生曾学习过《新闻采访与写作》《电视节目制作》等课程,可是因缺少实际采访经验,缺少新闻采写与节目制作练习,到了媒体单位后连一篇通讯稿都写不好。专业人才培养产生了实践技能缺失的知识结构失衡问题,有的毕业生无法适应媒介融合格局下的传媒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

理论与实践兼备的高素质的师资短缺与教学实际要求的矛盾。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教育的教师队伍与西方高校相比,在来源和构成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西方高校从事新闻教育的教师有许多是来自媒体机构,具有丰富的媒体实践经验。而我国高校许多从事新闻专业教育的教师,早先有些人是从政法、中文等文科专业,甚至有的是理科教师“转化”为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师的,他们虽然也在“转变”中重新掌握了一定的新闻专业知识,但缺少从事传媒工作的实践经验,还有一些年轻教师是出了学校到学校或毕业留校的,虽有较高的学历和学位,但也缺乏从业的实践和经验,而导致理论教学与实际的疏离。总之,目前在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教育中,理论素养与实践经验兼备的教师并不多,而能够与国内外著名媒体保持联系,并能站在全球高度从事新闻传播教学和研究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理论与实践兼备的高素质的师资短缺与广播电视新闻教学实际需求的矛盾较为突出。这也是广播电视新闻教育的重要瓶颈之一。

媒介融合背景下,解决广播电视新闻教育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更新广电新闻教育理念,按社会需求确定办学定位,强化办学特色。教育理念是教育之魂,它涉及办学培养目标、办学定位、办学模式、办学特色等诸多方面。就办学定位来讲,其主要依据应是社会的需求。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学教育应当将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人才作为目标与定位,从而确立办学定位并适当调整学科专业。就办学现状而言,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不仅在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广播学院等这些专门院校设立,而且遍及全国综合、师范、理工、财经、政法、体育等各种类型的高校,各类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特点与办学优势,在总的培养目标下,实现差异化办学,造就各具特色的广电新闻传播人才。如财经院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可定位于财经新闻传播方向,理工院校可将该专业定位于科技新闻或数字媒体传播方向等,这样办专业才能取己之长,舍己之短。另外,对于有自主设置专业权的高校,可根据传媒业在媒体融合环境下的新需求设置新专业。如媒体融合传播专业、数字广播电视等专业,在原有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下,可以增设网络传播、数字媒体传播、企业策划宣传与文化传播方向等。在学科架构和专业方向定位上,我们要开拓新思维,树立新观念,要有“大广电”“大传播”“大传媒”的概念,增强师生的新闻意识、受众意识、传播意识和错位办学意识。总之,各类高校只有找准专业方向定位,才能办出特色。

创新专业教学体系,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增设与媒介融合有关的课程。目前,我国高校设置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学体系,绝大多数是在媒介融合全方位实施之前确定的,强调专业课程的精细化,以行业领域的专业分工来构架课程体系,这种在传统技术局限下的专业体系已不再适应媒体融合的新趋势。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教学体系建立要突破传统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新的教学体系应在原有的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改造创新,增加媒体融合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课程内容,根据师资力量的强弱和技术条件的状况,进行“融入式教学”,使专业方向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兼容性,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与应用型人才。有学者指出,我们在专业教学体系设置上要多借鉴国外一些著名高校的经验,立足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实际情况来组织教学。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学专业“数字新闻传播”方向的课程设置,就是很好的例证,该方向的专业课程设置,既保留了新闻学专业的《新闻采写》《新闻编辑》等基础核心课,又新增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新闻编辑、多媒体信息传播等课程,“力图通过这种课程体系的整合培养具有‘全媒体’技能的新型新闻入才”[4]。客观地说,目前全国已有许多高校新闻传播院系都致力于广播电视新闻教学新体系的构建。就教学内容而言,由于媒介融合的推进,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处在不断变革、发展阶段,因此广播电视新闻教学也应从不断变革和发展的现实中吸取营养,实时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时代感,也更能理论结合实际。

构架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搭建立体化实习平台(基地)。首先,构架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此体系主要包括:一、专业课程实验实践层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有多门课程涉及实验或实践环节,如新闻采访与写作、电视摄像、新闻摄影、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非线性编辑等课程。在安排这些带有实践性的课程时,要保证有足够的实验课时量,从而使学生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学会实践技能。二、构架专题实践实训层次。它是围绕新闻传播学科进行的专题实践训练,如新闻写作比赛、网页制作、社会调查、受众收视率调查、广告设计、DV作品大赛等专题实践实训。这些活动一般是围绕某个主题进行的时间较集中的实践,通常有明确目标与具体要求,有教师指导。三、构架毕业实习层次。这是教学计划中最多学时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对前几年理论学习的集中检验。对于毕业实习,大多数高校新闻传播院系是较为重视的,实习目标、计划、要求、督促、考核等都有具体规定,每个学生都配有指导老师。但也有少数院校,由于师资不足、经费短缺,特别是实习基地没落实等原因,而让学生自找实习单位,组织管理断档,对毕业实习环节基本上放任自流,学生实习质量不高。

其次,构架立体化实习平台,主要包括校内与校外实习基地平台。校内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验室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平台和保障。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专业实验室平台与过去专业实验室的区别在于,它不仅包括电视制作室、摄影实验室、演播室、录音室等传统的实验平台,而且包括具有融合性的多种功能的全媒体教学实验平台。校外实习基地平台,这是学校依托传媒业和社会资源的产物。该平台不仅可以提供学生见习与毕业实习的场所,而且可以作为学生课程教学与课外实践的基地,成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方面。

此外,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我们还可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校内实践平台(如校网站、校电视台、广播站、校报等)的采访、编稿、制作节目等工作。组织学生参加网页制作、DV短片、动漫作品、产品设计等竞赛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准。

高校与传媒业界合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共建专业培育人才。高校要适应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培育新型、高质量的“全媒体型”广电新闻传播人才,能否拥有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其关键。“高素质的师资哪里来?主要途径有两方面:一是‘引才’,就是要从国内外高校或传媒业界引进高层次、高学历、高水平与强实践、强专业、强能力的人才。二是‘掘才’,就是通过挖掘、培养等来提升教师的潜能和才能。”[5]对于引进人才比较容易理解,而对于“掘才”,要强调的是挖掘现有师资的潜在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自修、外出进修和攻读博士学位等多种途径,实现知识的更新、重构和提高,从而使自己成为具有跨学科、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多面手”,给学生传播新理念,讲解新知识,传授新技能。

在师资建设方面,高校与传媒业界合作也是切实可行的。高校可以聘请传媒业界知名编辑、记者担任兼职教师或特聘教授,让编辑、记者走进课堂,介入广播电视新闻教育实践,与学生面对面,实现师生与媒体人士零距离接触,编辑、记者可以将工作中最鲜活生动的经验和案例教给学生。高校和传媒业界可以探索进行专业与学科共建,其好处,一方面是可以共享资源,传媒自身就是个无尽的信息源、节目源,其传播经验和实践可以作为新的教学案例,一些富有经验的编辑、记者兼职教学,能弥补高校实践教学师资的不足;另一方面,传媒业界也可利用高校的师资与科研力量,进行课题研究协作,探究传媒在媒介融合变革中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此外,在合作共建中,传媒可以便利地根据需要选才择人,高校也可依据传媒发展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定向培养。学界与业界精诚合作,能够实现双赢。

综上所述,媒体融合的的变革现实不仅给传媒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同时也给广播电视新闻教育带来了新的境况和新的问题。我们只有顺应时展与媒介环境的变化,更新办学理念,找准专业办学定位,创新教学体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才能不断提升办学水准,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复合型与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使广播电视新闻教育之路越走越宽广。

(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资金项目,批号:NUST2012YBXM060;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教改立项课题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39.

[2]郭卫东.对广播电视新闻教育热背后的冷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4).

[3]刘永宁.传媒改革背景下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教育的走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3(9).

[4]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J].今传媒,2009(1).

[5]孙宜君,刘进.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现代传播,2010(11).

(孙宜君为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刘进为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编校:董方晓

上一篇:三大能源物质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下一篇:理性研究下的非理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