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研究下的非理性认识

时间:2022-07-13 09:30:38

理性研究下的非理性认识

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学者文库、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认识的另一半———非理性认识论研究》,是张浩先生用心血凝聚的关于非理性认识的重要研究成果,是一部集非理性认识研究之大成的精品佳作。有幸拜读这部近60万字的专著,受益匪浅。

这部著作渗透着一个哲学工作者做学术研究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学术是指系统的、专门的学问。学术研究是借助已有的理论、知识、经验对科学问题的假设、分析、探讨和推出结论,其结果应该是力求符合事物客观规律的,是对未知科学问题的某种程度的揭示,是为科学和社会的发展解决思想理论上的障碍与难题。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一大批矢志学术的学者们的辛勤劳作。没有学术研究,民族文化的发展就会失去根基,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会缺乏后劲。学术研究的重大成果,可以促进社会某一方面的发展,甚至影响一代人或几代人,但它并不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因而往往不会像文学艺术作品、科技发明那样受到大众的关注;它可以使研究者感到精神上的富有,但不可能为研究者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在学术著作出版难的时代,如果没有有关部门的支持,研究者甚至要自己出钱才能让其成果得以出版面世。即使有的研究者很幸运,不用自己出钱,还能得到一笔稿酬,但其所得与其所付出的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辛勤劳动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如果从个人名利上考虑,人们完全不必选择做学术研究这种事情;如果受繁荣学术的使命感驱动,人们则必须致力于艰辛的学术事业。学术研究是一件非常清苦的工作,如果没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仅有对某一课题的兴趣,是难以在学术园地里长期耕耘并有所成就的。张浩先生从知天命之年到古稀之年,花费多年光阴对非理性认识问题进行研究,从这部著作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支撑他的是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有这种责任感,才有对学术研究的执著与坚持。正如张浩先生在该书“导论”中所阐述的,研究非理性认识是时代的呼唤,即是说,这一研究是现代哲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知识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发展的需要。

这部著作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是我国第一部集非理性认识研究之大成的哲学佳作。作者批判地吸收了西方非理性主义的合理要素,借鉴了心理学关于情感、情绪、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研究的有关成果,汲取了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哲学界关于非理性认识研究的有关研究成果的精华,然后加以创新,形成了关于非理性认识研究的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包括:研究非理性认识的意义、前提、途径和方法,主体认识结构中的非理性要素(欲望、需要、情绪、情感、兴趣、爱好、意志、信仰、崇拜、理想、信念等),非理性认识的主要形式(联想、想象、直觉、灵感、顿悟、潜意识、无意识等),非理性认识形成的客观基础、社会基础、心理基础和生理基础,非理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实践活动的关系,非理性认识与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其他思维形式的关系,最后,阐述了现代社会中的非理性认识问题。

第二,使人们对人类认识的完整性有了全面的了解。该书把理性认识与非理性认识置于人类认识的整体结构来阐释,弥补了以往认识论研究偏重理性认识而忽视非理性认识之不足,找回了认识的另一半,在肯定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也分析了理性认识的局限性,对非理性认识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作了深刻的辩证分析。

第三,注重学术研究与关注现实需要有机结合。作者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探讨了网络时代、虚拟世界方面的非理性认识问题,阐述了非理性认识对决策活动的影响,深刻地分析了决策失误的原因,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非理性认识问题的正确处理等,也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

上一篇: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教育面临的困境与... 下一篇:大学生足球意识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