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型期农村社会风险管理机制研究

时间:2022-08-03 09:50:18

中国转型期农村社会风险管理机制研究

摘 要:在全球经济逐渐扩大化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社会的不断转型,使得我国的城乡差距逐渐的加深,随之而来的各种社会风险也在不断扩大。农业风险加大,农村的经济状况变得脆弱,社会风险形式严峻。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更是直接夹在了这种市场风险中。他们的利益直接的受到了影响,如果再没有市场经济的保障,只会使得城乡问题走向两极化,进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与矛盾,这对我国现在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我国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农村社会风险管理制度,保障农民的利益,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冲突。研究这个问题,刻不容缓。

关键词:风险管理;风险研究;农村社会风险

一、社会风险管理机制的理论基础与框架

随着市场与政府及个体的多元化,在经济的发展下,衍生出来的社会风险也逐渐在增加,我们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社会的损失,增强个体的福利,维持市场秩序。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对社会系统的全面分析,在各种资源下,对社会风险进行了一系列的识别、评估和处理,运用多种控制手段,合理调配市场、个体及政府间的风险管理责任,建立动态的、可调控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这样的框架体系,有效的解决社会风险,实现多渠道的协调发展。多元化的社会已然到来,社会风险也不可避免的出现,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现在的社会结构,农村社会风险的存在只是这个体系中的一个区域性概念。农村社会秩序的不稳定正是由于国家在农村管理方面相对薄弱,没有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我国正处在转型期,建立社会风险管理机制,多农村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对中国转型期农村社会风险的研究

1、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在社会发展多元化日益加剧下,我们人类自身实践发展所带来的副产品正逐渐日益突出。风险社会已经来临,我们需要重新的总结这种变化。中国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占据多半,农民、农业在转型期所面临的社会风险很明显的影响着农村的社会结构。识别农村面临的社会风险,分析社会风险带来的一系列后果,研究建立社会风险防范的机制及其所需环境,这都将对农村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那么如何识别社会风险?现代社会风险巨多,外部风险由自然作物所产生,自然具有不变性和固定性。人物制造的风险是由于人类长期学习认识世界从而对世界的影响造成风险,这种风险产生的条件没有多少历史经验。从改革开放至今,农村的社会结构逐渐的复杂多元化,社会化矛盾也慢慢的突出,风险在增加,我们已经不能的仅仅只从自然去分析社会风险是否加剧。角度不一样,对待风险的评估也就不一样,从个人看,从国家看,人类所面临的风险在扩大。如此看来,在国家这个大背景下,农村所面临的社会风险是与这些年来农村的改革体系有关,从传统农业走向工业的时代,风险也在转变加剧,随之而来,对策也需要作出调整。

2、风险的衡量与预警

农村社会风险是转型期农村向现代化发展路上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现代化社会必然会产生风险。农村在转型期所面临的社会风险更多的是在历史的变化下人为活动所带来的,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化工业农业社会,其变化之快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前国家建立的风险衡量计算系统。在新的衡量标准尚未建立起来之时,这种危机随时会爆发,阻碍农村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但是,仔细分析这种转变带来的风险,其还是具有一些本质特征的。与传统农业中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相比,现代化工业风险更是由于社会结构的不断变革引发的,其产生的后果具有复杂和不确定性。转型期的农村社会风险正是在从单一的一个方面为整个风险社会提出预警,其本质特征也是表现在农村社会风险方面未知的意外已然成为历史的主导力量。识别风险、衡量风险,据其特征做出防范的预警,构建出可行的方案应对农村社会风险已不容忽视。根据历史的变迁,我们总结出转型期农村主要存在的社会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失地风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正在向现代化城镇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商涌向农村,征用土地,建筑高层。在被征地的过程中,由于农民本身的利益被制度框架的局限性所制约,他们得不到相应的合理利益,这就造成了群体反对围攻建筑商维权事件的发生,接着就产生过程风险。没有了土地,农民最基本的收入来源也被斩断,进而触发农民的生存风险。

(2)农村债务风险。这应该说是农民与乡政府之间存在的风险。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农民的生活逐渐得到改善,国家也相应的做出了一系列的措施,以减少农民的负担。但是,农业税的改革,使得政府的收支矛盾加深,一直以来累积的农村债务风险也慢慢地凸显出来,乡政府陷入了农业税债务困境中。农村中的集资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农村经济的不足,但是也使得乡村债务风险加剧,不利于农村的和谐发展。

(3)粮食生产安全风险。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对粮食的需求也十分重要。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日益变化的气候、水资源的不足等等各种原因制约了粮食生产,而正在飞速发展的城乡经济、人口增长及人民生活的改善,对粮食的需求呈现增长趋势,对粮食的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粮食的供给长期处于紧缩状态。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粮食生产方面存在着风险安全问题,随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个问题还将更加的突出。

(4)市场社会风险。包括人口流动风险、贫富差距风险、经营市场化风险。转型期的市场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个体散户无法应对这样的转变,这会加剧农村与城市的矛盾,引起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5)农村社会保障风险。老龄化正在我国盛行,而农村大多都是留守在家的老人,对于他们的养老保险问题,一时间无法得到保障,即使有,也只是保障低、政府扶持力度不大、法律法规问题缺失,引发诸如养老风险、医疗风险等一系列的风险。

三、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农村社会风险管理机制的设计及政策建议

就目前的这种状况,无论是从学术界分析还是政府的高度关注,他们都已经达成共识,完善规章制度必须转变为政府的理念,深入解析农村社会风险的独特性,正确识别风险的结构特征,并作出相应的防范机制。风险的预警体系确立应遵循当下大盘的实践原则,在未出现风险之前,进行预测性的防范。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机制体系,因此我们有如下设计建议:

(1)建立农村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对转型期的农村发展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预测评估,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各类风险发生的后果。风险评估机制正处于成长期,我们还应加快对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通过网络,农民朋友可以及时的了解各类风险。

(2)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组织的维权利益协调机制。利益协调包括利益分配和利益引导农民在经济上处于弱势,我们应坚持公平公正的则,减小农民劳动力与其他劳动力之间的利益差距,健全利益引导协调机制,引导农民自觉地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减少社会矛盾冲突,必要的提高农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决策影响力,进一步落实公民权。

(3)建立健全风险反馈补偿机制。由于社会风险存在着各种的不确定性、普遍性等特点,农村社会风险更是存在突发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这就要求必须建立一定的反馈机制,以及时的收纳农民的反映。在各级政府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确保对农村社会风险进行实时的评估、监控,有效的做出应对方案,并且制定信息披露制度,加大信息的透明化。在对风险进行评估预防时,我们还需建立补偿机制,提高农民的资产积累,加大农村地区社会资产存量,使农村居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机会上全面自由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这些机制的建立下,政府也应转变治理理念,把首先发展经济转变为优先发展农村社会,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优化政府的服务职能,这样才能应对农村医疗、养老、文化教育等社会风险问题。(作者单位:华侨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志强.转型期农村社会组织:理论阐释与现实建构[D].吉林大学,2015.

[2] 杨雅厦.转型期农村社会风险及其风险管理体系初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5:175-179.

[3] 温志强.社会转型期中国公共危机管理预防准备机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

[4] 李卉.转型期中国社会风险管理的战略思考[J].企业经济,2011,12:41-44.

[5] 蒋云贵.我国社会转型期企业法律风险预警机制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2.

[6] 韩盟.转型期中国社会发展的风险问题研究[D].延安大学,2013.

上一篇:消费者视角下B2C电子商务网站用户黏性分析 下一篇:基于顾客让渡价值的西安旅游产品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