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口迁移流动与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

时间:2022-08-02 01:45:46

农村人口迁移流动与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

摘 要: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新的发展模式和思路,其不仅强调的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更注入了“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中,劳动力的角色举足轻重,而区域和城乡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之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使得社会资源形成“好的越好,差的越差”两极化态势。人口的迁移流动也遵循这一规律。本文试图解决如何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流动,实现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从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人口迁移流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成果显著,城市作为优先发展的经济体,其在产业结构完善度和优质资源占有率方面相对于农村地区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其形成的规模效应更是吸引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地区的优秀人才。而新型城镇化更需要的是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的均衡发展策略。因此人口的迁移流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地位也在逐渐上升。

一、我国的农村人口迁移流动和新型城镇化问题

人口的迁移流动对于经济文化交流起到载体作用,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形成新的迁移大军,去经济发达的城市寻求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生产生活资料。根据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的信息显示,2016年4月份,全国城镇又新增就业125万人,1―4月城镇新增就业44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4%。一季度,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6799万人,同比增长2.9%。与此同时,将生产生活能力较弱的老年人、妇女和儿童留在农村,这直接会导致资源的两极化。这样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和建设,但反观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则明显滞后。

二、我国的农村人口迁移流动和新型城镇化问题原因分析

(一)经济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

农村地区经济较为落后,且产业结构中的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二三产业发展落后,尤其是可持续、绿色、吸纳就业人数最广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少。很多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绝大部分是去城市从事第三产业。从事外出务工的人数增多,会导致消费群体和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减少,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则更为不利。

(二)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

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依旧沿袭的是独门独院的生活居住方式,这会大大提高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村地区,促进人口的集聚,从而形成规模效应,才能从根本上发展低成本的基础设施建设。

(三)个人择业观和价值观存在一定盲目性

虽然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上起到一定作用,但人口对于择业地区存在个人偏好,甚至出现个人能力和经济实力有限,却盲目追求“城市”头衔,这不仅不利于物尽其用的最佳资源配置方式。

三、我国的农村人口迁移流动和新型城镇化问题解决措施

(一)积极发展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我国的农村地区范围广,分布广,各地的气候条件与人文环境各具特色,在追求产业互动和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村地区应该挖掘本地区特色,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间的相互联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的发展会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人口的回流,从而更好带动经济发展。城乡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形成集约和节约经济。在城市化率高达80%以上的美国,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也是人们在追求更为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的表现,我国农村地区在发展城镇化方面,更应该注重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形成规模效应,完善公共基础设施

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对象是当地大多数居民,如果居民过于分散必然使得基础设施建设受到阻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居住地和生产生活区域的统一集中规划,可以形成规模效应,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也可促进经济发展,吸引人口回流,减少城市发展人口过多压力的同时,解决好农村地区发展人口缺乏的困境。

(三)做好宣传,转变择业观和价值观

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会改变一些人的择业观和价值观,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力量,提供优惠政策支持,调动人们回乡创业就业的积极性,不仅解决农村“空巢、空村、空地”问题,还能完善产业结构,增加居民收入水平。

总之,人口作为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推动力,通过积极的措施,吸引农村人口的回流,对于城乡在劳动力方面的矛盾可以有效化解,更能促进资源在社会中更为合理的配置,使我国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真正可以做到高质量、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湘泉,陈力闻,杨玉梅.城镇化、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吸纳效率[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4).

[2]吴瑞君,曾明星.人口迁移流动对城乡社会发展的影响 [J].人民论坛,2013(4).

[3]戎爱萍,郭卫东.人口迁移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4(8).

[4]张永岳,王元华.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路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4(1).

[5]刘同山,孔祥智.家庭资源、个人禀赋与农民的城镇迁移偏好[J].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8).

上一篇:关于照猫画虎 下一篇:难忘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