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速去查查肾

时间:2022-08-01 08:20:19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内科

倪兆慧#糖尿病

医生手记

一天,一位65岁女性患者因纳差、恶心、头晕、双下肢水肿来我院就诊。检查结果提示该患者有大量蛋白尿、贫血、血肌酐升高、血糖升高,诊断为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脏病5期。据悉,该患者十余年前被确诊为糖尿病,此后一直服用降糖药,但血糖控制不佳。两年前,患者出现双下肢和晨起眼睑水肿、夜尿次数增多、血压升高等情况,但未重视。临床上,与该患者有类似经历的患者并不少见,很多患者并不知道糖尿病可能会累及肾脏,更容易忽略肾脏发出的“求救信号”,从而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由糖尿病引起的继发性肾脏病,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糖代谢异常,肾脏高灌注、高压力和高滤过,氧化应激,以及遗传等多因素有关。在西方国家,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终末期肾衰的首要病因。在我国,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糖尿病肾病早期症状隐匿,仅在运动、应激等情况下,出现一过性微量白蛋白尿。若未给予及时治疗,病情可逐步进展,出现持续性临床蛋白尿,主要表现为尿泡沫明显增多、下肢或踝间水肿、高血压。到了晚期,可伴有贫血、皮肤瘙痒、小腿痉挛、恶心呕吐等肾功能受损的症状。另外,患者也常合并心、脑、足、视网膜、外周神经等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由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存在极其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至终末期肾衰,治疗起来往往比其他肾病导致的肾衰更为棘手。

早发现,筛查“糖肾”高危人群

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若患者有较长的糖尿病病程(1型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2型糖尿病病程超过5年)且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或同时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应考虑糖尿病肾病可能,肾穿刺活检可确诊。为早期发现和诊断糖尿病肾病,1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5年后、2型糖尿病患者一经诊断,就要每年接受肾病筛查。筛查内容包括:随机尿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测量血肌酐值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定期检测血压和体重,进行眼底检查明确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存在血糖控制不佳、胰岛素抵抗、持续高血压、蛋白质摄入过多、高脂血症、肥胖、遗传、吸烟等高危因素的糖尿病患者,更应警惕是否存在肾脏病变。

综合治疗,有效控制“糖肾”

目前,糖尿病肾病主要通过控制可能导致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进展。具体措施包括:改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限盐、戒除烟酒等);强化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值应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为肾病专业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教育部重点学科、卫生部腹透示范中心、上海市血透质控中心、上海市腹膜透析研究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尿毒症诊治中心。科室在肾脏病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及成果,在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治疗方面享有盛誉。学科以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IgA肾病等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见长。近年来,在科主任倪兆慧教授带领下,团队精于传承、勇于创新,致力于该领域医教研全面发展。

倪兆慧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学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肾病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学会常委。长期从事肾脏病临床与基础研究,擅长疑难肾脏病的诊治。

特需门诊:周二上午(东院) 周三上午(西院)

上一篇:营养不是食疗,更不是偏方治病 下一篇:药物介入治疗:“心梗”治疗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