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夸父 7期

时间:2022-07-28 07:32:41

多年来,杨昌炽追逐日全食的脚步遍布全球。

“四次全食,四次环食,在四次全食中有两次失败了。

如果要在北京看日全食,要等到2035年。希望我能看到。”

杨昌炽 (右)台湾知名的天好者和天文摄影家,台湾彰化县人。前任台中市天文协会理事长。

2006年利比亚、2008年新疆、2009年印尼、2009年上海、2010年缅甸和玻利尼西亚、2012年台湾。这个名单还在继续,把它们串起来的是黑暗的太阳,而杨昌炽在追逐太阳跑。

年近六十的他,至今依然在跑。不同的是,从去年开始,他的身影频繁地出现在中国的各大校园内,中学和大学的同学们都可以听到他的讲座。杨昌炽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并热爱天文学。他说,两条路他都打算跑下去,不想停下来。

淡然面对不完美

杨昌炽最近的一次观看日全食的记录是在2012年,在澳洲的昆士兰。当时,这个人口12万的小镇迎来了超过5万名的游客和来自各地的追日者。杨昌炽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

这场盛事是如此的浩大:城内酒店早早就被全部预订完,甚至连房车也所剩无几,同时,连大堡礁海域也停留了诸多船只。上一次的凯恩斯日全食发生在公元710年,下一次则要等到225年之后。

2012年11月14日,澳大利亚凯恩斯各观测点,期待看到奇景的人们聚集在一起翘首以盼,心里却都隐怀着一丝忐忑。杨昌炽担心,“日全食的时间就在几个小时之后,但天一直在下雨,只能期待明晨6:38-6:40太阳露脸。”

之前的天气预报就显示,日全食上演当天,观测点可能会有云层遮挡,果然,当天早上开始下雨,云层久久不散,对于日全食爱好者来说,云层无疑是影响观测的大敌。“前一天天气就不妙,我们都有点担心,果然天亮的时候下雨了,不过大家还是有期望,车子就往观测点那边开,结果发现不是整个天空都有云,是有区块的,有一块没有云,大家就祈祷:云,拜托,你不要在太阳那边,你赶快离开。”杨昌炽和来自上海天文台的观测者们都紧张地看着云层的变化。

当天日全食的食甚时刻发生于当地时间11月14日6:38,即北京时间11月14日4:38左右。食甚发生之时,太阳仍然被云层遮盖着,杨昌炽失望了,最终,他们只看到了日偏食。“我的观测失败了。”他在微博里写道。

这是他八次逐日之旅中时间最近的一次,满怀期待跨洋远行,却以失败而告终。不过他对此看得很淡然,“观测日全食,一般失败几率是50%左右,云层、下雨等天气状况都会影响到观测,这是没有办法的,除非大家一起去开着车赶紧换个地方看,那可能还是有机会的。”

对于杨昌炽来说,在极光、日全食和流星雨这三大天文奇观中,他最钟爱的也正是最难以看到的日全食。对于日全食所带来的惊人景观,不仅会让人感叹大自然之神奇奥妙,更会对其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经常穿着一身深蓝色布服、紧腿休闲裤以及户外运动鞋,杨昌炽头发已然接近全白,由于多年户外观测和旅途奔波,皮肤要偏黑一些。

他自认是个很淡泊的人,“因为日全食的美景,那么久才会出现一次,你会觉得人生的机遇是很重要的,要把握机会。然而在看到这么奇伟的天文现象之后,你会觉得人非常的渺小,会觉得所有事情都不严重,都会看得很淡。这的确会对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影响,有些人碰到想不开的事情会想跳楼,这些东西在我脑海里都不会有。那么渺小,你跳楼干什么呢?”

此景人生得一见

杨昌炽介绍,在观测日全食的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是安全问题,在偏食阶段都必须佩戴日食眼镜(太阳减光镜)才能观看,对于聚光能力强大得多的望远镜,则必须在其物镜前加上减光密度足够大的减光片。无论是双筒望远镜,还是天文望远镜,都绝对不能用眼睛直接去看,最提倡的方法是在物镜端加滤镜,但是价格高昂。对于目前国内的大多数爱好者来说,可以自制巴德膜盖,一张A4大小的巴德膜售价约100元。

而在观测日食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正是去掉巴德膜直接用肉眼通过望远镜观测,杨昌炽一般会做以下准备:相机,巴德膜,还有日食的具体时间、地点,关于食甚的时间等必须非常精确。“这个过程都要详细知道到几分几秒。只要日全食开始,就可以把巴德膜拿掉,用望远镜看,但是如果把巴德膜早一秒拿掉,直接用肉眼观看,眼睛就瞎掉了。有些人觉得没事,但其实眼睛已经受到伤害了。有人说自己很厉害,可以直接看太阳,那是不可能的,表面上看没事,其实眼睛已经受到伤害了。”

日全食开始之后,呈上的将是最难得的天文盛宴:在日全食刚开始和即将结束的瞬间,会出现美丽的贝利珠和钻石环;而当太阳被完全遮住时,日冕、色球和日珥都是难得一见的景观。平日里耀眼的太阳此时变成了黑色,只留下一个金色的光环,天空变成了靛青色。鸟儿此时会失去方向,或者会飞回巢中,而蝙蝠和其它夜行动物则可能睡眼惺忪地出来活动。

“观日八次,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利比亚那次,因为日全食发生在正午,你会看到早上天亮了,到了11点多开始偏食,天色暗下来,像夜晚一样,逐渐日亏、全食、贝利珠出现、钻石环出现、然后太阳慢慢又出来了,让人比较有一天变两天的感觉。”谈到那次壮观的景象,一向气质儒雅、说话慢条斯理的杨昌炽仍不免有些激动。

那是2006年3月29日在非洲北部国家利比亚境内撒哈拉沙漠中出现的日全食,日食的最大食发生在利比亚中部偏南的沙漠中。“要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找到最大食的位置,难度相当高。还好最大食发生地的附近恰好有一个火山遗迹,名字叫乌娜穆斯,成为我们此行的航标。”

杨昌炽一行九人搭乘了两部四轮传动车,日夜兼程到达观测点,“预报时间一到,果然日偏食开始发生,大家纷纷戴起特制的眼镜。随着时间一点点推移,太阳逐渐被‘吞噬’。这时由于刚刚初亏不久,还察觉不出光线的减弱。把两个手掌交叉,让太阳成像在地上,会发现地上有好多像弦月般的影子;以皮带孔作太阳的针孔成像,太阳的成像更是清晰。随着时间的推进,太阳的相位不断变化,光线逐渐减弱,就在光线完全消失的前一刻,奇妙的钻石环、贝利珠出现,接着整个大地都暗了下来。此时,现场有人跪了下来,他们在祈求太阳可以再度出现。由于阳光被遮掩,天空暗下来,温度明显降低,帐篷村内早已点亮却不起眼的灯泡,此时突然显得亮了许多。应该在半年后的午夜才会出现的星空,现在就呈现在眼前,更让人体会到天体运行的奥妙。”杨昌炽说。

他用数码相机拍下了几张日冕的照片,虽不是专业水平,但他表示自己已经很知足。“全食总共持续了四分多钟,一下子就过了。就在日全食结束前的最后一刻,也就是月亮离开太阳最实时的短暂时间,我拍下了钻石环的照片。接着大地渐渐亮了起来。全食虽然结束了,但偏食仍在持续,太阳逐渐复圆。这场太阳和月亮共同演出的天文大秀,人生难得一见的日全食,渐入尾声。”

骆宾王曾在《游山遇天色渐暗》中描写日食的景象:“天高云淡忽渐暗,快马驰骋又加鞭。疑是天公心头怒,此景人生得一见。”想来杨昌炽当时的感受也是如此,天地奇景,一生中得见一次,当是无憾了吧。

脚步永远不会停歇

杨昌炽近年来不仅跑遍各地观测日食,还在大陆很多学校开展天文学讲座,他制作了很多小卡片来发给听讲座的同学,上边印有自己拍摄的日全食、极光、银河以及旅途中拍到的美景。

其中有一张钻石环的日全食照片尤为醒目,在日全食的全食阶段,当月球离开太阳面的时候,太阳光便有可能在月球上较凹的位置漏出,在刹那间形成一颗光珠,而这便是所谓的“贝利珠”。贝利珠是日全食开始或结束时太阳光从月面边缘的山脉缝隙中透射而出形成的,持续时间只有一两秒钟,而贝利珠加上色球层,状似一颗钻石戒指挂在天空上,因此这便成了所谓的“钻石环”现象。

关于日全食和钻石环等,网络上已经流传着很多漂亮得让人惊叹的照片,“有很多人拍出漂亮的照片,但是他们只是在记录,没有在体验,对于我个人来说,觉得用相机拍下来就好了,我是在感受那个过程,我没有记录下最漂亮的日全食照片,因为我没有那个体力背那样的装备去拍,那就留给年轻人拍。”

虽然年届花甲,杨昌炽不喜欢别人叫他老先生。“在台湾,只有快要死的老人才会被叫做老先生,你叫我杨先生就好。”

我问他,这么大年龄出去追逐日全食奇景,家人不会担心吗?他想了想,“在撒哈拉沙漠我遇到过一次车祸,好在是在沙漠里,还没事,如果在其他地方,可能就受伤了。不过我的家人并不反对,我们家小朋友跟我一起出国很多次,他自己也在外国打工留学,我担心他,他担心我,所以没事的。有时出发前就在网上聊一下,大概就是嘱咐要小心这样。”

虽然已经观测过多次日全食,但杨昌炽表示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就会想这次是不是更精准看到想要看的现象?是不是比上次更漂亮?每次都有期待,每次都想看它从哪个方向出来,是不是跟我们的预测一样。”

美丽的景色,看多少次才会知足呢?他摇了摇头,“永远都不会知足,因为每次都是不一样的,当条件允许的时候再去吧,看看钱够不够,有没有时间,再不去来不及了,我已经六十了。所以我会劝告年轻人,有梦趁早圆。”

上一篇: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75例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不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