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地关系问题简论

时间:2022-07-27 06:04:52

中国人地关系问题简论

[摘要]人地关系是贯穿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线,涉及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从历史长时段观察,人地关系演变的总体趋势越来越紧张。古代为解决人稠地狭矛盾采取了各种调节措施,现阶段,人地矛盾异常尖锐,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吸取和总结前人经验教训,正确处理好人口与土地、人口与环境的关系,直接关乎中国未来发展。

[关键词]人地关系;问题

人作为独立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个体是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素,而土地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人口与土地的关系是贯穿整个农业社会人类发展的主线。学术界对“人地关系”的概念,定论不一,但顾名思义,主要是指人口和土地的关系。由人地关系展开的问题涉及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人口数量与耕地面积的关系、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人口与食物供应的关系、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等。

中国人地关系发展状况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隋唐以前,人地关系处于松弛阶段。虽然两汉时,因为国家统一、政治安定,人口得以恢复和增长,人均耕地面积达到10亩左右,但从三国到隋唐以前,社会状况以动荡为主流,人口受战乱的影响,一直增长不快,土地面积也未得到多少增加,大体上看,这一时期人地关系处于松弛阶段。

第二:隋唐到建国前,人地关系处于相对协调阶段。这期间跨越千年,虽然每一次王朝更替都对人口发展和土地增加造成不利影响,但人地关系演变的总体趋势日趋紧张。尤其是从北宋以后,全国人口总数突破亿人大关,南方一些地区人稠地狭矛盾开始突显,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态势明显表露出来。到清朝康乾盛世时,随着人头税的消除,人口数量迅速增长,从1650年前后的0.9亿增加到1852年的4.4亿。为了解决人稠地狭问题,大批中原人口被迫向山区、边疆或海外迁移,荒田的开垦使耕地面积显著增加,从北宋初年(976年)的2.55亿亩增加到1887年的12.02亿亩。[1]虽然这个阶段人地矛盾日趋紧张,但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人地关系总体上仍处于相对协调阶段。

第三:建国后至今,人地关系严重紧张,人多地少矛盾异常尖锐阶段。从1680年到1933年,人口由1亿增长到5亿用了250年时间。[2]而1949年至2009年,我国人口总数从5.4亿增加到13.35亿,[3]仅60年时间人口净增长将近8亿。虽然1949到1952年间,我国的耕地面积大增,人地比率略有增加,但从1952年以后,人地关系进入了极度紧张时代,耕地减少的速度越来越快,人地比率逐年下降(除去三年自然灾害期),人稠地狭现象非常严重,现在人均耕地面积仅1亩多一点。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2003年预测结果,到2030年我国将迎来人口峰值年,人口总数将达14.51亿。[4]在耕地递减人口递增的新形势下,中国人地关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考验。

以上三个阶段的划分,正好和朱国宏先生通过对历史上人口和土地数据考证后划分的人地比率发展阶段相吻合。[5]在他划分的这三个阶段,人地比率总体趋势是下降的,而期间又不乏波动性。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人地关系发展的两个特点:第一,从历史长时段观察,人口压力逐渐加大,土地承载能力也逐渐增大,人地关系发展趋势越来越紧张。第二,从一段时期里全国范围内观察,由于战争、灾害以及生产力的变化等,造成人口和耕地面积的增减,会使人地关系发展呈现波动性。但人类又具有自发调节功能,当人口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会被迫采取各种调节措施,所以总体上看,人口压力是趋于平衡的。

中国人地关系发展不是孤立的,具有内在的传承性和规律性,今天严重的人多地少矛盾出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影响人地关系各种因素长期以来发展积累的结果。

1.国家政策机制对人口发展的导向。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多子多福”观念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育观,休养生息、鼓励生育是长期以来政府一贯方针。例如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造成人口的急剧膨胀,以至到1852年人口达到4.4亿高峰,为近现代人口增加提供了庞大的人口基数。建国后,为了迅速发展生产力,赶超英美,政府以“人多力量大”为口号促成了现代人口增长的高峰,之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又遏制住了这场人口高速增长的势头,预计到2030年当人口高峰达到14.51亿后开始回落。

2.土地面积的扩大受到限制。以宋为分界线,宋代开始,随着人稠地狭现象出现,平原地区人们为寻找耕地开始向山区丘陵地区迁移,到明清,大量边疆地区被开发,这些都意味着平原易耕土地的匮乏和土地开发难度的增大。无论是梯田涂田的营建,还是边疆草原的开垦,都需耗费人们足够财力和精力。虽然生产工具的改进会降低开发难度,但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我国的后备资源不足。同时,人口增长所需空间是不断加大的,从20世纪50年代起,由于环境破坏和人为占用,土地资源开始绝对减少,人均耕地面积从4亩降至1亩多,人多地少矛盾扩展到整个东部地区。

3.生产力发展对人地关系的影响。漆侠先生曾指出,“两宋统治的300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取得极大发展的时期”。[6]北宋中后期,四川、江浙和福建等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出现“地狭人稠,为生艰难”[7]的局面。人们为增加土地资源,开发梯田沙田,引进优良品种,提高复种指数,实行精耕细作制生产。生产水平的提高又促生新一轮的人口繁殖和人多地少矛盾出现,使中国人口压力开始一直持续下去。到明清,美洲高产物种的广泛种植,进一步为人口增加提供了食物支持。解放后,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又促进了人口增加,加重了土地承载压力。

人地关系的衡量标准是人口压力,即过多人口数量对土地承载能力所造成的压力。在今天人地关系日益紧张,人口压力日益沉重情况下,一系列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

首先面临的是人地矛盾与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包括人口对食物和燃料供给的需求,对住房、公共设施、娱乐设施建设的需要,农民对土地耕种面积的需求,对医疗卫生保障的需求等,这些都阻碍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其次是人地矛盾与环境问题。人口数量的增加势必加重环境承载量,为了满足人们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大片耕地被霸占,植被被破坏,森林被砍伐,空气、河流被污染,由此引发了众多灾害发生。面对土地荒漠、沙尘四起,面对非典疫情、动禽流感,面对南方雪灾、汶川地震,面对甲流肆虐、严冬奇寒,面对西南干旱、玉树地震,面对南方洪涝、地面凹陷,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让人深思:这里究竟有几分天灾,几分人祸?

再次是人地矛盾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由于资源和能源的短缺,人们不得不转移发展目标,商业的发展将淳朴踏实的民风引向贪财妄利,尔虞我诈,人们目光短浅,为了眼前利益不择手段,炒楼房炒粮食,在一片虚假的炒作声中市场经济陷入混乱。由于环境的破坏,灾害的频发,加重了人们心理的忧郁和恐惧,许多人对未来发展持悲观态度。

一切都因紧张的人地关系而生,一切都由尖锐的人地矛盾而起,一旦人口压力超越土地承载能力的界限,人们就会采取各种方式加以调节。例如宋代福建、江浙、四川地区尖锐的人地矛盾,主要是通过人口外迁,开发山区,修筑梯田,改造涂田,实行多元化经营,发展工商业和教育,抑制生育等方式进行了有效调节。此外与发达国家比较,我们应该思考为什么西欧、北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在发展轨迹中未出现人多地少矛盾,甚至英国在1765年因劳动力缺乏而发生工业革命,以机器来弥补人力资源的不足?还有今天日本和韩国的人多地少矛盾比中国还要严重,还要尖锐,但他们的社会发展水平依然步入发达国家行列?“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有不同的人口增长规律和过剩人口增长规律”,[8]主要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国家机制不同,政策导向不同,生产方式不同。他们先后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以工业化为发展目标,率先脱离了人地关系的束缚,推进了人口的城市化,实现了社会经济的极大发展,而中国受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人口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致使人地关系愈演愈烈,以至现在还有50%以上人口生活在农村。

今天政府在调节人地矛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指挥和领导职能,需要从古今中外人地关系的发展变化中认真反思和总结,从人多地少矛盾的调节措施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在未来人地关系的协调与发展中,既要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有效控制土地流失,促进地区经济平衡发展,又要加强科技水平的提升,推进国家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人口城镇化,节约资源和能源,坚定不移地做到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人地关系问题直接关系着人类发展,社会稳定,现阶段中国所面临的人多地少矛盾比过去更加严重,更加尖锐,这就需要我们以更清醒、更警惕的头脑来面对和改造这个世界,在实践过程中树立全面意识,长远意识,忧患意识,做到趋利避害,只有人口与土地、人口与环境合理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中国社会才会得到整体上、全面发展。

注释:

[1]Kang Chao(赵冈).Man and Land in Chinese History(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和土地)[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87.

[2][5]朱国宏.人地关系论――中国人口与土地关系问题的系统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296,294.

[3]数字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历史的记录: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60年回望(1949年)[EB/OL].[2009-08-29]. .

和2009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公报[EB/OL].[2010-05-26].

.

[4]中国人口信息网.2001-2050年全国总人口变动情况预测[EB/OL].[2004-01-31].

www.省略.cn/tjsj/tjsj_cy_detail.asp?id=1422.

[6]漆侠.宋代经济卷[M].//中国经济通史.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29.

[7]廖刚.高峰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6.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04. ■

[作者简介]王丽歌,女(1984―),秦皇岛市抚宁县人,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

上一篇:浅析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意义 下一篇: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医院档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