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视野下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07-27 07:50:27

【前言】认知心理学视野下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1.大多数贫困生有一定的自我认知能力。 大多数贫困生对自己的个性特征、爱好和能力倾向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希望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较大发展;但也有不少学生没有能够以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所长选择专业,由家长替其做决定或被调剂来的,他们有的主动性欠缺,遇到困难总是找借...

认知心理学视野下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

摘 要: 文章以访谈及问卷的方式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贫困生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心理健康知识有一定了解,但在某些方面存在误区。高校应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使贫困生战胜心理问题走上身心健康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心理健康 认知心理学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的实施和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贫困生的人数呈迅速增长趋势。作为大学校园里一个特殊的群体,高校贫困生承受着经济、学业、情感、就业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压力,使得他们的精神长期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如果没有合适的方式进行调整,就会导致心理冲突乃至心理疾患的发生。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对心理健康有影响。[1]高校贫困生中虽然有心理方面问题的人比例不低,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并没有达到心理疾病的诊断标准,很多不健康的心态都是由心理误区、认知偏差造成的。

一、问卷调查

为了了解高校贫困生对自己心理健康状况的认知情况,我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我校经过认定的贫困生数据库中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650份,收回有效问卷640份,占98.5%。通过问卷,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大多数贫困生有一定的自我认知能力。

大多数贫困生对自己的个性特征、爱好和能力倾向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希望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较大发展;但也有不少学生没有能够以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所长选择专业,由家长替其做决定或被调剂来的,他们有的主动性欠缺,遇到困难总是找借口以不负学习上的责任;有的主观努力,耗费了大量精力,但成效甚微。由于自我认识与自我选择的心理矛盾冲突,使这部分同学比其他同学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2.部分贫困生认知上存在偏差。

贫困生能否正确地看待自身贫困形成的原因,将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如归因正确,则思想上进,态度积极,相反则容易思想颓废,态度消极。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贫困生往往将家庭贫困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客观条件所致,片面地认为自己之所以贫困主要是社会、政府给予贫困群体的机会不公平,贫困差距的拉大更多的是体制改革与经济政策所致。

3.部分贫困生缺乏正确的应对方式。

贫困使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他们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遇到一些不顺利的事情时,没有人可以交流,无法获得相应的应对方式,由此长期压抑在心里,必然会产生种种心理障碍。如来自学习的压力:贫困生大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那里普遍存在着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学习起点低的客观情况,进入大学后,由于经济原因,他们在学习上的投入比其他学生要少得多。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期望通过努力学习获取高额奖学金以改变自身经济困境。这使他们经常处在一种想勤工助学又怕耽误学习、想学习又需要勤工助学的矛盾心理冲突中,面临着巨大的心理考验。

二、认知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所谓认知,就是指人的认识过程,指人们在对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时构成的想法和观点的过程。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是刺激和反应的中介,外界刺激正是通过认知这一中介发生作用,而使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行为。面临同样的问题,不同认知结构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所以,认知方式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2]

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更多地体现一维性的特征:教师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家长对孩子理想化的教育都只强调了认知的外源因素,而忽视了认知的内源因素,大大降低了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的可能性,势必会影响他们健康品格的形成。高校认知教育的对象已经到了成人年龄,他们应该具有与年龄相称的认知观念,但从新生的实际来看,大多数人的认知模式仍处于“先天不足”状态。虽然仍有可塑性,但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已经基本形成,此时开始认知观念的教育已经不能达到最佳效果。

部分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因此,当面临一些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问题时,心理冲突就时有发生,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所谓的心理问题。

三、贫困生心理认知特征

贫困生心理属于大学生心理的一支特殊支系,它除具有大学生心理的一般规律外,还根据学生贫困原因不同、学校教育环境不同、个人学习和社会交往能力不同而表现出不同差异。能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贫困生,其心理较稳定,能够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投入到大学学习和生活中,而受家庭、社会特殊环境影响,个人生理或心理有缺陷的学生,容易产生各类心理问题,其主要表现有:

1.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贫困生把取得高学历作为日后提高就业水平,从而让家庭和自己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他们希望通过发奋学习而努力成才,彻底改变现实命运。而现实生活中,贫困生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在拼命学习以期获得奖学金的同时又不断寻求勤工俭学的机会。由于不能保障学习时间的矛盾使贫困生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使学习压力更大,久而久之,部分贫困学生可能对学习、生活失去信心,甚至人格发生变化,出现精神病症状。

2.坚强与脆弱的冲突。

多数贫困生从小就生活在家境贫寒的环境中,这塑造了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贫困生过早地学会了坚强地面对社会生活,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然而,受到家庭条件的制约,加上自身的社会经验不足,当他们遇到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压力时,又显得十分脆弱,总是期望别人能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

3.自尊与自卑的冲突。

自尊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肯定和认同,而自卑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和贬低。贫困生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和家庭生活的现状,他们自立自强、勤奋好学,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但是,由于经济贫困使得他们的生活拮据、知识面较窄、动手能力较差、自我发展受到限制等,又容易使得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否定自我的价值。

4.独立与依赖的冲突。

贫困生渴望通过勤工俭学等方式自立,但许多现实问题难以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拼搏得以解决,常常需要依赖家庭、学校和社会。当今社会通过各种方式对贫困生进行资助,这本身是件好事,但如果资助方式不当,善意的举动就会造成贫困生的心理失衡,导致一些学生虽然经济上得到了救助,自尊心却受到了严重伤害。

四、改善贫困生认知的途径

贫困生面临的有时就是比较简单的认识与适应问题,只是由于认知偏差或不当的教育方式才导致了心理误区,如果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是完全可战胜心理问题走上身心健康发展道路的。环境心理学家库乐特・勒温曾提出过一个深受好评的公式:B=F(P・E)。意即人的行为(Behavior)是人的个性(Personality)与环境(Environment)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他的理论,改变人的行为有两条途径,一是提高人的自身素质,二是调节影响人的环境因素。

1.更新德育教育观念,培育贫困生良好的认知策略。

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贫困生的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是具有可塑性的,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要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鼓励他们在困难面前不低头、逆境面前不畏缩,培养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要使贫困生认识到,贫困缘于历史、自然、社会,以及家庭收入等各方面的原因,而并非学生自身的原因所致。帮助贫困生学会用本质的、发展的眼光观察社会和人生,并意识到自己的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远离心理贫困,从而形成健康心理。

2.优化校园心理环境,拓展贫困生的认知空间。

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对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有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高校应通过文学、哲学、艺术、美学、音乐等人文课程和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对贫困生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与熏陶,陶冶他们的情感,升华他们的思想,开阔他们的眼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认知能力、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品格和健全的人格,这对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大有裨益。高校也要加强班级、宿舍的管理工作,倡导同学之间形成相互关怀、真诚接纳、共同成长的理念,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营造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保障调整认知偏差的效果。

在贫困生中,多数人的心理问题属于心理失衡,可以随着诱境的消失或经过心理辅导老师的辅导而恢复正常,只有少数人有心理疾病。因此,以心理健康教育课、各种专题讲座等形式在高校中开展心理卫生宣传普及活动,让广大贫困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加强心理健康意识,掌握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针对贫困生的心理状况,还可通过实践小组、拓展训练等行为指导使贫困生对心理问题有正确的认知。

4.引导贫困生进行自我教育,发挥贫困生的主体地位。

高校要充分调动贫困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要引导贫困生进行自我教育,正确地认识、理解贫困,树立正确的贫困价值观。要让贫困生对生活充满希望,树立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敢于正视贫困,挑战贫困,把贫困视为人生的财富,把贫困当作人生奋进的动力。另一方面要发挥贫困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解决自己的困难和问题。当前我国高校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贫困大学生的典型,他们自强不息、奋发成才的感人事迹证明了贫困苦难只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办法总比困难多。因此,可通过宣传他们的事迹鼓励贫困生自强自立、超越自我。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教育和经济帮助体系在内的系统工程。对贫困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改善他们的认知结构,及时有效地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可以促使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建民等.大学生归因方式、认知态度和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现代实用医学,2008,20,(12):948-949.

[2]王宏,王天峰.加强认知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J].黑龙江财专学报,1999,2.

上一篇: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下一篇: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