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领导人经济责任界定及审计重点

时间:2022-07-26 01:10:46

国企领导人经济责任界定及审计重点

国企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已成为国家审计机关进行企业审计的主要形式,也是国家审计机关履行监督评价职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但至今,国企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基本仍停留在就事论事的财务审计模式中,如何确定审计重点内容,合理界定国企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已成为国企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亟待探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剖析国企领导人应履行的经济责任,在合理确定国企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基础上,最终对其承担的经济责任加以界定和确认。

一、国企领导人履行的经济责任

确定国企领导人应履行的经济责任是进行国企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前提,也是合理确定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关键。笔者根据对部分国企领导人的调查,结合审计教学及工作经验,对国企领导人应承担的经济责任总结归纳如下:

(一)安全稳定责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国有企业长期不变的宗旨。近几年,涉及生产、设备、交通、人生安全、企业稳定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和事故频频出现,尤其是一些重大生产事故,不仅使企业蒙受严重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危及职工的人身安全,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所以,保证企业安全稳定是国企领导人的首要责任。

(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作为国企领导人,肩负着一个重要的经济责任就是在其任期内防止企业资产损失,确保国家投入资本的保值,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实现盈利和积累资金,使资本得到增值。

(三)经营管理责任国有企业领导人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一方面需要为企业实现盈利,不断开发新技术、生产性能优、质量好、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另一方面要确保财务安全,保持企业有较强的资产运营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同时,通过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健全合理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经营目标得以实现。

(四)重大决策责任在企业经济活动中,领导人不可避免地要做出各种决策,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牵动着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政治稳定。因此,作为国企的领导人,必须健全企业重大经济决策的管理机制和程序,使决策实现民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避免盲目、擅自决策造成企业的重大损失浪费和债务风险等问题。

(五)可持续发展责任国企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涉及企业各方的经济利益,而且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作为领导人为确保国企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应加强企业合规性、风险性和内部控制等方面的保障性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大企业基础建设,增加科研投资及成果转化,吸引优秀人才,为企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六)社会责任国有企业在保证社会稳定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国企领导人,一方面应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应在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缴纳税款等方面负有责任,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努力。

二、国企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根据国企领导人应履行的经济责任,确定国企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安全稳定情况重点查明国企领导人是否具有安全质量意识,是否制定健全的安全操作规程并有效落实,是否摆正安全与生产、效益、发展的关系。尤其要关注不顾企业、社会的安全稳定而追逐利益和政绩的违法违规行为。

(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重点查明国有资产是否真实完整、是否增值;债权债务是否清楚,资金偿还能力是否增强;企业各项收入、成本费用是否据实及时人账,利润是否属实。

(三)经营管理度可持续发展情况重点查明国企领导人任期内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资产运营情况;经营活动及管理活动的效益情况。审查中尤其要关注企业在增加收入的同时是否重视积累的增加,处理好企业长远发展与近期利益的矛盾,确保企业宴现可持续发展。

(四)重大经济决策情况重点查明国企领导人对企业重大经济决策制度的建立情况,民主决策情况和决策执行情况。一是审查企业重大对外投资项目的决策是否通过会议进行可行性论证、操作是否遵循市场化规则。二是审查企业对外提供重大经济担保事项方面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并有效执行。三是审查企业大额资金运作、大额采购等事项,是否存在企业领导人擅自决定而造成损失的问题。

(五)企业内控制度情况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使之有效运行是企业管理层的责任。审计时主要查明国企领导人所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是否健全了合理的内部管理系统和内部会计系统,并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从而揭示因制度不健全或监管不力造成的各种舞弊,降低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重大风险。

(六)遵规守纪廉洁自律情况重点查明国企领导人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财经纪律及遵守《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的情况,是否存在虚报资产、少计负债,多计成本、虚减利润;、贪污受贿,偷逃税费、侵占国有资产等违纪违规行为。

三、国企领导人经济责任的认定及审计

对国企领导人经济责任进行认定,是正确判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关键。也是正确评价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的基础。只有合理界定国企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才能分清对领导人任期内企业出现的问题,是否属于其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应负什么性质的经济责任,从而对国企领导人任期业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一)经济责任定性的标准《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第三条,明确了国企领导人的任期经济责任包括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第四条叉将主管责任划分为领导责任和管理责任,而《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的第四十二条,将企业负责人任期内应当负有的经济责任统一划分为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即把领导责任与直接责任、主管责任放在了一个层面。笔者认可后一种提法,认为领导责任就是直接责任、主管责任以外的管理责任,即经济责任定性标准并列为以下三种:(1)直接责任。国企领导人因直接违反或通过授意、指使、强令、纵容、包庇下属人员违反国家财经法规以及失职、渎职等其他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行为应负直接责任。(2)主管责任。根据企业内部分工,国企领导人对其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应当承担主管责任。(3)领导责任。国企领导人对其非直接主管的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应当承担领导责任。这种责任一般是基于领导干部的职务而言的,不论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对本企业在其职责范围内的各种经济问题都应负有领导责任。

(二)经济责任划分的界限经济责任的界定,要根据经济权力运用和义务履行的主观能动性和结果的合法性来判断。权力运用和义务履行正确而且结果合法的,承担较轻的责任,否则就得承担较重的责任。在界定国企领导人经济责任时,要注意区分下列责任界限。(1)前任责任与现任责任的界限。原则上应根据任职时间界定前任、现任的责任,但要剔除前任领导人经济责任对现任的影响因素,当然,现任的责任也不能推给前任。如对前任遗留应收账

款、现任形成坏账责任的认定,现任国企领导人如能说明坏账形成的原因,并已积极清欠而且有应收账款催款函证,这种情况不属于现任企业领导的责任。但如果没有积极催讨、清欠力度不大使债务无法收回,特别是当债务人破产时,企业未及时向法院提出追偿债务请求,导致应收账款变成坏账的,现任国企领导人应负有主管责任。(2)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的界限。决策者既可以是一个个体,也可以是一个团体,决策成功与否不能完全归结为屋企领导人。如。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失误,如果是出于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的结果,应当界定为集体责任,领导人只负主管责任;如果是领导人擅自决定或形式上经过集体研究,实质上是个人意志和权力影响所为,则界定为个人责任,领导人应当承担直接责任。(3)决策责任与执行责任的界限。国企领导人在任期内直接决定的重大事项,如果决策正确,只是分管领导人或下属单位执行错误,则分管或下属应承担直接责任,决策人只负领导责任;如果决策错误,而分管领导人或下属单位明知错误仍照常执行,不仅决策人要承担责任,分管或下属也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但上级指令、被动执行的事项。可以免除或减轻主管或下属的责任。(4)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的界限。因不可抗力或国家经济改革过程中有关条例、措施不完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等客观原因,使企业经济活动受到影响的属于客观责任,不能由国企领导人负主要责任;但如果是由国企领导人管理不当、决策失误、、等个人原因造成的问题,则应由国企领导人个人负责,定性为直接责任还是主管责任,要视情况而定。(5)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的界限。按照经济责任制的分工原则,国企领导人只承担他所分工的那部分责任,而其部下分工的那部分责任,对国企领导人来说则是间接的领导责任。不是直接责任。具体在审计时应分清以下几方面的责任界限:一是凡是国企领导人亲自作出的重大决策,则应负直接的经济责任或主要领导责任;二是国企领导人的部下所作出的决策未经企业领导人审批的。应由其部下负直接的经济责任,国企领导人只负间接的经济责任;三是由于管理教育不严,致使下属人员违法违纪,国企领导人应负间接的领导责任。

参考文献:

[1]彭振威:《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若干问题的探析》,《审计研究》2(105年第2期。

[2]简燕玲、辛旭;《经济责任审计有关问题的探讨》,《审计研究》2006年第1期。

[3]刘翠:《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研究》,《企业导报》20lo年第3期。

上一篇:审计“免疫系统”内涵及其功能 下一篇:会计师事务所非审计业务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