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对伊朗投资的重点领域分析

时间:2022-04-08 04:56:15

中国企业对伊朗投资的重点领域分析

【摘 要】 中国和伊朗是世界文明古国。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两国一直都有很好的往来。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和伊朗都面临着发展经济的主要任务,都把对外开放作为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对能源的投资仍然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在伊朗投资的重点。对伊朗的制造业直接投资进行重点扶持和政策引导,尤其是投资加工装配型的制造业部门,如机械加工、轻工纺织、化学工业、家用电器等制造业领域,我国应该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扩大对外投资规模,并逐步由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为主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为主过渡。

【关键词】 新时期 中国企业 伊朗 投资 重点领域

投资这个概念由来已久,它随着资本向外输出而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在这种背景下,更多生产和投资越出国界或区界,新时期伊朗投资环境与中国对伊投资重点领域分析,可以为中国企业在向伊朗的投资区位、投资领域、投资渠道、投资方式和投资战略的选择等方面提供理论参考和建议,也可以为当前中伊双方的经贸合作提供基础研究,为当前我国政府提倡的企业“走出去”战略及伊朗政府提出的“东方政策”及其经济改革计划的落实提供参考;还可以为发展中国的伊朗学研究夯实研究基础。

一、中国企业选择对伊朗投资的重点领域的依据

(一)投资重点领域选择的理论支持

折衷理论由英国著名跨国公司专家邓宁(John.H.Dunning)提出的国际投资理论。其核心思想是:进行国际投资的企业必须同时具备三个优势:

(1)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即技术、企业规模、组织管理、金融和货币、市场销售等优势

(2)内部化优势。假若已经满足条件(1),那么拥有以上优势的企业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即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来自于技术管理等所有权优势的内部化,即通过企业内部将资源配置给国外子公司比通过市场交易转移获得更多的利益。

(3)区位优势。假若已经满足以上两个条件,那么拥有这两项优势的企业必须从全球利益考虑,将这些优势的利用与国外生产要素投入(包括自然资源)相结合,即充分利用世界其他国家的要素优势。实际上,世界各国生产要素(劳动力、自然资源、土地等)差别显著。并且各国的政治环境、政策、社会因素、市场等与公司经营有关的条件也有很大的不同。

综上所述,只有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对外直接投资才会发生。中国企业向伊朗投资可以利用伊朗丰富的能源、市场需求、廉价劳动力及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等区位优势,通过转移本国闲置的技术设备来更新产品生命周期,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两国的经济状况是选择重点投资领域的决定因素

伊朗的经济在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期间受到严重破坏,战争结束后,面临着百业待兴的困难局面,为此政府开展了战后重建计划。1988年制定了第一个社会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从1989年3月21日开始实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期间,政府将建设重点放在石油、采矿、交通、能源等基础工业方面,但由于缺乏计划性,建设摊子铺得过大,进口过度膨胀,资金发生短缺。在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期间,政府在经济政策上做了大量的调整,缩小建设战线,关停了许多不急于上马的项目,同时缩小进口规模,扩大非石油产品出口,节约外汇,偿还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期间借下的中短期外债,此期间经济增长率维持在3.5%左右。第三个五年计划总结了上两个五年计划的经验教训和伊朗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体现了政府对经济政策重大调整。

与伊朗相比,不论是在经济实力还是在科技水平上,中国都有较强的实力,将来极有可能成为世界经济领域的领头羊。从2006年起,中国外汇就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一外汇大国。而且我国的外汇储备还在继续保持着高增长率。这些都是我国成为对外投资的巨大资本。目前,我国对伊朗投资的领域在农业、工业、服务业都有涉及。其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水利、石油化工、道路基础设施、机械、轻工、农业、旅游和交通运输工具制造。

二、中国企业对伊朗投资的重点领域分析

(一)石油天然气工业

石油业是伊朗的经济命脉,石油的出口收入一直是伊朗经济发展的支柱。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因此中伊两国开展石油天然气的合作意义非常重大。首先,对中国而言,在当今国际能源格局日益紧张的局势下,伊朗的油气资源对中国的能源安全、对于缓解中国油气资源短缺的现实有重要意义。中国自1997年起开始大规模地从伊朗进口原油,到2004年已经达到1323.7万吨。

(二)轻工业

在小型家电以及日用消费品方面,我国市场已经饱和,所以我国在向伊朗出口生活日用消费品及家电产品时,同时也应该考虑向伊朗投资建厂。目前,伊朗生产的小家电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均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我国可选择有关企业利用我国国内过剩的生产设备,与伊朗方面合资在自由区建立相关产品的生产和组装企业。

由于伊朗大部分纺织企业对我国的纺织工业发展状况不是很了解,加上伊朗历史上长期受西方的影响,崇尚西方的技术和产品,因此,中国目前向伊朗出口的纺织机械在伊朗纺织机械进口中所占的份额还很小。这些年来我国通过在纺织工业方面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改造,生产设备和加工工艺得到很大的提高。已经接近西方技术水平。我国纺织产品质量和价格都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符合伊朗市场消费水平的需求。

(三)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伊朗工业基础设施老化陈旧,急需更新改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实际进口需求远远大于目前的规模。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包括铁路、公路、管道建设、城市地铁铺设及轻轨安装方面已经积累了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经验,完全适合伊朗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企业在未来十年要抓住伊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以此促进我对伊朗的机电产品和大型设备的出口。在这方面比较突出的就是中国为伊朗建造的合同金额2.93亿美元的德黑兰地铁项目得到了伊朗对中国大型成套机电设备质量和运作性能的认可,为我国企业在伊朗更为广泛的开展城市建设从而带动我国大型成套设备在伊朗的出口,奠定了基础。

(四)机械制造业

1979年霍梅尼革命及持续了8年的两伊战争使伊朗的工业发展受到严重的损害。1990年起,加强工业化再度成为促进伊朗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985年到1995年伊朗政府陆续颁发了5万份各种机械制造许可证,其中40%已获得了约1亿美元的进口外汇额度。1995年伊朗已能制造约34种机械,与此同时,伊朗已逐步禁止进口与之类似的机械,唯有比其先进的机械方可进口。伊朗工业及商业部等部门对进口机械通常都给予优惠外汇汇率和优先进口的待遇。1992年到1995年,伊朗曾大幅度放宽机械进口,但从1996年起因外汇短缺而逐年减少进口,转而积极扩大非石油产品的出口。但对工业发展所需的进口并没有限制,仍给予一定的支持。为帮助纺织业扩充更新设备,1999年成立了特别委员会,投资1亿美元,供进口纺织机械设备。伊朗国内积极营造为发展工业而进口相关机械的良好环境,这为我国很多机械生产企业在伊朗投资建厂创造了条件,我国企业应与伊朗能源开采业、农业发展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应,建立矿山机械、农用机械和城市工程建设所需的动力设备等机械生产企业 ,从而推动我国中档机械技术在伊朗的推广和应用。

(五)旅游业

伊朗拥有数千年文明史,自然地理和古代文明遗产丰富。伊斯兰革命前,国外每年到伊朗旅游都有数百万人次。两伊战争后,伊朗旅游业遭到极大破坏。1979~1994年,国外到伊朗旅游人数年均不足10万人次。从1991年起,政府开始致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逐渐复苏,2000年外国游客达到170万,旅游收入10亿美元。“9·11”事件对旅游业造成较大冲击,游客锐减。随着地区安全形势转好,赴伊游客人数稳步回升。2004年共接待入境游客5万余人,主要来自日本、独联体和海湾各国,实现旅游收入5亿美元。伊朗全国有各类旅游组织、旅行社约3000个。德黑兰、伊斯法罕、设拉子、亚兹德、克尔曼、马什哈德是伊主要旅游地区。伊朗政府现在很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伊朗文化遗产和旅游组织主席伊斯法迪尔·拉希姆·玛沙伊说,目前伊朗的旅游收入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未来20年这一数字将以2%的速度增加。伊朗政府也表示要加大旅游业的投入,大力发展旅游业。伊朗驻华大使韦尔迪内贾德表示:“伊朗政府已把发展旅游业定为新的5年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伊朗政府计划在2025年之前,向国内的旅游业投资300亿美元。

(六) 农业

到目前为止,中伊在农业领域开展了如下合作项目:①液体农药杀虫剂项目;②果品包装项目;③水果改良和干果生产项目;④中草药生产和包装项目;⑤蘑菇生产和包装项目;⑥水产品工业改造项目;⑦农产品、副产品深加工项目;⑧蔗渣、稻杆造纸项目⑨土豆改良项目;⑩农业机械化项目。我国应充分发挥在农产品选种、育种及农副产品深加工方面的比较优势,帮助伊朗改良和培育优良农畜渔产品。同时,应鼓励我国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到伊朗投资建厂,实行农业经营一体化,即在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农业经营企业通过合同或协议的形式,按照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及销售的顺序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实行农业产前、中、后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力求利用伊朗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拓展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新的成长空间,满足当地对精加工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求。

三、结论

投资行业的选择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对能源的投资仍然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在伊朗投资的重点。对伊朗的制造业直接投资进行重点扶持和政策引导,尤其是投资加工装配型的制造业部门,如机械加工、轻工纺织、化学工业、家用电器等制造业领域,我国应该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扩大对外投资规模,并逐步由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为主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为主过渡。

参考文献:

1王学军,王沛英.跨国投资理论与我国企业跨国投资[J].《山东经济》,2001(2);6—9

2 李小建. 《公司地理论》[M].科学出版社,1999年

3 安维华.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的经济政策[J].世界经济,1995(12):55

4安维华.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的经济政策[J].世界经济,1995(12):55

5 张刚,刘克雨.伊朗局势变化及石油工业发展动向分析[J ].国际石油经济.2003(9):37

6伊朗的石油天然气工业. http ://

7杨雪蕾.美报报道伊朗经济迫切需要改革。《参考资料》,2002年7月15日

8伊朗经济白皮书—基本情况和对外关系篇,中国驻伊朗大使馆

9田里 .旅游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

上一篇: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思考与研究 下一篇:我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影响因素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