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2-07-25 11:40:08

高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的实践与创新是培养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必要条件。本文以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为例,就教学制度、师资队伍以及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物流;工学结合;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6-0149-03

1 引 言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Sundert and Technical College)工程系和土木建筑系于1903年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Sandwich Education)。“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之所以能持续百年经久不衰,主要归功于它切合实际的理念,即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

针对我国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巨大差异,国务院于1991年10月17日和2005年10月28日两次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提出了“产学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7月30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就高等职业教育再次提出了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家已经在宏观层面上给我国的职业教育指出了方向。

2 我国高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物流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明显,高职院校“工学结合”通常采用“订单式”培养、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室等方法实现,但在学生的实际技能训练方面,与企业的需求相比总有一定的差距,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懂部分理论,缺乏实际动手能力,不能直接上岗,这点令企业头疼不已。究其原因,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现有物流专业教师大多是从交通运输、管理等专业教师转移过来的或从高等院校物流工程专业毕业,缺乏物流从业经验,总体水平有限;二是高职物流专业归属于工商管理类,管理类专业实训室建设相对落后,目前只有部分高校建立了完善的校内外实习实训体系,大多数开设物流专业的学校实训条件有限,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也较为松散;三是实现“工学结合”是一件费时、费钱的事情,它打破了原有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每个教师的知识体系,所以职业院校推进的动力不足,阻力较大。可以说虽然国家已经在宏观层面上给我国的职业教育指出了方向,但在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的职业教育尚处于“工学结合”的初级阶段,微观层面上尚有许多工作要做。

3 高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的实践探索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开设物流专业,是安徽省最早开设物流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2006年该校物流管理专业被评为安徽省精品专业,2008年该校成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该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发展道路”的方针,逐步推进“工学结合” 教育模式的实现。

3.1 重构课程体系打造岗位技能项目化课程

依据行业、企业每年的人才需求,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建设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程教学体系。按照物流专业培养目标,依据职业岗位群及各岗位所需完成的任务,建立若干个教学分项目或子项目,每个项目对应有目标能力、课程设置和技能训练,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课程体系中各课程以纵向组织为主,横向组织为辅,垂直叠加确定深度,水平组合确定广度。学生通过项目的学习,直接掌握技能。每一个项目是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技能的形成与知识的迁移。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程教学体系有利于组织教学与课程考核,使得教学更为灵活,同时打破了原有的学期考核方式,取而代之的是项目综合考试,更有利于学生综合技能的形成。

岗位技能项目化课程体系图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供应与采购”、“ 仓储”、“配送”、“运输”、“物流信息管理”、“国际物流”6个岗位技能项目组成,包含了资格认证种类、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及教学组织方法等。具体内容见下表。

由于职教课程内容紧密联系职业实践,所传授的技能在物流服务或管理工作的第一线直接应用,各项目课程都将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减、更换学习内容。

岗位技能项目化课程教学体系的特点:

(1)课程体系紧密配合企业生产实际,通过工作任务确定学习要求,通过工作质量实施学习评估,全面推行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2)课程教学体系由“供应与采购”、“仓储”、“配送”、“运输”、“物流信息管理”、“国际物流”6个岗位技能项目组成,使学生具有整个物流管理全过程的核心关键能力。

(3)对各岗位的核心关键能力进行分析,根据项目目标任务,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构成岗位技能项目化课程教学体系。

(4)课程体系各项目教学内容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独立,使学生在不同项目都能够掌握相对独立的、完整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5)岗位技能项目化课程教学体系的各个项目,不但能够适应物流管理专业对生产的要求,又能辐射其他相关专业。

(6)根据岗位技能要求来组织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教学内容的精简、整合和优化,使其具有精炼性、新颖性、连贯性、系统性。

3.2 “工学结合”教学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传统的教学制度下每学期上什么课、星期几上,在专业的教学进度表上有明确的规定,这和实现“工学结合”所需的灵活的教学机制产生了根本的矛盾和冲突。通过充分的论证和调研,在物流专业进行学分制试点,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将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

必修课: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基本培养规格,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所确定的该专业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含实践教学),包括公共基础知识课程模块、专业基础知识课程模块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课程模块。

选修课: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反映专业方向要求,学生根据本人的兴趣和爱好可在“供应与采购”、“仓储”、“配送”、“运输”、“物流信息管理”、“国际物流”6个岗位技能项目中任选4个模块学习,成绩合格即可毕业,学校将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自主选修。

学校实行学分制后试行弹性学制,允许提前取得毕业资格的学生提前参加生产实习,或加修原专业教学以外的课程,掌握多门技能,以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也可办理休学手续,提前参加创业实践,毕业前复学给予毕业。“订单式”培养的学生,企业的理论和实训课程,在出示有效证明和通过测试后,可免修相应的课程,折合对应的学分;学生取得的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可免修相应的课程,折合对应的学分;学生参加的企业顶岗实习,也可折合成相应的学分,以促进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践说明学分制既可以有效地解决学校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不一致的问题,提高学生和企业的积极性,又可以较好地处理职业技能养成与综合素质培养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3.3 师资队伍的再造

师资队伍是高校办学水平高低、教学质量好坏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专业建设的最直接的因素。由于高职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有其特殊性,职业教育对教师提出了以下要求:专业水平、职业水平、教学水平、整体素质,所以当代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

我院通过以下办法对师资队伍进行再造:

(1)对专业教师进行职业技能测试,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选定专家成立评测组,测试的内容为物流专业的一个职业活动过程,内容由教师自己选定,如果自己觉得无能力参加测试或测试没有通过,可到合作企业学习实践后再进行技能测试。实践证明技能测试将“工学结合”一潭死水激活,教师的职业技能显著提升。

(2)鼓励和支持教师到企业锻炼,教师的专业职称进升要求有累积不低于6个月的企业锻炼经历。学院每年安排几名教师利用寒暑假到物流企业挂职锻炼,新进教师第一学期一般也不安排理论教学任务,到校外实训基地轮岗实习。专业教师到企业汲取专业实践知识和技能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教学与实际脱节的局面。

(3)引进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实训中心老师要求有在大型物流企业一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同时聘请企业兼职老师指导校内实训课程。

通过以上手段,教师的教学改革的热情、上课的自信度明显提高,整个专业的职业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4 结 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盖滋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感,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通过校企合作走“工学结合”之路,充分利用了各方面的教学资源,使得学校、企业及学生都得到了“实惠”,形成了企业、学校、学生等多方共赢的局面。学院充分利用了企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降低了办学成本;企业由于得到了学院人力资源的有力保障和技术支持,同样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竞争力;学生通过实习实训有效地掌握了本专业的职业技能,培养了职业素质最终在就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参考文献:

[1]王林.“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21):27-29.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 安徽省高校重大教改计划项目(2008jyxm025)。

[作者简介] 岳朝晖(1972―),男,安徽巢湖人,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上一篇:实现商业低碳化的路径选择 下一篇:浅谈经济法教材的建设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