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视野下的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时间:2022-07-25 02:11:27

法治视野下的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建设美好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景。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1]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是集人性发展、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律三位一体的生态系统,是各种教育要素和衷共济、和而不同、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高效运行状态。

一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性

1是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要求

高校是一个特殊的组织和群体,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子聚集的场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构建和谐校园,就是充分发挥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一个和谐的校园,必将对构建和谐社会带来非常重大的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高校校园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和谐校园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也强烈要求我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和谐校园。

2是维护校园稳定和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这样一个大发展的机遇期,高校要快速协调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和氛围,有效化解风险,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建设格调优雅的校园文化,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促进校园安定有序。只有实现了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高校才能真正改善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把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校也才能迈入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发展轨道。

3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

以人为本,就是要真正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和激励人,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营造使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构建和谐校园正是对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在这个深刻变化的社会,他们所承受的学业、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比过去明显增强了,极易出现发展不和谐的情况,因此,只有在民主、法治、科学的环境下,大学生才能真正受到人文与科学精神的熏陶,摒弃不良因素的影响,实现综合全面的发展。

二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办学规模与结构之间矛盾突出

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但教室、宿舍、体育场馆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速度和质量却与之不相适应。一些院校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过度地发展成人继续教育,本科教育资源被过多地挤占了;相反,一些院校忽视经济发展和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漠视继续教育的发展,继续教育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还有个别院校在社会力量办学上投入大量精力,研究生学历班和进修班等各种培训班严重影响了校内的教育教学资源的正常调配,造成全日制和继续教育的内部结构矛盾冲突日益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得不到有效地保障。

2大学独立地位日益缺失

大学独立是现代大学的重要特征之一,[2]而我国大学尚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办学自。官本位思想在大学盛行,一些人即便没有什么学术地位及成就,但若能够谋得一官半职,也能在职称评聘、工资福利、提拔任用等方面占得先机;另一方面表现为大学对市场的依附。部分大学成了灌输现成知识的机关和简单技能训练的场所,大学没有去主导社会潮流,引导社会发展的方向,而是陷入对利益的急切追求,这实际上就意味着大学精神的沦落和大学使命的缺失,影响了大学追求和谐校园的发展目标。

3校情民意难以充分表达

现阶段高校教学管理缺乏科学的调研,教学决策缺乏科学的论证,教学计划、教学评估标准和教学改革措施的修订缺乏教学第一线师生的参与,造成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教学效率低下,师生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广大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实施民主监督的权利得不到切实保障,积极性得不到调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校情民意表达渠道有限,或者是表达沟通渠道不畅通,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和组织实施。高校教代会制度在推动学校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但也存在不完善之处,如缺乏长效机制,资源手段支撑力度不够,代表行使职权有待制度保障,考核激励机制有待健全等。

三法治视野下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实施策略和保障机制

法治视野下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3]一是对学校公共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二是对师生合法权益的充分保障。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是要建设一个法治化的校园环境,这个环境以理性、民主、契约、自由为氛围,以科学、高效、和谐、规范为动力,它要求高校的办学理念契合法治精神,高校的运行体系以良好的制度为支撑,高校的文化系统以师生权利为主导。

从实践的层面看,它是分层次展开的[4],首先是制度层面的和谐,其主旨在于依据一定的价值观来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结构、运行机制、行为方式,形成以制度为主导的有序化模式;其次是理念层面的和谐,其实质是将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高度概括为高校办学的理想、信念和观念;第三是文化层面的和谐,不只是将法治当成一种制度化模式,更是一种理性精神、一种文化意识,从而实现法治在学校各个方面的扎根、植入、嵌入和渗透,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下的优良管理提供制度保障、理念支撑和文化引领。

1民主开放的制度设立机制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的有关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总体上已涵盖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是,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大多是原则性的抽象规定,内容繁杂而零散,有待学校结合自身情况加以细化。高校的校园规章制度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依据,是高校自主管理,依法治校的前提和基础。为此,高校必须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保证内部管理行为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依照法治精神,审慎地建章立制,结合高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培养模式和发展目标,在现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按照《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校的具体实际,修订或补充完善,形成既与我国高等教育总体改革相配套衔接,又与高校内部各方面协调一致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和谐校园建设的水平,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员工的合法权利,从而推动我国和谐校园建设的持续发展。

2规范有序的校园管理机制

“只有权利的公平,才有社会竞争的起点公正和分享社会利益结果的公正”。[5]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制度和一套可行的运行管理,从整体上维护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以教师为主体构成的学校教职工行使民利,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和组织形式,能够最直接地反映和保障教师参与大学管理、决策和监督的权利。大学应当在章程中明确规定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权限、地位和作用,章程中还应合理配置教职工代表结构,扩大基层一线教师和普通教职工代表的比例,建立专门委员会集体议事决策制度,平衡行政权力、民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同时,教代会可根据需要派出代表列席学校有关会议。在学校召开校长办公会议或校务委员会会议,讨论有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时,由教职工代表大会派出教师代表列席,代表广大教职工对学校决策发表意见,维护和保障教师权利,促进学校的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

3完善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

民主监督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有力保障。民主监督的有效实施,能够促使高校管理者严格依照法律和制度办事,也能够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因此,着力加大民主监督的力度,应当成为推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加大各种监督机构的监督力度,即加强党委对于学校监督机构的领导,强化上级部门、纪检部门和审计部门的监督工作,对违纪行为坚决处理,对犯罪行为该移送司法机关的决不手软,充分发挥校务、学术、学位委员会和教代会的监督作用。(2)开辟各种监督渠道,方便师生员工的监督。如开辟校园网、设立各种信箱、建立申诉机构和投诉机制,发现问题要一查到底。(3)推行阳光校务,坚持信息公开。如开辟上网、上会、上栏、上报、上电视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方便广大师生员工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方便有效监督。

4以人为本的权利保障机制

要坚持以人为本,拓宽师生员工充分反映意愿和诉求的表达途径,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把教职工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要发挥民主渠道作用,做好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工作。要进一步畅通信息渠道,这也关系到校园的和谐。通过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利用教职工维权热线、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手段,健全工会信息收集、整理机制,推进工会领导干部联系教职工群众,及时掌握、深入分析教职工的工作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反映教职工向工会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不断推进民主参与管理的工作。

工会组织必须建立健全矛盾调处机制,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调处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教职员工关系的和谐发展。建立健全预防机制,做好矛盾的信息收集、分析等工作,及时发现不和谐的苗头,完善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制度。工会要主动配合学校党政,妥善处理教职工的矛盾纠纷事件,努力把不和谐的关系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学校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覃翠玲.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前沿,2008(6):31.

[2]张建鹏.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6):35.

[3]杨双,刘碧琼.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J].重庆社会科学,2007,(1):122.

[4]陈俊豪.我国高等学校依法治校刍议[J].决策与信息,2009,(7):23.

[5]陈达云.试论构建和谐校园若干关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2):12.

上一篇:通识教育视野下的文学课教学改革 下一篇:基于模因论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