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背景下广西旅游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时间:2022-07-25 10:39:1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背景下广西旅游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摘 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加快了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进程。自贸区的全面启动,不仅给广西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对广西旅游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探讨自贸区背景下广西旅游业发展对旅游人才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广西旅游人才培养现状,并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背景下;广西旅游人才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F5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0-0093-02

近年来,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新形势下,广西和东盟旅游合作平台建设不断加强,旅游合作机制构建不断完善,由此促进了广西与东盟旅游业的共同发展。自贸区的全面启动不仅给广西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对广西旅游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旅游业发展对旅游人才的素质要求

广西与东盟各国之间的旅游往来,可称之为国际化的旅游。为了能给游客提供国际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旅游从业人员除了需具备一般旅游人才的素质外,还需具备以下素质。

(一)创新能力

特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经济环境为广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发展契机。然而,机遇与挑战共存,特殊的环境也给广西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挑战,特别是在旅游人才培养方面。首先,东盟自由贸易区横跨地域广泛,增加区内各国和地区交通通达性的难度。其次,政治、文化差异大。文化的多元性增加了广西对东盟客源市场的营销和产品开发的难度。再次,不稳定、安全问题连续不断。自贸区内一些国家或个别地区存在不稳定与安全问题,影响广西区内旅游企业开拓该市场的信心。最后,经济发展不平衡。除新加坡、文莱是富有国家,东盟其他国家和地区均为中等偏下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增加广西选择旅游产业的难度,难以找到旅游合作的切入点。针对以上问题,旅游人才在开拓旅游市场、开发旅游项目、设计旅游线路、进行旅游产品营销等方面要有洞悉旅游发展态势的敏锐目光,能迅速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根据具体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因此,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旅游人才需要具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创新能力。

(二)系统地掌握东盟各国文化知识、商务知识和法律知识

广西和东盟旅游合作与往来,可以说是一种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和体验。这就要求旅游从业人员要掌握东盟各国风俗习惯、人文地理、政治经济、商贸礼仪等方面的知识,熟悉各国旅游服务的规定、惯例、法规,这样才能提供符合国际水平的标准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在文化知识方面,东盟各国民族众多、不一,如泰国信仰佛教,马来西亚、印尼国民多数信奉伊斯兰教等,导致各国风俗习惯迥异。所以,旅游从业人员在开发旅游项目、提供旅游服务时应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根据各国的文化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旅游从业人员应承担起传播不同文化的责任,尊重东盟各国游客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商务和法律知识方面,旅游从业人员应掌握一定的商务和法律知识,以规避风险。

(三)较强的东盟小语种语言应用能力

随着与东盟国家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多,广西与东盟各国互访游客也越来越多,所以,旅游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东盟各国语言,而且还能运用到实际旅游业务当中。首先,与其他基础外语相比,旅游外语的显著特点在于其丰富的知识性和强烈的应用性。在与旅游者洽谈业务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的知识,旅游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词汇,而且要能够用东盟各国语言把涉及到旅游方面的专业术语表述出来。其次,旅游专业外语还需要很强的外语运用能力。旅游已成为民间外交,旅游从业人员需要与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交流思想、相互了解,这就要求其有很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很强的交际能力。因此,旅游从业人员应该具备能用相应语言与东盟各国游客顺利交谈的听、说能力。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旅游人才培养现状

自贸区的建成为广西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崭新的国际发展空间,使旅游业成为广西与东盟实现经济对接的最具潜力产业之一。广西与东盟各国都非常重视这次机会,并积极开展旅游教育合作。就广西而言,目前已有47所高校开设旅游专业及相关专业,旅游教育覆盖面广。同时,广西与东盟也频出新举措加强旅游教育合作,如设立广西东盟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合作办学等。但在自贸区背景下,广西旅游业发展的人才问题仍十分突出。

(一)广西与东盟已有一定的旅游人才培养合作的基础

自贸区建成以来,中国、东盟对各方面人才需求不断扩大,教育已成为双方重点合作领域之一。广西因其地理之便,不断加强与东盟的教育合作。区内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梧州学院等一批高校已与越南、老挝、泰国、印尼等东盟国家多所大学签订“2+2”、“3+1”等教育合作协议,建立了互派留学生、互派学者交流的机制。2011年,在广西学习的外国留学生近7 000人,其中东盟留学生近6 000人,占外国留学生总数的85.7%。广西派往东盟交流学习的高校学生也有5 000多人,是中国派往东盟交流学生人数最多的省区[4]。为了适应中国与东盟旅游合作交流的需要,2008年12月,区旅游局在广西民族大学和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设立了广西东盟旅游人才培训基地。目前,该基地的设立已得到国家旅游局的同意,即意味着中国东盟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上升为国际级基地,将更好的为广西提供东盟旅游人才保障。

(二)广西高层次旅游教育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广西共有47所院校开设了旅游及相关专业,占广西73所院校的半数以上,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层次广,呈现出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等多层次的旅游人才培养格局。可见,广西教育部门对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视。但是,广西旅游人才培养呈现金字塔式的结构类型,即中低端层次旅游人才培养的院校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全区仅有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五所高校拥有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点,具有博士研究生资格的院校和单位尚属空白,导致中专、大专、本科层次的毕业生在旅游市场上供过于求,而接受过研究生教育的旅游人才则少得可怜。广西与东盟旅游交流与合作属于跨国多边旅游合作,对旅游从业人员要求更高,需要其掌握更好的管理才能、服务技能和更广泛的知识。广西高等院校作为旅游业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培养高层次旅游人才方面先天不足,导致广西旅游人才培养层次偏低、高端旅游人才偏少,这些问题将成为制约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的重要因素。

(三)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教育的目的是为地方旅游业培育适销对路的专业人才,而旅游业对旅游专业人才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就要求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教学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自2004年南博会落户南宁和2010年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广西作为我国与东盟合作的桥头堡,与东盟的旅游合作发展迅猛,双方在旅游领域的合作方面不断扩大、深化。然而,广西高等院校旅游相关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并没有重视这些变化,教学内容很少涉及与东盟有关的知识,导致旅游从业人员对东盟自贸区背景下广西旅游业发展所需的知识达不到要求。如每年的东盟博览会、论坛举办期间,通常要从高校抽调大量的懂东盟语言的学生来应急等。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旅游人才培养对策

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对广西旅游业发展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其中,培养新环境下适宜旅游业发展的旅游人才迫在眉睫。

(一)进一步加强广西与东盟旅游人才培养合作

广西与东盟已有旅游人才培养合作的基础,应充分发挥其辐射扩散作用,构建与东盟各国旅游人才交流与合作平台。首先,应利用该背景下的政策优势,采取“引进来”的方式,如减免税收、给予资金支持等,吸引东盟各国有实力的、知名的教育培训机构落户广西,为广西及东盟各国培养高水平的旅游从业人员。同时,邀请东盟旅游专家对区内旅游主管官员和旅游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专题授课,学习各国或地区的社会文化知识、管理知识,了解各国或地区的相关政策法规,以此不断提高旅游公务人员的执政能力和工作创新能力。其次,也可采取“走出去”方式拓展境外教育空间,每年在区内选派优秀的旅游管理人员、业务技术骨干到东盟国家作研修培训、学习考察,鼓励我区教育培训机构到东盟国家设立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争取更多的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机会。再次,鼓励区内更多高校与东盟学校签订教育合作协议,建立互派留学生、互派学者交流的机制,争取更多机会、更多渠道为广西培养适合旅游业发展的旅游人才。

(二)优化旅游教育层次结构

广西旅游教育的发展远落后于其旅游业的发展步伐,特别是新背景对旅游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有从事旅游业所需的一般技能,同时又要掌握东盟各国文化知识、商务知识和法律知识等,还需在实际旅游业务当中有较强的的东盟小语种语言应用能力。针对目前旅游人才培养现状,广西应加强硕士及以上旅游人才培养力度。首先,在区内如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老牌、知名大学设立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点,或以上学校与区外有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点的学校联合培养博士生。据悉,区内已有相当一部分旅游专家具有博导资格,但由于区内高校还没有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点,使得这部分专家只能挂靠省外高校,不能自主招生,加大区内考生想投考其门下的难度。其次,增加拥有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办学资格院校。目前,全区仅有5所高校拥有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点,占全区47所开设旅游管理专业院校仅10多个百分比,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院校覆盖面小。且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属于工商管理下面的二级学科,考研需要考数学,对于学旅游的文科学生而言相对来说难度较大。加上广西属于C区,区内已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很多都是来自省外、非旅游专业的调剂生。因此,培养出来的硕士研究生一方面专业知识不扎实,一方面很多毕业生毕业后回生源地,不能很好地为广西旅游业服务。为此,广西应充分利用并挖掘现有院校的优势和潜力,扩大区内招收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生资格院校的覆盖面,同时在招生方面优先考虑广西籍考生,实现地方院校为地方服务的办学目标。

(三)合理设置课程及安排教学内容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操作性很强,各层次旅游人才的培养都必须紧密联系实际。自贸区的建成对广西旅游人才培养提出新的素质要求,因此,在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安排上应因时、因地制宜。首先,各高校可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在教学中融入与东盟相关的知识,可开设与东盟相关的民族宗教、旅游资源概况、东盟国家语言、东盟国家历史文化、东盟国际贸易关系法律、会展商务等课程,并使课程体系的设置与自贸区发展对人才培养的目标相一致。其次,旅游人才培养也要注重德育培养。旅游业属于服务行业,尤其在国际旅游服务当中,旅游服务是展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形象的窗口。高质量的旅游服务,能为国家或地区树立良好的形象。这就要求旅游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良好的旅游服务技能、系统的东盟各国家知识,同时也要求其具备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这些品质的培养都应体现在旅游教育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周江林.广西与东盟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探讨[J].旅游论坛,2008,(3):462-465.

[2] 郭满女.广西旅游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11,(7):41-43.

[3] 甘永萍,王文震.广西旅游教育发展探微[J].广西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7):115-118.

[4] 林艳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惠及广西教育国际合作[N].人民网,2011-12-19.

上一篇:档案文化产业浪潮中的档案鉴定工作 下一篇:油管输送射孔GR—CCL定位标志层的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