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高高中政治课的教学效益

时间:2022-07-24 07:44:30

有效提高高中政治课的教学效益

摘要: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因此构建师生真正的有效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互动;出彩;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37-01

新课程改革以来,其"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渐渐深入人心,教师们普遍认识到课堂教学绝不能是单一的接受式学习,而更多的应是互动式学习。但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因缺乏对教材的细读和对学生的了解,所设置的问题往往游离于教材学生之外,学生根本不知从何说起;也有把"师生互动"转变为简单的"师问生答",问答频率很高,热闹非凡,但最后往往草草收场,对学生存在的一些有认识障碍悬而未决的问题也不闻不问,致使学生对疑点难点的理解依然云里雾里。更有的就是在课堂上按部就班点击课件,未能很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新生疑问点,课堂教学就变成"过一遍教案、课件"而已,课外的延伸要求更是未曾体现……以上这些或忽视学生或玩热闹秀或课件控或漠视课外拓展等种种做法,都未能真正让课堂动起来,而使政治课课堂教学毫无生机,最终必将极大降低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要真正让政治课教学精彩出众,就必须改变以上错误做法选择正确的互动教学行为,如通过"课前预设注重教材学生实际、课内关注捕捉生成资源和加强思辨能力培养、课外强化并落实延伸要求"等这些有效的互动使政治课堂焕发勃勃生机,让政治课堂出彩!

1.在预设解读中互动,贴近教学实际

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有效互动的起始点应是教师有效的预设,而有效预设必须贴近教学实际,教学最大的实际便是教材和学生。所以教师应在课前着重研读课堂互动的联结点即教学文本,文本是学生学习的载体,是被期待内化为学生内在素质的依据,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以文本教学内容为依据发展学生的智力。文本内容又是教学改革、教育思想转变、教师辛勤劳动的结晶,它给学生的既是知识、科学,又是思想、素质,更是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文本教学的呈现一般要通过学习材料如情境体验来实现,当然情境体验只是文本内容呈现的一个道具,情境的设置一定要切合文本内容。所以教师务必要在充分研读和把握教材文本内在本质的基础上筛选并设置相关情境,紧扣文本设置有效问题,能让学生感悟到教学内容的内在意蕴。这样才能使课堂互动良性开展。如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教学时,教师在认真读、研、析文本的前提下,"嚼烂、吃透"文本做到"腹中有本"后,在"了解中华文化是独树一帜、独领"的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教师先以情境问题展开:"纵观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让你引以为豪的有哪些?为什么?"学生如数家珍般列出中华文化的众多灿烂实例。教师为突出各民族的创造力、凝聚力,也为了落实"通过比较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原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这一目标,教师可创设"我有我特色"情境活动: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分别扮演来自吴越之地和滇黔之地的角色,并要求说出本民族的特色文化(如服装、节日、饮食等)。创设该情境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不同的经济发展因素影响下,各民族呈现不同的文化",并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创造力,也正因为他们的凝聚力才共同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活动与标题"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紧扣得恰到好处。"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则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可设置"舞林大比武"环节,呈现各民族的舞蹈图片,让学生感受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却又有共同之处,并懂得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作出了相应的贡献,增强了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这样整个教学互动过程恰当地体现了文本所传递的编者意图、情感内涵,在师生愉悦轻松的互动中水到渠成地高效达成了教学目标。

有效的课堂互动在预设时还要研读学生,这可以说是成功互动的立足点。在互动过程中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必然影响着活动的展开和教学的进程。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人的认知水平有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未知区"。因此互动问题设置不宜过多地停留在"已知区"和"未知区",即不能太难或太易。太难则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得不到学生的配合而造成冷场,太易则显"幼稚",让学生觉得无须多思又索然无趣。因此教师要在"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知识的"增长点"上设问,这样有助于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同化,使学生认知结构得到补充完善,并最终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最近发展区"上升为"已知区"。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立足于"学情",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精心设计相关情境,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呈现方式,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我们的课堂互动才会因此有效并精彩。

总之我们要做到在预设时研读文本、解读学情,才能顺利实现有效互动,落实教学目标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两不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在生成点拨中互动,彰显教学智慧

课堂有效互动挑战着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技能。首先需要教师改变"一言堂"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勇于超越自我,洞察并捕捉课堂上的各种各样生成性"闪光点"资源,形成新的教学智慧,增强新的教学本领。教师要有应对教学过程的突发性情况和学生提出的可能性问题的能力,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乱;要有开放性、前瞻性的教学意识。如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府、党等内容的教学时,基于现实中的某些负面因素学生往往会产生对政府和党认识的不同声音,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耐心,而且凭着高超的教学智慧和课堂驾驭能力,有针对性的列举实例让学生体会、理解,而不是强迫接受教材的正面教导,更不能对此不闻不问。教师还要有课堂旁逸的本领,比如可以让学生讲述一下他们所了解一些逸闻趣事,如在《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时,可让学生谈谈父母在商业贸易过程中文化传播的见闻,既可调节课堂气氛,强化互动作用,又可让学生深刻领会理论来源于生活中的政治学科特点。在《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那些产生于历史上而仍然保留在现实中的传统文化实例,并谈谈自身的感受。教师也可以收放自如地调动自身知识储备库中与所讲内容有关的相关素材,如在《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中,教师可列举平时关注积累的"因不让座位给老年人而遭人恶打"的电视镜头和与之关联的电影《搜索》片段,以进一步印证课本的理论,而不是简单的说教。

在有效的互动生成中,教师要学会倾听,坚持适时点拔,始终作为一名引路人,把握好"拨、引"的尺度。做到适时点拔指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方向;适时点拨帮助学生设疑解惑。如通过教师点拨使学生澄清"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世界观就是哲学"、"意识能推动人们顺利开展社会实践"等错误认识,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深层次的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参与讨论活动中适时点拨,为学生找准焦点、解开纠结。适时点拨提醒学生学习目标,帮助学生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有了这些有效点拨能使课堂互动该动则动,动而不乱,宜静则静,静而不寂,这样的课堂才是出色的课堂。

课堂互动要求教师关注生成、会点拨,这就需要政治教师不能照搬预设教案课件,而应该遵循学生认知思维的张弛、利用新的动态生成资源,充分展露自己的教育机智来调整教学环节,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教师务必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既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厚度,又要从言行举止等方面提升自身人格的高度,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上一篇: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下一篇:把单元习作教学整合到单元阅读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