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泥塑玩具研究分析

时间:2022-07-20 05:56:23

中国传统泥塑玩具研究分析

摘?要:北京城内一到中秋节,就有大量的“兔儿爷”在各大庙会上市。有孩子的人家就会在中秋节的晚上,在屋外放置桌子,桌子上摆放着各种蔬果以及兔儿爷的塑像。借此向着月亮膜拜,祈求能够保佑家人平安,小孩健康成长。“兔儿爷”、“推不倒”这些泥玩具都是老北京们津津乐道的民间玩具。

关键词:老北京;泥塑玩具;民间;制作精美

中国泥制品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甚至更早。而泥制玩具的出现,据考察是在5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泥制玩具都是手工捏制而成的,随后才逐渐出现了模制的泥塑玩具。现在,国内以泥塑玩具而闻名的地方很多,风格方面也各具地域特色。例如:西安狄寨的泥叫叫、江苏无锡的惠山泥人、河南淮阳的泥泥狗、北京地区的兔儿爷等等。

在各式各样的泥塑玩具里,老北京地区的泥塑玩具真算得上是泥塑玩具里的贵族了。这也是北京民间美术的一大突出特点,即精美又华贵。北京城作为历史悠久的古都,民间美术自然也受到了宫廷艺术的影响和熏陶,尤其是在其制作工艺方面。现存故宫博物馆的许多泥玩具中,我们还可以见到一部分光绪皇帝、溥仪皇帝儿时的玩具。通过对这些玩具的观察,不难发现其精湛的技艺、华丽的装饰似乎已经脱离了民间工艺所能达到的范畴。但是,这些泥玩具的基本形态、技术传承等方面都还是根植于民间的,都是劳动群众的智慧创造。

老北京称玩具为“耍货”,旧时北京城内有“耍货刘”、“耍货白”等手艺名家。北京的白塔寺、护国寺、白云观等都会定期举行庙会,每逢庙会,就会有各式各样的泥塑玩具销售,有泥果果、巴儿狗、泥戏人、泥响猫等多个品种。

在种类繁多的泥塑玩具里,最具京味的就数兔儿爷了。兔儿爷是老北京中秋节的时令玩具,每年八月十五中秋节,家家户户都会对着月亮供奉兔儿爷,以求家中儿童健康平安。兔儿爷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以前医疗卫生条件都较差,而人们也相信月亮上住着嫦娥与捣药的玉兔的传说。所有,人们将兔子的形象与健康、平安联系起来,继而将兔子的形象进一步的艺术化、人格化,乃至神化。

泥塑的兔儿爷,通常是兔首人身,一副武将的装束,头戴金盔,身披甲胄,背插令旗或伞盖,左手托臼,右手执杵,做捣药状。泥塑成型之后再饰以彩绘,有的骑在虎上,有的骑在牛等动物身上,有的兔儿爷的装束还是各种职业的服装。有关兔儿爷的记载,最早是在明代纪坤的《花王阁剩稿》:京师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 老舍先生的小说《四世同堂》中也提到了关于兔儿爷的记载:“小兔儿的确做得细致,粉脸是那么光润,眉眼是那么清秀,就是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也没法不像孩子那样的喜爱它。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的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儿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象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以下是翠绿的叶与粉红的花,每一个叶折与花瓣都精心的染上鲜明而匀调的彩色,使绿叶红花都闪闪欲动。”

传统的泥塑兔儿爷是用模子翻塑出来的,原理和“磕泥饽饽”一样。把黄泥按进两个分别为前后身的模子里,待干透以后再倒出来,把前后身粘在一起,最后就配上耳朵和上色彩绘。小孩子们可以在庙会上买到各种各样的泥模子,只要在小河底掏点淤泥,就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模具制作出简易的泥玩具了。磕泥饽饽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双片模”,分别可以翻制出人物造型的“前脸”和“后身”,然后再把两片粘合在一起,就 可以得到一个立体圆雕的形象。翻制出来的人物来自于各种题材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如“姜太公钓鱼”、“武松打虎”、“弥勒佛”、“猪八戒”等等。而兔儿爷的制造方式就是属于这种;还有一种就是“单片模”,一般呈扁圆状,直径约九十厘米,厚度约为一厘米。模具的内部阴刻或阳刻有各式装饰线条、纹样,将泥土按压入模、抹平,磕出来时,就如同小烧饼一样。所以,又被称为“磕泥饽饽”。老北京喜欢把从小一起长大的交情,叫做“总角之交”,也就是俗话说的“从小就一块撒尿和泥巴玩”。由此可见,泥玩具在老北京儿童的娱乐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除了“兔儿爷”之外,还有很多的泥塑玩具都是极具京味的传统民间玩具。例如“扳不倒”,扳不倒也叫不倒翁,它也算是老北京的儿童们人手一个的畅销品了。扳不倒一种非常古老的玩具了。据前人考订,至迟在唐代已经出现了不倒翁名“酒胡子”。清代史学家、文学家赵翼在《陔馀丛考 卷三十三》中记载说:“儿童嬉戏有不倒翁,糊纸做醉汉状,虚其中而实其底,虽按捺,旋转不倒也。”不倒翁在古代,是人们用来劝酒的一种工具。饮酒时,人们围桌而坐,把不倒翁放在桌子的中间,由年长者开始用手捻转,使之旋转,当它停下来时,手指向谁谁就喝酒,然后由饮酒者接着转。

北京城内,至今人就保存着许多尚待我们去发现和认识的民间美术形式或者是精美的民间工艺品。在如何使这些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民间智慧得到延续的同时,我们面临更多的关于如何使得这些积淀了千年的民族财富在当代社会继续得以发扬光大。泥塑玩具陪伴着一代代的北京儿童成长,为他们的童年带来了欢乐。我们也能从不同时期的泥塑玩具中了解到当时的民生、社会发展状况等,这些来自于民间的艺术珍品依旧在当今社会闪耀着光芒。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玩具简史》,王连海. 中国民俗艺术工艺文化丛书

[2]《中国民间艺术论》,. 中国民间艺术论

[3]《民间玩具》,李友友. 外文出版社

上一篇:关于日神理性和酒神直觉的思索 下一篇:探析如何有效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