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突破中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瓶颈”的有效方法

时间:2022-07-18 06:25:34

探究突破中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瓶颈”的有效方法

)摘 要: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会计工作岗位的“敲门砖”。但自广东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实行“无纸化”改革后,学生考证整体通过率不到20%,从考试科目分析,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通过率相对于其他两门考证课程又要低很多,是学生考取会计证名副其实的“瓶颈”,大多数学生因为财经法规课程不合格没能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笔者经过三年多的教学实践,探索了财经法规教学的有效方法,帮助学生提高了考证的通过率。

关键词:中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有效方法

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实施“靶向疗法”,从考证通过率低的原因入手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从而达到提升考证通过率的目标,帮助学生实现个人梦想。

一、深挖原因,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交流,把脉学生心理,寻找问题原因。学生考证通过率低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1.主观原因

(1)学生缺乏自信。他们了解到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实行无纸化改革后,通过率不到20%,便失去信心,认为自己没有能力通过考证,态度上有畏难情绪。

(2)学生缺乏学习热情。财经法规这门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枯燥且抽象,而学生法律基础薄弱,很难提起学习热情,甚至有部分学生有抵触情绪,导致被动式、机械式学习。

(3)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很多学生对知识点仅靠死记硬背,缺乏有效的记忆方法。

(4)学生考试期间情绪紧张。在纸质考试向无纸化考试的“过渡期”,学生平常局限于纸质的学习,在无纸化改革中缺乏机考模拟,学生正式考试时容易情绪紧张,发挥失常。

2.客观原因

(1)题量基本不变,考试时间减少。试题由原来75题变为现在的70题,题量基本不变,但考试时间由90分钟改为现在的60分钟,时间减少30%。

(2)题型变化难度增大。增加了案例分析和计算题,对知识掌握要求更全面,难度系数加大。

二、探索方法,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1.将心理辅导融入财经法规教学

(1)给学生上好第一堂课。一出戏要演好序幕,一部乐章要凑好序曲,一门课程也是如此。由此可见,开学的第一堂课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学生缺乏自信与学习热情,开学的第一堂课,教师不应墨守成规地给学生讲课程内容,而应换一种方式,如和学生做小游戏等,通过游戏帮助他们重拾自信,消除恐惧,快乐学习。例如和学生玩“一分钟你能鼓掌100下吗?”的游戏,通常很多学生在没有尝试的情况下就说“怎么可能”“不可以吧”。但让学生尝试后再回答时,他们会惊讶地发现1分钟可以鼓掌150下甚至200下、250下。这个游戏帮助学生消除了自卑,增强了对速度的自信,感受到在60分钟完成70道题目是完全可能的。也可用励志名言鼓励学生,如“我们每一个人天生就是一个冠军”,但为什么现实中冠军只是少数人呢?主要是由于不自信或是自我放弃才与“冠军”失之交臂。因此,不要对考证通过率望而止步,要对自己有信心。

(2)重视学生课前的自我鼓励。每次课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自我鼓励,如“我能行”“我要一次通过考证”“加油***”等语言,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其全力以赴,一次性通过考证。课间进行心理暗示,如“我要认真听课”“我要将上课的知识当堂消化”“我要记住考点”等。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通过心理暗示帮助学生专注于学习。

2.将学习技巧贯穿于财经法规教学中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与其他会计考证课程相比,理论性强,知识点分散,需要记忆的东西繁多,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为此,教师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先让学生明确当前的考证考什么、怎么考,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运用并引导学生不断学习以下记忆方法,以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的效率。

(1)掌握关键词。财经法规中涉及的法律法规,内容长,点数多,如果靠传统的死记硬背效率低下,而掌握关键词记忆法能有效帮助学生记下大量考点,比如成立合伙会计师事务所的条件:①两名以上合伙人;②有书面合伙协议;③有会计师事务所名称;④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因财经法规考试题型均为客观题,记住考点关键词便可轻松答题,上述知识关键词可归纳为:“合伙人”“协议”“名称”“场所”九个字。

(2)巧用顺口溜。将内容较多且较复杂的知识点,编成顺口溜。顺口溜记忆法可变复杂为简单,变枯燥为有趣,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如关于会计账簿,可通过顺口溜来加强记忆。具体内容如下:账页记录成账簿,归类整理用处多;总账明细日记账,其它附助共四项;依法设账最基本,按照规范来启用;登记账簿有要求,作为会计要记清;传票不审不能登,审后记账有保证;按照内容逐项登,登后打√标注明;书写不要写满格,写到一半显水平;字迹要用墨水写,圆珠铅笔可不行。

(3)善用对比法。通过知识点的对比,发现异同,进行区别记忆,达到准确掌握知识的目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与记账机构的业务范围学生很容易混淆,通过对比法,学生可以轻松快速地掌握这两个知识点。如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①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②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③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报告;④办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可归纳为三审计一验资。记账的业务范围:①根据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和其他资料,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包括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②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③向税务机关提供税务资料;④委托人委托的其他会计业务。可归纳为会计核算、提供财务报告、提供税务资料、其它会计业务,即会计岗位最基本的业务。通过对比轻松记忆,学生不易混淆知识点。

(4)常用归纳法。如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会计法律制度的表现形式一般为《**法》,会计行政法规的表现形式一般为《**条例》,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表现形式一般为《**办法》《**准则》,通过归纳法,可轻松做选择题。

例:下列选项属于会计法律制度的是()

A.《总会计师条例》B.《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C.《会计法》 D.《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根据上述归纳可轻松做出正确选择,选C。

(5)运用图示法。对一些数字较多、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利用图示的方法,将知识点简单化、明了化,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准确记忆,并具有持久性。如在讲述票据的前手、背书人和被背书人三者的关系时可用图示,帮助学生轻松记忆。

(前手) 转让票据

票据权利人 [⇨] 票据受让人

(背书人) (被背书人)

3.坚持“以考促学”,提升教学质量

一是朗读记忆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需要记忆的考点,可要求学生先行齐读五遍。读完后,学生对其中的基本含义已有初步的印象,此外,学生大声朗读,通过做嘴部运动可达到提神的效果。

二是提问检查法。教师根据考点进行提问检查,通过学生的回答情况来检测他们的掌握情况,从中反馈教学效果,针对出现的问题调整教学。

三是模拟实训法。针对部分考生局限于纸质学习、缺少机考模拟这一问题,教师应增强学生的无纸化仿真训练,每学完一章都上机进行模拟实训,学完所有内容进行无纸化综合测试。加强上机操作有助于消除学生考试时可能出现的紧张,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考试。

上一篇:高中数学课堂自学合作探究的有效性思考 下一篇:如何培养高中生英语课堂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