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打造信息技术有效课堂

时间:2022-10-13 04:35:26

以学生为中心,打造信息技术有效课堂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悄然启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改变,教师有必要认真分析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学习。

关键词:学生为中心;信息技术;有效学习;高效课堂

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日益提升。新一轮课程改革悄然启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改变,从以前的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操作到现在的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再到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获取知识的主人,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呢?

一、“学生为中心”的概念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来自于美国教育家和哲学家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他特别强调尊重人类自由的天性、尊重儿童的心灵和遵循教育的规律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在教育界影响很大。将“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进一步运用于中学和大学教育就成为今天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了。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主动式教学方式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自主获取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再是灌输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为学生引领学习方向。学生在兴趣驱使以及教师的指导下可以有选择地获取知识。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发现、研究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信息技术课内容更新换代很快,又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思想。虽然课堂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但是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的错误定位、课堂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受制于教材的局限性等。

二、教师的应对策略

针对这种现象,教师有必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现有知识体系出发,从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出发,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角度决定我们的教学内容。

1.立足学生,个性化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这就是说,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信息技术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整堂课的关键。教师的工作是引路人,真正需要实践操作探究的是学生。为了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情境导入时就要从学生角度出发,立足学生实际,抓取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的起点。

如教学“图像处理起步”时,作为Photoshop教学的第一课,引发学生利用PS处理图片的学习欲望就是这一堂课的关键。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就要考虑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综合PS图片处理技术,引用能够引发学习兴趣的成品图片。教师可以出示一些PS美图,在给学生展示PS效果的同时,也对其进行美的熏陶。

2.多元设计,打造实效任务单,实行阶梯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自学,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多给出一些解决的途径,少给一点直接答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信息技术课堂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是,课堂任务以操作电脑为主,这样一来,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任务时要多元化设计,打造实效任务单,让学生既能复习旧知,又能在温习旧知的基础上探究新知识。

“图像处理起步”一课中,因为是初次接触Photoshop软件,所以有必要教学生学习PS的窗口界面。对于软件窗口界面,学生并不陌生,而大多数软件窗口都有相同之处,这就给设计课堂任务带来了新机。在学习Word、Powerpoint等软件的窗口界面,因为它们同属于Office系列,所以我们可以直接出示两种软件的窗口界面,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异同。而PS作为学生接触的第一款稍微复杂的软件,它的界面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很特殊的。这个任务类似于填图游戏,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更加深了学生对窗口各个部分的认识。

3.合理引导,适时点拨,迸发课堂火花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中,教师并不是“问题的提出者”,也不是“秩序的维护者”,更不会是“课堂的主导者”,而应该是学生的“学习引导者”。教师可以以旁观者的心态充当学生学习的顾问,与学生进行引导性的对话,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学生产生争执时,教师应该用自己的语言及时对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和激发学生思考。当然,教师也可以利用自身的素质,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

“图像处理起步”一课涉及到了用文字工具来添加文字说明。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任务,所以在添加文字之后,很多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对文字进行了编辑。根据观察,学生都是利用工具属性面板进行字体、颜色方面的设置。而文字工具属性面板除了文字这些常见设置之外,还有个“创建文字变形”的按钮。教师在肯定学生对文字设置的操作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文字属性面板上的其他按钮进行探究。

总之,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不断用新的教学理论充实头脑,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时刻谨记“以生为本,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设计教学,使得教学过程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状态,使每一个环节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

上一篇:二维码感知识别技术的应用实例分析 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