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造性

时间:2022-07-18 06:24:33

探究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造性

【摘要】新课标对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创新性很深的要求,为物理教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创新内容,中学物理以其学科的特点,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关键词】物理教学 创造性

改进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建立为“创造性而教”的信念,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同时,高度重视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重要任务。

一、正确评价学生认识并更新观念

关于创造性的研究,心理学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创造的潜能,这种能力并非少专家所特有。罗杰斯认为,“创造过程是与生产新有产物联系的具有个人独特的活动过程。”它以个人的独特为标志,肯定了大多数人都有创造潜能,中、小学生和科学家都有创造性,只是在创造层次和水平上有不同而已,这种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创造性的观点对教育来说是可取的。“人皆可以为尧舜”,我们的学生个个是人才,人人能创新,人人可成才。树立这种观念,就要求我们教师正确看待每一个学生,正确认识、评价学生,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一种创造能力,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无论是观察、实验、操作,还是记忆、理解、思维,时时都有创造的火花闪现,学生无论是在课上、课下,还是校内、校外,处处都有创造的行为表现,需要我们教师去发现、去引导、去培养。

正确认识学生,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思维特征,是我们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前提。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创造学习潜能的初中学生个性特征及良好行为表现。创造性学习的个性特征:好奇心强,好动手;兴趣广泛,对各种学习和活动都感兴趣;较顽皮、淘气;所作所为有时逾越常规,其行为常被认为不可思议;处事待人不固执,较幽默;敢于发言提问,勇于质疑发难,爱钻“牛角尖”,常想把老师问住难倒;有自信心,但不固执已见;乐观、积极向上,有进取心,不怕失败,不怕挫折;虚心乐意接受意见和建议;爱幻想,联想丰富。

创造性思维特征观察事物细致富于想象力。对事物反应快,容易受到启发,勤于动脑。对学习过程的各种问题不满足于知其一,喜欢从与问题相关的各个方面去积极思考,寻根究底。善于假设,能运用假设的办法,引发思维,寻求问题的解决。不拘泥,不守旧,乐于创新。有主见,不轻信他人的意见,习惯于自己动脑,动手。喜欢用新颖的或者异常的方法解答问题。理解问题深透,自学能力强;能自觉探讨问题,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熟练地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思维敏捷、开阔。

二、改进教学方法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创新意识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能力发展不平衡,知识面和思维不开阔。一贯演绎的思维训练方式占主导地位。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当今社会,信息传递之快捷,信息内容之丰富。学校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要求。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创设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民主、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和新技术。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提问质疑,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就是学生提出“怪”问,教师也不要有责怪之意。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决不能以问题简单、幼稚,甚至是不可能的,表现出满不在乎的神情。老师要以极大的热情,认真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意建,和学生共同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例如初中讲了发电机、电动机原理,总会有学生提出这样的想法,用发电机给电动机供电,电动机又带动发电机,这样总会有电发出,电动机也会不停地转动。也有学生提出水能发电,电能带抽水机,抽水机可以抽水,抽到高处的水又可以发电,这样利用水的循环总能发电。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显然是不可能的,答案虽然是否定的,但学生在学习中能产生这种联想,包含有一种创新意识,应得到肯定。

传统的教学评价,侧重以知识的掌握为评价标准:评价目标上以知识为核心;评价方法上以教学过程中知识目标达成为量化标准;评价内容上注重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严密性、准确性;对学生的评价评价则是以分数第一,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评价,因而影响了学生创造活动的开展。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考试是教师的法宝,分数是学生的命根。物理新课标的实施,改变了陈旧的教学评价,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验能力培养的要求及评价。新课标对激励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

学习要有创造性,必须学会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创造性人才的突出特点。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应用学科,初中物理学习最根本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要加强实验教学,多做实验,落实学生实验,增加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在课外做一些小实验。多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加强实验意识和操作训练。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学习,自己建构知识。

物理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教材的创造教育内容,给学生介绍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探究规律、定律的研究和发现,应注重前人创造思维、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对学生的启迪。让学生经常思考前人、科学家、发明家他们是怎么想到的,他们解决问题方法是什么,如果是我,会怎么想,会怎么做。我们不仅要看到科学家成功的结果,还要更多地应了解他们探究的过程,成功的历程。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创造性教育的内容、题材不少。如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是“顿悟”,是细心观察,是丰富联想,是知识的积累而获得;当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场后,法拉弟又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是坚持不懈地探索,是联想和逆向思维的结果;直流电动机的换向器,结构虽然简单,但设计巧妙;用于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实验的滚摆,稍加改进,就有了风行一时的溜溜球;利用大气压作用,做成一种皮碗挂钩;爱迪生研究白炽灯等等都是物理教材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教育的丰富内容。

总述,改进物理教学,为创造性而教,培养创新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教育的终点行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达到终点行为的经常任务。学生的创造性是可以通过培养发展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自己首先就要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创新精神、责任感。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的重头戏 下一篇:浅谈高中物理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