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理答 让阅读教学精彩纷呈

时间:2022-07-18 02:33:39

有效理答 让阅读教学精彩纷呈

课堂理答的形式很多,有肯定式、否定式的诊断性理答,有追问式、转问式、探问式的发展性理答,还有包括言语理答、非言语理答等激励性理答,甚至也有归纳再组织的理答。这就要求教师在面对不同的情况要做出适宜的理答方式,这样的理答才会是有效的。

一、理解浅显时,追问启迪学生思路

追问,即当学生就某一问题回答后,为了引领学生深入思考,而创设一些问题,在思考方向和学习方法上加以指点,接通学生的思路。追问一般倾向于同一个学生,这样可以保持学生思维不被打断,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学习《荷花》2、3自然段时,老师让大家找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有学生提出最喜欢“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但说不出喜欢的理由。

师:你觉得这个“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一追问)

生:长出来、伸出来。

师:你说的这些词跟“冒”意思差不多,但作者为什么就用了这个“冒”字呢?(二追问)(学生都没有反应。)

师:不着急,好的字眼,美的字眼,是需要用时间慢慢去嚼的。这样,你们先读读2、3段课文,体会体会。(学生读文)

师:你觉得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怎么样地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三追问)

生:荷花偷偷地长,谁也没有看见。可是看它时,它已经长出来了。

师:是啊,荷花像一位害羞的少女,但它不忘记绽放,悄悄地冒出来,开得灿烂无比。那美丽的绽放不正是荷花的生命力吗?

以上片断中,学生在理解“冒”字时卡壳了,老师先是采用换词的方式让学生从字面上去体面“冒”的意思,然后老师引领学生深入到文本去咬文嚼字,从看似简单的文字进入到文字背后的意思,体会到荷花的挺拔美丽。这样的追问有利于对话深入展开,能开启学生思维,激发智慧火花。

二、感悟不到味时转问拓展学生思路

转问一般是在追问无效时,或为了让问题得到更多学生的讨论而出现的。课堂上老师一般会用“谁还有补充?”“谁对这句话有更深的理解?”等将问题转向另一个学生,使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

某师指导学习《渴望读书的大眼睛》3自然段,先让学生在找出描写大眼睛的关键词“忧郁”,然后老师追问:“为什么这是一双忧郁的眼睛?她忧郁什么?”

可能是学生不能理解贫困地区的儿童在学习条件极度恶劣的情况下仍然渴望读书的强烈愿望,学生都答不出所以然来。

师:我们先来看看山区孩子艰苦的读书情景。(出示四幅图片,配乐激情介绍)

引导学生对比自己的学习环境后,师:同学们想说些什么?谁还有补充?谁能说得更好?

这时学生都入情入境、动心动情,畅所欲言,几个女生激动地哭了。

在这一片断中,为了使学生走进文本,感受山区孩子渴望读书的强烈愿望,老师先让学生观看山区孩子读书的情景图片,架设起学生与文本之间交流的平台,使他们经历阅读的内化过程,之后连续转问几个学生:“你有什么感受”、“谁还有补充?”。这样的转问,就是同一问题向另一学生发问,有利于学生专注于学习活动、改善思考方式,是课堂理答中使用频率最高的。

三、理解偏颇时探问拨正学生思路

所谓探问,就是课堂上当学生由于知识欠缺、问题有一定难度等原因无法回答问题时,教师变换角度,或化难为易,或化大为小,让学生换一个路径接近问题的答案。

听过《学弈》第二课时,在总结延伸时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同学们对这个故事中的人物有何看法?

生1:我觉得弈秋不是一个好老师,因为他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来教学,那个对下棋没有兴趣的学生,就不要勉强他学下棋。

生2:是的,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来学习,就会学得快乐。

生3:如果让那个对射箭感兴趣的孩子去练习射箭,他一定能成为优秀的弓箭手。

师:是啊,现代社会是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如果抛开文本,你们的想法符合新时代的人才观。可是课文为什么要选用这篇文言文呢?这是孟子什么情总下写的文章呢?

生4:我查过资料,本文节选于《孟子》的《告子篇》,是孟子谈到学习态度和聪明不聪明的问题时举的一个例子。

生5:编书的老师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可能是要让我们明白,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老师这一问,就变换了角度,让不知编者意图和作者意图的学生很快接近问题答案。

再如,学习《鸟的天堂》时,最后理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上引号,而第二个却没有呢?

当老师把这个问题直接抛给学生去思考的时候,全场学生都愣住了,课堂出现了冷场。

老师微笑着问:“鸟的天堂在哪里呢?特指什么呢?”这一来,给这个有难度、有深度的问题设了一道台阶,学生立刻有了回应,纷纷说是指大榕树。

接着,老师继续铺设第二道台阶;“鸟儿在大榕树生活怎样?”学生轻而易举地说出了鸟儿在此生活得很快乐,很自由自在等。

由此可见,教师对课文的核心问题进行合理地分解,化难为易,将其转化成贴近学生思维方式的问题,使教学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能力的“最近发展区”。

4.表述零碎时,再组织理答指明学生思路

再组织是教师理答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在理答的最后阶段,有时学生的回答过于零散,没有条理,思路不够明晰,教师对学生的回答重新进行组织或概括,这样及时地总结归纳,能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楚,答案更加明晰。

学习《枫桥夜泊》时,师:在这个宁静的夜晚,诗人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经过阅读,学生都知道,看到了月亮、枫桥、渔火、寒山寺、客船;听到了乌啼、钟声。

以上片断中,学生对古诗中出现的景物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这些景象在学生的脑海中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处于一种零散的状态,不能领会到诗人张继的忧伤与愁闷。这时,执教者是这么做的:

师:诗人在这宁静的夜晚看到的是一叶孤舟、一轮残月,听到了几声乌啼,面对着漫天寒霜,又见一座孤寺,忽闻几声钟声。看着这些词语,你又发觉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夜晚?

生:寂寞、忧伤、伤心、伤感……

这时,学生对整首诗的意境感受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无感彩的个体,而是出现了一幅完整的“冷冷秋夜图”。

这种再组织理答是一种示范,一种提升,也是一种激励与引导,让学生学有所得,并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提升了语言表达的高度。

有效的理答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学生理解浅显时能帮助启迪思路,学生感悟不到味时能帮助拓展思路,学生理解偏颇时能帮助拨正思路,学生表述零碎时能帮助能指明思路。有效理答能使课堂显得生动而多彩,让阅读教学纷呈精彩。

上一篇:农村“五带一”孩子的思想教育探索 下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文化的“三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