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朗读,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时间:2022-10-05 12:14:31

有效朗读,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摘 要:通过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朗读要求的分析与理解,阐述了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朗读,以及重视对朗读的评价等观点。

关键词:以读为本;有的放矢;循序渐进;读中感悟;个性朗读

纵观古今,“以读为本”一直是我国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古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今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所以说,朗读,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兴的,它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朗读,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依然把“读”提到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它要求我们注重的不是表面性的朗读,而是实效性的“读中发展,读中感悟”。可是,现今的语文课堂,虽然绝大多数教师都注重朗读,可大多流于形式,只是为了朗读而朗读,虽然形式多样,但是每次的朗读目标不明确,指导不到位,只是注重了表面性的朗读,而达不到新课标提出的“读中发展,读中感悟”的目的。

那么在语文阅读课堂中,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上精彩的演绎呢?

一、“有的放矢”――明确地提出每次朗读的要求

朱熹曾经说过:“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把“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朗读的总要求,是每个学段阅读教学中要求达成的一项重要指标。

读文章首先要做到“正确、流利”。“正确”是基本,只有读正确才谈得上流利。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常常首先要求学生“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再读课文,x通读顺”。

然后,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后再要求学生读出感情,引发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真正达到“读中发展,读中感悟”的最终目的。

这样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养成良好的朗读品质(习惯),使“朗读”不停留在“朗读”的层面上,不是为了“朗读”而“朗读”,而是在朗读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读中感悟”――充分让学生与文本对话,领会感情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宋・朱熹)只有充分地读,才能有深层的感悟。课堂教学要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最直接、最充分的对话。只有多与文本接触,学生才能被语言感染,深入感悟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人文因素。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教师让学生匆匆忙忙地浏览一遍课文后就大谈特谈感受,这样,学生只不过是囫囵吞枣,往往谈不出所以然来。因此,一定要舍得给足学生读书的时间、思考的时间,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真真切切地落到实处。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明明白白地了解自己的所得与所惑。比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我让学生反复朗读文中描写诸葛亮语言、神态、行动的句子。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神”在哪里,“妙”在何处。

三、“个性朗读”――巧妙创设情境,拨动学生心弦,读出自己的感受

所谓“文贵自得”。课文内容不能光靠老师讲,还应靠学生自己读懂,才能真正实践“授人以渔”的真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只有引导学生把心放到文章中去,才能真切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引起学生与作者的感情共鸣。比如,教学《桥》一课,我播放了山洪暴发的录像片段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当时如果你在场,你看到什么,会怎样想,怎样做?”把学生引领到课文里去,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相互交流,体会到洪水势不可当、死亡逼近的恐怖气氛以及人们六神无主、慌不择路的情形。再引导学生思考:“老汉呢?”让学生反复品读描写老汉的句子,感悟到老汉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的形象。最后,我再设计一道题:洪水退了,你搀扶着这位老太太到河边断桥前祭奠老汉,你想说些什么?这样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由地读读说说,并从不同角度去体验、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使学生不但从读中体会了感情,还超越文本发表了见解,张扬了个性,从而真情流露,读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

四、“注重评价”――有效促进朗读目标的实现

课改中,优化对学生的评价,已成为体现教师课堂调控能力和教学机智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对学生朗读进行评价时,首先应尊重学生朗读表达的个性差异,如,朗读《桥》一文这句话:“黎明的时候,雨下得很大,像泼,像倒。”小豪同学把“像泼,像倒”读得缓慢有力,一字一顿。我问他“你为什么一字一顿地读?”他回答:“当时气氛紧张,人们心情沉重。”我赞同地点了点头。而小雨同学却读得很急促,我问她为什么读得那么急,她说:“形势紧迫,人们心情慌乱。”我一想,也对。于是,我向她投以赞许的微笑,说:“有道理。”看见两个同学的表现都得到老师的赞许,于是,其他学生纷纷要求朗读,争着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当然,尊重学生朗读表达的个性差异,还应讲求原则,明明是错的就不能一味地肯定。

其次,评价时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发展自己的朗读能力,在给学生中肯的评价的同时,尽量用激励性的语言,把“你读得不怎么样”换成“其实你还可以读得好一点”,把“请你回去多练练”换成“加油,相信你下次会读得更棒!”就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相信自我、挖掘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真情有效、不流于形式的朗读,将会更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朗读,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上一篇:音乐游戏,全面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氛围 下一篇:浅谈小学数学的问题探究法教学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