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失业问题现状分析论文

时间:2022-07-14 02:07:35

我国失业问题现状分析论文

一、失业的含义及其界定

(一)失业的含义

失业是指劳动年龄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时期内没有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或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时间达不到规定标准)、正在寻找工作、如有工作可在两周内应聘就业的人员。判断是否为失业人员的主要标志有五个:一个是劳动年龄内;二是有劳动能力,即在身体和智力上可以从事社会劳动;三是调查时期,国际上通行的调查时期一般为一周,如果调查对象在调查周内没有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或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时间不到一小时,即确定为失业,而我国劳动部门则规定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劳动者在一个月内从事有报酬的劳动不足15日者就也失业者;四是正在寻找工作;五是如有工作可以在两星期内应聘就业。

失业类型可以因研究问题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划分方法,根据我国的失业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划分。

1、根据失业的表现形式来进行分类

显性失业,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表现出明显的分离。显性失业主要表现为我国城镇的公开的登记失业,即失业的劳动者到政府劳动部门进行登记以取得失业补助和就业帮助。

隐性失业,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处于隐蔽性存在状态。主要包括两大部分:(1)农村潜在失业。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的减少和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因种种原因没有转移到第二、三产业,而滞留在农业生产领域,形成潜在的失业。(2)城镇国有企业中的隐性失业。在传统体制下,国有企业由于吸纳了大量的无效劳动力,导致国有企业人浮于事,劳动效率低下;“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因而形成劳动者在劳动岗位上的“在职失业”。

2、根据劳动力供求现状进行分类

总量性失业,指由于劳动力供给在总量上大于需求而形成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指劳动力供给的素质结构或区域结构与社会的需求结构不相适应而导致的失业。

3、根据失业形成的原因进行分类

自愿性失业,指一些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因学习、家务、个人能力及家庭收入等原因而自愿处于不工作状态;

磨擦性失业,指劳动者在寻找就业岗位的过程中,因信息和成本等原因而暂时处于失业状态;

季节性失业,指劳动者所从事的职业带有季节性,如农业种植、锅炉工等,造成劳动者在一定的季节中有工作,而在其他的季节中处于失业状态。

(二)失业界定

1、失业界定的国际标准

国际劳工组织于1982年的国际劳工统计大会上对于失业的定义为“失业指在调查期内达到一定年龄并满足以下条件者:(1)没有工作,即未被雇佣同时也未自谋职业者;(2)目前可以工作(有工作能力),即可被雇佣或自谋职业者;(3)正在寻找工作,即在最近特定时期已经采取明确步骤寻找工作或自谋职业者”。

因考虑了各成员国自身的社会制度、宗教文化背景以及就业政策和就业观念等诸多因素,上述界定标准中并没有明确失业统计的具体口径和范围,允许各个成员国根据自己的国情确定失业统计的具体标准,如调查期的长短、劳动年龄界限、有无工作界限等。大多数国家在具体操作时将“调查期”界限为16周岁以上,“没有工作”指在调查期内工作时间不满1小时。

2、我国对失业的界定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因为没有承认社会主义下的失业现象,所以我国向来不进行统计工作,统计报表中才开始设置“富余人员”和“下岗人员”指标,1993年正式设置并公布“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

近年来,通过劳动部门和统计部门的多次联合工作,对失业作了如下界定:“失业”是指在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内无业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其中,“在规定的劳动年龄”,下限为《劳动法》所规定的年满16周岁,上限为按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劳动能力”,在有争议的情况下,以国家指定的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的鉴定为准;“调查期”,指报告期末之前的两个完整周;“无业”指在调查期内没有从事超过一小时的任何社会劳动,也没有获得工资收入或其他劳动报酬和经营收入;“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指有工作愿望,并且采取在职业介绍机构登记、刊登求职广告、求聘、托人介绍或为自谋职业做准备等具体方式求职。

二、我国日益严峻的失业问题及其所带来的影响

(一)我国失业问题的特征

1、城镇失业人数及失业率呈现上升趋势

1986年以来城镇失业人数及失业率呈现上升趋势。2001年底,除港澳台之外,中国人口总数为12.6亿,就业人口为7.3亿,劳动参与率为57.94%,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升到3.6%。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城镇失业率的预计,由于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此消彼长,失业总量还会增加。

2、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现有企业的冗员总量大

2001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681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515万,两者加起来共1200万人,约相当于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的7%。如果再加上非国有企业下岗职工600万人,全国大概有1800万下岗和失业人员,相当于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的10%。最终估计,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如果能在2010年之前完成,大约要向社会释放1/3以上的冗员。考虑到下岗分流人员中约有20%因年龄可以提前退出劳动力市场,还有约300多万人需要社会为他们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平均每年需就业人数为300万。

3、新增就业压力大

全盘考虑就业压力,除了上述失业人数外,还要加上新增就业压力。我国现有人口若人口自然增长率按1.1%计算,劳动力人数占人口总量的比例按50%计算,则每年新增劳动力700万。由于“十五”期间为劳动适龄人口增长高峰期,实际上城乡每年可能会有1000多万新成长劳动力将进入劳动大军。

4、农村富余劳动力严重而且转移困难

据数字统计,中国农村人口达8.59亿人,为全国总人口的70.9%,农村从业人员为4.5亿,为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72.2%,除去失业人员外,农村中尚有4亿人口无所事事。除去老人,丧失劳动力及未达到劳动年龄的儿童外,农村中富余人员的基数还是很大的,据专家估计,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在1.7亿。近几年来,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屡屡闹“民工荒”。

5、结构性就业问题突出

中国就业问题之所以日益严峻,还因为面临着结构性的就业矛盾。在城市,在总量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下岗失业人员由于受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制约,再就业越来越困难,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越来越低,失业人员的失业周期也越来越长,逐渐形成一批基本生活难保、再就业十分困难的困难群体。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在不断减缓,原因之一也是因为结构性就业矛盾。

(二)失业加剧将对经济与社会所造成的影响

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失业问题与经济增长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当出现失业时,就意味着经济出现衰退。如果通过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抑制经济衰退并使经济正常增长时,失业问题就会得到解决。也就是说,只要经济达到潜在的增长率,就会有充分就业。而我国的情况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有着明显的不同,这就是我国存在着一个绝对过剩的劳动力,或者说,当经济增长达到潜在增长率时,我国仍然有1.89亿这样一个庞大数量的劳动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处于失业和隐性失业状态。

失业问题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甚至政治问题,对失业者及其家庭来说,失业意味着经济拮据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由于收入下降,失业者将被迫降低消费水平与消费质量,失业者的家庭更容易出现危机,并减少失业者子女受教育的机会。同时失业强烈打击失业者的自尊心,他们感到自己不适应社会的要求,并成为社会的负担。失业负面影响主要有:

1、失业对经济的影响是直接的

失业人员增多、失业率的上升,表示经济处于衰退时期,并导致消费的萎缩和厂商利润的下降。从宏观经济来看,失业表明一部分资源没有得到利用,愿意工作并有能力工作的人没有被用于生产和经济活动。同时大量的失业者没有工作,其他的就业者不得不为维持这些失业者及其家庭付出代价,比如增加了社会保障的支出与现存企业运行成本。

2、阻碍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宽松的环境,而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国有企业的富余人员无法从企业转移出去,致使企业改革难以进行。如为实现国有企业三年脱困,国家实行了债转股政策。但是,一些已经得到债转股政策的企业却因难以剥离非经营性资产和转移企业的富余人员,而使企业的债转股方案受阻,新公司无法注册,企业的债转股改革被迫流产。

3、影响社会稳定

失业也使社区及社会付出沉重代价。失业严重的社区经济萧条,税收下降,公共服务与福利下降,人际关系紧张、犯罪活动增加。失业对个人来说是一出悲剧,对社区来说是造成紊乱和紧张的一个原因,对社会整体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长期的高失业率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政权乃至制度的安危。

三、中国失业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相对过剩人口是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运行的结果

相对过剩人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一个必然后果。既然相对过剩人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后果,那么,过剩人口的矛盾是否构成现代甚至未来社会的一个死结呢?我的回答是否定的,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源于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力的经济学含义是指由原材料变成产品的过程中的效能和效率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是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物质交换的能力,是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客观物质力量。总之,生产力是针对人类自诞生之日起为了生存和生活得更好而生产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而言。从实践中看,也正是人类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导致了相对过剩人口现象。那么,我们面对的问题实际是:人类现有的物质生产能力可以充分满足、甚至超过人们的物质需求。而且,这个物质生产系统需求的人力远小于全社会能够提供人力。一句话,现有技术条件下,一部分社会人口的生产即可满足社会全体人口的物质需求,多余的人口怎么办?很显然,由于物质生产力的提高而显得多余的这部分人口,如果停留在单纯从社会的物质生产领域寻找出路,不仅效果不大,而且由于其必然伴随的物质资源的过度消耗也不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唯一可行的途径是,在非物质生产领域开辟这些人口的用武之地。

相对过剩人口是相对与物质生产需求的过剩人口,而不是对于所有人类活动的过剩人口。

(二)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

我国是农村人口占80%左右的发展中国家,9亿农村人口、19亿亩耕地,地少人多矛盾十分突出,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不仅低于工业部门,而且其边际生产率接近于零。如果从农村中转移出一部分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农业产值将保持不变。因此,在这样一个二元结构的经济中,对工业部门来说,劳动供给是无限的。只要工业部门投资和扩大,农村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输送劳动力。但是,与一般发展中国家不同,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并非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因素,而

是明显受到体制和人为因素制约。我们不仅存在发展经济学描述的“现代的”与“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而且还存在着与这一经济结构交错在一起的“二元社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对农民就业和流动的束缚逐渐解除,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制约有所弱化。但区分身份、等级的制度痕迹依然存在,城乡分割制度没有实质性变革,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仍存在众多的障碍。从目前看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如城乡人口流动、就业制度、子女上学、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等,依然是两种制度、两种待遇和两种利益格局。

(三)相关市场经济体制不成熟的影响

处于体制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明显的垄断性失业和非自愿性的“制度性失业”。这部分失业是在市场制度尚未成熟,特别是在政治体制和政府职能的改革尚未完成;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分离的传统就业制度仍然在起作用;经济的信息透明度和激励机制尚未健全;经济开放中的劳动力输出管理体制及流入劳动力的监控体制还很落后的情况下发生的。

二十多年来,我国大力进行了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目的的改革,但是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本来是一套完备的制度和规范,一个整体,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牵涉到政治体制;另一方面,我国传统体制又积弊太甚,改革必然引起利益的调整,就会遭遇阻力。因此,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尤其是和政治体制相关的环节。因而存在一定程度的制度失业。

(四)分配格局不合理的影响

我国经济转型中,分配领域正在完成着双重过渡:由平均分配向差异分配过渡,由政府分配主导向市场分配主导过渡。在这种分配逻辑转轨过程中,计划的余威和市场的力量共同作用,按权力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互抗衡,出现了我们今天必须面对的分配公正缺失问题。

经济转型合成了我国当前的四种分配差异,即城乡分配差异、地区分配差异、企业分配差异和个人分配差异。四种差异主要分别源于生产力分配不平等、机会分配不平等、权利分配不平等、积极性与消极性分配不平等。宏观传统分配力量对城乡、东西、垄断与竞争行业、贫富群体的宏观分配存在逆向调节问题,即调节没有缩小差距,反而有加剧财富集中的效果。

(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改变,产业结构将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移动,导致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人们的就业结构也相应变化。

经济高速发展加剧了结构失业的程度。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年经济增长率是2%,最辉煌的60年代到70年代达到4%。根据经验,在这个增长率条件下,大概要两代人完成一个消费层次。因此,就没有技术性、结构性失业这一问题。但当经济增长率达到6%,7%的时候,就有一些麻烦了,但麻烦并不太大。年轻时候学到的先进技术到年老退休时正好差不多就用不上了。而我们现在是9%,10%,11%的年经济增长率。每8年翻一番,第5-8年就过一个消费层次,所以产品更新速度、技术更新速度、工艺更新速度在半代人中就完成了。这就是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结构性失业。

(六)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出现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它以科技进步与现代信息网络为基础,并进行配置。在经济现实中,我们看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日益享受到由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高质量的物质产品、高素质的无形服务,日益享受到由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高效、利润和发展机会。但我们还应看到另一面,即经济全球化不仅能够带来诸多好处,同时也能带来坏处,甚至能形成经济全球化的“陷阱”。

因为发达国家经济起飞的发展路径以及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的实践告诉我们,经济全球化并非“救世良药”,如果用“剂”不当,甚至能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陷阱”,乃至引发经济危机,导致经济全面衰退,也必然导致失业人数的增加。

四、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解决问题的三个纬度

第一个纬度:影响分配和就业的社会制度。劳动力就业安置不光是一个有关经济组织的事,它还与社会经济循环的各个环节纠缠在一起。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实现和消费彼此牵连、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第二个纬度:社会功能的健全与否。到目前为至,物质生产都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活动,但是物质生产活动只具有工具性的意义,仅仅限于物质生产必将使人类发展步入绝境。今天,人类已基本克服了物质生产技术上和能力上对自己的制约,就应当回归到人自身发展这个命题上来。因此必须促进社会发展,只有社会全面发展了,人类才得以重新找到自身合意的活动空间和方式,人的发展这个命题才得以实现。因为就业不仅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也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而且后者将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愈益彰显出来,当今社会,就业作为谋生手段的功能正经历向作为参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功能转化,这就要求社会有一个整体发展。即与失业相对应的就业问题,单纯就劳动力安置来谈解决失业,就有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之嫌。现阶段,我国解决失业问题的一个关键在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同步协调。我们应该从相关社会制度着手,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和秩序,使社会得以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发展,繁衍出各种健康的生态、细胞、组织、功能,发挥其自我组织、自我消化、自我协调的机能,在社会功能配套与完善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新的就业空间,吸收大量人口就业。

第三个纬度:历史的、现实的和技术的根源。我国现阶段失业问题还有我国特殊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以及小康社会建设实践中由于对社会规律、经济规律不甚了解等经验及操作技术原因。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建设的系统工程,有许多技术性和经验性的驾控和操作问题都对劳动力的就业造成影响。我们要面对目前国内失业现象严重的现实,针对造成这一形势的特殊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缓解危机。

(二)对策和建议

大力推进社会发展,健全社会功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过程中尽量减少社会问题的产生和提高人们的福利,也包括社会部门的不断发展并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方面发挥作用。社会部门不是经济部门的衍生物,而是与经济部门并存和同步发展的部门。不解决社会发展滞后问题,其现存的社会问题和就业问题将永远难以解决。解决社会发展滞后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的管理和为社会事物服务的能力,大力减少政府直接干预微观主体的行为。过去政府把工作重点放在GDP增长上,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基本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供给,以及为社会事物服务的职能。明确政府的公共职能主要是在非市场领域或市场本身无力调节的领域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义务教育、文化、体育、科学基础研究、医疗卫生、生态和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社会运行安全预警等社会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

其次,完善社会组织,尤其是民间性质的社会组织。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社会联系程度的不断紧密,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会的依赖愈发加深,对社会肌体提出了很多新的社会功能和要求。这些新的社会功能需求的产生了两种后果。一方面,由于这些新的对社会功能的需求遍布社会的各个毛孔,如果仅*政府来承担和履行承担这些日益多样化和繁杂的职能,必然使其力不从心,难以一一顾及。另一方面,新的社会功能的需求又也提供了人们新的活动机会和舞台—即社会自发繁衍出人们新的就业空间。如果社会组织没有适时地满足这些对新的社会功能的需求,也就封闭了相应的就业空间。相当一些新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还要*社会自发的力量—民间组织去承担,才能化解上面这一对矛盾。民间组织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重心下移的载体,可以推进了社会自治。我们要充分认识民间组织的地位和作用。着力培育发展经济类、公益类、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社区民间组织,支持和引导科、教、文、卫、体以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涌现的新型组织。让社会组织以主体姿态、以自助、自治的方式组织起来,参与社会管理,参与社会矛盾的解决:国家采用税收政策,支持非营利部门、志愿者组织活动,通过发展一些低税与无税的部门,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给弱势群体以关怀,并在此过程中扩大就业、缓解社会矛盾。

最后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大力开展社区服务对于解决再就业尤为重要,是多渠道、多形式开发就业岗位的一条现实途径。社区服务业集便民利民、社区福利、社区经济于一体,就业门槛低、资金投入少、就业容量大,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社区服务业中的教育、幼托、医疗卫生、老年人服务、邮政、金融服务、商业、环保等领域都具有吸纳劳动力的广阔空间。我国的社区服务经过政府的大力倡导和各地方的积极实践,己被证明是一种比较切实可行的社会保障方式,尤其是在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日趋严重的就业压力方面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政府应就社区服务产业的总体布局配置做出指导性规划,促进社区组织的发育和发达,推进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充分调动社区资源,建立社区内各种社会主体共同承担责任和广泛参与的发展机制。

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这一政策建议被认为是缓解我国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的治本之策。在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建设上主要强调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确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地位,打破劳动力流动在地区、部门、城乡之间的各种制度性的障碍,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各种行政性分割,形成完善的市场就业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尤其是对于农民的跨地区流动就业,要消除歧视性的政策,实现平等竞争。二是加强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尽快建立起社会化、高效率的就业信息网络,促进就业岗位信息的充分传达,减少因摩擦产生的岗位流失和职工失业。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劳动者自主创业。

推进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从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将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出路。第三产业是劳动密集产业,资本投入的劳动弹性系数大。我国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不发达。2003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只占总就业人口数的29.3%左右,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从1990年的31.3%微弱地增长到2000年的33%,而2004年又下降到32%。而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平均水平则达到67%,其他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的平均比重也有45%左右。

从生产部门关系上看,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的生产要素具有更强的人力密集特征;从消费上看,第三产业的消费与生产具有高度的同一性,这两个条件构成了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只有加速城市化,才能从根本上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分散居住的农村人口比重过大,不但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强烈抑制,就业吸收能力难以提高,而且反过来又加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摩擦。大中城市能够产生强烈的集群效应,可以有效地聚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和人流,能够有利于发展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吸纳大量的农民成为城镇居民,更有利于促使民工向产业工人的转变。城市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随着各种资源的聚集,交易成本会减少,从而促进分工向更细致方向发展,人们的相互依赖加强,自给自足行为减少,市场化程度加深,有利于产业的培育和成长,促进对劳动人口的吸纳,对解决就业人口压力也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计划委员会政策研究室编.迈向2020年的中国[M],中国计划经济出版社,2005年。

2、陈宗胜.走出滞胀困境[M],中国财经出版社,1995年。

3、袁志纲.失业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4、陈宗胜.收入差别、贫困及失业[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

5、王喜权.解决分配不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J].金融信息参考,2005年,第2期。

6、杨守建.青年就业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第2期。

7、赵景峰.中国失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8、赵军山.中国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就业增长战略[J].日本研究,2002年,第3期。

摘要:

失业问题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发达国家的失业人数持续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状况也不容乐观。本文尝试从失业的界定入手,引出我国日益严峻的失业问题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失业问题现状原因对策

上一篇: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办法意见 下一篇:行政性垄断法律规制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