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国际贸易实务》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时间:2022-07-12 05:30:13

中职《国际贸易实务》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摘 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很多涉外企业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培养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一门重要课程。一体化教学形式的出现能使学生在理论技能的学习中迅速掌握相关业务流程。本文针对中职《国际贸易实务》一体化教学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 一体化教学

目前中职国际贸易专业教育过分强调理论教学,在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培养的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出现了企业对中职所培育出来的国际贸易人才不满意的现象。为改变现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中职学校应根据当地外贸企业用人特点进行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使学生在国际贸易实务的学习中理论结合实践,适应企业用人要求。

一、探索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通常采用先理论,后实践,出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脱离现象。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致使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感觉非常乏味,提不起兴趣和积极性,最终导致专业课成绩差,技能薄弱的局面。而外贸行业所涉及的内容很宽广,包括:生产、存储、报关、检验、运输、信息等方面,因此要求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必须全面,并且能够掌握其各个系统横向的联系。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不同,但是职业教育却沿用了在普通教育中的教学课程规划,过分的灌输理论,轻视贸易的实践,导致学生步入企业岗位后,感觉到力不从心,学到的和用到的有很大差距。职业学校要想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尽快掌握专业技能,就必须采取一体化教学。所谓一体化教学体系,就是根据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把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融为一体,制定适合一体化教学的大纲,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实施一体化教学中,构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本位的符合职业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一体化教学体系进行教学,教学从“知识的灌输”向“主动学习”转变;教师从“理论型”向“理实一体化”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课堂教学”向“情景教学”转变;从而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实用性。

二、一体化教学操作形式的探索

(一)建立一体化教学体系,根据就业特点合理实施

所谓教学一体化,就是理论实践相结合,教中学,学中做。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建立一体化的教学体系,根据就业特点合理实施,是一体化教学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增强学生外贸实务实践能力的前提。在一体化的教学体系之中,要以行业职业标准为导向,在提升学生国际贸易实务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技能、操作能力。在课程中要结合外贸企业对外贸易的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对外贸实务的工作有一个初步的接触和了解。一体化教学使得中职培养出来的外贸人才更加适合企业的岗位需求。

(二)培养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适应教学改革的推进

实施一体化教学首要条件是教师。一体化教学需要的是“双师型”教师,必须具有理论和实践综合教学能力。而中等职业学校从事国际贸易教学的教师普遍是理论型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没有实战经验,上课只能照搬书本。这就要大力培养一体化教学所需要的双师型教师。我校采取派骨干教师利用暑假到知名外贸企业参观学习,全程参与外贸业务,亲身体验外贸工作的方法来培训教师,并要求教师根据实习内容编写教案用于教学。另外,聘请高校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教授及本地外贸专家人才来我校讲授国际贸易培训课,提高国际贸易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随着进一步深入推进一体化教学,学校经常组织国际贸易专业教师进行一体化教学公开课,并组织好讨论,反思教学经验,努力提升教学能力,促进学生尽快掌握就业技能。

(三)建立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做中学

外贸实务实践性很强,开展一体化教学,建立一体化教学实践基地也是教好这门课的关键因素之一。国际贸易实务一体化教学基地的设计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外贸进出口流程;二是外贸跟单流程;三是外贸单证流程;四是采购供应流程;五是出口退税流程;六是核销流程;七是海关流程;八是加工贸易流程;九是商检流程;十是物流货运流程等。一整套实训流程可以建立在模拟状态下,学生以外贸人员的身份参与其中,教师充分利用言语直观、模像直观等方式进行讲解,教师可将现实中的外贸的案例在课堂中呈现出来,进而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增强学生对外贸实务学习的兴趣。此外可聘请海关、商检人员和外贸熟手现场进行讲解,提升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思维逻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还可与当地的外贸企业合作,建立合作培养基地,让学生充分参与外贸实务中,在师傅的带领下从事外贸流程,促使其更好、更快地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毕业就能就业。

(四)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是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手段

中职学校教师在开展国际贸易教学时可以使用幻灯片、多媒体等形式进行教学。还可以再建立一个电脑操作的实训基地,利用网络提升学生的从事电子商务的技能。通过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教学可以使外贸知识变得更加的形象、直观,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增强教学的实践特性和操作特性,这样可以解决中职学校学生在领悟与理解以及学习等能力方面相对较弱的缺陷。此外,教师还要多收集国际贸易实务实例,注意对需讲述的国际贸易的内容进行扩充和丰富,多讲实例尤其要重点讲解新时代信息化条件下的外贸操作程序。通过在课堂之中的讲解以及演练让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操作中的方法、技巧更加轻松的掌握住。

(五)要及时评价一体化教学的效果

采用一体化教学后,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教师应及时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的课堂表现、实训情况、操作技能的表现等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测量和评价,并依据测量和评价的结果不断修正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应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逐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六)职业资格能力的考核

职业资格能力的考核是检验学生对外贸技能掌握程度的有效方法。国家政策也明确提出了对岗位工作人员的要求,要求中职对劳动力进行准入制的培训和教育,也就是要求所有的人员都要有“证”才能上岗工作。从事外贸工作有很多职业资格,比如:单证员、报关员、外销员、报检员、国际商务师等,因此中职教育应积极地倡导学生进行职业实践能力的考核,进而通过相关考试,获取技能等级证书,提升在未来岗位中的工作能力。

总结

中等职业学校运用一体化的教学形式在进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时,学生所学到的外贸实务知识都是从国际贸易的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实用性很强。一体化教学使得中职所培育出来的外贸人才更加适合企业的岗位需求,也更加适应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浅析一体化教学.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6).

[2]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的典型范本. 中国教育报,2011-11-14.

[3]国际贸易实务.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4]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基于语言实验室的英语教学模式 下一篇:解析职业院校物流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